宋时雪(校对)第7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3/796

  随后不久,儋州知州闻讯赶来,看到锦帛之后,顿时吓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脸色苍白,已不能语。
  锦帛上书“天下归唐”四个大字。
  李唐李唐,唐是李氏天下,而目前的大宋吴王、太师、宰相可是姓李,这幅锦帛之意,岂不就是...?儋州知州简直不敢继续想下去了。
  不过...儋州知州被手下官吏扶起来之后,又转念想到,若这真是天意,自己将这幅锦帛连夜封存,送往开封府李太师手中,其后李太守再顺应天意,那么这岂不就是大功一件?说不定自己离开儋州这个鸟不拉屎之地,转迁他处为官,甚至直接迁到朝廷为朝官,就全凭这幅锦帛了。
  于是儋州知州就有了两个艰难的选择,其一就是有可能受到此事牵连,其二就是飞黄腾达。
  ...........................
  “夫人,辛苦了!”儋耳郡公王瑞坤扶着浑身湿透的夫人潘氏说道。
  “走开,走开啦,什么鬼主意?将我害成这样...”潘氏埋怨道。
  “夫人息怒,夫人息怒。”王瑞坤慌忙说道:“夫人这一出戏演得简直是太妙了,这风啊浪啊雾啊什么的,你是怎么变出来了的?”
  “什么变出来的?我哪里知道?我还想问你呢,风浪都将我衣服全打湿了。”潘氏怒道:“你这是出的什么馊主意?冒犯了神灵,罪过,罪过。”
  “哈哈,夫人勿忧,等咱那姑爷坐上大位,再下旨敕封不就行了?”王瑞坤大笑道。
  “.........”
  ...........................
  宋东京开封府
  “哗啦”一声巨响,夜深人静,人正在熟睡之际,忽然一条巨龙窜上了开封府的半空之中,这条巨龙浑身上下铺满了金色鳞片,飞到半空之中,发出阵阵耀眼的金色光芒,虾眼、鹿角、牛嘴、狗鼻、鲶须、狮鬃、蛇尾、鱼鳞、鹰爪的大金龙,在空中腾云驾雾、张牙舞爪的,同时还发出阵阵龙吟。
  开封府的百姓皆被惊醒,看见这一奇观,顿时被惊吓得五体投地,跪倒在地,顶礼膜拜,口中还念念有词的。
  金龙现世,众人均不知是吉兆还是苍天欲降下灾祸,均是忐忑不安的。
  半响之后,金龙发出一声亢昂的龙吟,如穿云裂石般的,随后自空中飞落,落在了开封府吴王府之中,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余一片金色,将整个吴王府渲染得是一片金碧辉煌。
  天下归唐,吴王当立!
  不久之后,妈祖降世,龙入吴府,加上大宋各地出现的“五星聚”、“虹贯日”、“西狩获麟”等等各种奇怪天象,很快就在各地广为流传,士庶百姓、贩夫走卒也是议论纷纷的。
  ...........................
  “呀!”
  开封府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吴王府的人也是在睡梦中惊醒了,透过窗户,观看着这一奇观。大宋吴王、太师、宰相李三坚今夜歇在了八夫人种佩竹的房内,被惊醒后,就与种佩竹并肩站在窗边,饶有兴致的欣赏着这一奇观,可怎料大金龙最后却一头扎向了吴王府,顿将两人吓得不轻,种佩竹尖叫一声,便跃入了李三坚怀里,螓首缩进了李三坚怀里,浑身是瑟瑟发抖。
  “嗳,嗳,淼儿,你怕什么?”李三坚双手抱着种佩竹哭笑不得的笑道:“还想做一名威风八面的女将军呢,这么一条大虫,就吓着你了?”
  种佩竹年轻的身子,使得李三坚又有些心猿意马的,一边抱着一边大肆轻薄。
  “呸!”种佩竹入门已久,对于李三坚的轻薄不但早已习惯了,还令她惊惧稍减,啐了一口,揪住李三坚的长须嗔道:“什么大虫?明明是个大金龙呢。”
  “大金龙?扭来扭去的,就与你一样,像个水蛇一般。”李三坚笑道。
  “呸,你竟敢亵渎真龙?”种佩竹嗔道。
  “哎哟,不好!”此刻李三坚方才恍然大悟。
第一百七十八章
黄袍加身
  “淼儿,将张道士唤来!”
  金龙飞入了吴王府,李三坚又岂能不知是怎么回事?于是是又惊又怒,吩咐种佩竹道。
  “啊?唤张道士干嘛?他又不在府中...”种佩竹闻言诧异的问道。
  “他定在府中,快去吧。”李三坚说道。
  李三坚已经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烟花味道,而将幻术与烟花运用得如此炉火纯青,又与李三坚交情匪浅之人,除了张道士还有何人?
  “哦...”种佩竹闻言半信半疑的看了李三坚一眼后,转身就打算出去。
  “哎,淼儿,你我就这样见人?”对于这种心大的关陕衰女子,李三坚简直无语了,指了指种佩竹身上,哭笑不得的说道。
  种佩竹闻言大羞,慌忙取来衣物,替李三坚更衣,自己也整理好了衣裙。
  “再去将费景阳叫来。”李三坚看着忙碌的种佩竹,想了想后吩咐道。
  张道士绝无胆量做这些事情,其背后定有人指使,那么李三坚就不难猜到,此事定是费景阳指使的。费景阳数次劝李三坚上位,可李三坚却一直不同意,或者说李三坚是顾忌太多。
  登基称帝?君临天下?谈何容易?李三坚顾忌确实太多,由匡扶社稷者,转身就成为谋逆窃国者,天下人又如何相看?朝中文武大臣又如何想看?文武百官、军中将士及天下人等,到底都多少人支持,多少人反对,等等这些事情不弄清楚,就如此的草率,李三坚又怎能不怒?
  千头万绪的事情,使得李三坚是头痛不已,焦头烂额的。
  其实就李三坚自己本身来说,确无篡位称帝之意,如此的挟天子而令诸侯,一样的掌天下之事,李三坚又何乐而不为?另外就是,李三坚在孟氏面前亲口保证,绝无篡位之意,此刻却出尔反尔,李三坚又如何有脸面见孟氏?
  孟氏是个可怜之人,若是李三坚篡位称帝,那么孟氏必将会再次被贬,李三坚又怎能忍心?就算是称帝,也要先处理好孟氏之事,李三坚心中暗道。
  费景阳的数次劝进,也并非没有道理。
  李三坚挟天子而令诸侯,其实已将自己置于火盆之上,表面之上,大权在握,是风光无限,其实是凶险无比,一旦有何变故,李三坚乃至其满门必被屠戮一尽;再者,就算李三坚这辈子能够安然渡过,可若是他离世,大宋皇帝必会秋后算账,斩草除根,向李三坚的后人下手,除去这心腹之患。
  因此只有李三坚真正的成为天下九五至尊,才能真正的保证家人的安全。而李三坚真正的成为天下九五至尊,许多事情才能去做,而不会有那么多的顾忌,如土地变革一事。
  简直头痛死了,李三坚抬手扶着额头,心中是又愁又忧。
  “在下费景阳拜见太师!”正当李三坚焦头烂额之际,费景阳与张道士一起走了进来,费景阳施礼道。
  “庭举,汝欲害主乎?”李三坚见状,也顾不上被烟火熏得黢黑的张道士了,揪着费景阳问道。
  “在下一心为主,何来害主之说?”费景阳微微一笑后说道:“太师所虑者,在下已为太师化解。”
  “嗯?此话怎讲?”李三坚闻言放开费景阳,挥手让张道士退下后问道。
  “太师所虑者,无非为军中将士、朝廷诸臣等,在下已为太师试探...”费景阳低声说道:“太师,事已至此,你已再无退路也!太师,在下还是那句话,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要不了多久,瑞祥吉兆等事,必将闹得天下沸沸扬扬的,太后孟氏、皇帝赵谌等人又岂能不知?此时此刻,李三坚想打退堂鼓,却早已晚矣!
  “哎,庭举啊,你可是害苦我了!”李三坚闻言不禁叹道。
  “太师勿忧,在下有一策,若太师从之,大事必成!”费景阳低声说道。
  “嗯,你说。”李三坚闻言无奈点头道。
  于是两人在吴王府之中密议直至天明。
  ...........................
  宋兴平元年腊月某日黄昏时分
  天下稍定,李三坚也延续宋的宵禁之制,也就是三更禁,五更又复开张。可此日,天还未完全暗下来,宋东京开封府便紧闭城门,提前实行了宵禁,从而令开封府众百姓心中是忐忑不安的,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不过后来听说是吴王李三坚要行阅武之举,众人也就放心了。
  阅武自有宋以来一直都存在的,阅武分大阅与小阅,大阅就是大型阅武典礼,小阅一般是在宫廷中或各路府州举行。
  因宋崇文抑武的祖宗之法,阅武进行的很少,且注意集中在宋初,宋立国近百年,朝廷仅有九次大大小小的阅武,自宋神宗之后,阅武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小,到了最后几乎就成了表演娱乐性质的了同时几乎就没有了,阅武讲武也逐渐被冷遇。
  大宋吴王、太师、宰相李三坚欲夜里阅武,检阅军队,训练士卒,众人是高兴还来不及呢。
  居安思危,方能抵御外辱,方为长久之计。
  宵禁之后,数千殿前亲军、皇城司的士卒在各自的将领统领之下自军营中涌了出来,分列在了御道两旁,此时的殿前亲军与皇城司均已更换了军衣,颜色以黑色为主。特别是皇城司,脚踏黑面白底官靴,腰挎虎纹腰刀,交领、右衽、长阔袖,左右开裙,暗褶,镶本色料领缘,加白花纱护领,胸口绣着一头展翅欲飞的雄鹰,两袖之上各有一头金蛟。
  此为飞鹰服,穿在身上显得异常威风凛凛,使得常人根本不敢靠近。
  金盔金甲、一身戎装的李三坚在数百骑护卫之下从军营之内走了出来,走向南熏门,身后是其心腹官员、将领等,皆全身披挂。
  ...........................
  “吼!吼!吼!”
  “万胜!万胜!万胜!”
  “吴王!吴王!吴王!”
  聚集在南熏门的众军,见深受他们爱戴的大宋吴王、太守、宰相李三坚走上城门楼之后,皆高举火把,挥戈大声欢呼。
  李三坚站在城门楼上,微微的挥了挥手后,向山魁点了点头。
  “众军止!”殿前司都指挥使山魁接令颔首,挥手下令道。
  众军奉命顿时便安静了下来。
  “太师一举而败金军于江南,再举而平燕云,三举而平京畿,四举而平关陕。兵锋所向,如雷如霆,如摧枯,如破竹,无不陨灭者,盖有阅习之功,有以先之地。”李三坚尚未开口说话,中书舍人费景阳忽然开口大声道:“太师之文治武功,越明皇汉武,臣伏乞太师上尊位。”
  “费景阳,你欲反乎?”李三坚闻言“大惊”,装模作样的指着费景阳呵斥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3/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