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7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1/796

  此时此刻,宋、金之间就暂无战事了,边关之上,双方除了互陈重兵之外,也几乎没有冲突了,双方弭兵息战,天下也因此稍定。
  天下稍定,大宋千千万万的臣民均是大喜过望,额手相庆、弹冠相庆,均是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欢庆来之不易的太平。大宋宰相李三坚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其名望也就达到了顶峰,贩夫走卒、士庶百姓等均是将李三坚视作天人,是顶礼膜拜!
  宋建武五年六月,大宋太后孟氏、皇帝赵谌返京,大宋宰相李三坚等人的家眷也跟着来到了宋东京开封府,同年,宋改年号为兴平元年。
  宋兴平元年六月,太后孟氏、皇帝赵谌颁下诏书,进有匡扶社稷之大功元勋的大宋宰相李三坚为吴王、太师,并赐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不过李三坚除了受吴王、太师之外,其余均力辞不受,李三坚此举也受到了各方的赞许,太后孟氏更是欢喜,大赞李三坚为有情有义,忠节不贰之臣...
  宋初,是非赵氏不能封王的,到了此时,敕封王爵一事就发生了一些变化,变成了可以授异性王爵,一般都是死后追赠的,如王安石死后就被追赠为“舒王”,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立有“克复”燕云十六州之功的内臣童贯就被赵佶敕封为广阳郡王。
  宋神宗皇帝赵顼遗诏、遗训,能收复全燕之地者赏以封地,并给以王爵,而童贯克复燕云十六州,就是个笑话,空耗无数钱粮,损兵折将的,却未得到半点燕云土地,最后是在金人手中“买”回来了些许空城...而李三坚却是实打实的夺回了燕云十六州,此时更是牢牢的握在了手中,如此李三坚活着封王之事就顺理成章了,朝廷乃是天下人就无异议了,也不敢有异议了,何人敢有异议,必受口诛笔伐,甚至引来杀身之祸。
  太师品秩之事,李三坚也还罢了,封王一事,其实李三坚也不想受之的,可若是李三坚不进一步,其麾下大批官员、军中将领也挪不动半步,因此李三坚权衡利弊,就“勉强”受之了。
第一百七十五章
荣及满门
  “太师回府!”
  宋东京开封府,大宋吴王、太师府邸之前,数名礼官、宅老、家丁见李三坚等人回府,顿时挺胸抬头,大声唱道,声音洪亮而及远,生怕人听不到似的,其中就有李府老人,现在为王府总管翟六及其长子翟小乙。
  “你个老腌臜混沌,唱那么大声作甚?”大宋涿州兵马总管、涿州节度使、忠武将军许彪走到翟六面前笑骂道:“惊到了太师,要你好看!”
  “黑厮!”翟六闻言怒道:“我唱我的,妨碍你了?又不是唱你这黑炭头。”
  什么涿州兵马总管,什么涿州节度使,什么忠武将军,还有太尉什么的,在吴王府面前,就什么都不是了,是龙你必须得盘着,是虎你必须得卧着,翟六心中暗道。
  宰相门前七品官,随着李三坚的水涨船高,大宋吴王府总管翟六之地位,可不能仅仅用七品官来形容了,朝中的皇亲国戚、王公大臣见到翟六,也会恭恭敬敬称声“宅老”。
  翟六心中是得意万分,比府中老夫人、夫人等及正主李三坚还得意。
  “哈哈哈哈...”跟随李三坚一同来到吴王府的李纲、崔永梽、刘安节、叶梦得、曾公明、费景阳、山魁、济空、姚舆、章阚、郑泰、司马威、符鳞、崔虎臣、骨勒海、姜屠、花荣、杨志、索超、岳飞、韩世忠、杨再兴、曲端、吴玠、冯湛等一众文武大臣见状不禁发出一阵大笑。
  天下稍定之后,便是论功行赏之日,李三坚便将姚舆、费景阳等文武几乎悉数招至京师,西北暂由刘琦领兵,燕云暂由闵武炎领兵。叶梦得曾经谄事于蔡京父子,但这是老黄历了,同时在当时的情形之下,叶梦得也是颇有些无奈,因此李三坚并不与其计较,依其才干,使其得以重用。
  宰相肚中能撑船,李三坚能够容得下蔡懋、徐氏等人,为何不能容叶梦得?当然一人除外,那就是南返大臣秦侩。
  李三坚今日将他们均请入吴王府,而理由就是小儿李元丞的满月,李三坚的六夫人陈氏十月怀胎,终于为李三坚诞下一子,取名为李元丞。
  李三坚于府中摆下酒宴,宴请诸心腹大臣、军中将领,事前早已言明,拒收任何礼金,因此就断了许多人的进身之念了。
  李三坚瞪了许彪一眼后,对翟六说道:“休要与此等浑人计较。”
  “少爷放心!”翟六闻言笑道:“老翟又不是不知道他。”
  翟六说完便吩咐诸家丁牵马的牵马,抬轿的抬轿,将众人引进了吴王府,翟六服侍着李三坚进入了府中。
  李三坚闻言微微摇头,便当先进入了吴王府。
  从前年轻之时,被人称作“老爷”,李三坚是很不习惯,现在被翟六还是称为“少爷”,李三坚却也不习惯。
  “吾等拜见老夫人、夫人!”
  吴王府无男性长者,因而诸文武先行拜见吴王府老夫人符氏及王妃蔡氏等人。
  男女授受不亲,一般来说,府中女眷是不会见外来宾客的,但李三坚向来对此嗤之以鼻的,见一见,又不会少块肉的,此又有何妨?并且今日来者,皆为李三坚的心腹亲信,一些人还沾亲带故的,如符鳞、王厉武、王崇武等人,于是吴王府众家眷均是于大堂之中面见了众文武大臣。
  王雯之父王坤瑞勤王有功,被敕封为了儋耳郡公,其子王健被敕封为了珠崖侯,王雯之母潘氏也有诰命在身,并封赏无数。而李三坚的外侄王厉武、王崇武留在殿前司军中任职,三千黎人也皆被李三坚纳入殿前司军中,成为了李三坚的心腹兵马,并对李三坚忠心耿耿的。
  本就是黎人后裔,又是自家姑爷的李三坚当政,他们又岂能不对李三坚忠心耿耿?
  李三坚的母亲、妻妾均被朝廷封赠为了夫人,只不过其中有国夫人、郡夫人之分。
  大宋吴王、太师李三坚的母亲符氏被朝廷封赠为了越国夫人,妻蔡氏封赠为吴国夫人,均为大国夫人、国夫人。妾室王雯、徐婷婷、蔡樱雪、蓝瑶瑶、陈璎珞、黎氏、种佩竹、紫贞仙君分别封赠为了南阳夫人、淮阳夫人、鲁郡夫人、华阴夫人、河间夫人、邺郡夫人、常山夫人、景城夫人,均为郡夫人。
  李三坚的儿子、女儿们也有封赠,李三坚的祖父、父亲等也有追赠,正所谓一人得道,荣及满门。同时李三坚也实现了诺言,让自己母亲过上了富贵的日子,不过此时符二娘等人贵是贵了,但富却是不一定的,原因就是多事之秋,国难之际,李三坚是厉行节俭的,吴王府当然要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外命妇均是有俸禄的,但李三坚却不取国库一文,大宋堂堂吴王、太师、宰相,虽妻妾、儿女甚多,但只要不是过于奢侈,凭着李三坚的俸禄、添钱等还是可以养活一家人的,加上李三坚的夫人,如淮阳夫人徐婷婷、邺郡夫人陈璎珞皆是做买卖的好手,做些买卖也能补贴家用的,此刻产自吴王府的香水可是畅销大宋各地的。
  “嗳,嗳,你们都是自家人,还那么多的礼作甚?”越国夫人符二娘身穿告身服饰,连连摆手道:“诸公快快免礼,翟六,快引贵客入座。”
  宋之告身服,样式大体是差不多的,而区分等级的就是用料,如符二娘身上的告身服饰用料,为销金团窠花五色罗纸,八荅晕锦褾韬,色带,紫丝网子,银帉錔,滴粉缕金葵花玳瑁褾轴等,就是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宫正、内史、宰相曾祖母、祖母、母、妻,亲王妻等人用的。
  “小弟,你随老身过来。”诸宾客走向宴宾堂之时,符二娘开口喊住了符鳞。
  府中忽然出现了这么多人,还几乎个个为朝廷重臣、军中大将的,使得符二娘有些慌张,于是借询问符鳞之机走到一边,将宴请诸宾客的事情丢给了蔡绒雪、翟六等人...
  直到目前为止,符二娘脑壳仍是嗡嗡的,自己唯一的孩子怎么就成了大宋王爷?自己也成为了王爷之母?至今符二娘仍未回过神来...
  大宋王爷可是高高在上的,是在云端之上的,世上的许多人是拼搏十辈子也够不着的。
  “嗳,家姐,来了,来了。”大宋沿海制置副使、武威舟师正将、福州节度使符鳞闻言便一路小跑,屁颠屁颠的跟随着自己的亲姐转入了内堂。
  “官人,你看你真是的。”蔡绒雪见李三坚也将去往宴宾堂,于是轻拽了一下李三坚的袖子,低声埋怨道。
  “嗯?我怎么了?”李三坚闻言停住了脚步,诧异的问道。
  “给元丞庆贺,你又不想铺张,为何要提前说啊?你看啊,这些日子,府中来了这么多人,都快将妾身等累死啦...”蔡绒雪撅着嘴埋怨道。
  大宋吴王、太师、宰相李三坚要为其子贺满月,得到消息之人,是蜂拥而至,如过江之鲫,王府门前这些日子均是车水马龙的,使得蔡绒雪等人是疲于奔命的。
  吴王府门前高悬“拒礼”木牌,是拦住了不少人,但一些姻亲之人是无法拦住的,如淮阳夫人夫人徐婷婷的娘家人,邺郡夫人陈璎珞的娘家人,及吴国夫人蔡绒雪、鲁郡夫人蔡樱雪的娘家人,如蔡懋等人。
  等等姻亲之人,抬着礼物上门,符二娘、蔡绒雪等人是拒也不是,不拒也不是,简直是为难之极。
  特别是蔡懋,李三坚、蔡绒雪不计前嫌,使其能够在朝廷继续为官,当然是感激涕零的,借此机会,便大拉关系,欲使两家关系是更上一层楼...
  “夫人辛苦了...”趁四下无人,李三坚低声笑道:“拒礼不但是外人,自家人也必须如此。夫人辛苦,为夫晚上定有重酬。”
  “呸!年纪都一大把了,还不正经?”蔡绒雪闻言不禁脸色一红,低声啐道。
  李三坚见状不禁心中一荡。
  蔡绒雪年少之时,是美若天仙,此时也已至中年了,但容貌却不减当年,最少也是“中年仙子”...
  “俺说你们两个都老夫老妻了,还腻歪什么?”许彪忽然跑进来对李三坚说道:“太师,就等你开席了。”
  “夯汉,再胡说八道,就去自领军棍!”李三坚闻言“怒”道。
  “遵太师命!”许彪闻言笑道:“不过俺领军棍之前,总要让俺老许将酒喝饱吧?”
  李三坚狠狠瞪了许彪一眼,就向宴宾堂走去,许彪跟在后面。
  宾客早已落座,就等李三坚了,菜肴等也已摆放好了,皆为平常百姓家的菜肴,无一味山珍海味等百姓吃不起的菜肴,酒水也已摆好,也是平常人家之酒。
  “诸君!”李三坚走上主人的席位,端上一杯酒后说道:“今日名为为犬子庆满月,实为李某替自家兄弟接风洗尘,些许薄酒,感谢诸位兄弟这许多年来,对李某的扶持,感谢你们于战场之上浴血拼杀,感谢你们的安邦定国之功!”
  “太师言重了。”众人闻言慌得一起站起身来,端起酒杯后一起说道:“太师才为力挽狂澜、安邦定国之人也!”
第一百七十六章
温馨如初
  “我大宋自宣和年间以来,便怨祸构连,饥馑频仍,兵连祸结,国步艰难,百姓民不聊生。”吴王府家宴之上,大宋吴王、太师、宰相李三坚对众人说道:“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现在我虽战胜了虏寇,将虏寇尽驱于境,疆土尽复,然此刻却远未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时。”
  李三坚看了众人一眼后接着说道:“我大宋北有金、西夏、西辽,西有吐蕃,南有交趾、大理,东面大海的一边还有人面兽心之国的倭国,还有高丽等,我大宋周边可谓是群狼环伺,皆狼子野心也!一旦中原有何风吹草动,他们便会一拥而上,在我大宋身上狠狠撕咬。”
  “啪!”李三坚越说越怒,在桌上重重的拍了一记,将众人吓了一跳:“没那么容易!他们当我等是什么了?是羊还是猪狗?我等决不做猪、狗、羊,我等要成为狼,一头凶悍的恶狼,他们想吃我,我先吃了他们,诸君,不进则退,不是我等吃了他们,就是他们吃了我等。汉之武帝之疆域,北边疆界至阴山以北,西至河西五郡,南至南越十郡、南海,包括安南北部,东抵东海,包括高丽北部;李唐之疆域,西至陇右道,北至关内道,南至岭南道,包括安南、占城全部,东至河北道,国土大小是汉的两倍以上,而我朝疆域如何?”
  众人闻言脸上皆现悲愤、惭愧之色。
  “我朝之疆域连李唐三成都达不到,我等不但丧失了汉唐拓展所得,甚至连太祖皇帝为我争取的土地都未保住,真是愧对祖宗,羞煞人也!”这是个伤疤,鲜血淋漓的伤疤,痛彻心扉的伤疤,以往谁都不愿意去揭,可不揭,就不知道痛,就不知道耻,所谓知耻而后勇,李三坚今日就揭开了这块伤疤:“金、夏、吐蕃、交趾、大理等皆我故土也!我等今生今世当以恢复故土为己任!”
  “太师所言大是!”
  “吾等皆愿竭尽全力、卧薪尝胆,为收复我丢失的故土而战!”
  “吾等今日方知太师之志也!”
  众人一起大呼道,特别是一众武臣,无不热血沸腾,恨不得现在就提刀上阵厮杀。
  “卧薪尝胆?”李三坚点头道:“此言不差。现在天下稍定,出现了一丝太平的曙光,但也并非是我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时,我朝与诸贼必有一战,只是早晚而已。此时贼无力再战,我朝也何尝不是如此?因此谁恢复的快,能够迅速恢复、增强国力、军力、民力,谁就占有先机。可如何恢复呢?无非就是兴利除弊、革故鼎新而已。”
  李三坚随后指着碗中之食道:“兴利除弊、革故鼎新就先从这碗吃食开始罢。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成由勤俭破由奢。我朝立国之初,崇尚俭朴作风,少见以金银等贵金属制作日常器用,文人士大夫也少有以侈靡相互夸耀逞胜者,公卿之间以清俭为高风亮节,然为何到了现在,却以惰为乐,以侈相骄,一人而兼数人之食,饮酒宴乐、游荡无度?”
  众人之中的一些人闻言顿时大感羞愧,不由得低下了头,大胜之后,许多人以为天下太平了,奢侈之风便逐渐又开始盛行了,李三坚看出了此等苗头,必须加以制止,以免重蹈靖康覆辙,而李三坚首先要制止的就是这些今日被请入吴王府的众心腹、亲信。
  李三坚身为大宋吴王、太师、宰相,生活却较为简朴,从今日饭食、酒水等便能看出,皆为平常百姓家所用之物,这也不是今日才开始的,李三坚家中平日里也是较为简朴的,这是有目共睹之事。
  要知道蔡京蔡太师的府邸,是林木参天、金碧相照,是极天下土木之工,蔡京饮宴,单单一道蟹黄馒头为钱一千三百余缗,一顿饭下来至少上万贯,可谓是极度奢侈。
  “不过...”李三坚随后看了众人一眼后:“我朝再艰难,李某再提倡戒奢从简,但将士们的封赏,一文钱都不能少,这是将士们用命换回来的,决不能克扣半分,李某又岂能为如此不当之举?不但要赏,且要重赏,在此次大战之中,所有立下功劳之人,皆重赏!”
  “太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1/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