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796

  要说李三坚心中对符二娘没有怨言,也是不可能的,李三坚心中对符二娘或多或少还是有些抱怨的。
  李三坚本就强烈反对这门婚事的,所谓门当户对,自己家中如此微贱,怎么可能娶大户人家千金为妻?
  虽然李三坚到目前为止,不知道蔡府主人到底是何人,可到了这个时候,李三坚岂能看不出蔡家乃是朝廷高官显爵之家?如此冒失的上门提亲,岂不是自个给自个找不痛快?
  不过符二娘毕竟是自己的亲娘,李三坚又怎么忍心口出埋怨之言?
  况且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个道理李三坚又岂能不知道?
  符二娘今年也就才三十出头,年纪轻轻的就守了寡,夫在从夫,夫亡从子,此时一门心思扑在了李三坚身上,此也使得李三坚心中很不好受。有时候李三坚都在想,若符二娘愿意改嫁,李三坚不但不反对,还会支持的,可李三坚也明白,自己娘亲虽是个黎人,可她从一而终的观念却是根深蒂固的,甚至比汉家女子还能守节,如此,符二娘不说,李三坚又如何有胆子提及此事?
  自己今后只有加倍孝顺她,方可抚慰自己可怜的母亲。
  李三坚想到此处,于是就将符二娘扶到凳子上坐好后,轻轻的说道:“娘,孩儿不是已经说过了吗?信乃立身之本,如此,娘又有何过错?不过,娘亲,他们如此无信,此桩婚事也就此作罢,您看如何?”
  符二娘轻轻的整理了一下李三坚鬓角的乱发,对李三坚说道:“穷则不高攀,这个道理娘岂能不明白啊?可是。。。可是娘总是想起你爹爹临终之言,哎,这件事情算了就算了,娘今后一定给我的三郎寻一门好人家的闺女。”
  “娘,你为何如此性急啊?”李三坚闻言嘀咕道:“孩儿才十六岁,还未至十七,如此是否太早了些?”
  李三坚心老人不老,自己现在一事无成,还不想拖家带口的。
  “胡说”符二娘反驳道:“十六岁不小了啊,许多儿郎连孩子都有了,你娘我不是。。。不过啊。。”
  符二娘随后愁眉苦脸的说道:“娘也知道,我们这等家中是寻不到。。。哎,娘时常在想,寻一门清白人家总是可以的。”
  “娘啊,我的娘啊。。。”李三坚哭笑不得扶着符二娘说道:“孩儿马上就要贡举了,此事过后再说如何?”
  “况且大丈夫何患无妻?”李三坚随后牛逼哄哄的说道:“今后总是要给娘寻十个八个媳妇回来的,其后再给娘生一堆的孙子、孙女。。。”
  啥?十个八个?符二娘闻言怔怔的看着李三坚,真想抽他两巴掌,脸皮简直太厚了。。。这也太花花肠子了吧?符二娘心中暗道,他爹爹不是这样的啊?
  不过符二娘想着众媳环伺、众孙绕膝,想着儿孙满堂的情景,不由得笑出了声。
  “羞,羞。。。”小豆芽用指头点着脸颊说道:“哥哥真不害臊,哥哥你就是个花花太岁啊。”
  “哈哈哈哈。”符二娘母子二人闻言都笑了起来。
  “你个小妮子。”李三坚揪着小豆芽的两根小辫笑道:“花花太岁?从哪里学来的?”
  “哎哟,好痛啊。”小豆芽努力从李三坚手中夺过两根小辫说道:“东京权势滔天,谁敢与他争口?叫他花花太岁。。。外面好多人都会唱的。”
  小儿歌谣?李三坚闻言摇了摇头,不知道开封府小儿口中的花花太岁乃是何人,李三坚是不清楚的,但肯定不会是李三坚。。。
  符二娘将小豆芽发辫打散之后,又重新编着辫子,边编边说道:“山魁这孩子也老大不小了,也该成家了,咱家虽穷,但好歹也要给他寻一个浑家的。”
  随着相处时间愈久,符二娘与李三坚一样,早已将山魁、小豆芽当做是自己的亲人,符二娘也早已将两人看做是自己的孩子,不过长得像一座山似的山魁被符二娘口中称作孩子,李三坚怎么听怎么别扭。。。
  李三坚闻言点了点头,山魁已经二十岁上下了,早已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是应该给个寻门亲事了,让他成家立业了。
  不能总是这样不清不楚的跟着李三坚吧?
  不过山魁不是汉人,并且仍是奴仆身份,这件事情就较为难办了,奴仆身份李三坚想办法给他解除就是,可山魁不是汉人的事情就比较难办了,开封有女子愿意嫁给一个来历不明之人吗?
  着实头痛的紧啊,李三坚心中暗叹道。
  “三郎,我想啊。”符二娘编着辫子接着说道:“过完这个新年,我就去寻一处人家,帮帮佣,贴补一下家用。”
  “决计不可。”李三坚大声说道。
  “为何不可?”符二娘被吓了一跳,转头看着李三坚说道:“你是怕娘累着了吧?哎,三郎,娘可不是那么金贵的人,在海边之时,还不是娘里外操持呢。”
  “孩儿正是此意。”李三坚点头道:“孩儿就是怕娘累着了,当时孩儿尚幼,且不懂事,现在孩儿长大了,如此,岂能让娘出去帮佣?娘,我的娘啊,难道目前家中财物不够用吗?”
  李三坚花灯夺魁,还是获得了不少的奖赏,够自己家里吃好些日子了,既如此,又何必让符二娘出去帮佣?
  李三坚倒不是怕丢面子,话说微贱之家,还有什么面子?李三坚害怕的不光是符二娘劳累,还有害怕符二娘在外再受欺辱,若符二娘再受欺辱,李三坚简直要疯了。
  当时李三坚在蔡府门外,见到了符二娘受辱,李三坚简直要快疯癫了,到时候真不知道自己会干出什么事情。
  “坐吃山空啊,孩子。”符二娘叹道。
  虽李三坚挣了不少财物回来,但毕竟仍是没有经济来源,如此,四人又要吃饭,还要给山魁、李三坚娶媳妇,那么日子仍是会过得紧巴巴的。
  “娘,你放心,一切有我,孩儿决不允许娘出去帮佣。”李三坚闻言坚定的说道。
  “二娘,主人,我回来了。”正在此时,山魁推门而入,外面风雪随即飘了进来。
第八十一章
省试(上)
  宋东京开封府二月二日
  二月二龙抬头,蒸元旦祭馀饼、熏床坑,二月引龙熏百虫。
  二月二为“龙抬头日”,又称“春龙节”,是春回大地,万物生长的日子,是“踏青节”。
  二月二是宋人的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二月二这一天,开封府百姓们出游赏灯,络绎不绝,缇幕歌酒,散在四邻。引龙、祭龙、祭祀上苍,乞盼一年之中风调雨顺、顺顺当当的。
  东京开封府二月二日这一日,龙倒是没有抬头,而是宋帝赵煦抬了一下头,同时抬了一下手,将本次省试引试时间定在了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本是春回大地、万物生长、百花齐放的日子,可东京开封府贡院之前却见不到半点春意,仍是寒风肆虐,鹅毛般大雪纷纷扬扬的从天而降,将大地染成了白皑皑的一片,白皑皑的雪花凝结在杈桠着刺着灰的天空的树枝上,冰封大地,空气似乎都被冻得凝固了。
  不过天气再冷,也挡不住举子们参加省试的热情,此时来自宋诸路的两千余名举子齐聚贡院之前,等候开院。
  这么多人啊?李三坚望着带着儒冠的密密麻麻的人头,心中暗叹道。
  其实此次贡举人数并不多。宋历次贡举得解的举人人数是不同的,人数多时多达一万余人,少的时候也有一千人上下,此与朝廷决策有很大关系。
  自有宋以来,朝廷就采取“崇文抑武”之策。宋初为了笼络士子,朝廷就取消了吏部试并大幅增加每榜取士名额,同时对参加贡举的条件放宽了许多,于是就涌现出来大批参加贡举的士子,参考人数多了,相对应的解额也大幅增加,也就是最终参加省试的举人人数也是大幅增加,经过最终殿试之后,奏名进士也是大幅增加,人数最多之时有一千余人登科,其后殿试只排名次而不黜落举子,同时奏名进士不用再行吏部试,即可直接授官,从而就造成了严重的“冗官”现象。
  朝廷发现“冗官”现象后,就采取了一些对策,如减少解额、减少省试、殿试取士人数、增加贡举周期等办法来降低奏名进士人数。
  宋英宗皇帝之前,贡举时间是不固定的,全凭皇帝喜好安排贡举,英宗皇帝将贡举时间固定为三年一举,其后遂成定制。
  宋朝廷采取了缓解“冗官”现象的一些对策之后,每次最终参加省试、殿试的人数也就大幅减少,基本上是一千至数千人不等,同时进士科每榜取士固定在了两百人与三百人之间,其余诸科取士人数不能超过进士科人数,省试基本上是十人之中取一名奏名进士。
  不过虽奏名进士人数减少,但参加贡举人数却未减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参加贡举的学子是越来越多,每次贡举士子人数多达数万至十数万不等,对于贫寒之家来说,此为一步登天的唯一机会,天下学子怎不趋之若鹜?
  因而对于宋贡举来说,最难的并不是省试、殿试,而是发解试,基本上是数十人或数百人之中取一人,甚至是数千人之中取一人,宋诸路府州发解人数均是不同的,如广南西路基本上是三十多人之中取一人。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去了就是天堂,未挤过去的基本上就是穷困潦倒的终其一生了。
  李三坚其实已经渡过了最难的关口,只是自己不明白而已。
  此时还不到开院引试时间,两千余名举子或坐在地上,看着晨曦,想着自己的心事,或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纷纷猜测此次省试的题目,并各抒己见,开口议论。
  李三坚默默的整理了一下手中的食盒,低头不语。
  食盒之中装的是母亲符二娘亲手制作的黎家三色饭。
  三色饭是琼台黎人在其传统节日三月三必制的一种美食,寓意来年平安如意、吉祥幸福,黎族的三色饭是用红、黑、黄三种颜色,用山兰米和三色的野姜汁搅在一起,再用香蕉叶包住后蒸或煮熟制作而成,味道是极为甘美可口。
  只不过李三坚要在礼部贡院之中呆上整整一日,到了吃饭的时候,三色饭也就成了冷饭了。
  李三坚想到此处,苦笑着摇了摇头,要想吃上热饭也可以,在贡院之中也有专门供诸举子食用的饭菜,只不过需举子们自己用钱购买,李三坚也打听过了,饭菜价格并不便宜。
  李三坚目前恨不得将一枚铜钱掰成两半花,如此李三坚就舍不得将家中不多的财物浪费在此处了,最主要的还是进入贡院之后,就一门心思的考试了,哪有闲工夫享受美味可口的饭菜?
  省试与发解试一样,需考四日,每日一试,举子们朝进暮出,并不会在贡院之中歇宿。
  省试虽考试时间与发解试一致,可二者之间的所考题目却不尽相同的,区别就是省试时务策是五道,比发解试多了两道。
  除了时务策之外,其余分别就是经义、策论,经义为本经、兼经各十道,举子们可以随意选考《诗》、《书》、《易》、《周礼》、《礼记》之中的一经,兼考《论语》、《孟子》。
  其中最重要的仍是时务策,乃是决胜的关键。
  “翰韧兄。”此时曾公明拿着一柄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折扇,潇洒的对着自己轻轻的摇动,笑问道:“翰韧兄,此次可否猜中论题?”
  事情到了此时,曾公明看起来倒没那么紧张了,也许是他已顺利获得解额,已经有了退路了。
  李三坚看了摇扇的曾公明一眼,微微挪开了些身子,大冷天的,他也不怕寒冷?李三坚心中暗道,刚来开封府那会,他可是被冷得呼天抢地的。。。
  曾公明故作放松,不过鬓角之上一丝汗水却出卖了他。
  “我又不是神仙。”李三坚白了曾公明一眼道:“哪里知道什么论题?”
  省试与发解试出题范围完全不同,发解试毕竟范围较窄,猜题要相对容易些,而省试却是“全国考试”,李三坚就是神仙也猜不出考题的。
  鬼知道那些官老爷会出什么样的考题,李三坚心中暗道。
  话又说回来,若省试论题真被李三坚猜中,那么李三坚就算能登科也有可能被黜落的,同时有很大可能被朝廷拘查,查查考题是如何泄露的。。。
  正在此时,一阵钟鼓之声忽然响起,随后贡院大门洞开,首先是五十名军卒按刀自内走了出来。
  五十名军卒均着红色绢甲,白色里衬,头戴红樱范阳毡帽,脚蹬黑靴,脖子上围了一张鲜红的丝巾,外罩半身白色披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