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796

  “你娘出事了,还能有谁?”许彪焦急的拖着李三坚往外就跑,边跑边说道:“快走,快走,去了再说。”
  “什么?俺娘?”李三坚闻言大吃一惊,连忙跟着许彪边跑边问道:“俺娘不是早上与山魁、豆芽一同去城隍庙集市吗?为何会出事?出什么事了?”
  “你问我?我问谁去?”许彪瞪着牛眼反问道:“你到底去不去吧?”
  “去啊,谁说不去了?”李三坚白了许彪一眼道。
  是我娘,又不是你娘,为何许彪看起来比自己还急?李三坚心中暗道。
  。。。。。。。。
  李三坚越走越觉得不对劲,许彪带自己走的方向不就是蔡园方向吗?位于开封府宫城之南,对此李三坚再熟悉不过了,李三坚不久前就在此处夺得灯会魁首。
  娘亲为何来到此处?李三坚在路上就听许彪所符二娘在此处受到欺辱,于是李三坚也想不了那么多了,心急如焚的赶路。
  李三坚赶到之时,只见一座规模宏大宅院的大门之前,围着一群人,人群之中就是符二娘、山魁、小豆芽三人,被众人围观着,围观诸人是评头论足、议论纷纷的。
  山魁手臂似乎受伤了,摸着手臂看着用棍棒逼住自己的数名仆役打扮的人,丑脸之上露出了异常愤怒的神色,符二娘泪流满面,拼命拖着山魁,不许他动手,小豆芽惊恐万分,抱着符二娘的,不停的哭着。
  李三坚见状顿时松了口气,只要人没事就成,其他事情都好说。
  李三坚、许彪靠近之时,只见一名二十余岁浑身绫罗绸缎、珠宝玉器,穿戴华贵的二十余岁的妇人指着符二娘破口大骂。
  地上还散落着许多粘着尘土的各色礼品。
  “我家姐儿,脸儿端正、眉儿长、身儿高贵,皓齿冰肤九霄仙子一般,嫁于你粗家?粗茶淡饭、三餐不饱?住个宅儿,也是四处漏风,你也不羞这脸?我看你真是癫狂无赖,欲赖在蔡门,打几日秋风,喝几口香汤,既然如此这般,给你两枚大钱就是,立即溜做一边去,休得再提婚约。。。”此名妇人污言秽语,是层出不穷,并且伶牙俐齿的,让人根本无法还嘴。
  满脸羞惭之色的符二娘有心分辨,可不知道该说什么,同时符二娘哪里见到过如此撒泼骂人的阵仗?
  一旁的蔡府众仆役也是嘻嘻哈哈的讥笑不已。
  事情到了此时,李三坚如何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定是符二娘瞒着自己前来蔡府提亲。
  符二娘惦记着丈夫临终之言,欲与蔡氏履行婚约,这些事情李三坚是早已知道的。
  可是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世事变幻,早已是物是人非。也许蔡氏还认为当年之事,不过是一句戏虐之言而已,此时又何必找上门去,受此羞辱?
  李三坚此时心中对符二娘颇有怨怼。
  不过李三坚虽心中埋怨符二娘,但神色却没有表现出半分不满,只是铁青着脸分开人群,将几乎是瘫倒在地的符二娘从地上扶了起来。
  “娘,我们回家去吧,这桩婚事就此作罢吧。”李三坚没有理会正在撒泼的蔡府贵妇,对符二娘轻轻的说道。
  “你。。。你是何人?哪里来的打脊乞丐?”蔡府贵妇正骂得兴高采烈的,忽然被李三坚打岔,于是怒气冲冲的指着李三坚问道。
  “去你妈的,休得满嘴粪涌。”李三坚愤怒之下骂了一句这个世上无人懂的话,随后李三坚铁青着脸,看了一眼蔡府门前烫金大字后缓缓的说道:“信乃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一个人没有信义,他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吾父当年与尔等立下婚约,此时俺娘前来履约,此何错之有?何故被你这个贱人如此羞辱?高官贵勋,更应遵守信诺,不然与市井小人又有何区别?”
  李三坚几乎是吼出来的,将贵妇吓得半响做声不得。
  李三坚有理有据的一连串的反问,顿时引起了围观之人的侧目,纷纷点头赞同。
  李三坚最后看了一眼蔡府高大的宅门说道:“最后送尔等一句话,莫欺少年穷!”
  “山魁,带上豆芽,我们走。”李三坚随后吩咐山魁道。
  “是,主人”李三坚一通畅快淋漓的呵斥,顿时使山魁感到解气,胸中憋闷之气也少了许多。
  山魁随后就抱着小豆芽,跟随着扶着符二娘的李三坚返回家中。
  “蔡攸,你房中的该管管了,泼妇一般,辱没我蔡氏门庭。”此时回府的中年人正好看到这一幕,于是皱眉说道。
  “父亲”
蔡攸闻言答道:“六娘确实有些过分了,不过她也是为了谪仙啊。”
  蔡攸,字居安,是蔡京的长子,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姓蔡名京,字元长,官职是枢密都承旨,人称蔡承旨。
  “嗯?为了谪仙?这是怎么回事?那人是何人?”蔡京紧了紧身上的镶金边披风后问道。
  “此人姓李名三坚,岭南桂州举子,。”蔡攸闻言答道:“前些日子夺得灯会魁首的就是此人。”
  “是他?他今日来我府中何事?”蔡京点点头问道。
  蔡京对李三坚在灯会之上所做的几首诗词还是颇为欣赏的,小小年纪能做出此等模样的词赋还是很不错的。
  “父亲,你知道他是何人之子吗?”蔡攸随后问道。
  “何人之子?”蔡京看着蔡攸问道。
  “他是李清之子。”蔡攸答道。
  “李清。。。此名如何有些耳熟?”蔡京摸了摸额头,忽然醒悟过来,吃惊的问道:“流配至岭南的李序之孙,李清之子?”
  “正是此人。”蔡攸答道。
  “他今日就是为此而来?”蔡京问道。
  蔡攸点了点头。
  “想不到啊。。。”蔡京闻言叹道:“想不到当年一句戏言,他们居然当真了?真的找上门来了?”
  蔡京此时不由得想起了往事,不由得暗叹不已。
  “可不是吗?”蔡攸接话道:“他们。。。目前如此身份。。。且其祖父、其父也已亡故,此事如何能够当真?因而孩儿命六娘将他们打发了。”
  “话虽如此。。。”蔡京点点头道:“不过。。。”
  蔡京话未说完,府中宅老赶了进来禀报道:“老爷,章相公来访,车驾快至府门了。”
  “章惇?”蔡京闻言道:“他来作甚?”
  蔡京随后想了想吩咐道:“快快打开中门迎客。”
  。。。。。。。。
  蔡京后宅
  “八姐,他骂六娘满嘴粪涌,真真的笑死奴奴了。”一名年幼使女向蔡绒雪禀报道:“可他前一句奴奴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说去。。。去。。你妈的,奴奴根本未听说过,不过定不是什么好话儿,当时那人的神情,现在奴奴想起,心肝儿仍是在颤啊。”
  满嘴粪涌?蔡绒雪哭笑不得的想到,简直太粗鲁了,不过形容的倒是很贴切。。。
  “你先别管许多,你真的看清楚了吗?是他吗?”蔡绒雪随后问道。
  “真的是他,奴奴前两天刚刚见过,哪里会忘了?正是那人。”小使女答道。
  蔡绒雪想了想后吩咐道:“随我去见娘亲去。”
第八十章
花花太岁
  宋枢密都承旨渊源于晚唐时负责承接、传递章奏的枢密承旨。太平兴国七年初设都承旨,仍然保留上殿奏事以及对军务文书的通进职能。因枢密院机构性质的次第转变以及宋代文武分途治国理念的制约,都承旨的人选经历了武资官、吏人、文资官的变化.神宗朝出现文官任正职、武官任副职的格局,但宋神宗多用武官,哲宗朝重归于文官。
  枢密都承旨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较为关键的官职,不重要的是其毕竟没有跨入宰、执的行列,毕竟没有进入决策中枢,其上除了皇帝之外,还有宰、执,还有各部堂官,如枢密院使、户部尚书等等。
  绍圣初年,蔡京就高居是权户部尚书一职,距离宰、执仅一步之遥。当蔡京仕途一帆风顺,当蔡京自以为将要跨入宰、执之时,曾布上奏赵煦,说是蔡京之亲弟蔡卞已备枢府,意思就是兄弟二人不可同居执政之位,赵煦随后深以为然。
  于是蔡京的宰执之路就嘎然而止,被迁官枢密都承旨,一个几乎是无关痛痒的官职。
  这也就是章惇极力拉拢蔡京的原因之一。
  蔡京当然是心有不甘的,无时无刻不想着重新踏上执政之路。
  蔡京正在府中绞尽脑汁谋划之时,府中蔡绒雪却找到了蔡京。
  “谪仙,这些年来,为父对你怎样?”蔡京听明白蔡绒雪的来意后问道。
  “大人对谪仙恩重如山。”蔡绒雪盈盈福了一福后答道。
  “谪仙,不必如此多礼。”蔡京虚托了一把蔡绒雪,微笑着说道:“你虽是。。。当我一直以来,从来未将你视作外人,从来都是将你视作自己的亲生女儿,甚至比亲生女儿还亲。你能如此说,为父感到异常欣慰。为父时常在想,无论怎样,总是要与你寻一良家的,让你能够得到一个圆满的归宿,以慰兄长在天之灵,不过,谪仙,你现在年龄尚幼,现在提及此事,为时尚早,此事今后再说,你看如何?”
  蔡绒雪闻言小脸上略微泛起了一层诱人的晕红,不过因面纱遮面,旁人倒看不出来,只是眼中透露出了羞涩的目光。
  “一切由大人做主便是。”蔡绒雪随后轻声说道。
  “嗯,你先下去吧。”蔡京随后吩咐道。
  “谪仙。”蔡绒雪盈盈转身离去之时,被蔡京喊住了。
  “你何时除去面纱?”蔡京忽然问道。
  自蔡京兄长病逝、蔡京将蔡绒雪收为养女那日起,蔡绒雪就一直戴着面纱,从来没有取下来过。
  “此仍是要看大人的意思。”蔡绒雪答道。
  。。。。。。。。
  “三郎。。。”符二娘小心翼翼看了一眼李三坚局促的搓了搓手后说道:“娘总是给你找麻烦,总是给你丢。。。丢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