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6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5/796

  韦氏并不受宠,从那一次后,几乎就没见过赵佶了,赵构出生之后,也是如此,赵构就连其父皇赵佶的模样都是模模糊糊的。
  因此赵构并非赵佶真正的嫡亲血脉,大宋皇室唯一的嫡亲血脉乃是原端王妃,后被册封为显恭皇后的王氏这一房的。
  “我...你...”黄潜善气得脸色铁青,指着费景阳继续怒道:“宗室皆被金人掳往北国,康王为太上官家在此地唯一血脉,而国不可一日无君,因而康王当登基为帝,承皇统,继大位,号令天下,对此你应该无异议吧?”
  这也就是姚舆、费景阳统万余雄兵而来,黄潜善才说这么多的,否则凭姚舆、费景阳的官职,官卑言微的,黄潜善等人才懒得与他们废话的,直接就下令拿人了。
  “算是吧。”费景阳淡淡的说道:“不过康王继位,可曾与我家相公相商吗?”
  “狂徒...口出狂言...大逆不道...”黄潜善闻言气得不但是脸色铁青,就连鼻子也给气歪了,指着费景阳怒道:“承统继位,乃是国之大事,李三坚不过为一介外臣,何需与他商议?”
  “哈哈...”费景阳闻言又是一阵大笑道:“承皇统,继大位,当然为国之大事,康王为太上官家血脉,当然可继位称帝,可传位诏书何在?尔等无传位诏书,便是僭越、篡逆,僭越、篡逆者,天下人人得而诛之!”
  众人闻言皆相顾失色,就连许多宋军士卒都放下了刀枪。费景阳这一大帽子扣将下来,可是扣得不轻,继承皇位确实必须有传位诏书的,若是皇帝暴病而亡,死的急,来不及下诏,如宋哲宗皇帝赵煦,那么就必须由太后或皇后主持,与宰、执等两府大臣商议,随后便确立皇位继承者。
  而赵构继位,确实是有违宋制的,说是僭越、篡逆,是一点都不为过的,可此时此刻,二帝及后宫之中绝多大数人均被金人掳往北地,就连赵构之母韦氏也被掳走了,又何谈传位诏书、太后与众臣商议等等?
  “我...你...”黄潜善闻言脸色顿时就由青转白了,支支吾吾的,憋了半响后方才开口道:“二帝北狩,因而...因而...我等商议,拥太上官家于此地的唯一血脉,康王继位...”
  “黄潜善!”费景阳闻言也是指着黄潜善怒道:“你不过为高阳关路帅臣,为区区河间知府,而我家相公为签书枢密院事,为两府大臣,乃是太上官家亲赐,我家相公还是江浙闽淮宣抚使,总领江南军、政事,如此国之大事,不与我家相公相商,反倒与尔等小臣商议,是何道理?”
  黄潜善闻言脸色顿时又变了颜色,由白转红了...羞得无地自容。
第五十章
登基继位
  宋靖康二年五月一日,黄潜善、汪伯彦等人拥立赵构为帝,赵构也于今日祭天登基,可祭天仪式举行了一半之时,却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姚舆、费景阳领万余雄兵“逼宫”,不许赵构继位。
  这如何能行?赵构登基继位,不但关系到赵构,也关系到黄潜善、汪伯彦等人的前程,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赵构当了皇帝,那么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便是拥立、攀附之功,黄潜善、汪伯彦等人得宰、执之位,也将会是唾手可得。
  于是双方唇枪舌战,互不相让,双方手下士卒也是剑拔弩张的,随时准备火拼。
  “哎,哎,费勾当...”
直龙图阁,相州知汪伯彦见黄潜善被费景阳说得面红耳赤的,由于输理,气势已衰,于是慌忙开口道:“二帝北狩,而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因而我等议立康王为帝。今日为黄道吉日,可不能耽搁了,耽搁了黄道吉日,必受天谴,不如康王登基继位后,再与李相公商议如何?”
  “说得好,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姚舆、费景阳等人尚未开口之时,一旁忽然传来一句洪亮的声音。
  众人闻言连忙转头,只见李三坚、宗泽忽然出现在了众人面前,向着众人缓缓走来,李三坚、宗泽身后便是黑压压的数万顶盔挂甲的士卒。
  一时之间,小小的“中兴坛”附近便聚集了十余万兵马,黑压压的,一望无际。
  “师叔、相公...”姚舆、费景阳见状顿时大喜,终于舒了口长气。
  李三坚赶到了应天府,还带来了这么多的兵马,如此姚舆、费景阳等人就有了主心骨了,就又增添了许多胜算。
  李三坚再不赶到,姚舆、费景阳等人都不知道是否能够坚持得住。
  “拜见大帅!”黑旗军众将士一齐向着李三坚施礼道,万余人一齐施礼,兵器、铠甲相撞发出一阵“稀里哗啦”的声响。
  而赵构、黄潜善、汪伯彦等人见状顿时惊了个目瞪口呆、面如土色,特别是赵构,看着李三坚等人,如被雷击,全身犹如堕入了冰窟,呆在原地,是浑身战栗,不知是被吓的还是气的。
  原因当然不是因为他们见到了李三坚,他们再害怕李三坚,也不至于如此,赵构、黄潜善、汪伯彦等人惊惧的是李三坚右手牵着一名不足十岁的孩童,此名孩童就是大宋储君,皇太子赵谌。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赵构、黄潜善、汪伯彦等人如何不知大势已去?赵构登基继位的黄粱美梦已经破裂。
  自今日始,历史就将改写,李三坚冷冷的看了赵构、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一眼后心中暗道。
  “宗老相公,你看此事就由你来主持如何?”李三坚随后问向一旁的宗泽道。
  “哈哈...”宗泽闻言抚摸着白须笑道:“太子殿下是小友救回来的,因而此事当由小友主持,老夫一切听从号令便是。”
  赵构、黄潜善、汪伯彦等人闻言就更加心慌了,宗泽此言一出,就表明了宗泽是支持李三坚的,而宗泽为元帅府副帅,且素有威望,其手下兵马也是元帅府最能打的,如此赵构、黄潜善、汪伯彦等人就完全处于下风了,完全没有一点胜算了。
  李三坚于浚州攻破金营,救回太子赵谌之后,便引军后退,宗泽所部被完颜宗翰击退之后,也引军退却,两人正好在路上相遇。
  于是一路之上,李三坚与宗泽彻夜详谈,且志趣相投,是相见恨晚,相谈甚欢,因此两人虽年龄相差甚远,但却是以友相称。
  李三坚、宗泽随后领军去了一趟宋京师开封府,才辗转来到应天府,路上也就耽搁了不少时日。
  李三坚闻言白了宗泽一眼。
  自己已经是中年人了,却被宗泽一口一个“小友”称呼着...
  “来人,请太后!”李三坚随后吩咐左右道。
  众人闻言顿时大吃一惊,同时大感万般疑惑不解。
  太后?哪里的太后?什么太后?
  宋太上皇赵佶的原配皇后,宋帝赵桓的生母王氏早已病逝,而目前的太后郑氏已被金人掳走,如此哪里来的太后?难道李三坚救回了太子赵谌之后,也将郑的太后救回来了?那么李三坚有这么大的本事,为何不将二帝也同时救回来啊?众人心中不约而同的一起心中暗暗纳闷道。
  当然姚舆、费景阳等李三坚少数心腹是明白其中缘由的,因此均是微笑不语。
  片刻后,黑旗军众将士如潮水般的分做两边,中间闪出了一条道路,一辆马车缓缓的驶了过来。
  “臣请太后下辇!”李三坚随后将太子赵谌交给了宗泽,走到马车之前,躬身施礼道。
  须臾,一名体态较为丰腴、皮肤白皙、女道打扮的女子在数名使女的服侍之下,走下了马车。
  原来是她!
  众人之中有识得此女的,均是又是心惊又是诧异,不由得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已。
  “臣坚,江浙闽淮宣抚使叩见孟太后,太后万福金安!”李三坚看了太后孟氏一眼,又是施了一礼道。
  李三坚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老臣宗泽叩见孟太后,敬请太后颐安!”宗泽随后也是施礼参拜道。
  “臣等叩见孟太后!”姚舆、费景阳等众黑旗军将士一起拜道,数万将士黑压压的拜倒了一片。
  赵构、黄潜善、汪伯彦等人却没有参拜,不过他们之中有许多人此刻已经显得犹犹豫豫的了。
  “贫...贫...道...早已不是什么太后了...”太后孟氏见状顿时吓得又差点回到马车里去,侧身不受李三坚等人之礼,结结巴巴的说道。
  这名道士打扮的女子便是先帝哲宗皇帝的遗孀,太后孟氏,当然目前的身份确实是已非大宋皇太后了,甚至都不是宫中之人了。
  孟氏早在元祐便被册封为皇后,后宋哲宗皇帝赵煦不喜孟氏,在高太后死后,便废其皇后之位。赵佶继位之初,在向太后的主持之下,又恢复了孟氏皇后之位,被尊为“元祐皇后”。只可惜好景不长,孟氏再为皇后没多久,朝廷便因党争,孟氏再次被废去皇后之位,幽居瑶华宫。
  后孟氏先因瑶华宫失火,移居延甯宫,后延甯宫又失火,出宫居住相国寺前之私宅,也就是孟氏回到了娘家。而当时的孟氏仅为一名女道,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富贵尊荣,因此孟氏被孟氏娘家人所弃,冷嘲热讽的,日子也是日渐拮据,不是李三坚一直护着孟氏,一直接济着孟氏,孟氏也许都生活不下去了。
  当年李三坚为孟氏仗义执言,为孟氏仗义上疏,为孟氏鸣不平,此后又一直照顾孟氏,孟氏当然对李三坚是异常的感激。
  靖康之难前,李三坚就托刘安节、曾公明将孟氏悄悄的接到了江南,孟氏也因此逃过了一劫。
  孟氏当时的身份仅是一名道士,早已是一介白丁,甚至连白丁都不如,早已被宫中之人忘记,因此李三坚接孟氏到江南,根本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孟氏的遭遇极为凄惨,令人怜悯,令天下许多人为她抱不平。
  靖康之难,大宋后宫被金人一网打尽,皆被掳往北地,因而此时此刻,大宋天下身份尊贵者,除了太子赵谌之外,莫过此女。
  李三坚此时此刻,搬出先帝哲宗皇帝遗孀孟氏,其用意就不言而喻了。
  “我说你是,你就是。”李三坚低声对孟氏嘀咕一句后,大声说道:“太后,靖康之难,二帝蒙尘,天下蒙羞,黎民受难。为我大宋江山社稷计,为天下黎民计,臣请太后出山,复太后之位,上嵘视朝,垂帘听政!如此方能驱除虏寇,恢复故土,迎回二帝!”
  “臣等请太后出山,复太后之位,上嵘视朝,垂帘听政!驱除虏寇,恢复故土,迎回二帝!”宗泽率众大臣也是一齐施礼道。
  此时此刻,不但是宗泽、姚舆、费景阳等臣僚一齐开口奏请,就连元帅府中的文武百官也是纷纷大声开口奏请,包括黄潜善、汪伯彦等人。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此时此刻,赵构大势已去,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巴结新君,巴结孟太后,巴结李三坚了。
  晚了可来不及了!锦上添花虽远不如雪中送炭,但锦上添花总比不添花的好。
  “太子者,为国之储君,乃国之礼器,国之根本。”李三坚随后看了一眼已经失魂落魄的赵构一眼后,扶正赵谌后,向着赵谌行三叩九拜大礼之后,大声说道:“臣坚请太子殿下继皇帝位,以驱除虏寇,恢复故土,迎回二帝!”
  “臣等请太子殿下继皇帝位,以驱除虏寇,恢复故土,迎回二帝!”诸文武大臣一齐行大礼后大声奏请道。
  “万岁!万岁!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继诸文武大臣之后,诸军均是挥舞着手中兵器,半跪在地上,山呼万岁。
  孟氏复太后位,太子殿下继皇帝位,此乃天经地义,符合宋之礼、法,容不得他人有半点反对,因而此时此刻,所有人均是奏请太子赵谌继位,当然也有反对之人,但此刻也只敢在心中嘀咕了。
  同时李三坚提出的“驱除虏寇,恢复故土,迎回二帝!”的口令,已经是深得军心、民心,深为朝中大多数朝臣所赞同。
  其实李三坚根本不想迎回二帝,但此时此刻,还有比这更鼓舞人心的口号吗?
第五十一章
权倾朝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靖康二年五月一日,汪伯彦、黄潜善等人拥立赵构继承皇位,于南京应天府北郊设“中兴坛”祭天祭祖,登基为帝,可半路却杀出了一群程咬金。
  李三坚、宗泽携大宋太子赵谌而归,于是太子赵谌登基继位,尊“元祐皇后”孟氏为大宋皇太后,孟氏、赵谌、李三坚等人就连登基仪式也省了,赵谌于“中兴坛”继承了皇位,改年号为“建武”,赵构、汪伯彦、黄潜善等人也因此为他人做了嫁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5/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