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雪(校对)第6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4/796

  黄潜善、汪伯彦争先恐后的斥责张所,无非是为了在赵构继位之后,谋得高官显爵,此刻骂得越狠,那么在赵构心中就能留下更深的印象,今后仕途之路,也就无比通畅了。
  “非下官有二话...”张所闻言心中也暗觉不妙,于是摇头道:“总要等宗泽、李三坚二人有了消息再说嘛。”
  号令天下,抗击北虏?赵构早就被金军吓破了胆,哪里还敢与金军作战?他只恨不得与金军立即讲和,割地纳币什么的,然后博得金人的同意,苟安一隅之地,张所心中暗道。
  “难道此二人一直没消息,我等就一直等吗?”
汪伯彦闻言冷笑道。
  “下官已命人快马北上探听消息去了。”张所说道。
  “张所,你百般阻止殿下之大事,所为者何?”黄潜善随后吩咐府中侍卫道:“来人,将此逆臣拖出去...”
  于是元帅府侍卫不由分说的将张所拖了出去,不愉快的插曲过后,黄潜善、汪伯彦继续“劝进”大业了。
  其后在黄潜善、汪伯彦等人的三请,甚至在四请五请之下,最后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以死相逼”,赵构终于答应选个良辰吉日,并筑基设坛,正式登基。
  ...........................
  “不行,我等绝不容康王此时继位登基。”
  姚舆、费景阳二人呆在应天府馆驿之中,一呆就是十余日,等着康王赵构再次召见的消息,其后再相机行事。可姚舆、费景阳二人左等右等的,却等来了赵构于近日将要登基的消息。
  如此如何能行?
  李三坚欲行曹孟德之事,挟天子而令诸侯,可李三坚此刻并不在应天府,如何还挟什么天子,令什么诸侯?
  赵构登基为帝,而李三坚又不在应天府,那就大事去矣。
  赵构登基为帝之后,必然会组建他的朝廷,任命各级官吏等等,甚至现在已经任命好了,只等登基之后宣布了,那么就没李三坚什么事了。
  此刻康王赵构虽为大宋兵马大元帅,但李三坚等不奉命或者阳奉阴违,也没什么大不了了。而赵构登基为帝,若是李三坚等人再行违命之举,就是违诏,就是抗旨,就是谋逆、谋反等等,将会令李三坚等人处于万般不利的态势。
  同时此时,一纸诏书便会剥夺李三坚的一切。
  因而此刻万不能让康王赵构登上皇位,最起码现在不行,最起码要等李三坚来到应天府才行。
  此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之地步了。
  “军师,明日康王就要行登基之礼了,奈何?”赵构登上皇位,一切就晚了,于是姚舆也是焦急的说道:“姚某今夜便领军攻入元帅府,擒住康王如何?”
  “不妥...”费景阳想了想后问向姚舆道:“元帅府周围兵马数万,虽为乌合之众,但你能保证迅速击败他们,并擒住康王吗?”
  “此等半军半民之兵,姚某最多只需一个时辰便可将其完全击溃,不过军师,是否能够擒住康王,姚某实在不敢保证啊。”姚舆闻言摇头道。
  “这就是了。”费景阳点头说道:“此时我黑旗军大部兵马仍是在城外,就算我等斩关夺锁,率军进城攻打元帅府,就算能够迅速击败康王护卫,但是否能够擒住他,就尚未可知了。事若不成,反倒会令相公背上‘谋逆’大罪了,就难逃天下悠悠之口了,必将会被天下人切齿痛骂,如此就大事不妙了。”
  不奉命康王赵构之令或者阳奉阴违,这不算什么,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要是试图捉拿大宋郡王,甚至杀死大宋郡王,那么就是真正的谋反了,而谋反大罪素来为朝廷所忌,素来为人所不齿。
  姚舆能够领军击败元帅府的护军,可赵构却有足够的时间逃跑的。
  “可...可...如此不行,我等又该当如何啊?”姚舆闻言急道:“哎,师叔他这些日子跑到哪里去了?这么长时间了,也没个消息,真乃是急煞我也!”
  “叔兴勿忧...”费景阳说道:“他们是在城外筑基设坛吧?”
  “正是!”姚舆点头道:“所筑之坛叫什么...‘中兴坛’,嗯,对,就叫‘中兴坛’。”
  “‘中兴坛’,‘中兴坛’,大宋中兴之坛,畏敌如虎,只知逃命,何来中兴之说?”费景阳闻言冷笑道:“我等明日需如此如此,实在不行,就用强,将康王控制在手中,待相公来到应天府,再做定夺。”
第四十九章
无地自容
  “何人至此?”第二日一早,应天府南门延和门,忽然来了五百余骑,于是延和门守门将大声问道。
  “某乃黑旗军将姚舆,需出门公干,快快打开城门。”姚舆与费景阳领五百骑,欲从延和门出城,于是姚舆对守门将大声说道。
  “什么黑旗军?没听说过,可有出城文书?没有就快快回去吧。”守门将挎刀不屑的对姚舆等人说道。
  宋是不行宵禁之举的,可此时为战时,而将要登基继位的康王赵构又在应天府,因此应天府是戒备森严。
  要出城门,需大元帅府的文书,或者宵禁解禁后,也可出城门。
  姚舆闻言与费景阳对视了一眼。
  “情况紧迫,刻不容缓,动手!”费景阳随后低声喝道。
  姚舆闻言挺枪纵马上前,一枪刺死了守门将,挥舞着长枪大声下令道:“速速打开城门!”
  姚舆、费景阳手下五百黑旗军闻言一拥而上,用刀枪驱离了看守延和城门的宋军,并打开了城门。
  五百余黑旗军骑兵异常凶悍,看守延和城门的宋军有千人之多,但却根本抵挡不住。
  “走!”姚舆、费景阳等人随后纵马飞驰,穿门而过,向着城外奔去。
  待宋军援军赶到之时,姚舆、费景阳等人早已斩关夺锁而去。
  ...........................
  圆丘又名圆坛,或称祭天坛,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之地或新帝在此地祭天,祭天仪式完成之后,新帝便正式成为了大宋九五之尊。
  现在宋京东西路南京应天府北郊祭天坛被命名为“中兴坛”。
  中兴坛位于应天府日昭门以北,也就是应天府北郊,中兴坛长宽约数十步,依制修建而成。
  中兴坛专门用于祭天,台上没有搭建任何东西,被称为“露祭”,祭天陈设讲究,祭品丰富,规格异常严明,上有数组神位,其主神是昊天上帝,并与大宋皇室的祖先配祀,神位之前摆放着玉、帛、牛、羊、酒、果等祭品。
  宋靖康元年五月初一,宋太上皇赵佶第九子,康王,河北兵马大元帅赵构率众文武百官登上了中兴坛,举行隆重的祭天大祀。
  “臣诚惶诚惧顿首告之苍天上帝与四方神灵...”康王赵构大声念着祭文。
  此时,有司奏响了《乾安大乐》、《景安之乐》等吉乐,圆坛东南焚烧了一头小牛,西南悬挂起来数盏天灯,烟云缥缈,场面显得异常神秘。
  赵构祭告天地、祭告宗庙、社稷及天下臣民之后,便正式登基,便将成为了宋第十位皇帝。
  赵构是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方心曲领,下着纱裙及蔽膝也是绛色,腰束金玉大带,足穿白袜黑靴。
  赵构是皇帝服饰都穿戴妥当了,只等念完祭文,在接受百官朝贺等仪式之后,便就是正式登基为大宋皇帝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正在此时,一阵嘹亮的歌声传来,打断了赵构的祭文,于是赵构与文武百官大惊,一起转头看向歌声飘来的方向。
  这是哪路不着调的兵马?这么不合时宜,在皇帝举行登基大典之时唱军歌?众人皆是无比愤怒,外加无比的疑惑不解。
  “驾...驾...驾...”
  众人只见,远处奔来无数黑衣黑甲的骑士,黑色狼旗遮天蔽日的,万马奔腾,卷起了铺天盖地的尘土,蹄声如打雷一般,是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
  万余黑甲骑兵疾驰而至,到了中兴坛,便呈半月形围住了中兴坛及中兴坛上的赵构,以及坛下诸文武百官及其手下的兵马。
  “护驾...护驾...护驾...”黄潜善惊了个面如土色,连喊了三声“护驾”。
  元帅府五军都统制陈淬、元帅府五军都提举刘光世、刘浩、张俊、苗傅、杨沂中、田师中等将,闻言才慌忙引军上前,手持各种兵刃,逼着了黑旗军骑兵。
  只不过元帅府众将麾下多为临时招募的士卒,因此人数虽多,多达四、五万人,但无论从哪方面来讲,与黑旗军相比,均是落于下风,不可同日而语。
  元帅府众将麾下士卒大都是战战兢兢的,手中的各种兵器均是在不停的抖动,看着这些皆为青铜护面、黑衣黑甲的凶悍骑兵。
  黑旗军众骑士恐怖的青铜护面之上露出的双眼,均是露出了凛冽的杀气,只待统帅一声令下,他们片刻间便可击败当前这些半兵半民的宋军。
  “吼!吼!吼!”
  黑旗军万余骑兵忽然一齐举起手中的马槊,大声狂吼!如此更将众人吓了一跳,特别是众文臣,一些人甚至被吓尿了裤子,一些人甚至被吓得瘫软在地,一些人仓惶四顾,打算寻路逃命。
  双方一旦火并,遭殃可先是他们。
  此时此刻,锦绣文章、口若悬河什么的,可是无半点作用了。
  康王赵构此时也不继续念祭文了,也是吓得脸色惨白,慌忙走下了“中兴坛”,缩在了杨沂中、田师中等将的身后,做好了随后逃命的准备。
  众宋军也是惊慌失措,不由得倒退了几步,只武翼大夫刘浩手下兵马阵型稍整,顶在了最前面。
  不过刘浩手下兵马较少,只两千人上下。
  黑旗军众将士鄙夷的看了宋军一眼后,前锋便左右分开,姚舆与费景阳两人并骑而出。
  “姚舆、费景阳,你二人欲弑君造反乎?”黄潜善见到姚舆与费景阳,强作镇定,声音颤抖的问向二人道。
  “君?君在哪里?”费景阳闻言冷笑道:“二帝北狩,我大宋已无君矣,既然无君,何谓弑君?”
  “费景阳...”黄潜善闻言指着“中兴坛”怒道:“康王殿下为太上官家嫡亲第九子,今日祭天登基,是为君上,难道尔等未看见吗?”
  “哈哈...”费景阳闻言大笑道:“嫡亲?康王其母不过为一名侍御宫女而已,何来嫡亲之说?”
  既然双方已经撕破了脸皮,那么费景阳等人也犯不着与他们客气了。此时此刻,姚舆、费景阳等人领军逼宫,就已经是与他们结下了死仇,大事若是不成,姚舆、费景阳等人将会是死路一条,且会死得无比凄惨,包括李三坚,包括李三坚、姚舆、费景阳等人的家人等。
  赵构之母韦氏,入宫之后,确为赵佶的侍御宫女,后经贵妃乔氏推荐,赵佶才临幸了韦氏一次,可就这一次,韦氏便有了身孕,韦氏便被册封为了才人、婕妤、修容等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4/7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