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528

  其主要工作也只是向那些来到大唐的外国商人收税,同时替宫廷采买一些新奇的舶来品。
  至于开发海洋资源这种事,从来不在大唐朝廷的考虑范围之内。
  身为一个穿越者,李承乾当然知道海洋的重要性。
  大海是上天赐予人类的宝库,海洋中的渔业资源,对如今的大唐来说简直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银山。
  只要能够开展大规模的商业捕捞,自己赚得盘满钵满不说,还能大大满足天下百姓对于肉食的需求,同时还能给朝廷增加税收,促进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发展。
  正是因为知道这种种好处,这才有了这一次的见面。
  ……
  就在李承乾琢磨未来海洋计划的时候,一个长相严肃方正的中年男子在杨林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来到李承乾面前,男子大礼参拜道:“臣扬州司舶使宋波,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应了一声,吩咐杨林给宋波搬来一把椅子。
  等到宋波谢恩坐下,李承乾缓缓开口说道:“宋卿,孤过几日就要回京了,不过在走之前,孤有几件事需要与你交待一下。”
  宋波微微躬身,恭敬道:“殿下尽管吩咐,臣必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李承乾摆摆手:“宋卿不必如此,孤也不是要你去做什么危险的事,严格说起来,这些还算是你司舶使分内之事。”
  “还请殿下明示。”
  李承乾在心里总结了一下,说道:“司舶使负责监督和管理番邦与我大唐之间的贸易往来,孤希望你能利用手中的资源,为朝廷做几件事。”
  “其一,搜集那些番邦的风土人情等信息,最好能绘制出详尽的海图。”
  “其二,孤听说番邦异域有许多我大唐没有的庄稼,如果可以的话,想办法搞到一点种子,快马送到长安,孤会留一些人在扬州协助你完成此事。”
  “其三,给孤严密监视倭国和高句丽的人,这些人可以在我大唐境内行商,但是如果他们想要将我大唐的匠人或者技术带回国,不惜一切也要拦下,知道了吗?”
  宋波有些不解地问道:“殿下何以对这些番邦野人如此重视?”
  在他看来,这些身上满是腥膻味的番邦人和禽兽也没多大区别,根本不值得关注。
  李承乾却不想跟他解释的太多,只是说道:“孤自有用意,宋卿不用多问,只要你将孤交待的这些事做好,孤必不吝重赏。”
  太子都这么说了,宋波自然不能再说什么,只得点头答应。
第139章
:预料之外的变故
  三日后,处理完江南大小事宜的李承乾终于要回长安了。
  金陵码头,看着李承乾乘坐的龙舟消失在码头外,一众官员心里悬了许久的那块石头总算是落了下来。
  相互看了看,每个人都从其他人眼里看到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李承乾下了一次江南,可是把这些人折腾的够呛。
  【希望太子殿下永远不要再来了。】
  一众官员不约而同地在心里祈祷……
  ……
  宽阔的江面上,李承乾的龙舟中,江南一行收获颇丰的太子殿下正和卢照辞对坐而饮。
  就在两人都有些微醺的时候,半个多月不见人影的赵元茂掀开帘子走了进来,看到李承乾醉得迷迷糊糊,赵元茂的语气里不无讽刺:“殿下真是好兴致啊。”
  李承乾醉眼朦胧地抬起头,看了他一眼,说道:“先生回来啦,来来来,难得有闲,先生与孤一起喝几杯。”
  赵元茂站着没动,好整以暇地说道:“但愿殿下回京之后还能有这种闲情雅致吧。”
  赵元茂的话颇有几分深意,李承乾却不怎么在乎,拿过一只新酒杯,一边倒酒一边说道:“孤可都是按着先生的意思去办的,若孤没有好日子过,先生也就不要想再无所事事的待在东宫看书下棋了。”
  听到李承乾威胁的话,赵元茂笑了几声,直接席地而坐,端起酒杯喝了起来。
  几杯酒下肚,赵元茂看向一边的卢照辞:“伯益(卢照辞表字),我与殿下有些话要说,还请你回避一下。”
  卢照辞闻言便要起身告辞,李承乾还想劝他留下来着,可是刚张嘴,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赵元茂用眼神制止了。
  ……
  等到卢照辞出了舱门,李承乾开口问道:“先生这么快回来,不知射州那边的事处理的怎么样了?”
  李承乾这次南下,除了江南抗税案和海贸事宜之外,还有一件事也是必须要办的。
  这件事会影响到他以后很多的计划,所以才会郑重其事的把赵元茂和林木一起派出去。
  如今赵元茂突然回来,他有些担心林木一个人能不能完成任务。
  看出李承乾的顾忌,赵元茂宽慰道:“殿下放心,射州那边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事培森(林木表字)一个人就足以应付,倒是殿下这边恐怕会有些麻烦。”
  李承乾目光微微一闪,问道:“先生何出此言?”
  赵元茂放下酒杯,看着李承乾说道:“殿下,江南一案虽说已经完结,可是依旧有很多人想在其中上下其手,给殿下找麻烦。”
  “先生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李承乾也有些慎重起来。
  赵元茂点头道:“不错,臣收到消息,最近有人在暗地里打探江南百姓替王家求情的事。依臣之见,那些人应该是冲着殿下您来的。”
  李承乾不自觉的皱了一下眉头,说道:“先生所言不错,可是这种情况咱们之前不就已经预料到了吗?毕竟咱们此行来江南的目的之一就是借着这个机会韬光养晦……”
  赵元茂摇了摇头:“殿下,官场上有很多事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如果仅是这一件事,殿下虽然会受些斥责,却不会有大的麻烦,可要是和其他事情搅在一起,就很危险了……”
  不等赵元茂说完,李承乾想起刚才他让卢照辞离开的事,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是不是鸿鹄的事被人发现了?”
  赵元茂叹了口气:“殿下英明,前几天接到的消息,就在我们离京的这段时间,有人在暗中调查天海商号和鸿鹄的事情。”
  李承乾一言不发,只是眉头皱得更深了。
  看到他这个样子,赵元茂只好继续说道:“天海商号的事情还好说,殿下一直只是在幕后操控,没有人能拿出证据证明天海商号和东宫的关系。”
  “只是鸿鹄的事情万一要是在朝堂上捅出来了,不管有没有证据,殿下都必然会引起皇帝陛下的怀疑……”
  “先生可有良策?”李承乾开口问道。
  就算李承乾的政治经验再不足,也知道私蓄暗探这种事在皇帝眼里有多犯忌讳。
  赵元茂这个时候来见李承乾,显然是早已经想好了对策,面对李承乾的问题,想也不想的答道:“殿下,为今之计,只有壮士断腕了。鸿鹄还没有什么规模,知道的人也少,处理起来倒还方便。”
  “事情紧急,宗昌来不及向殿下禀告,已经提前派人赶回长安,解散鸿鹄,暂时隐藏了起来。”赵元茂向李承乾告了个罪。
  “无妨,先生也是为了孤考虑,无须挂怀。”李承乾安抚了一句,问道:“不知可有什么事情需要孤配合的?”
  “这正是臣来找殿下的原因。”赵元茂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李承乾,“殿下此番回京,不如将声势造大,而且是越大越好。”
  李承乾疑惑道:“先生这是何意?”
  按着两人事前商量的结果,李承乾这一次最好装成败军之将的模样回到长安,然后收敛羽翼,积聚锋芒以待时机,却没想到赵元茂会突然改变主意。
  看着李承乾有些犹豫的样子,赵元茂解释道:“以眼下局势来看,那些想要攻讦殿下的人已经蠢蠢欲动。既然如此,殿下不妨将计就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将江南一案的阵势闹大,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这件事上来……”
  李承乾不是笨蛋,听到这个时候已经明白了过来,点头道:“先生此计甚妙,不知孤应该做些什么?”
  赵元茂捋了捋山羊胡,一脸高深莫测地说道:“殿下只管游山玩水,暂且不要回京就行,其他的事,自有宗昌安排。”
  李承乾想了一下,笑道:“既然如此,一切就按先生的意思办吧,孤难得有机会出京,正好借机游览一下我大唐的壮丽山河。”
  接下来的日子,李承乾按照赵元茂的建议,毫不客气的开始游山玩水起来,至于长安城里发生的一切,都已经不再他的考虑范围内了……
番外:李恪
  我叫李恪,我的父亲是大唐的皇帝,我的母亲是前隋的公主。是的,她就是那个被父皇灭掉的前隋皇室的后代。
  不得不说,前朝皇室对于子嗣的培养是很成功的。
  虽然母妃当年在隋宫中不过是一个不怎么受宠的妃嫔诞下的不怎么受宠的公主,甚至在嫁给父皇之前,她连一个正式的封号都没有。
  可是我知道,母妃对于前朝的眷恋并未因此有一丝一毫的衰减。
  在我出生的时候,如今的父皇还只是一个大王,他的头上还有太子,还有当时坐在皇位上的祖父。
  虽然后来祖父封了父皇一个位在诸王之上的天策上将,但是我能感觉到,父皇的志向绝对不止这么一点。
  后来发生的一切证实了我的猜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