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4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1/528

  对于他来说,两边他谁也得罪不起,可现实却又逼着他不得不做出选择。
  最终,芒松芒赞就和其他像他这个年纪的小孩子一样,直接撂挑子不干,下令召回了护卫使团馆驿的卫队,全力保护他的王宫。
  那意思很明显:你们杀吧,把大唐使团全都杀干净,这件事情就过去了。
  那位大唐使臣也很光棍,直接将馆驿的大门敞开,命令使团卫队卸下武装,任由吐蕃人处置。
  他想的很清楚,自己这些人如果真要面对吐蕃人的进攻,是万万没有生机的。
  与其提心吊胆的防备,不如任由对方宰割。
  只不过,吐蕃人也要想清楚杀害使团的后果。
  现在大唐和吐蕃之间还有转圜的余地,可如果使团被吐蕃人杀害,那么两国自此就将彻底走向对立,不死不休。
  能有一个国家给自己陪葬,使者觉得自己这一波赚大了……
第592章
:封君立国
  因为三方都不肯退让的关系,逻些城的气氛变得极为紧张,任意一点火星都有可能将局面引爆。
  只可惜,预料中的混乱并没有到来。
  千钧一发之际,禄东赞站了出来,亲自出面劝退了那些想要冲击使团馆驿和王宫的吐蕃臣民。
  一个被君主抛弃的臣子,却还要尽心尽力为维护君主的国家而努力,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嘲讽。
  刚刚收到消息时,就连身为「敌人」的唐使,都为禄东赞有这么一个主君感到不值。
  只不过他却并不会为此生出恻隐之心。
  禄东赞这样有能力、有手段、有民望的人留在吐蕃执政,对大唐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
  只有他死了,才最符合大唐朝廷的利益。
  未免夜长梦多,只是稍微修整了两天,大唐使团就迫不及待地向芒松芒赞递交了辞呈,打算带着禄东赞回朝复命。
  ……
  使团出发当天,数万吐蕃臣民自发来到城外送别,无数人跪倒在使团的马车前,哭嚎着请求禄东赞留下。
  看到这一幕,前来送别使团的芒松芒赞脸色黑得跟锅底一样,随便敷衍了几句就带着亲信拂袖而去。
  因为百姓的阻拦,使团车队一直耽搁到下午才终于得以脱身。
  等到送行加挽留的百姓们都散去,禄东赞这才从专门给他准备的马车里露头,远远回望逻些城高大的城墙,眼中满是不舍。
  使者挥手示意车队停下,没有说话,静静等候在一旁。
  半晌,禄东赞从缅怀中回过神来,转头对使者道了声谢,重新钻回车厢。
  使者一声令下,车队继续前进,在晚霞的映照下,朝着大唐和吐蕃交界的清溪关行去……
  ……
  关中,长安。
  李承乾并不知道此刻高原上正有一个惊喜朝他赶来,此时的皇帝陛下,正在含元殿上与从北地和陇右归来的大军将士饮宴庆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会逐渐进入高?潮。
  挥手示意乐舞暂歇,皇帝陛下从御座上起身,举杯祝道:“赖祖宗江山之灵庇佑,三军将士用命,我大唐先胜北地,再胜陇右,西突厥贼子望风而逃!”
  “今朕与诸卿欢聚一堂,共庆此前所未有之大胜,诸卿与朕共饮此爵!”
  说完,当先饮下杯中的美酒。
  “陛下万福!大唐万岁!”众人纷纷举杯同庆。
  放下酒杯,李承乾缓步走下御座,来到御陛前,严肃道:“朕自受命先帝,获保宗庙以来,夙兴夜寐,未敢有丝毫懈怠,唯恐朕之不德,以修先帝遗德。”
  “今赖社稷之福,将士用命,故有北地、陇右之胜!”
  “然诗有云「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当此大胜之时,朕却怜悯那些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将士。”
  “彼辈亦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兄弟,朕身为天子,若不能安顿其后事,使其父母昆仲子女安度余生,日后有何面目见忠臣义士于九泉之下?”
  众人闻言都严肃起来,只是心里不免有些疑惑,皇帝这个时候说这些,又打算搞什么幺蛾子?
  李承乾的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最终停在中书令岑文本的脸上:“中书令录诏!”
  岑文本连忙起身离席,紧接着便有宦官抬着笔墨纸砚摆到他面前。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岑文本对御陛上的李承乾躬身一拜:“请陛下示下!”
  李承乾思忖了一番,开口道:“朕闻,自古圣王治世,以赏功罚过为要。”
  “今有忠臣义士效命沙场,为国捐躯,然其父母昆仲子女多有困于财帛衣食者,此朕之过也!”
  “其诏:以陇右庭、西、伊、沙、瓜五州为忠臣义士遗属之食邑,五州每岁工、商、农诸财税,皆入户部,以为天下忠臣烈士遗属安身之费!”
  皇帝陛下话音未落,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为他的大手笔而震惊。
  诏命里提到的几个州虽然地处偏僻,没什么农业基础,但是因为身处丝绸之路沿线,每年光是收上来的关税就数以千万计。
  再加上朝廷已经开始全面征收商税,这几个州每年缴纳的各项税收总额,已经稳稳突破了两万万钱。
  将这么庞大的一笔资金用来作为军队的安家费,这可是亘古未有的事!
  有了这个保障,唐军将士再也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即便他们不幸战死沙场,他们的父母子女,也会有国家来赡养。
  这对那些想要参军入伍,却又担心自己不幸战死,家人会陷入困顿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十分利好的消息。
  只不过对站在朝堂上的百官公卿而言,这件事倒没什么影响。
  他们也就只当天子这又要开始败家了。
  但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要败,谁还敢拦着?
  他们关心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普通将士都能捞到这么大一块馅饼,那么自己这些「国家栋梁」又能从这次的大战中捞到多少好处?
  ……
  李承乾也明白众人的心思,在念完了之前诏书之后,稍作停顿,重又开口道:“另诏:三省、宗正、太常、兵部、户部等诸司曹,即以各勋贵宗亲、有功将士为准,为朕备以封君立国之事!”
  简简单单一句话,就好像是被扔进湖面的巨石,立刻引发了惊涛骇浪!
  封君立国!!
  这件事从公之于众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年多,众人也日思夜想的期盼了两年多。
  现在,它终于要成为现实了,百官哪里还能坐得住,当即起身赞颂「陛下圣明」,各种马屁不要钱似的拍出来。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马上就要封国了,皇帝的笔头稍微歪一点,那就是关乎自己身家性命,乃至于子孙后代的大事。
  临时抱佛脚即便不能从皇帝那里捞到好处,至少也能让皇帝别给自己穿小鞋。
  对于这些人的想法,李承乾心里一清二楚,不过头一次享受百官如此恭维的皇帝陛下,还是忍不住有些飘飘然了……
第593章
:西域局势
  大明宫,清宁殿。
  宴会已经结束有一段时间了,文武百官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皇帝也带着皇后回到后宫歇息。
  斜倚在柔软的御榻上,李承乾一边想着刚才宴会上的情形,一边在心里暗笑。
  他当然不至于到现在还沉浸在马屁里无法自拔,皇帝陛下之所以高兴,其实另有缘由。
  就在刚才的宴会上,他给即将到来的第二次军制改革铺上了一块重要的踏板。
  军烈属制度的推出,将会打消百姓心中对战争的最后一丝顾虑,真正形成人人请战,人人愿战的舆论氛围。
  如今只用等到各军回到自己的驻地,第二次军制改革,就可以趁着这个冬天正式提上日程了。
  而只要第二次军制改革能够成功,那么大唐这台战争机器就会被彻底激活,成为一个从未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恐怖怪兽!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1/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