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528

  御史大夫王赟答应一声,对侍立在大殿两侧,负责朝会秩序的侍御史们下达了命令。
  一个侍御史匆匆走出大殿,没过多久就带着两个羽林卫士,将累脱力的鸿翎急使抬了进来。
  “回禀阁老,西庭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并甘凉道行军大总管尉迟恭、庭州刺史曾泰联名上书天子……”
  “王师大捷,于庭州城外破西突厥大军主力,阵斩西突厥王廷骑兵两万一千七百三十六级,西突厥残余各部已望风而逃!”
  “什么?!”
  文武百官全都惊讶不已,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
  连百姓都知道阵斩王廷骑兵意味着什么,他们这些混在朝堂上的人又怎么会不知道。
  可正是因为知道,所以才更加难以置信。
  许多人甚至以为那鸿翎急使慌忙间说错话了,将阵斩两万西突厥骑兵说成了斩首两万王廷主力。
  身为天下各军名义上的老大,太尉长孙无忌面色严肃地走到房玄龄身边,对那个脱力的鸿翎急使问道:“当真斩首两万王廷骑兵?”
  言语间在「王廷骑兵」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用意不言自明。
  “回太尉的话,确实是两万王廷本部骑兵!”
  鸿翎急使跪在地上,将封在竹筒里的捷报举过头顶,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大声吼道,显然对于长孙无忌怀疑自己十分不满。
  长孙无忌并没有因为对方的抱怨而生气,在确认了的确是王廷骑兵之后,眉毛胡子一起飞了起来。
  太尉大人快步上前,一把抢过捷报,对两个羽林卫士吩咐道:“将他带下去休息,找个太医给他诊治一番,陛下稍后可能会传召于他。”
  说完也不管其他事了,转身直奔紫宸殿而去。
  要说长孙无忌今年也快五十了,可是这脚下功夫却快逾奔马,一转眼就跑出老长一段距离。
  李建成和房玄龄对视一眼,匆匆和百官嘱咐了几句,跟在长孙无忌身后朝着后宫的方向跑去。
  等到三位大佬离开,宣政殿内的百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热烈讨论起发生在陇右的战事。
  至于之前众人还在议论的罗马,已经被官老爷们不知扔到哪个爪哇国去了……
第564章
:皇帝
  大明宫,紫宸殿。
  大唐的皇帝陛下此时已经整装完毕,正站在一面墙壁前愣愣出神,墙壁上挂着一幅被涂抹得花花绿绿的地图。
  黄安恭敬侍立在侧,偶尔抬头打量两眼墙上的地图,心里有些感慨。
  他上一次看到这幅《皇舆全图》的时候,还是当今圣上刚刚登基之时。
  那时候先帝刚刚驾崩不久,初登大宝的皇帝内受百官掣肘,外部几个兄弟也不怎么安分。
  为了能有足够的精力整顿朝堂秩序,皇帝不得不将这张地图拿出来,用分封的许诺安抚住几个在地方上上蹿下跳的弟弟。
  尽管皇帝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有了分封的想法,可当时那么做,依旧属于不得已才为之。
  然而现如今,短短几年时间,皇帝就已经完全掌握住了手里的权柄,真正成了口含天宪,言出法随的圣天子。
  只等眼前和西突厥的战事结束,他的地位就将达到先帝太宗文皇帝那样的高度。
  而这一切,都是在他三十岁之前完成的!
  只要不出意外,在接下来的数十年时间里,今上必将超越他的父祖,甚至超越历史上任何一位名垂青史的圣王,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就连他这个身体不健全的废人,也可以借着皇帝陛下的光,在青史上留下一笔。
  想到这里,黄安便用一种崇敬的目光看向李承乾的背影,一如当年他的干爹黄易看李二陛下一样。
  ……
  李承乾并不知道黄安的这些小心思,皇帝陛下站在地图前,就着图上的形势,将自己心里的分封计划重新捋了一遍,这才缓缓开口问道:“罗马使臣到了没有?”
  黄安从思考中回过神来,躬身应道:“回陛下的话,还没有……”
  顿了顿之后,又接上了一句:“想必若罗马使臣到了,太常应当会提前入宫奏报的……”
  李承乾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转回头去继续看墙上挂着的地图。
  恰在此时,殿门外一个小内侍满脸喜色地跑了进来,那动作,就好像只要给他插一只翅膀,他就能飞起来似的。
  看到小内侍轻浮的模样,黄安神色一冷,低声斥道:“混账!陛下驾前,举止如此轻浮,成何体统?!”
  小内侍被黄安这么一训,顿时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拜道:“监正恕罪,奴婢再不敢了……”
  “算了黄安,也不是什么大事,无需如此计较。”李承乾头都没回的淡淡说道。
  “唯。”
  黄安答应一声,退到一边。
  李承乾继续看着地图,背身对着那小内侍问道:“说说吧,究竟发生了何事,竟让你如此高兴?”
  小内侍顿首再拜:“启奏陛下,卢国公急报,陇右大捷!尚书左仆射、太尉、司徒正在殿外求见。”
  “嗯?!”这一次连李承乾也终于不能再保持淡定了。
  皇帝陛下转过身,言简意赅道:“宣!”
  “唯!”
  小内侍答应一声,连忙从地上爬起来,一溜烟地跑出去传旨。
  ……
  不多时,房玄龄三人就在内侍的带领下走进紫宸殿。
  君臣见礼已毕,长孙无忌第一时间站出来,将那封捷报举过头顶,高声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陇右六百里急报。王师于庭州城下破西突厥主力,斩首王廷骑兵两万众,余者皆望风而逃!”
  之前李承乾只以为是战胜了西突厥,却没想到这里面还有王廷骑兵的事,闻言也顾不上理会所谓的皇帝脸面,径自从御座上跑下来,从长孙无忌手里将捷报抢了过去。
  仔细看完一遍之后,皇帝陛下畅快笑了几声,转头对黄安吩咐道:“移驾宣政殿!”
  黄安对于王师大捷的事也很高兴,不过还是说道:“陛下,罗马使者即刻便到,是不是等到此事过后再做计较?”
  李承乾略一沉吟,接着便笑道:“不用等了,传旨太常与礼部、鸿胪寺,将迎接使团的典仪撤去,将罗马使团众人带去四方馆暂歇。”
  “朕今日要与公卿百姓共贺王师大捷,什么时候有空了再见他们。”
  严格说起来,李承乾这么做有些不成体统,而且一来一去要浪费不少资源。
  只不过谁叫他是皇帝。
  “天大地大皇帝最大”,皇帝的决定,理解要支持,不理解也要支持。
  更何况,大唐君臣本来也没怎么把罗马使团的事情放在心上,别说只是晚几天见面,就是找个理由取消这次觐见,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因此当李承乾的命令下达之后,几人只是交流了一个眼神,就同时躬身拜道:“臣等(奴婢)谨遵陛下之制。”
  李承乾满意地点点头,将捷报往黄安怀里一塞,龙行虎步地向停在大殿之外的御辇走去……
  ……
  大约过了一刻钟,皇帝的御辇在羽林卫和内侍宫女的簇拥下抵达了宣政殿。
  在黄安「陛下驾到」的宣报声中,百官同时俯首而拜:“臣等参见吾皇陛下,万岁金安!”
  李承乾缓步登上御座,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温和道:“王师陇右大捷的事情,想必诸卿早在朕之前就已经知道了,但是朕还是要说,朕很高兴,不知诸卿如何?”
  众人同时躬身再拜,齐声道:“欣闻王师大捷,臣等亦喜不自胜。”
  李承乾微微颔首,继续道:“想必诸卿都很好奇陇右将士是如何做到斩杀两万西突厥王廷骑兵的,黄安,将捷报念与诸位卿家听一听。”
  黄安应诺一声,从怀里取出捷报,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
  等到黄安念完,众人都有些无语,谁都没有想到,这世上竟然还有这种事。
  如此说来的话,程咬金他们这所谓的「斩杀王廷骑兵」可就有点水分了。
  毕竟如果当真是绝对精锐的话,肆叶护跑路的时候是一定会将他们带走的。
  之所以留那些人在庭州,固然有着要迷惑唐军和其他部族的原因,可是他们的战斗力不足以让肆叶护为他们冒险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