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4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1/528

第565章
:变革的前奏
  稍作沉默之后,兵部侍郎周敬出列拜道:“小臣斗胆请问陛下,陇右大军之赏赐,该当如何拟定?”
  大军出征之前,考虑到王廷骑兵的特殊性,朝廷按照惯例,给他们定下了很高的赏格。
  却没想到西突厥人会玩这么一出,直接让唐军收获了两万颗王廷骑兵的首级,还俘虏了几千人。
  这些人挂着「王廷骑兵」的名头,可是战斗力和朝廷认证的那种王廷骑兵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也就比一般的部族强上三分而已。
  若是要按照战前定下的标准来酬功,未免有点当冤大头的意思。
  可若是不按事先说好的来办,又有出尔反尔的顾虑。
  因此,大家干脆把这个问题抛给皇帝。
  如果皇帝决定如数支付赏赐,那自然没什么好说的,反正吃亏的是皇帝,亏不到自己头上。
  可是如果皇帝反悔,想要降低赏赐标准,万一引起将士们不满,埋怨也只会埋怨到皇帝头上。
  ……
  对于这些人的小心思,李承乾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不过他却并没有直接点出来。
  皇帝陛下的目光扫视一圈,淡定唤道:“尚书左仆射何在?”
  房玄龄起身离座,缓步来到御陛之下,躬身拜道:“臣在。”
  “户部尚书何在?”李承乾继续点名。
  “臣在。”于志宁也站到了房玄龄身边。
  接下来,李承乾又点了户部、太府、少府等几个衙门的主官出列。
  直到将所有和赏赐有关的衙门都找齐,才终于平静而又坚定地说道:“我朝自有法度,规矩既立,即便是朕,也不可违背!”
  “房卿,便由你带领余下诸卿,依照当日百官商议之策,论定大军之功!”
  房玄龄早料到皇帝会这么选择,闻言丝毫不见意外,神色平静地带领众人躬身再拜:“臣等谨遵陛下之制。”
  说完便都退了回去。
  ……
  轻描淡写地将赏赐之事揭过,李承乾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沉声道:“此战我大唐虽胜,然付出的代价却也惨重。”
  “庭州守军,因此战物故者六千有余,伤残者更是不计其数。”
  “两位国公虽已下令自附近州县调集医药,然陇右地处偏偏,终究是杯水车薪……”
  众人有些疑惑地交换起了眼神,都不明白皇帝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他们可不相信皇帝真的是为了那死去的六千将士伤心。
  类似这样的大战,别说是死六千人,就是死上六万都不足为奇。
  皇帝突然这么说,肯定有他的目的,只是皇帝图的究竟是什么,众人一时间都有些猜之不透。
  李承乾本来就没有瞒着众人的意思,因此不等众人开口询问,就已经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尚书右仆射何在?”
  杨师道走出班列,恭敬拜道:“臣杨师道参见陛下。”
  李承乾没有废话,直接吩咐道:“杨卿,朕命你为钦差,自医学院中挑选合适之人,由你带领,立即赶赴陇右,慰劳有功将士,医治伤残。”
  “臣谨奉诏!”杨师道二话没说,欣然领命。
  “嗯……”李承乾微微颔首,对众人说道,“今日之事便到此为止吧,诸卿且先回去,今夜朕于禁苑设下佳宴,凡在京五品以上官员皆可列席……”
  说完,直接起身朝后殿走去,根本不给众人说话的机会。
  “退朝!”
  见皇帝都走了,黄安连忙喊了一声,带人追上李承乾的脚步,也不管后面文武百官是个什么想法。
  ……
  【没了?这就没了?】
  文武百官皆是一脸愕然,有种裤子都脱了,却发现自己看的是葫芦娃的感觉。
  刚才皇帝表现的那么古怪,让众人自以为能够吃到一个大瓜,却没想到最后只是安排了一个不疼不痒的劳军任务……
  【等等!劳军?!】
  不少心思活泛的人瞬间觉得似乎什么地方有古怪。
  仔细回想了一番之后,所有人都震惊地看向御陛下恭送皇帝离开的杨师道,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如果要问在这场战争中谁最露脸,那么北地和陇右的诸多将领都有可能上榜。
  但如果要将选择的范围限定在文官中,那么结果毫无疑问,肯定就是杨师道!
  ……
  自从朝廷向边关调兵以来,杨师道就开始奔走于北方各地,为虎贲卫和晋王亲军,以及之后的元从骑兵转输粮草,直到北地战事结束,才回到长安复命。
  却没想到在长安待了还没有半个月,就又要跑到陇右去劳军。
  作为一个文官,在战争中如此露脸,背后必然有其缘由。
  文官当然没办法像武将那样通过战功获取爵位,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可能——杨师道要升官了!
  几乎都不用过脑子,众人就肯定了这个猜测。
  而作为尚书右仆射的杨师道,官路基本上走到头了。
  在他上面的,除了身份特殊的李建成和长孙无忌,就只剩了一个房玄龄而已。
  杨师道要升官,就只能顶替房玄龄!
  想明白了这一点,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了文官首席的房玄龄,想要看看这位老大人是个什么反应。
  只可惜现实让他们失望了。
  房玄龄依旧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甚至还和走回到身边的杨师道谈笑了几句,看的众人眼镜掉了一地。
  ……
  不同于其他人现在才知道杨师道要升官,房玄龄早就从皇帝那里得知了自己要「下岗」的消息。
  不仅如此,他还知道杨师道在尚书左仆射的位置上也待不了多久。
  收拾完西突厥之后,长城内外再也没有能够威胁到大唐的势力,皇帝终于要开始他大刀阔斧的改革了。
  或许有人会问,皇帝不是改革好几次了吗?怎么现在才说改革的事情?
  呵呵,和皇帝接下来要做的事情相比,之前的那些动作,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把戏而已。
  想到皇帝跟自己透露过的一些想法,房玄龄就感觉自己那颗老迈的心脏再次剧烈跳动起来,就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和先帝打江山的那段岁月一样。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的想继续留在朝廷里,帮助皇帝实现那些宏伟的目标。
  可是他已经和皇帝商议过了,他继续留下,不仅不能给改革提供帮助,反而会成为改革的阻力。
  为了这个国家好,出于做臣子的本分,他不得不选择离开。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什么事都做不了了,事实上对于自己下野之后的生活,房玄龄已经做好了计划。
  【陛下,老臣会在民间看着您,看着您将大唐带到一个让所有人仰望的高度!】
  看着李承乾离开的方向,房玄龄在心里默默祈祷着……
第566章
:杀马
  “呜呜……”
  烈日下,一队数百人的西突厥骑兵策马狂奔,每个人都衣冠不整,满脸的惊慌失措。
  草原的劲风如泣如诉地吹过,平添几分肃杀之意。
  跑了一阵之后,领头的巴什突然开口问道:“唐军追来了没有?”
  一个奴隶转头向身后打量一番,老实道:“回主人的话,并没有看到唐人的踪迹。”
  巴什闻言松了口气,有气无力地吩咐道:“都先停下,就地修整一番,稍后再继续上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1/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