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28

  欣喜若狂的百姓不断地指指点点,好不开心。
  跟在骑队后面的就是突厥的俘虏了,最前面的一个就是颉利可汗。
  此时的颉利可汗哪还有叱咤风云的草原雄鹰的风范,低着头,一步一挪的。
  对待这些人,大唐的人民可就没那么和善了,什么臭鸡蛋,烂菜叶,卯足了劲往他们身上扔,走了不过几十步,每个人身上汤汤水水的跟要饭的一样。
  走了一段,李承乾暗地里给罗飞使了个眼色,罗飞点点头,高呼起来:“陛下万岁!大唐万岁!”
  紧接着,按照之前商量好的,所有士兵一起高喊起来:“陛下万岁!大唐万岁!”
  再然后,周边的民众也被这种气氛感染,跟着喊了起来:“陛下万岁!大唐万岁!”
  声音越传越远,越来越多的人跟着欢呼:“陛下万岁!大唐万岁!”
  欢呼声中,大军慢慢的接近了朱雀门。
  城楼上,李二陛下笑意盈盈地看着这一切,看上去李承乾的这一手安排让这位皇帝陛下很高兴。
  大军来到朱雀门下,众人下马参拜,李承乾跨步上前,单膝跪地,高声道:“臣李承乾,奉皇帝陛下圣旨,率大军二十万迎击突厥。今大败突厥,破突厥骑兵四十余万,火焚黑沙城,生擒突厥颉利可汗以下突厥贵族百余人,获王旗一面,突厥可汗金印一枚,战马十万余,兵器甲帐无算。特向陛下交旨,愿我大唐国祚永昌,万世太平,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二陛下平常奉承话听的不少,可是这一次却格外的受用,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嘴都快咧到后脑勺了。
  ……
  话分两头,大军还没走到面前的时候,跟在李二陛下身后的一众大臣还在纳闷儿,大军的统帅不是齐王殿下吗?怎么走在最前面的看上去是个小将啊?
  等到了近处,有那眼神好的就已经隐约看到了李承乾的样貌,众人只觉得眼熟,也没多想。等李承乾报了名字,众人才恍然,原来是太子殿下。
  此时,大多数人都在慨叹太子殿下英明神武,也有那脑子快的,例如魏征,瞬间就想到了这是个整垮侯君集的好机会。
  正准备出班上奏,却被人拉住了衣袖,回头一看,却是房玄龄。
  房玄龄没有看他,只是略微摇了摇头,魏征想了想,什么话也没说,慢慢退了回去。
  ……
  言归正传,随着李承乾的唱报,一件又一件战利品被呈送上来。
  李二陛下带着长孙皇后走下城楼,先是好好羞辱了一番颉利可汗,然后才迈步来到李承乾身前,把他扶了起来,仔细地打量,一边的长孙皇后美目含泪,眼神中满是慈爱。
  李承乾的双眼也有些湿润,哽咽道:“父皇……母后……”
  李二陛下用力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好,出去了两年,壮实了不少,哈哈,儿子长大了,知道为他老子分忧了,好!”
  长孙皇后给李承乾整了整衣服:“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这一刻,她忘记了自己大唐皇后的身份,只是个平凡的母亲。
第54章
:《凉州词》
  李二陛下夫妇与李承乾说了几句就离开了,典礼继续进行。
  黄易捧着一卷圣旨,缓缓展开,念了起来。
  大唐和突厥互相争斗了几十年,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局面,因此李二陛下给出的赏赐格外丰厚。
  李元吉改封靖王,加五百户食邑,李靖加封左光禄大夫,食邑加上以前的封赏,累积到了一千户,其余人等也各有封赏。
  许泰的赏金最多,可是官阶只升了一级,封了个右骁卫中郎将,正四品下的官职。
  罗飞得了个县子的爵位,加封了一个检校千牛卫中郎将的虚职,依旧回幽州统兵。
  至于薛仁贵,李二陛下直接将他放到了东宫,任率府副率。
  东宫十率乃是太子贴身卫率,负责太子的安全,率府副率是这十率的副统领,虽说官阶不高,可绝对算得上位低权重。
  明眼人已经看出来了,陛下这是想把这个小将留给太子日后所用,不少人都开始盘算起该怎样和这个未来的勋贵拉上关系。
  除了以上这些,参战的所有将士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在此就不赘述了。
  宣布完了赏赐,李二陛下又发表了一番讲话,下旨晚上在宫中赐宴百官和有功将士,然后就在将士和百姓的欢呼声中带着李承乾和后宫一众人等回了太极宫。
  ……
  ——立政殿——
  李二陛下也没有说太多,只是大概询问了一下他这一年多的经历,接着就把他放回了东宫,准备参加晚上的宴会。
  “殿下!”
  一进东宫,杨林就扑过来抱着李承乾的腿嚎啕大哭。
  李承乾扶起他:“行了行了,别哭了,孤这不是回来了吗。好好的哭什么?父皇没有为难你们吧?”
  杨林擦着眼泪,说道:“没有,陛下只是不许奴婢们出宫,其他的还和殿下在的时候一样。”
  “那你哭什么,跟受了多大委屈似的。行了,吩咐下去,孤要沐浴。”李承乾一边走着,一边吩咐道。
  “奴婢这就去安排。”
  ……
  坐在宽大的浴池里,李承乾一脸惬意的闭着眼睛享受宫女的按摩,心里不住地感叹:“好久没这么舒服的洗过澡了。”
  洗着洗着,李承乾的眼皮越来越重,待在军中的这几个月连个觉都睡不好,一放松下来,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殿下……殿下……”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承乾睡得迷迷糊糊的,隐约听到有人在叫自己,睁开眼一看,杨林捧着太子的衣饰等在一边,看到李承乾醒了,走上前来说道:“殿下,时辰到了,该去赴宴了。”
  李承乾伸了个懒腰,点点头:“更衣吧。”
  穿戴整齐,李承乾在一众内侍护卫的簇拥下,往两仪殿而去。
  李承乾到两仪殿的时候人都到的差不多了,李承乾一出现,众人连忙见礼,李承乾一一回应。
  等坐到位子上,昔日东宫的小伙伴们都凑过来,围着李承乾问东问西的。
  程咬金的二儿子程处亮第一个开口:“殿下,离家出走这么好玩的事你都不带上我们,实在是太不够意思了。”
  既然李承乾已经回来,东宫的封口令也就没那么严了,不到半天功夫,李承乾离宫出走的事迹就在官员之间传开,不过这些事也就私下里说说,明面上的说法是太子病愈之后奉陛下圣旨前往前线监军。
  李承乾丝毫不惊讶这些人知道自己出宫的消息,笑道:“二胖子,你觉得以你的性子,我要是提前告诉你了,我还走得掉吗?”
  程咬金的几个儿子无一例外的继承了他身宽体胖的特点,一个个膀大腰圆的,李承乾便给他们几个起了「胖子系列」外号,程处嗣是老大,外号大胖子,程处亮是老二,外号二胖子。
  李承乾话一出口,众人都笑了起来,谁都知道程处亮这小子和他的老爹不止长得像,脾气也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大大咧咧的,心里藏不住事。
  每次他犯了错,稍微一诈就原原本本的交代出来了,偏偏他记吃不记打,每次都说要改,结果没两天就恢复原状。
  李承乾打算出走的事要是被他知道了,要不了两个时辰,绝对满城皆知。
  调笑完了程处亮,众人缠着李承乾讲讲外面的事情。
  他们几个虽然不像李承乾一样一言一行都有人盯着,却也是家规森严。
  那些个功臣借着从龙之功平步青云的同时,也变得谨小慎微,生怕被人抓了把柄,对于家人的要求十分的严格。
  这些功臣子弟,除了已经长大,外派了官职的几个,剩下的人被家里看的死死的,日子过的还不如长安城中富户家的子弟。
  李承乾将自己这两年的经历挑些有趣的讲了一番,引得众人连连惊叹,恨不得马上回家收拾包袱出门闯荡一番。
  故事没讲多久,李二陛下就带着后宫众人到了,同来的还有常年不出门的贤王李建成和刚刚升格为靖王的李元吉。
  满朝文武都没想到这两人会出现,李建成常年不出门就不说了,李元吉也是向来不参加朝中各种宴会的。
  【怎么陛下突然把他们两个请来了?】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两人根本不是李世民喊来的,而是自己来的。
  李承乾将近两年没露面,朝中不少大臣都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李建成怕有人借着这次机会给李承乾难看,特地拉着李元吉来给李承乾站台来了。
  这些都是李元吉和李承乾说的,一向不喜欢这种宴会的李元吉待的浑身难受,干脆就直接坐到他的身边找他聊天。
  一番虚礼之后,李二陛下站起身来训话,无非还是那些打了胜仗之后的场面话。
  等到李二陛下说完,众臣一阵马屁拍过去,李二陛下捋着胡子,满脸惬意的听着臣子们对自己的歌功颂德。
  这个时候可不会有人出来煞风景,就连一向没什么好脸色的魏征都满面春风的端着酒杯自斟自饮。
  酒过三巡,礼部一位侍郎突然道:“陛下,如此良辰美景,岂可无诗?臣斗胆提议,诸位大人皆作诗一首,作不出的,便自罚三杯。”
  李二陛下此时已有些微醺,听了这提议,点头道:“便依卿家所言,作的不好的,罚酒三杯,作的好的,朕不吝赏赐。”
  既然陛下发话了,众人便开始搜肠刮肚的想词,七拼八凑的短时间内也能凑出一篇,实在凑不出倒也豪爽,自罚三杯了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