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528

  李承乾端起酒:“许将军,当日孤在你帐下效力,受益良多,若非将军勇武,孤只怕也活不到今天了。
  没有将军,便没有今日的承乾。将军当日说承乾是将军的兄弟,莫不是今天不认这个兄弟了不成?”
  听到李承乾不怪罪自己,许泰一把将酒喝下,嘴上又开始没把门的了:“哈哈,好,老子还是你的兄弟。干,太子殿下是老子兄弟,看你们这群王八羔子以后谁还敢惹老子。”后面一句是对着在座的诸位将领说的。
第52章
:班师
  见太子殿下似乎很好说话,帐中气氛轻松了不少,有和许泰关系好的将领插嘴道:“就算没太子殿下给你撑腰,也没人敢惹你啊,谁不知道你许大将军「大枪」的厉害。”
  帐内顿时响起一片「你懂」的猥琐的笑声。
  荤段子永远是拉近男人之间关系最好的手段。
  经过这么一闹,原本对李承乾还有所畏惧的众将也不再拘谨,开始有人给他敬酒。
  对于这些人的好意,李承乾来者不拒。
  酒席过半,成为众人目标的李承乾实在支持不住,倒在了酒桌上……
  ……
  “唔……头好疼……”迷迷糊糊中,李承乾觉得自己的脑袋好像被斧子劈成了两半。
  揉了揉脑袋,李承乾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躺在一辆马车上,车里只有自己一个人。
  李承乾挣扎着坐起来,虚弱地喊道:“有没有人啊?”
  “殿下你醒啦。你要是再不醒,齐王殿下就要给你找大夫了。”罗飞的声音从车外传来。
  李承乾掀开车帘,罗飞坐在赶车的位置上,手里的鞭子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车架,正回过头看着从车里爬出来的李承乾。
  看到李承乾想要出来,罗飞往旁边挪了挪,李承乾爬到他身边坐下,接过罗飞递过来的水袋,边喝边问:“孤睡了多久?”
  “快三天了。”
  李承乾一惊,没想到自己这一醉,居然睡了整整三天。晃了晃还有点隐隐作痛的脑袋,把乱七八糟的思绪甩到一边,随意问道:“我们这是到哪儿了?”
  “马上就要进鄯州了。”
  “嗯?我们不是从灵州出关的吗?怎么回去的时候走鄯州?”李承乾问道。
  “前两天我们还没回来的时候,陛下的圣旨就到了,吐谷浑那边的战事还没结束,陛下的意思是让我们和侯君集合兵,拿下吐谷浑再一起回京。”
  “哦,知道了。”
  ……
  行军的旅途是无聊的,两人坐在马车上,看着路边的风景,聊聊以前在东宫的日子,聊聊分别后的时光。
  正说得开心的时候,一个骑兵朝着马车这边飞奔而来。等到了跟前,李承乾认出了这人是李元吉的一个亲卫。
  亲卫勒马停驻,对着李承乾行了一礼:“殿下,王爷请您前去议事。”
  “知道了。”李承乾答应一声,让人牵来两匹马,和罗飞跨马而去。
  “四叔,发生什么事了?”李承乾很快追上了李元吉的队伍。
  李元吉阴沉着脸,也没搭话,把手里一张纸递给李承乾,说道:“刚送来的战报,你看看吧。”
  李承乾满腹狐疑的接过来,看了两眼,纸上的信息很简单:
  唐军大败吐谷浑,伏允败走,没过两天居然病死了,吐谷浑也因此土崩瓦解。
  侯君集以高昌国背离盟约,相助吐谷浑,和大唐为敌为由,将高昌国屠城。
  再后面还说到侯君集认为战事已毕,大军驻扎在外空耗钱粮,因此便不再等待李元吉大军前来会和,自己提前撤兵了。
  其他的地方李承乾并没有在意,倒是侯君集屠城的消息深深刺激到了他。
  罗飞在一边伸着脑袋看,李承乾随手将纸递给他,自己则向李元吉问道:“怎么回事,侯君集屠城,程将军他们为什么不拦着?”
  李元吉撇撇嘴:“别说那几个老不死的了,一个比一个滑头。刚收到的消息:仗还没打,程咬金他们几个就编出一大堆理由请辞。侯君集手下只剩了一个苏定方,那姓苏的小子李药师打仗的本事没学多少,明哲保身的本事倒是学了个十足,你觉得他会和侯君集顶着干吗?”
  李承乾沉默了一下,继续说道:“侯君集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不知道这样会给大唐惹来多大麻烦吗?”
  李元吉冷笑两声:“还不是因为我们这么快就打败了突厥。陛下下令将捷报通传天下,猜都能猜到那个王八蛋看到我们捷报的时候有多气急败坏,要不然他也不会不等老子就直接撤兵。”
  侯君集屠城这件事实在是出乎李承乾的预料,本来他还打算劝李二陛下把高昌城纳入大唐版图。
  高昌国种植棉花的技术李承乾垂涎已久,以后打吐蕃和高句丽的时候都能用得上,被侯君集这么一搅和,不知道要平添多少麻烦。
  李承乾这边想着,那一边李元吉突然说道:“哼,这一次老子要这老小子不死也脱层皮。”
  “你想怎么做?”李承乾当然不会拦着李元吉,因为他也看侯君集很不爽。
  李元吉奸笑两声:“嘿嘿,捷报递回去的时候我可没说你在老子这里,老子先问了你大伯父的意见才把你的消息告诉陛下的。
  侯君集肯定不知道你在老子这里,要不然他不在乎老子,也得给你这个太子几分面子。”
  “光屠城这件事就够这王八蛋喝一壶的,再加上不顾太子安危,私自撤兵,连陛下都不会再护着他,他这次不死也得脱层皮。知道你看这老王八不爽,这次给你出气了。”
  李承乾一脸正气的说道:“孤是太子,怎么会看朝廷大员不爽,明明就是你自己看他不爽,不要拉上孤。”
  李元吉猥琐地点点头:“是是是,是老子看他不爽,想整他,我们的太子殿下英明神武,怎么可能为这些小事操心。”
  李元吉话一说完,两个人很有默契的一起阴笑起来。
  被这么两个蔫儿坏蔫儿坏的人惦记上,侯君集的未来一片黑暗。
  为侯君集默哀三秒钟……
第53章
:献俘
  李元吉的大军到了泾州,李二陛下早就派人带着圣旨在这里等着了。
  圣旨很简单,主要交代了一下准备明天献俘的事。
  突厥一直是大唐的心腹大患,这次大胜,举国上下欢欣鼓舞,李二陛下准备搞一个盛大的庆祝仪式,以彰显大唐国力。
  除此之外其他的无非就是例行公事的奖赏,该升官的升官,该赏钱的赏钱。
  等到众将退下,李元吉和李承乾被留了下来,李二陛下单独下了一道圣旨给两人。
  圣旨一上来就把李承乾训了一通,这一点李承乾早就想到了,自己私自出宫这么久了,李二陛下没点表示才是怪事。
  一边幸灾乐祸的李元吉也没跑了,被李二陛下敲打了一番,本来是没他什么事的,可谁叫他一心想着摆侯君集一道。
  他那点小算盘全被李二陛下看在了眼里,不过侯君集这一次做的实在太过分,李二陛下也想借着这个机会给他个教训,让他明白做臣子的本分,所以虽然训斥了李元吉,却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惩罚。
  不过既然李二陛下训斥了李元吉,看来是不打算对侯君集下杀手了,这让一心想着整死侯君集的李元吉很不爽。
  ……
  大军在泾州休整了一夜,第二天起了个大早,朝长安的方向进发。
  快到正午的时候,长安城的城门已经遥遥在望了。
  献俘当然不可能十几万大军一起上,事实上只有一干将领带着军功卓著的几千士兵进了长安城,其余人就被安排进了渭河北岸的军营之中。
  献俘的一切事宜都安排好了,众人跨过渭桥,由明德门进入长安城,沿着朱雀大街行进,平日里熙熙攘攘的朱雀大街一大早就戒严了,街面洒扫一新,长街两侧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
  ……
  作为长安的主干道,朱雀大街宽一百五十米,哪怕李元吉带了一千多人进城,也并不显得拥挤。
  大军沿着朱雀大街向皇城走去,一路上不断有人将鲜花抛洒出来,还有不少美丽的少女将绣帕荷包之类的东西朝着心仪的战士扔去。
  蹄声如雷,欢呼如雨。
  按照惯例,唐军走的很慢,让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将士的样子。
  进城的将士每人手上都有一面旗帜,走在前面的手中的是唐军的旗帜,迎风猎猎,好不威风。
  走在后面的人则举着突厥的旗帜,除了可汗的金狼旗,其余的旗帜都卷了起来,歪歪斜斜的,看上去就透出一股衰败的气息。
  “看,那是突厥可汗的狼旗。我听人说,突厥人说可汗的狼旗受到了狼神的祝福,是永远不会倒下的。”说话这人听上去对突厥还有些了解。
  “呸,什么狼神的祝福?还不是败给了我们大唐。”旁边有人反驳道。
  “那是那是……”周围一圈人附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