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0/528

  事实如他所料的一样。
  王大郎瞪了王里正片刻,最后还是松开了拳头,一句话也没说,直接转身离开。
  在他想来,自家的那些都是上好的良田,只要自己愿意出售,多的是人愿意买,实在没必要在这里受王里正的气。
  ……
  看着王大郎转身离开的背影,王里正露出得意的笑容。
  他既然敢对王大郎开出这么不合理的价格,自然是早已经做好的准备。
  附近十里八乡的几个地主,他都已经打过招呼了,除了自己,其他人给出的价格只会更低!
  绕了一圈之后,王大郎最后还是要来求自己,到那个时候,可就不是一亩地二百钱了……
第419章
:回乡
  王里正心里正想着该怎么好好炮制王大郎的时候,远处官道上,十几匹雄骏的战马飞驰而来,「嘚嘚」的马蹄声传出老远。
  小王庄这种偏僻的村子,寻常时候连县衙的小吏都懒得来,就更别说是骑马的贵人了。
  听到动静,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好奇地朝着官道方向看去。
  马上的骑士没有理会这些普通百姓,径直从田边策马而过,朝着远方赶去。
  王里正坐在树荫下,看着骑士队伍消失的方向,喃喃道:“这些人好像是往村子里去的。”
  一句话出口,王里正整个人就是一激灵,连忙从藤椅上跳起来,也顾不上再去监视那些佃农,三步并作两步地朝村里跑去。
  ……
  “吁!”
  王士忠紧勒缰绳,胯下战马发出一声悠长的嘶鸣,停在了王大郎家的小院外面,在他身后跟着的十几名亲卫也同时勒马停驻。
  看着眼前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简陋屋舍,王士忠心里各种回忆纷至沓来,一时间竟有些痴了。
  正在他感慨不已的时候,从房中传出一阵中气不足的婴儿啼哭声。
  王士忠的意识被这一阵啼哭声拉回现实,脸上露出一抹喜色:“数年不见,看来大兄也已经有了子嗣了。”
  王士忠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读手下吩咐道:“尔等就在此处等着,不要搅扰庄中百姓。”
  说完便翻身下马,把缰绳交给身边亲卫,推开院门大踏步地向着房中走去。
  ……
  屋内,王大郎的儿子被门外传来的骚动惊醒,王吴氏正在安抚儿子,就听一阵脚步声匆匆走近。
  听出来人不是自家夫君,王吴氏瑟缩着朝床角躲去,颤声问道:“来者何人?”
  王士忠站在门口,朝里间说道:“嫂嫂,我是王二,我是来接你与大兄去辽东享福的。”
  王吴氏嫁入王家的时候,一家老少还没有移民,王士忠她也曾经接触过。
  只是一来她天生眼盲,看不见东西,二来这么多年过去,王士忠的嗓音早已和当初有了不小的区别,是以她也不敢肯定来人就是自家二叔。
  稍作思忖之后,王吴氏小心说道:“有劳二叔稍候,大郎他出门去了,片刻就回。”
  王士忠听说兄长出门去了,顺嘴问道:“敢问嫂嫂,大兄他做什么去了?”
  王吴氏幽幽叹了口气:“小儿重病缠身,家中已无余钱,大郎方才说要去里正家,将田产卖与他,换些钱财去请郎中。”
  一听说侄子生病,王二心里就是一跳,有些着急地说道:“嫂嫂,兄弟此番前来,随行恰好有一位郎中,不若让他先给侄儿看看可好?”
  虽然还不能肯定门外之人的身份,不过一听说有郎中,王吴氏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轻声应道:“那就有劳二叔了。”
  王士忠答应一声,转身快步走出房间。
  经过这么一会儿,王大郎家四周已经围拢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王士忠没有理会这些人,径直来到一个身穿青衣的精瘦青年身前拜道:“周大夫,犬侄身染重疾,还望周大夫能为其医治一二。”
  一听说有病人,周元也不啰嗦,答应一声之后把缰绳递给身边的卫士,取下挂在马鞍上的药箱,跟在王士忠身后朝院子里走去。
  ……
  王大郎家不远处的一个角落,王里正将前前后后发生的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明白,王大郎这一次只怕是真的要发达了,虽然他不知道这群人的出身,不过就凭那十几匹寻常难得一见的高头大马,也足以说明他们来历不凡。
  想到自己平日里是怎么对待王大郎的,王里正的心里就生出丝丝寒意。
  正自手足无措的时候,恰巧看到周元背着药箱的身影,眼珠一转,立马想到一条妙计,快步退了下去。
  ……
  另一边,王大郎走遍了周围几个村子,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买家,那些家伙不是将价格压的死低,就是连面都不见就让下人把他轰走。
  正当他心灰意冷,准备再去找王里正商量商量的时候,就看到王里正被下人抬着朝他的方向跑来。
  看到王大郎,王里正连忙对下人吩咐了一句,一行人快步跑到王大郎身边。
  王里正从板舆上跳下来,几步来到王大郎身边,搭着他的肩膀,虚伪道:“哎呀贤侄,你可叫老夫一阵好找。”
  王大郎从来没有见过王里正用这种态度跟自己说话,看着对方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手,一时间都有些手足无措取来。
  王里正心里对王大郎充满了不屑,不过表面上却还是不得不装出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贤侄,老夫仔细想了想,你我两家世代交好,令尊在时与我兄弟相称,贤侄眼下遇到难处,老夫身为长辈,岂有袖手旁观的道理?”
  说着话,王里正从身边的下人手里接过几串已经生出铜锈的制钱,塞到王大郎手里,说道:“这里是三千钱,大郎且先用着,若是不够,随时来老夫这里支取。”
  王大郎提着沉甸甸的三贯铜钱,有些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怎么才过去这么一会儿工夫,这王里正就跟变了个人一样?
  看着一脸呆愣的王大郎,王里正心里越发鄙夷了几分,脸上却摆出一副长辈独有的严肃神色:“贤侄还愣在这里做什么?!侄孙儿重病在身,你还不快去找大夫替他医治?!”
  经王里正这么一提醒,王大郎回过神来,也不管对方这么做是不是别有用心,躬身拜谢之后将铜钱揣进怀里,快步朝着自己家的方向赶去……
  ……
  等王大郎赶到家的时候,远远就看见自家门口围着一大群人,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同村的乡亲,却还有十几个牵马的身影之前从未见过。
  看到那十几个精壮的汉子,再联想到刚才王里正火急火燎地塞给自己三千钱,王大郎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被王里正坑了,这些钱只怕来路不怎么干净,而这些精壮汉子,就是来捉拿贼人的官差。
  正当他准备躲到一边,把钱先扔了的时候,看到他的人群纷纷叫嚷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王大郎也没听清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反而是那十几个汉子,将目光转向了王大郎的方向。
  被那些人冰冷漠然的目光盯在身上,王大郎脚下一软,直接瘫坐在地,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完了……】
第420章
:兄弟重逢
  王家破屋。
  王大郎站在里间门口,看着正在给自己儿子诊治的周元,有些不放心地对身边的王士忠问道:“二啊,这人能信得过吗?”
  在王大郎的认知中,有本事的大夫,就应该是那种老态龙钟,白胡子一大把的才对。
  可是在他面前这个青年,看上去不过二十岁左右,连胡子都还没留起来。
  这么年轻的人,真的懂医术吗?
  听到自家大哥的话,王士忠连忙将他拉到一边,小声训道:“大兄慎言,周郎中是军中医官,论品级,与兄弟我不相上下,又是长安医学院的院生,太医令孙思邈的亲传弟子,论医术,比县里的医官还要高明。”
  “他肯答应给狗儿(王大郎之子)医治,算是狗儿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大兄万万不可胡言乱语,若是惹恼了他,那可就麻烦了。”
  见兄弟说的这么郑重,王大郎也明白自己刚才的话确实有些不妥,又听说周元的医术比县里的医官还厉害,就更是放心了几分。
  ……
  当年先帝还在位的时候,医官制度就开始逐步推行天下。
  如今的大唐,几乎每一座县城,都有一所官方修建的千金堂,坐堂的大夫都是从长安医学院毕业的医官。
  王大郎原本就打算带儿子去吉昌县的千金堂求诊,此时听说周元的医术比千金堂的大夫还要厉害,立马放下了心里的担忧,拉着王士忠朝桌子走去。
  兄弟二人分别落座,王大郎提起粗陶茶壶,给王士忠倒了一碗。
  王士忠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干涩的茶水顺着喉咙滑过,让他有些窒息,不过这种感觉同时也让他那已经被划归到脑海深处的童年记忆再次浮现出来。
  想到当年一家人在这小王庄里的生活,王士忠眼角忍不住有些湿润,再次端起茶碗,直接喝了个精干。
  王大郎给兄弟续上一碗茶,看着对方坚毅刚强的面容,依然有种如坠梦中的感觉。
  他直到现在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父母兄弟去了辽东才这么几年,居然有了如此大的变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0/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