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1/528

  那些之前以为是来抓捕自己的官差,竟然全都是自己兄弟的部下!
  ……
  唏嘘了一番之后,王大郎看着王士忠问道:“二啊,你这些年在辽东过得怎么样?爹娘可还安好?”
  王士忠放下茶碗,微微颔首道:“大兄尽可放心,爹娘与其他兄弟尽皆安好,我此番回乡,就是为了接大兄与嫂嫂前往辽东与他们团聚的……”
  紧接着,王士忠就将一家人移民辽东之后的生活和王大郎描述了一遍。
  从刚开始移民辽东,朝廷分给土地房屋,到后来自己娶了妻子,在妻子的教导下识文断字,再到后来自己加入关宁卫,随军征伐高句丽和西羌,一路积功升为校尉,受封安宁县子的经历原原本本说了一通。
  听着王士忠的描述,王大郎只觉得心潮澎湃,一时难以自抑。
  想想自己呆在这偏僻的小王庄,一辈子的遭遇,只怕都不及自己兄弟这几年的经历来得波澜壮阔。
  只是想到刚才兄弟最后说的那几句话,王大郎不免有些担忧地问道:“二啊,你刚刚参加完武苑学习,理当回军中报到才对,你半路跑来为兄这里,是不是有些不合规矩?莫要因为此时耽误了你的前程。”
  虽然王大郎从来没有当过兵,不过小王庄却有几个因伤退役的老兵,王大郎年少时最喜欢跟在他们身边,听他们将军队、战争的事情。
  根据王大郎从那几个老兵那里听来的故事,只要是当了兵,别说是出营活动,就是在营地里乱跑,都有可能被人抓起来打上一顿板子。
  他有些担心会因为自己的事情,耽误了自家兄弟的前程。
  看着皱眉不已的王大郎,王士忠浑不在意地笑了笑:“大兄无需担忧,新军不同于之前的卫军,我等关宁卫将士,每岁都有一个月的假期,只需提前向上官申请便可。”
  “兄弟我入武苑前,已将回乡之事向侯都尉禀告过,侯都尉已然许可,只要我下月初九前赶回军中便可。”
  王大郎这才安心下来,开始像个好奇宝宝一样向王士忠打听起辽东生活和军中诸事的细节。
  王士忠从自己的经历当中捡了一些不犯忌讳,不涉及机密的事情和自家兄长海侃了一通。
  ……
  兄弟二人正说的兴起,在里间给王狗儿看病的周元走了出来。
  王士忠连忙停下话头,带着兄长迎上前去。
  王大郎眼下已经知道周元的身份不一般,平日里见到官老爷时的那种怯懦形象再次出现,讷讷的不知该说些什么。
  最后还是一旁的王士忠代替他开口问道:“周大夫,小侄的病情如何?”
  周元放下衣袖,神色平静地说道:“王校尉尽可放心,令侄所患不过是普通的风寒,只是因为药不对症,加之迁延的时间过长,才会急火攻心,高烧不退。”
  “在下方才给他推拿了一番,又施了针,眼下已经退了热,只要再辅以几剂汤药便可无碍。”
  听到周元这么时候,王大郎提了几天的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整个人晃了三晃。
  王士忠也松了口气,抱拳道:“多谢周大夫仗义援手,这份情谊王某记下了!”
  周元神色不见丝毫波动,淡然道:“王校尉客气了,治病救人,本就是我辈医者的职责,校尉不必放在心上。”
  说着话,周元走到桌边,从药箱里取出纸笔就要开方,王士忠连忙上前接过墨锭研磨起来……
第421章
:神秘的郎中
  趁着王士忠研墨的这段时间,周元对王大郎说道:“有劳王兄将令郎眼下所用的药方取来与我一观。”
  中医是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针对同一种病症,不同的大夫,往往会给出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案。
  一个合格的大夫,在给病人开方子之前,一般都会询问病人的病史。
  如果知道病人之前看过其他的大夫,则会索要前一个大夫开的药方,为的就是在开方子的时候避免使用药性相克的药材。
  只是让周元没有想到的是,王大郎听了他的要求,居然一脸懵懂地摇了摇头:“周大夫,牛郎中并没有给狗儿开方子,只是抓了几副药而已……”
  听到王大郎这么说,周元微微有些皱眉。
  在中国,医和药虽然经常被人同时提起,可实际上却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大夫只负责开方子,并不负责提供药材,病人抓药,需要拿着医生开的药方去专门的药铺才行。
  之所以这么做,为的是避免某些无良医生为了挣钱,胡乱给病人开一些昂贵的药材。
  类似于王大郎口中所说的那个牛郎中的行为,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已经违背了医生的职业道德。
  考虑到小王庄地处偏僻,方圆十几里内都没有一间药铺,周元也就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重新问道:“药渣你可有留存?”
  这一次王大郎倒是很干脆地点了点头:“昨日的药渣还未曾倒。”
  “将药渣取来我看看。”周元直截了当地吩咐。
  王大郎答应一声,转身向外跑去,很快就端着一只瓦罐重新跑了回来。
  周元接过瓦罐,将药渣倒在地上仔细翻检起来。
  ……
  一通分门别类之后,周元突然「咦」了一声,捡起几根杂草一样的物什凑到眼前仔细观察,又放到鼻子下边嗅了嗅,最后索性拈起一根塞进嘴里咀嚼起来。
  随着上下牙齿的咬合,周元的脸色逐渐阴沉下去。
  最后,「呸」的一声将嘴里的草药吐在地上,恨恨道:“庸医害人!”
  周元平日里虽然不苟言笑,可是为人还算和善,王士忠这还是第一次见他发怒,连忙停下手里的动作,上前问道:“周大夫,发生了什么事?”
  周元回头看了一眼王士忠,把手里那几株草药递到他面前,解释道:“王校尉,令侄所服这剂汤药名为「麻黄汤」,乃是《伤寒杂病论》中所载之验方(经实践检验确实有效的药方),正是治疗风寒所用。”
  “按说令侄服药之后,最多三四天工夫便可痊愈才是,令侄之所以久病不愈,便是因为这麻黄汤里多了这一味草药。”
  “恕在下孤陋寡闻,并不识得此药,只是就在下刚才感受的药性看来,这一味药,恰好能中和麻黄汤的药性,使麻黄汤失去原有的效用……”
  ……
  说着说着,周元的声音越来越低,这么一番解释下来,他也发现了这件事情当中不对劲的地方。
  麻黄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流传最广的几道方子之一,整张方子只有四味药材。
  即便是对医术一窍不通的普通人,在见过几次之后,基本上也能将使用的药材大致记下来。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药方,那个所谓的牛郎中居然弄错了!
  而且他添加进去的这一味药,恰好就中和了麻黄汤的药性,使得麻黄汤失去了该有的效果,却又不至于产生毒性,对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
  这种手段,周元自认为自己还做不到,可是能做到这种地步的人,又怎么可能连麻黄汤这种最基础的药方都弄错?
  ……
  王士忠在一边听着周元的解释,脸色也阴沉下来。
  他虽然完全不懂医术,可是人心的险恶他却清楚的很。
  沉默片刻后,王士忠转头看向自家大兄,沉声问道:“大兄,你最近可曾得罪过什么人?”
  王大郎一脸莫名其妙地摇了摇头:“兄弟说笑了,某家不过是个土汉子,岂会得罪什么人。”
  见大兄神色不像是在说谎,王士忠只得再次沉思起来。
  周元在一旁说道:“王校尉无需忧心,或许这只是一个巧合而已……”
  虽然嘴上这么说,不过周元心里却很清楚,这个理由连他自己都说服不了,一句话还没说完,便也跟着一起沉默下来。
  王大郎看着两人都不说话,眼珠子转了转之后,突然一拍脑门。
  王士忠知道他这是想到了什么,连忙出声询问。
  王大郎仔细回想了一下,然后才说道:“牛郎中将药交给我的时候,曾经特地嘱咐过,若是七日后此药无效,便叫我将狗儿带去县城里的千金堂求诊!”
  ……
  听到王大郎这么说,王士忠二人几乎已经可以肯定,那个牛郎中,肯定事先就已经知道他这副药会没有效用。
  之所以提醒王大郎七天后带儿子去千金堂求诊,就是为了赶在病情发展到不可收拾之前,找到一个合格的大夫替狗儿医治。
  如此看来,那个牛郎中倒还算是一个良心未泯的家伙。
  只是他既然有如此医术,又不忍看到狗儿为此丧命,为何不一开始就将狗儿治愈,反而要绕这么大一个圈子?
  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结果,王士忠索性也不想了,对周元说道:“周大夫既已看出其中关窍,还有劳周大夫为小侄施治。”
  “理当如此。”
  周元答应一声,走到桌边,提笔写下一道药方递给王士忠。
  王士忠看了一眼没看出什么门道,便将药方暂时收起,转而对王大郎问道:“大兄,你可知那牛郎中往哪里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1/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