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28

  李承乾解释道:“这是个拆字谜,「半解衣裙半带羞」,把「裙」字的一半和「羞」字的一半合在一起是什么字?”
  程处亮眼睛转了转,突然反应过来,眼睛一亮,还没来得及和众人说,连忙跑去找鉴证官了。
  众人见程处亮跑了,只好问李承乾,李承乾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不过是个「超群」的「群」字而已。”众人心中一想,的确如此。
  程处亮得了灯笼,也是嘚瑟的不行,众人继续前进,有的人凭自己的本事,有的人则靠着李承乾的提醒,差不多人手弄了个灯笼提着。
  走着走着,秦怀道突然指着一个灯笼说道:“殿下,小子愚鲁,猜谜这事估计是没什么指望了,烦请殿下帮小子取了这个灯笼可好?”
  秦怀道说的是一只素色的灯笼,白色的纸张上有着淡淡地天然花纹,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纸上简简单单的画着一丛兰花,几只小虫围着兰花飞舞,小虫并不是画上去的,而是用透明的宝石镶嵌而成,灯光透过,别有一番韵致。
  秦怀道伸手将灯下的纸条拿起,只见两指宽的纸条上写着四句诗:“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飞天上去,定做月边星。打一昆虫。”
  李承乾无奈的笑笑:“怀道,这个恐怕你得自己猜了。”
  “怎么?连殿下也猜不出吗?”李承乾一路上的表现让众人佩服的五体投地,现在连他都猜不出,众人都打算放弃了。
  李承乾摇摇头:“不是。只是这个灯笼就是孤做的,孤总不能自己把谜底告诉你吧。”
第024章
:药王
  听说这灯笼是李承乾做的,众人顿时来了兴致,太子殿下设的谜语,那谜底到底是什么呢?
  就算不为了这个灯笼,能猜出太子殿下的谜语,也是了不得的了,当下都围拢到一起商量起来。
  李承乾的这个谜面并不是自己想的,而是在后世的时候感觉这个谜语挺有趣,无意间记下来的。
  他的作者倒是大大的有名,正是名传千古的诗仙——青莲居士李太白。
  众人猜了半天也没什么头绪,正想放弃,让李承乾说出答案,就听一个女声弱弱地说道:“谜底是流萤,对吗?”
  听到有人说出了谜底,李承乾转头向说话的人看去,只见一个穿着淡紫色衣裙的女子淡淡而立,肤如凝脂,眉眼如水,如空谷幽兰,遗世独立。
  这一刻,李承乾觉得自己的灵魂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一时间竟怔住了,脑子里不断地回想起曹植《洛神赋》里的话:“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虽然不想承认,但是还是想说一句:好恶心的一见钟情。)
  “难道我猜错了?”看到李承乾没说话,紫衣女子微微蹙眉,看上去有些失望。
  李承乾回过神来:“呃……没错,没错,谜底就是萤火虫,姑娘好文采,这个灯笼就是姑娘的了。”说完,直接伸手将灯笼取下,递了过去。
  紫衣女子接过灯笼,道了一声「多谢」,转身走了。
  看着对方渐渐走远,李承乾的目光有些痴了。再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听到周围一片参拜声:“臣等参见陛下,娘娘。”
  李承乾清醒过来,跟着跪下:“儿臣参见父皇,母后。”
  长孙皇后走上前扶起李承乾,一脸关切的问道:“承乾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
  李承乾摇摇头,没有说话。
  长孙皇后顺着李承乾刚才目光所指的方向看去,只看到了一缕紫色的衣尾。
  凭着身为女人的直觉,长孙皇后瞬间就明白了,自己这个儿子是恋爱了。
  面对长孙皇后的询问,李承乾害羞的连连否认,如此更加坐实了长孙皇后的猜想。
  不过她并没有多加询问,只是一如既往地淡淡地笑着,眉宇间满是喜色。
  两仪殿的酒宴已经散了,众人兴致正酣,李二陛下干脆就带着众臣也来凑凑热闹,和李承乾等人说了几句就走开了。
  送走了李二陛下,李承乾回头看着刚才那个女子消失的地方,脑子里不知为何突然蹦出一句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李承乾找了个理由和众人分开,独自一人去找那个紫衣女子,谁知找遍了整个禁苑,也没再见到那个让他过目不忘的紫色身影。
  夜色渐深,人都慢慢散了,知道希望渺茫,李承乾也没有太过强求,和李二陛下、长孙皇后道了个别就回了东宫。
  看着爱子怏怏不乐的样子,李二陛下一头的雾水,长孙皇后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凑到李二陛下耳边解释了几句,逗得李二陛下哈哈大笑起来。
  ……
  上元节过后,一边安排了人去寻访那个紫衣女子的下落,另一边李承乾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每天上朝听政,批阅奏章。
  与以往不同的是李二陛下下了一道旨意,越来越多的奏章送到东宫,尚书省的日常事务也逐渐开始让李承乾插手。
  好在前段时间提出的标点符号的建议被李二陛下采纳,已经在各个衙门实行起来,省了李承乾不少事,要不然只是读懂这些奏章的意思就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
  饶是如此,李承乾每天也累的够呛,有好几次洗澡的时候都洗睡着了。
  这样的日子过了两个月,李承乾实在是受不了了,只好上书李二陛下请求加派东宫的人手。
  李二陛下动作很快,快到李承乾心里猜想他是不是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李承乾开口?要不然怎么才两天时间就把东宫的属官配齐了,对于人员的选择还那么恰当。
  李承乾当然没那么蠢跑去问李二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反正总归不是坏事,就没有再去操心,每天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有拿不定主意的老老实实跑去问李二陛下。
  每逢此时,李二陛下总会认真的教导他哪些事该如何处理,哪些事又该如何处理,传授些为君之道。
  五月份的时候,长孙皇后生了个女儿。
  李二陛下还没来得及高兴,长孙皇后就生病了,这次病的很严重,甚至已经到了起不来床的地步。
  李二陛下整天待在立政殿守着长孙皇后,魏征还想就此事进谏一番,没等他进宫,就被得到消息的李承乾寻了个由头赶回家闭门思过去了。
  长孙皇后还在那躺着呢,连个给他求情的人都没有,这个时候去惹李二陛下,不是找死么?
  李承乾每天早上起床,到武德殿主持朝会,然后到后宫给长孙皇后问安的时候挑些重要的禀告给李二陛下,再将李二陛下的意思传达给三省六部的官员。
  等到长孙皇后的病情稳定下来,李二陛下才开始御朝听政,日子终于又回到正轨上来。
  过了没多久,李承乾正在显徳殿会见民部的几位大人,一个小内侍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被站在殿门外的杨林拦住了:“噤声!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发生什么事了?”
  小内侍俯在杨林耳边嘀咕了两句,杨林脸上也露出一片喜色,低声吩咐道:“殿下还在和民部的几位大人议事,你先在这儿等着,等会儿传你。”
  “是……”
  李承乾早就听到殿外的声音了,看到杨林拦住了那个小内侍,也就没有理会,继续议事。
  其实今天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就是整理一下民部上半年的收支情况,这种事没什么难度,不过李承乾第一次做,难免谨慎些。
  等到送走了民部的人,李承乾接过杨林递上的茶,边喝边问:“有什么事?”
  杨林低声答道:“回殿下,孙道长已经找到了,下面的人护送他回京,今天已经到了长安了。”
  “真的?!快叫上来我问问。”李承乾高兴的差点把茶杯摔了。
  李承乾一直有出去游历一番的想法,可是长孙皇后的身体不好,生了城阳公主之后更是一病不起,李承乾可不想这个时候刺激她,所以离宫出走的事情一直耽误了下来。
  为了早日治好长孙皇后的病,这才命令手下人加紧寻找「药王」孙思邈,功夫不负有心人,找了好几个月终于找到了。
第025章
:医学院的计划
  “启禀父皇,母后自从生了城阳之后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儿臣特地命人寻来药王孙思邈为母后诊病,望父皇恩准。”
  李承乾跪在李二陛下面前,满脸恭敬地说道。
  “快快请进来。”
  孙思邈的威名李二陛下也是知道的。
  当孙思邈被几个侍卫抬进殿中的时候,李二陛下眼睛都直了,一脸莫名其妙的看着李承乾,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个情况。
  李承乾有些尴尬地解释道:“父皇,孙道长年前去往南诏采药,不慎摔下山崖,只得待在南诏国养伤。手下人找到他之后,知道儿臣催得紧,特地准备了船只从水路送孙道长进京。儿臣担心母后身体,是以等不及孙道长痊愈便带他进宫了。”
  躺在木板上的孙思邈挣扎着想要起来行礼,被李二陛下拦住了:“孙大夫免礼,先给皇后看病要紧。”
  说着便命人抬起孙思邈赶往立政殿。
  孙思邈给长孙皇后号了号脉,说道:“皇后娘娘旧有宿疾,生产时又伤了元气,引发旧疾,这才病体缠绵,久治不愈。
  皇后当下之病并不难治,只是这旧疾乃是天生,药石罔效,只能慢慢调养,以至不再复发,却无法根治。老朽开个方子,先吃半月再说。”
  李二陛下连忙叫人准备纸笔,李承乾亲自记下药方,命人去煎药。
  等到宫女把熬好的药端上来,李承乾接过药碗,尝了尝之后才一点点的给长孙皇后喂下去。
  看到儿子这个举动,一直站在一边的李二陛下暗暗点了点头,心中有些欣慰。
  喝下了药,长孙皇后顿时就咳的轻了,慢慢睡了过去。
  李二陛下示意众人出去,三人来到外殿,李二陛下说道:“孙道长,你救了皇后,可有什么想要的赏赐?”
  孙思邈答道:“治病救人本就是医者本分,何谈赏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