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28

  李二陛下摇摇头:“不然,你救了皇后,于国有功,朕很欣慰,自然该赏,便封你做太医院令吧,正四品。”
  人活于世,谁没有个三灾六病的,李二陛下这是准备让孙思邈当自己的家庭医生了。
  孙思邈坚定的拒绝:“草民愧不敢受。”
  “你!”
  还从来没有人敢这么直接的拒绝皇帝的旨意,李二陛下正要发火,被李承乾拦住了:“父皇,孙道长济世为怀,难能可贵,父皇圣明,自该全人之志,便让孙道长离去吧。”
  一边说着,一边不断给李世民打眼色。
  “哼!”李二陛下冷哼一声,却没有再揪着不放。
  吩咐人将孙思邈抬下去,李二陛下看着李承乾问道:“承乾你刚才所为是何用意?”
  李承乾答道:“儿臣以为,孙道长这种人,高官厚禄不足以动其心,刀斧加身不足以摇其志。父皇以高官厚禄相邀,刀斧加身相胁,只怕会适得其反。”
  “那你有什么办法?”
  “儿臣自有妙计,父皇且宽心,最多三日,孙道长自会入宫请罪。”
  果然,只用了两天,孙思邈就让人抬着进宫谢罪,授了太医院令的职位。
  李二陛下把李承乾召来询问。
  其实对于孙思邈这种「科学巨人」,大部分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科学怪人」。
  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理想放弃一切,财富地位什么的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连自己的生命也可以随时牺牲。
  如果不是如此,以孙思邈的地位,也不会为了采一种南诏独有的草药而摔的骨断筋折了。
  一般情况下,像他们这种人,统治者一般不会对他们怎么样,毕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
  当然了,碰上曹阿瞒那种人只能算是他们倒霉,如果碰到大耳刘,皇叔肯定会……含着泪把他宰了。
  好了,说正经的。
  像孙思邈这种人,对付他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他的理想下手。
  孙思邈的理想是什么?作为一个医生,他当然是想医治更多的病人。
  当李二陛下召李承乾进宫,问他究竟用了什么办法的时候,李承乾说道:“父皇,孙道长以济世救人为己任,所求不过是游方天下,治病救人而已。可是仅凭他一人之力,就是累死又能救助几人?”
  “是以,儿臣答应他,由儿臣出资,于长安建立一医学院,由他主持,广邀天下名医任教,招收良家子愿从医者入学,著书立说,传道授业,为我大唐培养更多良医,使我大唐子民远离病痛折磨。”
  “医学院会有人来吗?”李二陛下不是不知道这种做法的好处,可是医生在唐代属于百工之属,是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的,社会地位也不怎么高,是以他才担心会不会有人肯入这个医学院。
  李承乾跪下说道:“为了医学院可以顺利展开,儿臣答应孙道长医学院所有教师按太医院标准予以官职,医学院的学生学成之后分赴各州县,设立官医,也分别授予朝廷官职。儿臣未请示父皇便私自决定,请父皇责罚。”
  李世民挥挥手:“无妨,你这也是为大局着想。设立官医这一点很好,不过授予官职是不是有些过了,医者毕竟是百工之属,士农工商,怎可并列?朝堂之上只怕议论汹汹啊。”
  李承乾施了一礼:“父皇,既然要设立官医,自然是要朝廷出银子,有了银子,没有社会地位,只怕也吸引不来人从医,顺带手给个不痛不痒的官职,也不是什么大事。”
  “至于朝堂上有人反对,儿臣是这么想的,父皇只需说是因为孙道长救了母后的性命,孙道长自己讨的赏赐。君无戏言,朝臣们只会骂孙道长刁滑,无损于父皇圣明。”
  李二陛下笑道:“你这惫懒小子,亏你想的出来,让人家替你办事,还要给你挡箭。行了,这事就这么定了,过两天朝会的时候找人拟个章程出来,你先下去吧,去后宫看看你母后,朕还有些政务要处理。”
  “儿臣告退……”
  李承乾赶往后宫探望长孙皇后不提。
  几日后,恰逢大朝会,李二陛下提出医学院的事,果然不少朝臣反对,不过李承乾把事先商量好的话一说,众人便都哑火了。虽然很多人心里依然不忿,也不好再说什么。
第026章
:离家出走
  又过了几天,朝会再开,钟声已过,众臣上殿,分文武落座,大殿上首的李二陛下向下看去,发现原本该坐于百官之前的李承乾没看到影子,轻声吩咐黄易找个小内侍去东宫看看太子为何没来上朝。
  过了小半个时辰,小内侍匆匆忙忙跑了回来,差点冲撞了朝会,幸好被殿前值守的千牛卫拦了下来。
  李二陛下给黄易使了个眼色,黄易躬身一礼,出了大殿。
  小内侍凑在他的耳边说了几句,黄易面色大变,眼睛瞪的比铜铃还大,额角隐隐有了汗渍。
  嘱咐了小内侍两句,吩咐人看好了小内侍,也顾不上是不是冲撞朝会了,急急忙忙跑到李二陛下身边,附耳说道:“陛下,不好了,太子殿下离宫出走了!”
  “什么!?胡闹!”李二陛下一掌拍在书案上,声若惊雷。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正在奏事的工部官员更是「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满脸惶恐的拜道:“小臣出言无状,死罪,死罪……”
  李二陛下摆了摆手:“不关卿家的事,继续说吧。”
  “遵旨。”那官员答应了一声,也不敢站起来,就那么跪在地上继续说了起来。
  那官员虽然还在说话,不过所有大臣都看出来陛下的心思已经不在朝会上了。
  等他说完,众人识趣的没有继续上奏,内侍吩咐散朝,群臣鱼贯而出,一边走一边小声的议论着,没有人知道李二陛下因为什么事而大发雷霆。
  众位大臣交头接耳不提,朝会一散,李二陛下就吩咐道:“来人,摆驾东宫!”
  ……
  东宫此时早已经是鸡飞狗跳了。
  一大早起来,杨林就发现李承乾的寝宫里已经没人了,服侍的几个宫女都昏倒在地,身上盖着太子的被子。
  杨林吓的六神无主,连忙命羽林卫在宫中大肆搜索,只期望太子还没出宫,能找出来。
  可是越搜,杨林的心里越凉,除了太子留在显徳殿的一封信,整个东宫哪里还有李承乾的影子。
  李二陛下来到东宫的时候,杨林带着一众内侍宫女跪在地上,抖如筛糠,不不敢直面这位大唐主人的怒火。
  “太子人呢!?”李二陛下此时就像一头暴怒的雄狮,浑身散发着危险的气息。
  杨林心中暗叹一声,作为东宫总管,李承乾的贴身内侍,此时也只有他来迎接李二陛下的怒火了:“启奏陛下,奴婢今日早上唤太子殿下起身,才知太子殿下已不再宫中,奴婢命人搜索整个东宫,只找到一封太子殿下亲手留书,并未发现太子殿下的踪迹,奴婢死罪。”
  杨林刚一说完,就一个头磕在地上。
  “承乾的手书?现在何处,取来朕看看。”李二陛下冷声说道。
  “恭请陛下御览。”
  杨林从袖中抽出一封信举过头顶,黄易走上前接过信封,检查了一下之后才将之呈递给李二陛下。
  李世民看了看信封上的字迹,的确是李承乾的笔迹,撕开封口看了起来。
  父皇钧鉴:
  儿臣自武德九年十月入主东宫,至今已五年有余。
  五年以来,父皇的期望,储君的责任,儿臣夙夜不敢或忘。
  儿臣谨奉父皇圣旨,以东宫之身参预朝事,以太子之位监国理政,常觉力有不逮。
  儿臣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既不知喜,亦不知忧,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何以承天子而治天下,奉父皇以理百官?
  是以,儿臣愿以布衣之身云游天下,察吏治,访民情,不负父皇殷殷期望。
  儿臣宫中之人,皆忠纯良善,儿臣出走,实为私行,与他人无涉,望父皇万勿怪罪。
  远行在即,临书涕零,不知所言。祝父皇龙体安康,母后凤体康健,我大唐国富民安,圣祚永昌。
  ——儿承乾谨拜上——
  ……
  李二陛下将信收了起来,看着宫墙外的天空,久久不语……
  “传旨,太子身患恶疾,自今日起,封闭东宫,任何人不得出入。今日之事,若有人敢泄露半个字,族!”
  李二陛下板着一张脸,幽然说道,谁也不知道这位大唐最高统治者脑子里到底是什么想法。
  “奴婢遵旨。”黄易恭声道。
  “另外,你安排可靠的人暗中寻访太子下落,找到以后……”李二陛下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暗中保护吧,不用急着让他回来。”
  “是。”
  “好了,回宫吧。”李二陛下的语气颇有些无奈。
  “起驾……”
  ……
  就在李二陛下到了东宫的时候,长安城南门,一身布衣的李承乾跟在人潮之中出了长安城,递给守城兵士的身份文书上赫然写着「唐庶」两个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