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528

  李承乾原以为张世能老老实实将《律疏》里关于税赋的条文背诵出来就不错了,却没想到张世居然给了他一个惊喜。
第181章
:收心
  面对李承乾的问题,张世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再拜之后问道:“小臣斗胆,请问殿下所言之税赋是指改革前还是改革后?”
  李承乾眼中闪过惊喜的神色,忍不住问道:“你知道税制改革的内容?”
  要知道如今新的税制只在有限的几个地方施行,并没有大范围的传开,张世居然能知道新税制,这让他有些意外。
  张世也不隐瞒,拜道:“回禀殿下,小臣曾与吴王一同参详殿下所提之新税制,是以才有些了解。”
  李承乾点点头,没有说什么,只是问道:“卿可否说说这税制改革前后都该缴纳多少税赋?”
  “诺。”
  张世应了一声,说道:“依照改革前的税法,每丁男授田百亩,纳「租二石、布二丈、绵三两」,岁服徭役二十日,其妇税次之,子嗣满十三者再次之,不满十三者不征。”
  “五口之家,每岁至少纳租三石,布三丈,绵四两;至多纳租四石五斗,布三丈五尺,绵六两。”
  “除此以外,各杂徭、色役、支官、坊政……诸般名目杂钱,每户每岁当四十至六十钱。”
  “折算成钱,每户每岁赋税当在九百钱至一千三百钱,不足年入之什一。”
  李承乾点点头,当初他为了改革,曾经仔细研究过大唐现行的税制,知道张世所说的都是实情,只是根据每个地方的物价不同,最后折算出的价钱会有所差别。
  略作沉吟之后,李承乾继续问道:“那新税制又当如何?”
  张世微一躬身,答道:“小臣以为,新税制对普通百姓并没有什么影响,它的好处主要在于将百姓口赋纳入田税之中,此举使得那些没有了土地的百姓不用承担税赋,让他们有了喘息之机,不至于在失去土地后一蹶不振,沦为奴仆、盗匪。”
  “另,新税制下土地越多的人需要缴纳的税赋也就越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实力,防止他们与朝廷做对……”
  不等张世说完,李承乾就眼前一亮,亲自走下来扶起他:“孤早听吴王和赵先生对卿家赞不绝口,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张世连忙一拜,恭敬道:“承蒙殿下夸赞,小臣愧不敢当。”
  李承乾不置可否地点点头,稍作考虑之后说道:“孤愿举荐卿为孤之率更令,不知卿可愿屈就?”
  太子率更令,太子四臣之一,掌宗族次序、礼乐、刑罚及漏刻之政令,总的来说就是东宫的刑部和大理寺。
  对于一个法家传人来说,没有比这个位置更适合张世的了。
  张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连忙跪下来叩首道:“殿下厚爱,臣必誓死以报!”
  之所以这么做,一来是因为李承乾居然初次见面就把太子四臣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自己,让张世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
  二来也是因为他看到了法家在未来兴盛的希望,他这算是在为自己的理想工作了。
  李承乾扶起张世,郑重其事地说道:“孤的意思,想必吴王已经与卿说过了。眼下局势卿应该也知道,卿若想堂堂正正立于朝堂之上,还需静待时机才是。”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能力不错的法家传人,李承乾可不想还没用上几天就被百官弹劾,最终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张世也知道李承乾在顾虑什么,当下拜道:“殿下尽可放心,臣省得。”
  李承乾点点头:“既然如此,卿暂且先退下,孤今日与卿初次见面,稍后自当设宴为卿接风。”
  张世躬身拜道:“臣告退。”
  ……
  张世走了以后,李承乾转身回了后宫,与几位妃子见了一面,又逗弄了一会儿刚刚出生不久的小李阙。
  等到时间差不多,李承乾便让人去请赵元茂三人到崇仁殿参加宴会。
  是夜,君臣四人把酒言欢,畅论古今,直到月上中天,李承乾才安排人将三人一一送回家。
  而他自己则在黄安的搀扶下回到宜春宫,直接倒在榻上睡了过去。
  ……
  第二天一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睡得迷迷糊糊的李承乾就被苏薇叫醒:“殿下……殿下,该是上朝的时候了。”
  李承乾睡眼惺忪地看着苏薇,好长时间才反应过来自己现在已经不是在献陵了。
  在内侍的服侍下穿好衣服,李承乾缓步走上太子车驾,往太极宫的方向而去。
  ……
  太极宫,两仪殿。
  百官依旧和往常一样在两仪殿外的广场上等着朝会的开始,只是今天的气氛和往日有了些不同。
  所有人都收到了太子回归长安的消息,只是大家却没有想到,太子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魏王的雍州牧给撸掉了。
  对于李承乾来说,他根本没有对付李泰的想法,之所以建议免去李泰的职务,也只是李二陛下问到了,他据实回奏而已。
  但是在外人看来,李承乾的这种行为分明就是在立威,在用这种方法告诉百官,到底谁才是太子,谁才是这个天下未来真正的主宰。
  无数人彻夜难眠,就在等着今天的朝会,大家都想看看,太子和魏王今天会闹出什么动静。
  ……
  东边的天空逐渐有了一丝光亮,朝会就快要开始了,很多官员都凑到了一起交头接耳起来。
  广场两侧响起车轮声,李泰的魏王车驾和李承乾的太子车驾同时出现在众人面前。
  为了今天的朝会,李泰可以说是准备的充分无比,全套的亲王仪仗威风赫赫,护卫在王驾马车左右的卫士盔明甲亮,气势不凡。
  反观另一边,李承乾那辆用了多年的太子马车虽然保养的不错,不过怎么看都免不了一股陈旧之气。
  本该气势恢宏的太子仪仗一个人都没出现,仅仅只有十余名卫士护持在马车周围,太子贴身内侍,东宫典内黄安亲自驾车,看上去寒酸的可怜……
第182章
:无题
  两辆马车在百官复杂的目光中驶到御阶前停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李泰的王驾马车和李承乾的太子马车停在那儿,两拨人大眼瞪小眼,谁也没有动作,就连原本在窃窃私语的百官,这个时候也停了下来。
  除了战马偶尔不耐烦地打个响鼻,整个两仪殿广场没有任何声响,静得落针可闻。
  眼见两位大佬较上了劲,在场的文武百官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就在气氛变得尴尬起来的时候,终于有人打破了僵局。
  ……
  一辆装饰华贵丝毫不逊色于魏王的王驾马车驶进广场,车上坐着的正是如今除魏王以外另一位长留京师的大王——晋王李治。
  李治今年也快十岁了,却依旧不改之前那副跳脱的性子,不等马车停稳,就从车上一跃而下。
  一边跑向李承乾的马车,一边喊道:“大兄……大兄……太子大兄……”
  守在马车边的黄安大惊失色,连忙轻声拦阻道:“大王小声些,殿下昨夜多饮了几杯,有些禁受不住,正在车内小憩……”
  黄安的反应已经算是很快,不过却还是晚了一步。
  一声悠长的哈欠声后,李承乾从马车里探出头来:“雉奴来了啊。”
  李治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绕过黄安,跑到马车边躬身一拜:“臣弟见过太子殿下。”
  “都是自家兄弟,这么客套做什么。”李承乾从马车上跳下来扶起李治,上下打量了一番之后微微颔首,“半年不见,雉奴你长高了不少啊。”
  李治笑了笑,正要说些什么的时候,李泰走了过来,黑着一张脸,微微躬身:“见过大兄。”
  李泰原本想借着这个机会和李承乾别别苗头,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李治,轻描淡写之间就毁了他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局面,心里又怎么会痛快。
  李治也看李泰不爽,见他过来,刚刚还有说有笑的脸顿时沉了下去,故意将头转到一边。
  李治能这么做,李承乾这个做大哥的却不行。
  在李泰行礼之后也还了一礼,接着便扶住李泰那臃肿的身子,语气真诚地说道:“青雀身子不便,以后就不要行礼了。”
  ……
  看着李承乾这副友爱兄弟的模样,百官中很多人都欣慰地点了点头,都觉得这才是他们理想中储君应该有的风范。
  李泰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还没来得及有所好转的脸色越发的阴沉起来,什么也没说就转身离开,走到御阶之下站立。
  李治在一边看的皱眉不已,颇有些愤愤不平。
  李承乾却不在乎李泰的行为,安慰了李治两句之后就带着他一起走到百官前方站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