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528

  「辘辘」的车轮声由远及近,太子车驾在长亭外停下。
  李承乾刚刚钻出马车,就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
  上百位长安城的低阶官吏围在马车四周,眼泪汪汪地看着太子殿下。
  这一刻,李承乾莫名生出一种后世敌占区百姓见到子弟兵的错觉。
  失神了片刻之后,李承乾走下马车,将领头的新任长安令黄观扶了起来:“黄卿,你们这是怎么了?”
  “殿下……”
  黄观只是哽咽着叫了一声之后就再也说不下去了。
  这几个月他的日子可不好过,因为谣言案中替李承乾站台的缘故,黄观算是把侯君集和李泰都得罪透了。
  李泰清洗长安官场,他的长安令衙门首当其冲,除了他这个长安令和作为副手的县丞李泰无权处置。
  其他的人,上至司簿,司库,下至巡街的小吏,但凡是他的人,都被李泰找出各种理由整治了一番。
  如果不是老上司孙伏伽护着,他这个长安令只怕也得回家种地抱孩子去了。
  ……
  看着黄观有些消瘦的脸庞,李承乾拍了拍他的手以示安慰,抬起头对众人说道:“诸卿来此迎接,孤感念在心。只是孤刚刚回京,要先进宫面圣,诸位有什么话,不如稍后来东宫与孤分说,孤必扫榻相迎。”
  见到李承乾这副礼贤下士的模样,再想想李泰那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众人心中悲戚更甚,有那眼窝子浅的更是直接嚎啕大哭起来。
  辞别了众人,太子车驾继续朝着长安城进发。
  坐在马车里,李承乾的目光透过被风吹起的车帘看向身后跟上来的百官车马,在心里暗自叹息:“本以为这次回到长安能休息一段时间,没想到又有麻烦找上门,青雀啊,青雀,你可真是不给我这个做哥哥的省心。”
  ……
  就在李承乾心里抱怨不迭的时候,马车已然穿越了大半个长安城,来到太极宫门前,太极宫的侧门缓缓打开,任由太子车驾驶了进去,直到两仪殿外才停下。
  看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高大宫殿,李承乾恍惚间有些失神,似乎回到了两年前,那个他刚从江南归来的下午。
  同样的宫殿,同样只有父子二人,只是这一次,两仪殿的大门不像上次那样紧闭,所有的殿门和窗户大敞四开,任由初夏温暖的阳光射入其中。
  沉默片刻之后,李承乾缓步走上两仪殿前长长的台阶,求见天子。
  很快,黄易那苍老的身影出现在殿外,手中拂尘一摆,高声宣道:“陛下宣太子觐见。”
  李承乾跟在黄易身后进入大殿,没走几步就跪倒在地:“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李二陛下的声音高高传来。
  等到李承乾起身,李二陛下继续说道:“替先皇守灵半年,太子辛苦了。”
  李承乾连忙躬身拜道:“儿臣身为陛下之子,替先皇守孝,本就是分内之事,不敢言辛苦。”
  李二陛下点点头,不置可否,转而说道:“太子既然已经守灵结束,也该是时候为朕分忧了……不知太子对最近长安的局势怎么看?”
  李承乾眉头一皱,不明白皇帝老爹为什么上来就问起这个,犹豫了一下之后躬身拜道:“儿臣久在献陵,对长安的局势了解不深,不敢妄言。”
  李二陛下轻轻一笑,说道:“太子不了解长安局势,你那些往来两地的信使岂不是白安排了。你不了解长安局势,刚才又怎么会让那些官吏去你东宫慢慢分说。”
  李承乾心里惊讶莫名,皇帝老爹知道自己派人在长安和咸阳来回传递消息也就罢了,怎么连自己和黄观等人说过的话都知道?
  要知道他可是刚刚辞别了黄观等人就直接来了太极宫,路上一刻都没有耽搁。
  就这样,李二陛下居然还提前收到了消息,这情报工作做的有些过分了吧。
  ……
  李承乾正在仿徨无计,不知该怎么回答皇帝老爹问话的时候,脑中忽然闪过当初高祖驾崩前和他说过的那句话——“凡事过犹不及,与其面面俱到,不如露些破绽的好。”
  这几个月待在献陵,李承乾一直都在考虑高祖和自己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隐约间已经有了几分心得。
  此刻突然福至心灵,装出一副委屈的模样说道:“父皇,儿臣胆子小,经不起您这么吓……”
  李二陛下酝酿许久的气场被李承乾一句话破的干干净净,看着儿子那副「欲哭无泪」的模样,笑骂道:“你这惫懒小子,若不吓吓你,你小子还准备与朕耍心眼。”
  言语间哪里还有半分刚才那种兴师问罪的样子。
  见李二陛下露出笑容,李承乾连忙顺杆往上爬:“父皇目光如炬,一眼就能洞彻鬼神,儿臣哪里敢与父皇耍心眼。”
  ……
  自从李承乾成了太子,父子二人从来没有这么说过话,此刻见李承乾一副小儿女的神态,李二陛下顿时被勾起心中久远的回忆。
  他本来就没有生李承乾的气,此时更是觉得有一种身为人父的满足感涌上心头。
  欣慰地叹了口气之后,李二陛下面容一肃,问道:“朕也不和你绕弯子了,你也别卖乖,老实交代,你觉得眼下长安局势到底如何?”
  身为明君圣主,李二陛下又怎么会不知道如今长安城是个什么模样,之所以一直忍到现在还没有处置,其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一来自然是出于对李泰的溺爱,二来也是想借着这件事把已经出现一丝暮气的官场整顿一下。
  除了这二者以外,李二陛下还想借着这件事来测试一下李承乾的能力,看看他这个太子如今的能力到底到了什么程度。
  之所以前面那个样子吓唬李承乾,不过是为了将他所有的潜能激发出来而已,只是这效果,只能用「呵呵」两个字来形容了。
第179章
:父子兄弟
  李承乾并不知道李二陛下的种种考虑,见说到正事,神色也严肃了几分,想了想之后拜道:“父皇,有些事儿臣不得不说,青雀最近做的的确是有些过分了……”
  李二陛下摩挲着腰间悬挂的那枚传国玉玺,语气莫名的问道:“你觉得青雀惩治贪官污吏做的不对?”
  李承乾面不改色,摇头道:“父皇,儿臣并无此意,处置贪官污吏没有问题,只是青雀的手段有些急功近利了。”
  “贪官污吏什么时候都有,如何处置却要区别对待。”
  “那些巨贪大恶自然不用姑息,直接明正典刑就好。”
  “至于那些有能力,而且贪得不多的,不妨暂且留着,等到有了合适的替代者再对他们动手。在那之前,只要防止他们登上高位,为祸过甚就行。”
  “如青雀这般动作,虽然暂时能将官场的不正之风消弭一段时间,只是谁能保证新上来的官员就一定是清正廉洁,并且能力突出的呢?说不定他们比前任更加贪婪,为祸更加剧烈。”
  “加之官场动荡太大,不仅是贪官战战兢兢,就连那些清廉的官员也会无所适从,最终导致政令不行,百姓不安。”
  李二陛下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平静问道:“那依你之见,眼下长安之事该怎么处理为好?”
  李承乾想了想,最终还是拜道:“儿臣斗胆请父皇免了青雀雍州牧的差事,再选一贤德之人整顿官场,令百官各安其位,各履其职。”
  李二陛下目光深沉地看了李承乾一眼:“你觉得何人可以担此重任?”
  李承乾稍作考虑之后拜道:“儿臣举荐故侍中,特进魏征负责此事。魏大人是天下闻名的正直之人,由他出面,百官必欣然从命。”
  唐朝的特进虽然平时没有实权,不过要是皇帝下了圣旨,还是可以负责某些具体事务的。
  听了李承乾建议的人选,李二陛下闭目沉思起来。
  不得不说,李承乾的这个建议很让李二陛下动心。
  之前他暴怒之下将魏征明升暗降提拔为了特进,没过多久就有些后悔。
  没有了这位耿介之臣在朝堂坐镇,最近官场多了几分腐朽之气。
  李二陛下这些天已经有意重新起用魏征,只是苦于没有什么好的差事安排,如今李承乾的这个建议倒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只是如果用魏征的话,之前想好的考验太子的计划就要落空了。
  权衡再三之后,李二陛幽幽道:“此事就不要麻烦魏卿了,就由你去负责吧。”
  李二陛下想的很清楚,对于王朝来说,一个有能力的太子显然比一个有能力的大臣要重要的多。
  魏征以后还可以慢慢安排,锻炼太子的机会可不是随便就能遇上的。
  ……
  李二陛下的想法很好,李承乾却吓了一跳,连忙拜倒:“父皇,请恕儿臣不敢领命。”
  李二陛下神色一变:“怎么,你没有信心?”
  李承乾摇摇头:“父皇,儿臣并非没有解决此事的信心,只是眼下长安的局面是因青雀而起,儿臣如果插手,恐怕为青雀记恨。”
  李二陛下的瞳孔猛地一缩,他虽然早就看出自己这两个儿子之间的龃龉,只是之前一直当这不过是小家伙之间的争风吃醋,却没想到局面已经到了这般地步。
  【太子竟然因为顾忌魏王而不敢领命,究竟是真的到了这步田地,还是说太子想要借这个机会抹黑魏王?】
  李二陛下心里突然浮现这么个念头,目光灼灼地看向了李承乾。
  在李二陛下的逼视下,李承乾没有丝毫的动摇,始终坚定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