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528

  按照大理寺的制度,真正负责审核案件的其实是身为副手的大理少卿和几位大理寺丞,作为一把手的大理寺卿只需要在结案文书上签字就行。
  ……
  李承乾嘴角也露出了笑意,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间庄严神圣的大堂,孙伏伽身着官袍正襟危坐,对着堂下跪着的人问道:“堂下何人?为何状告本官?”
  直到这一刻,李承乾终于明白李二陛下之前为什么要那么表现了,其实目的就只有一个,把刘洎换掉!
  想要换掉刘洎,就只能先换戴胄。
  而要换戴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利用他性格上的缺陷,逼着他自己辞官。
  之所以要这么做,不为别的,就因为刘洎是李泰的人!
  ……
  【啧啧……看来父皇也已经发现李泰的小心思了。】
  李承乾的心里闪过这么个念头,目光看向坐在他对面的李泰。
  只见原本一副胜券在握模样的李泰这个时候出离的愤怒了,脸上的肉都因为太过激动而一抖一抖的。
  他原本以为可以靠着这件事给李承乾一个下马威,却没想到最后不仅没有伤到李承乾,反而损失了一个刘洎。
  那个什么狗屁太常一点用都没有,不过是个祭祀祖宗神灵的时候负责烧香的闲官而已,典型的位高而权卑。
  刘洎当了这个官,等于是斩断了李泰在朝廷里的一只手。
  ……
  相比于李泰的出离愤怒,岑文本就要淡定了很多。
  他早就看出这些人的谋划根本不可能实现。
  在皇帝有废太子的打算前,任何想要给东宫泼脏水的计划都很难成功,更不用说把太子弄到三司会审的公堂上去。
  原本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只是很可惜,皇帝陛下的演技实在太好了,几个简单的动作就几乎骗过了所有人,这才会让百官一个个都跳进他挖好的坑里。
  ……
  整个太极殿都因为李二陛下的话而沉默。
  过了许久,站在御陛前的黄易轻轻咳嗽了几声。
  回过神来的百官这才连忙拜道:“臣等谨遵陛下之制。”
  数百个声音整齐划一,只是其中不少人的脸色都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
  李二陛下旒珠后深邃的目光从这些人的身上一扫而过,没有说话。
  他并不会对这些人怎么样,朝堂上有人看太子不爽,对他这个皇帝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如果所有人都对太子心服口服,团结在太子的身边,那样才是对他这个皇帝最大的威胁。
  等到百官起身之后,李二陛下缓缓开口:“还有哪位卿家有事要说的?”
  岑文本闻言对着不远处的某人使了个眼色。很快,一个身穿御史官服的人站了出来:“启奏陛下,臣有本奏。臣闻近日长安城中流言四起,其中多有对东宫不敬之语,县乡不能治,伏唯陛下圣裁。”
  此人话音未落,刚才还还如丧考妣的那些人顿时好像发现了新的希望,重新活了过来。
  孙伏伽神色剧变,不等其他人说话,连忙出列拜道:“启奏陛下,此事既然在臣担任长安令时发生,臣自然义不容辞……”
  孙伏伽的话还没有说完,王赟就站了出来:“启奏陛下,孙大人既已出任大理少卿,又有重责在身,只恐分身乏术,臣以为此事还是交由其他人处理为好。”
  等到王赟说完,又有大臣站出来分别声援双方。
  眼看朝堂又有要掐起来的趋势,这一次黄易倒是很及时的站了出来:“肃静!”
  李二陛下老神在在的坐在御座上,一直等到大殿安静的差不多了,才缓缓开口道:“孙卿既然已经有了其他职守,就不要再过问此事了,此事交于刑部处理……”
第153章
:帝心难测
  “嘶……”
  百官齐齐倒吸一口冷气,一时间都有些看不明白李二陛下这番安排的意思。
  明明刚才还费尽心思的保太子,怎么一转眼又把太子交到侯君集手里去了?
  长安官场谁不知道东宫和侯君集的恩怨,李二陛下把这件案子交给刑部来办,岂不等于是把太子推进火坑吗?
  很多人正准备起身建议另选他人,侯君集却已经躬身拜道:“臣刑部尚书君集领旨。”
  到底是经历过风浪的人,侯君集虽然早已经恨李承乾恨的牙痒痒,不过表面上却依旧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丝毫看不出破绽。
  许多人的目光都转向李承乾,当看到太子殿下神情严肃,眉头紧锁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事实上这些人的担心完全是多虑了,对于流言的事,李承乾根本就不担心,他早就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之所以会如此慎重,是因为他没有想到李二陛下居然会让侯君集来负责这件事。
  自从那天被李二陛下单独召见之后,李承乾对于自己这个皇帝老子就多了几分敬畏。
  刚刚又见识了他轻描淡写将王赟等人踹进坑里的手段,心里佩服的同时畏惧之心也油然而生。
  在他看来,李二陛下这个安排背后必然有深意,只是这玄机到底是什么,他却完全没有头绪。
  ……
  直到朝会结束,李承乾依旧没能猜出李二陛下到底是何用意。
  趁着黄易宣布散朝的机会,李承乾抬起头朝御座的方向看去。
  他的本意是想从李二陛下的行为上看出些端倪,却不想刚抬起头,就和李二陛下的目光撞了个正着,吓得他连忙低头,跟着百官一起拜道:“臣等恭送陛下!”
  将李承乾受惊的样子看在眼里,李二陛下嘴角的笑意更浓,长身而起,径自向殿后走去。
  ……
  等到李二陛下的身影消失在殿后,百官次第离开太极殿。
  李承乾快步走下御陛,也顾不得理会想要上来搭话的长孙无忌和孙伏伽,示意了一下之后就匆匆离开。
  看着李承乾的背影,李泰「嘿嘿」笑出声来。
  坐在他斜对面的李恪眉头一皱,沉声道:“老四,太子怎么说也是你我的大兄,你如此幸灾乐祸有些不合适吧?”
  李泰看向李恪,对于这个整天跟在太子屁股后面的「三哥」,他早就心生不满了,此刻见对方这么说话,笑着揶揄道:“怎么……老三,太子倒霉了,你的靠山靠不住了。这个时候你不去找个新的靠山,还有工夫在这里管我的闲事?”
  李恪被李泰这句话气得不轻,脸色忽青忽白,最终一拂衣袖,愤然离开。
  在他身后,李泰的笑声更加放肆起来。
  ……
  李承乾回到东宫,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先去看苏薇和孩子,而是径直走向了赵元茂工作的左春坊司经局。
  一进司经局,李承乾就发现卢照辞居然也在这里。
  今天的卢照辞和以往截然不同,手里从不离身的酒葫芦不见了踪影,换上了一把青竹折扇,整个人不再像往常那样醉眼朦胧、浑浑噩噩,看上去就是一个风度翩翩的浊世佳公子。
  李承乾被他这突然间的改变吓了一跳,站在门口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赵元茂看见李承乾居然连朝服都没换就跑来自己这里,连忙见礼,接着便问道:“殿下这么急着找臣,是否是朝会上发生了什么?”
  听到赵元茂的问题,李承乾也顾不上再去管卢照辞的改变,在杨林搬过来的椅子上坐下之后就将朝会上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等到把所有事情说完,李承乾皱眉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孤总觉得父皇的安排另有深意,只是孤想了许久,始终想不通父皇到底想做什么,这才特地来请教先生。”
  赵元茂和卢照辞同时陷入沉默。
  李承乾接过杨林端上的茶水,一边喝一边等着两人给自己一个答案。
  过了许久,赵元茂和卢照辞几乎是同时眼前一亮。
  赵元茂并没有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李承乾,而是将目光看向了卢照辞:“此事就由伯益来与殿下分说吧。”
  之前他曾向李承乾建议推举卢照辞担任太子家令,李承乾还有些犹豫,赵元茂就想趁着这个机会让李承乾看看卢照辞的本事。
  李承乾点点头,对卢照辞说道:“那就有劳伯益兄为孤解惑了。”
  卢照辞也知道赵元茂这是故意在给自己露脸的机会,先是感激地冲他笑了笑,之后才躬身说道:“殿下,照辞以为陛下此举的用意有两个。其一,借侯君集之手来考验殿下的能力。”
  李承乾点点头:“这一点孤也看出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