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校对)第15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0/2214


“哪怕你就是解决了钱财的问题,人员也是一个问题啊。至少几十万的农夫,现在上哪里去征调?到时候影响了农业发展,指不定就是另外一场乱子了。”
虽然大唐的工商业发展很快,但是李世民最重视的,其实还是农业。
“征调民夫,这自然不是一个什么好主意。不过陛下难道忘记了,岭南道那里如今可是有好几万的寮人俘虏呢?
如果让许昂那帮人努力一下,指不定寮人俘虏的数量就可以变成十几万了。
这些寮人,犯了错误,自然要接受惩罚。就让他们为大唐修建五年的水泥道路,五年之后,还他们一个自由。
当然了,单纯的依靠这些寮人,肯定也是不够的。南山建工和观狮山书院都会安排人员去协助修建这条水泥道路。
到时候,蒸汽机研究所会专门设计一款用来压实地面的蒸汽压路机和用来挖掘泥土的蒸汽挖掘机。
有了这些蒸汽机设备的应用,不仅可以推动工业化的发展,还能大大的提高修建水泥道路的效率。
甚至各个碎石作坊,都可以考虑引进蒸汽碎石机,提高碎石生产的效率,降低碎石的成本。”
李宽会跟李世民提出这么一个规模宏大的计划,自然也是深思熟虑的。
这个年代,发展对外贸易,虽然很挣钱。
但是大唐这么一个大国,不可能单纯的依靠对外贸易发展壮大。
而刺激内需的话,虽然也可以试一试,但是整体来说,百姓们的手头还是不宽裕的。
这年头,大家也没有那种极致的享乐主义,没有当月光族的觉悟。
所以刺激内需,其实也不是一个什么靠谱的注意。
那要让工商业快速发展,最好的办法还是发展基建了。
特别是洛广水泥路这样的大工程,对方方面面的拉动作用,都是非常巨大的。
“我听说这个蒸汽机设备,往往都是比较笨重,用在修路的场合,合适吗?”
李世民没想到修一个道路,还能扯到蒸汽机上面去。
“陛下,劳牛蒸汽机车作坊推出了大唐第一款能够在水泥道路上行驶的蒸汽机车,这个消息你肯定是知道的吧?
只要把这种蒸汽机车改造一下,那么蒸汽压路机,立马就出来了。
至于蒸汽挖掘机,虽然难度有点大,但是也可以试一试。”
李宽又没有指望搞出后世那种效率那么高的工程机械。
只是简单的搞出一些原始的设备来帮助修建道路,其实就可以省下大量的人力物力了。
比如蒸汽压路机,一台上去,就可以抵挡上百人的力量,那个效率绝对是超出大家想象的。
“宽儿,这个蒸汽机,影响真的那么巨大吗?”
李世民看到李宽一说到蒸汽机,就两眼发光。
心中也忍不住再次感到好奇。
这段时间,蒸汽机在长安城绝对算是一个热门的玩意。
李世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蒸汽机相关的报道或者言语。
虽然他也承认蒸汽机是一个好东西,但是有没有李宽说的那么好,影响那么大,他还是抱着一定的怀疑态度的。
“陛下,工业革命的到来,源头就是蒸汽机的出现。也许您现在没有特别大的感觉,但是过个十年,就能清晰的感受到蒸汽机给大唐带来的各种变化。
更加丰富的产品,更加低廉的价格,意味着大唐的国力将更加强大,也意味着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方法从别的国家兑换各种物资。”
工业化国家对手农业国家。
那个优势绝对是跨等级的。
到时候,一旦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大唐在这个世界上,就真的没有对手了。
哪怕是蒸蒸日上的大食帝国,对上大唐的时候,也一样要跪下唱征服。
“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这个水泥道路的修建,朕就跟众位大臣商量一下,好好的考虑一番。”
李世民虽然还是没有直接同意李宽的提议。
但是李宽心中的石头却是落了下来。
这件事,稳了!
第1286章
精明的倭国人
柴令武又要出发去岭南道了。
不过,这一次他的心情就完全不同了。
之前是抱着去岭南道趁功劳的想法去的。
但是这一次,柴令武是作为岭南道新建的折冲府折冲校尉而去。
虽然折冲校尉在岭南这地方,能够管得了他的人也不是特别多,柴令武的日子应该是可以过得比较舒服的。
但是,想要立下什么大功劳的话,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除非再有寮人叛乱。
“大哥,兵部既然已经下了调令,这一次岭南之行,不去是不行了。
不过,战功虽然没有着落了,但是我觉得借着这个机会,我们柴家可以在岭南道好好的种植一下水果和甘蔗,让我们柴家成为岭南道最大的甘蔗种植园主和水果园主。
到时候,我们可以考虑制作自己的糖霜来售卖,也可以制作自己的罐头来售卖。”
柴令武虽然心情很不好,但是在自己大哥面前,倒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发脾气了。
相反的,他倒是反过来安慰起了柴哲威。
看来,人都是会慢慢的长大的。
“嗯,二弟,你这个提议非常好!虽然折冲校尉没有你之前跟着大军出征来的风光,但是朝廷现在重视岭南道,如果你能把这个折冲府建设好,到时候功劳还是有的。
没看到这一次大唐皇家军事学院,还专门抽调了一百名学院去岭南道,塞到了各个折冲府和州县呢。”
柴哲威作为柴家家主,需要考虑整个柴家的利益。
很显然,柴令武提出的在岭南道扩大种植园规模,并且自己生产糖霜和罐头的提议,很对他的胃口。
一个折冲校尉,在长安城不算什么。
但是到了岭南道,那可就是了不得的存在了。
就像是一个团长,你要是在北京,那真的不算什么。
可是如果你放在具体的某个驻地,可能当地就这么一个团驻扎,那么团长的影响力就完全不同了。
这就是长安城的官员和地方官员之间的差异。
也是后世中央部委人员和基层组织人员之间的差异。
“明天就出发了,这一次去岭南道,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大哥你要多保重。”
虽然心情很沉重,不过柴令武还是尽可能的露出微笑。
本来今天杜荷那帮人还要给他再次践行的,不过柴令武实在是没有心情。
毕竟,这一次去岭南,跟自己的初衷不符合啊。
……
“伊藤君,我们倭国北部的函馆岛,如今已经被大唐占据了。听说他们在那里修建的函馆港,如今已经吸引了大量的渔船和商家过去。
原本我还指望着岭南道的寮人叛乱,能不能把大唐拖入到泥潭之中,现在看来,我们还是低估了大唐的实力。”
倭国使臣府中,久保田七郎心情郁闷的跟伊藤浩之交谈着。
这段时间,他们的长安城的活动比较频繁。
原本是想着是不是倭国摆脱大唐影响的机会到了。
现在看来,还是乖乖的当藩属国吧。
十几万的寮人叛乱了,结果人家唐人带着种植园的一帮帮工,拿着砍刀就把叛乱给平定了。
这岂不是意味着如果倭国国内也有人起来闹事,到时候也会被轻而易举的镇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0/221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