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673

  而现在,林丹汗就靠着这种有大量燧发枪装备的火枪队的排队枪毙战术在向西迁徙时灭了不少部族。
  现在林丹汗故伎重演。
  在吐鲁番骑兵攻击受挫时,其麾下数万骑兵才从两翼杀出,使得刚刚正面攻击受挫的吐鲁番骑兵陷入三面夹击的包围圈。
  最终吐鲁番因此大败,被迫撤回哈密卫。
  而林丹汗则率部乘胜追击,在吐鲁番各地实施惨绝人寰的屠掠政策,基本上都是齐车轮而斩。
  因为林丹汗和他的蒙古大军和大明西征军不一样,他们没有什么后勤供应,全靠劫掠其他部落的食物为生,所以,他们不可能养活其他部落的俘虏与平民,也就只能全部杀掉。
  另外,林丹汗也需要通过这种方式维持士气,稳固凝聚力。
  毕竟被明军追的如丧家之犬的他们需要从其他实力不及他们的部落身上找到慰藉。
  但也因此,林丹汗和他的蒙古大军拉了许多仇恨。
  幸存下来的原住部落残余势力没有不恨他们的。
  可以说,他们经过的地方,血流成河,哭声不绝。
  ……
  “他们没有人性,见人就杀,妇孺都不放过,他们就是一群禽兽,我现在还记得他们二十多个人把我姐姐凌辱致死的场面,我要杀了他们!杀了他们!我恨我自己没有给她报仇,没有给我家人报仇,呜呜!”
  在卢象升组织的诉苦大会上,这些幸存下来的原住部落的青壮一个个哭诉着林丹汗所率蒙古大军带给他们的惨状。
  有的因为情绪激动地握拳怒吼。
  有的则是抱头痛哭。
  甚至连明军官兵都有不少人被其感染到,而觉得林丹汗的蒙古大军可恶,主动请命去追击林丹汗。
  但周遇吉以粮草未到为由,总是拖延。
  甚至为了既稳住渴望战斗的士气也继续执行让林丹汗所部在前面做坏事,替大明西征军消灭土著势力的战略,周遇吉和卢象升还各自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每次都会在军帐内互相争吵。
  卢象升则负责引导这些诉苦后的原住部落青壮,并承诺会为他们的家人报仇,且道:“诸位,你们如今家破人亡,其根源不是林丹巴图尔和他的大军的残忍,而是你们自己,是你们的文明太落后,没有与时俱进,进步到和我大明一样的汉家文明,所以你们就遭受到了这样的后果,记住,落后就要挨打!我大明为什么不会被他们欺负,就是因我们大明汉家文明比他们先进!现在你们想要战胜这些强盗,就得接受汉家文明,归顺我大明,用先进的文明打败落后的文明!”
  现在大明既富且强,所以,这些诉苦后的原住部落青壮很容易接受卢象升的言论,且积极参军,接受汉化教育。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其实就是要做地球霸主的大明帝国。
  ……
  “周遇吉和卢象升的这个方略不错,用驱虎吞狼之计让林丹巴图尔的蒙古大军为西征开道,如此说来,他林丹巴图尔还成了我大明西征的急先锋!”
  朱由校得知此事后不由得笑了起来,并感到非常满意,且吩咐道:“着令枢密院和吏部抓紧派遣军队和官员去接管这些地方,尽快趁着这些地方还只剩下大多数为高不过车轮的幼童时,进行汉化教育!”
  “另外,多派些能说会道的人去斥责林丹巴图尔所部的残忍和不仁道,让负责皇明报的阮大铖组织起一个西征采访团去报道林丹巴图尔所部的残忍,再报道回国内,让国内的官民知道,大明西征是正义的行为,是为了仁道,是为了解救苦难的外夷,不是穷兵黩武!让阮大铖他们多报道些明军帮助当地孤儿的感人故事。”
第五百二十章
种植华夏文明,满足百姓当救世主的需求
  哈密卫。
  失去达百余年的哈密卫再次被于天启十七年八月被大明西征军收复。
  不过,大明西征军这次收复哈密卫并没有付出多少代价。
  因为原据有哈密卫的吐鲁番势力已被林丹汗的蒙古大军屠戮殆尽,只剩下大量幼童老弱,挨饿度日。
  大明西征军的到来反而救活了这些人。
  “拜!”
  朱由校为纪念收复哈密卫一事,并表达大明将不会再丢弃这里的决心,早就下旨西征军在收复哈密卫,当立炎黄二帝像、太祖像、成祖像以及自己这个皇帝的像和西征阵亡将士纪念碑于此地,并着定西大将军周遇吉与总训导官卢象升替自己祭高天地。
  现在,周遇吉就和卢象升换了御赐斗牛服,带着西征随行文武官员在新筑造的祭坛上祭拜着天地。
  而在他们面前,则耸立着几座高大的雕像和纪念碑。
  再加上无边无际的大明汉家甲兵和猎猎飞扬的汉家旌旗,看上去特别壮观。
  当周遇吉喊了一声“拜”后,官员尽皆拜了下去。
  而与此同时,十余万甲兵开始陆续高喊:“大明!大明!大明!”
  声音此起彼伏,一浪接着一浪,虽然远处的很难听清,但依旧难掩其雄浑。
  对于站在大明汉家甲兵和祭台之间,且站成数纵数排的吐鲁番幼童而言,此刻的大明礼仪给了他们很大的震撼。
  他们虽然不懂何谓华夏文明,但此刻的华夏文明却足以深深烙印在他们的脑海里。
  “祭拜完毕,放炮!”
  随着卢象升一声令下。
  紧接着就是一声声炮响。
  震的地动山摇。
  轰!
  轰!
  轰!
  此刻的明字大旗已飘扬在高高的哈密卫城上。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卢象升才宣布向这些吐鲁番幼童发放汉家衣服与救济食品以及儒家书本。
  这些幼童按照序列一个接一个前来领取汉服、救济食品和儒家书本,而这就是他们接受汉化教育的开始。
  西征军就像是华夏文明的播种机一样,带着枪炮和钢铁,和身上来自中原的基因、细菌、病毒,来到这些被林丹汗的蒙古大军疯狂扫荡过的地方,种植着华夏文明。
  与此同时,奉旨报道西征事的阮大铖等崇文寺官员则报道回大量林丹汗的蒙古大军的暴行消息,以及西征军官兵的感人实际。
  因朱由校谕示内阁要用各种办法降低文盲率,现在国内的大明百姓识字率比以前更加高了不少。
  而大明百姓们尤其是关内的百姓多年不知刀兵之事,尤其是天启即位以来,徭役豁免,收入激增,阶级矛盾大为缓解。
  所以,大明百姓们颇为单纯,也很善良,还没那么麻木不仁。
  而他们在看见这些报道后也就反应非常激烈。
  “天啊!这真是匪夷所思!这林丹巴图尔所率领的蒙古大军还是人吗,竟这么残忍!”
  “我的天,这是禽兽吧,难怪毕首辅说他们和我们汉人不是一类,果然,他们就不算是人,是未开化的两脚兽,他们实在是太野蛮了!”
  “幸好我大军西征,去解救了这些被屠戮的番人!我国朝可谓至仁至善也!”
  单纯的大明百姓们因此就在看了这些报道后产生了这些言论。
  使得国内反对大明扩张的声音更加的少。
  而这还不足够,与林丹汗所率蒙古大军表现对比强烈的西征军表现的报道,也让百姓们进一步确信了大明这次西征的正义性。
  “你们知道吗,卢公在西征途中,还收养了一个孤儿,还亲自喂药,也因此救活了他!”
  “不只如此,大将军竟然取下大氅为一挨冻的番人孩童保暖,而宁愿自己冷着,真正是一位铁血柔肠的将军啊!”
  “还有年轻有为的杨展将军,他竟然亲自为一番女吮吸脓毒,而那位番女还因此爱上了他,而这位杨展将军以糟糠之妻不可抛弃为由拒绝了他,真正是一位重情重义的将军!”
  “西征军是伟大的!”
  “西征军的人都那么善良!”
  “他们是我们堂堂天朝派去西方的使者,是天使!”
  关于西征军官兵的仁义事迹在国内疯狂流传着。
  而阮大铖这个历史上虽然奸诈但写剧本很厉害的文官,所撰写的很多报道非常感人,甚至还撰写出许多在西征军路上发生的爱情故事,把一些闺阁女子都感动不行,纷纷想嫁给西征的将士们。
  当然,很多在国内的年轻士子也受此感召,想要从军去西边消灭野蛮的杀戮行为,建立起意味着太平和安宁的儒家文明。
  “晚生顾炎武请求报考讲武堂,因为,我想去教训西边那些未开化的野蛮人,他们的存在是对文明的不尊重!身为大丈夫,就当矢志于铲除邪教、铲除野蛮!”
  顾炎武此时就因此来到大明讲武堂报名。
  而这也让毕自严和朱燮元、刘鸿训这些辅政大臣因此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尤其是一向还是不主张提倡对外扩张,而是应该注重对内改革的刘鸿训就因此说道:“陛下!臣倒是感到很意外,没想到西北用兵,国内士民会这么有热情,而不是向以往一样反对此事。”
  “刘爱卿只注意到了国内士民的物质需求,而没注意到他们的精神需求,自然对此事感到意外,以前的大明士民只求不做哀哀饿殍,便觉得已是盛世,而现在他们不再是饿殍,甚至富贵到锦衣玉食的地步,自然不满足于吃饱喝足,而开始有救助别人,体现自己比别人高人一等,有当救世主的需求,而我大明西征军满足的就是他们这一点需求,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国家是拯救善类,且看到自己的文明比别的文明高级!这让他们有着很大的满足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