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校对)第3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7/673

  “可这样的话,肃州卫外的吐鲁番、瓦剌和鞑靼余部这一带的广袤领地也得尽快汉化,并成为我大明的疆域,如此我大明的军队可以直接通过这里的这座阿尔泰山,沿着额尔齐斯河,最后饶过乌拉尔山,跨过乌拉尔河就能进入锦衣卫探知的这一大片平原,进入罗刹国的都城莫斯科!”
  孙传庭这时候说道。
  “那接下来,就将军事重心放在从肃州卫西进的方略上,第一个目标就是收复哈密卫和河套!最终目标是打到莫斯科城!”
  朱由校这时候说了一句,就对大臣们又说道:“国朝到现在,竟已因之前国势衰弱,而丢失了不少的领地,好在如今已收复了不少,接下来,失去的都得收复,方不辜负如今之昌盛国运。”
  “是!”
  朱燮元、孙传庭、卢象升、傅宗龙、周遇吉五位参与枢密院廷议的大臣因此回了一句。
  至此。
  收复哈密卫、河套地区,并在肃州卫以西扩大疆域的方略开始通过枢密院和兵部执行。
  首先是军队征调。
  这一次,卢象升建言兵部直接征募汉化蒙古兵与汉化索伦兵,以组建更大规模的骑兵,作为西进的骑兵军团。
  因为这些人天生骑术精湛,如今在汉化多年后,也具备了为国征战是光荣之事的意识。
  而陕西、京畿、辽东这些地方的汉人军队,则主要征调勇卫军和近卫军步兵,组成步兵和炮兵军团。
  朱由校对此予以照准,并敕旨兵部照此整编出一支西征军,由步骑炮组成,且敕旨枢密院确定西征时间和相应计划。
  大明现在的军事制度已改为大都督府枢密院和兵部两处军事机构。
  其中,枢密院负责调兵、武官选拔任免、指挥、军事方略决议、军法审判诸事;兵部则负责募兵训练、后勤供应、国防宣教诸事。
  而地方上。
  因为卫所制度早已名存实亡,再加上朱由校取消军户等户籍制度、改革路引制度,允许士民自由外出与定居,尤其是现在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进入到蒸汽时代后,各卫所就更加没有什么人,即便还有的,军官都已变成了事实上的地主,而卫所士兵则已成为自耕农或佃农。
  所以,朱由校已在天启十五年下诏彻底废除了卫所制,陕西都司改为甘肃布政司,卫改为府、千户守御所改为县,百户守御所则改为乡或镇,人口多的则升为县,重新编户。
  因朝廷默认世袭军官家族历代兼并的军户土地为其所有,再加上军户本就没有了多少,且朝廷已有足够的常备军,也就没有遇到多大的阻碍。
  除此之外,天下营兵,也就是招募的职业兵,皆整编为大明国防军。
  至于近卫军、勇卫军、虎贲军则与锦衣卫、西厂皆属于帝军,其中近卫军和锦衣卫属于帝军中的羽林禁军。
  所谓帝军就是京师的军队,不负责驻守地方,只负责出征和拱卫京师。
  现在兵部负责整编的西征军团也属于帝军,代表皇帝出征。
  只有等打下某地后,某地才由枢密院征调国防军入驻防卫。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部部议认为,这次组建的西征军团因有十二万规模,所以需要提供的后勤供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有经验的大臣调度不可,而这非现任漠蒙总督王在晋不能胜任。”
  卢象升在关于大明西征的廷议上对朱由校如此进言道。
  朱由校听后说道:“据朕所知,他一向是不主张对外扩张的,可无可奈何的是,朝廷每次的对外进军都得用他,他也因此跟着得军功,希望他能习惯这种非己所愿却又因此加禄的生活,调任他为陕甘总督,负责此事!”
  “遵旨!”
  卢象升回了一句。
  接着,朱燮元起身奏道:“陛下,西征统帅的职位还未定,另外,廷推这次挂帅出征的人有孙传庭、周遇吉、秦可卿,亦请圣断。”
  “孙爱卿需留京统筹调度和培养后进,秦爱卿年迈,不宜远征西北,何况将来在西南改土归流,还要靠她,周遇吉这些年也历练了出来,又正当壮年,正适合替国朝出征,铸定西大将军印,令其任定西大将军,国朝以往派将出征只挂将军职,未免不够彰显国威,以后皆改为大将军,由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官临时兼任。”
  朱由校吩咐道。
  “遵旨!还有随军总训导官,廷推有傅宗龙、张同敞、黄得功、汪乔年、杨文岳。”
  朱燮元回道。
  朱由校看了卢象升一眼:“还是让卢爱卿亲自兼任,不然,除孙传庭外,无人可以管束住这位周大将军,另外,西北用兵,复杂之处在于民族复杂,而且信教也各不一样,得有敢下狠手者,也得有知道克制者。”
  “臣领命。”
  卢象升回了一句。
  接下来,枢密院正式确定了大明出师西征的时间为天启十七年三月,主帅为周遇吉和卢象升,领兵十二万,以长城为线,分南北两路军团,在河套会师后,再一同向肃州卫前进,进军哈密卫,其中南军团为汉步兵和炮兵,北军团为汉化骑兵。
  此时的河套一带还剩一些蒙古小部落在这里定居,他们自然不是大明西征军团的对手。
  所以,当他们知道大规模的大明军团出现时,他们的首领是惊慌失措的,急忙就带着部族开始往西迁徙。
  而从河套到肃州卫一路上的长城外,还有许多未肯汉化的蒙古部落,这些部落此刻因为大明西征军的西征而皆开始大规模往西迁徙。
  已经迁徙到居海一带的察哈尔部也不得不开始迁徙,其部的首领林丹汗因此颇为郁闷:“该死的大明皇帝,这是把本汗撵到天涯海角去不成!”
第五百一十九章
驱狼吞虎:林丹汗是急先锋!
  “大汗!不好啦!明军,明军,明军又出现了!”
  林丹汗刚说完,他的麾下一叫妥可的济农就在外面喊了起来。
  任何人都能从这妥可慌张的声音中听出来他对明军的恐惧。
  林丹汗自己也不例外,声音发颤地问道:“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一直跟在他左右的冯铨也有些心乱如麻,不由得问着林丹汗:“大汗,这可如何是好?”
  林丹汗颇为郁闷地道:“还能怎么办,继续迁徙!宁与别的部落血战,老子也不与明军这些对战,他们的枪炮就像长了眼睛一样!没办法打!”
  说着,林丹汗就先出了帐篷,且上马后对自己身边围拢过来的一干蒙古贵族吩咐道:“继续迁徙!西征吐鲁番!”
  “是!”
  一时间,这些被林丹汗联合起来的蒙古各部部落官兵立即上马的上马,持枪的持枪,往吐鲁番去了。
  ……
  不久后,明军就追到了这里。
  “粪都还没干,应该还没走多久,大将军,我们要追吗?”
  总兵杨展走到周遇吉面前问了起来。
  周遇吉则道:“先别忙追,让他们先替我们消灭了吐鲁番,我们再追过去,依旧用老法子,到时候派一支生力军骑兵,依旧每骑持两面战旗,追过去,造成十万铁骑突然压境的错觉,让他林丹巴图尔在替我们消灭了吐鲁番后,再去替我们消灭叶尔羌!”
  “遵命!”
  杨展回了一句。
  “这个林丹巴图尔,跑得比兔子还快!只怕连清扫定居于此的原住部落之残敌都未来得及。”
  卢象升这时候也骑马来到了周遇吉这里,且对周遇吉说道:“以我看,有必要派人去搜寻一下,然后给这些原住部落提供些援助,并收降他们,分于牧地给他们,准备将来的汉化工作。”
  周遇吉点首。
  卢象升便立即去安排人去搜罗附近的原住部落残余势力。
  而没多久,因为得知明军带有大量粮食,且替他们驱赶走了林丹巴图尔等强盗,这些本就饥饿的很的原住部落残余势力倒也都接受了大明西征军的招降。
  只是这些势力中一些部落首领不接受分牧地的政策。
  明军也不客气,以这些部落首领违抗政策为由直接枪毙处置,而吓得其他部落首领被迫接受。
  与此同时,卢象升还就地征募这些部落的青壮组成西征协同军,以让这些人与明军一起复仇为名,要求这些人与大明一起西征。
  因为西征军不可能在自己后方留大量还未汉化的青壮。
  这些青壮倒也没有拒绝,毕竟他们也想复仇,也知道要想吃饱不饿肚子,想活着,就得听从更文明的明军的安排。
  所以,最后这些地方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好同化的幼童为主,和一些老弱妇孺。
  ……
  砰!
  砰!
  砰!
  林丹汗的火枪队在吐鲁番的骑兵冲阵时直接开始射击。
  一颗颗铅弹直接将这些吐鲁番骑兵扫倒在地。
  林丹汗的和大明交手多次,也知道火枪的厉害,且也从各种渠道搞到了虽比大明的火枪比较落后,但也算这个时代很先进的燧发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7/6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