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982


吴孟明心中郁闷,不知道李廷表这是何意,他呆在内室见温体仁迟迟没有动静,忍不住叫道:“温阁老,跟我走吧!”
温体仁没有回应,像是睡着了。
吴孟明一连喊了几遍,温阁老还是没动静,他快步上前两步将温体仁翻身过来,却见温体仁早已断了气,七窍还有鲜血流出,已然是服毒自杀了。
.......
李廷表带人在温府搜了半天,却没有发现什么值钱的玩意,更没有金银珠宝,温府更多的是只有一些银制的小佛像什么的,加起来也不值什么钱。
“这老东西,隐藏的还真深!”李廷表暗骂一句,当了六七年的内阁首辅,家里这么清贫,谁信啊!
锦衣卫在温府挖地三尺也始终没有找出温体仁藏钱的地方,这让吴孟明等人有些相信温阁老是真的清廉。
这时,温体仁的长子温俨被抓了回来,这家伙都快跑到了外城了。
“我没犯法,你们凭什么抓我?”温俨大叫道。
李廷表一摆手,道:“带回诏狱,慢慢告诉他原因!”
在诏狱中,温俨在品尝了锦衣卫的几道大餐后,终于扛不住全部招了。
据他所说,老爹平日里贪的钱财全都转移到了通州几个当铺中,这样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可以直接装船走大运河从通州直达浙江老家。
李廷表拿着供状,派人根据温俨交代的地址去查探了一番,不久后,发现果然有大量财物囤积在所说的几个当铺,足足价值二百多万两银子。
一个锦衣卫千户问:“大人,姓温的怎么处理?”
李廷表正在奋笔疾书的写报告,只是淡淡道:“继续加餐,吃完再放。”
这名锦衣卫千户心中一凛,他已经知道怎么处理了,可锦衣卫的一百零八道大餐谁能吃得完啊,除非打包在黄泉路上吃......
紫禁城,文华殿中。
崇祯皇帝四处走动,破口大骂道:“这就是我大明的朝廷栋梁吗?小人!死有余辜!”
崇祯痛心疾首,他万万没想到,一向被当做朝廷廉洁楷模的温体仁居然也是个巨贪!平时还伪装的那么好,真是个小人,十恶不赦的小人!
文华殿中的几位阁臣和六部大臣都乖乖的站在一边,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崇祯指着众人又道:“还有你们!别看你们一个个冠冕堂皇的站在这里,你们一个个都干净吗?”
众臣一听,原本摇摇晃晃站着的身躯猛然一震,纷纷暗暗抹了把额头的冷汗。
骂归骂,事还是要做的,崇祯骂完以后,重新选定了新的内阁首辅,让人意外的是,他选了个眼力十足的薛国观。
这薛国观和温体仁一样,是阉党成员,不过呢为人很识相,不像温体仁那般权欲很大,朱慈烺也曾和他接触过,并暗暗展示一些他的小辫子。
薛国观对这位皇太子算是服气了,他处处相避,不敢主动与之发生矛盾,偶尔还进行一些战略上的合作。
首先,薛国观为了表达诚意,上奏皇帝,请求让皇太子参与议政,内阁首辅都帮说话了,崇祯也拿不出什么好的理由拒绝,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薛国观的识相,让朱慈烺大为满意,为了回应他,朱慈烺只借机除掉了一批阉党的重要人物,对其他人并没有赶尽杀绝。
就算杀光了,还会冒出另一批党争的官员,东林党也会少了对方渐渐坐大,既然不能杀光文臣,又不能彻底解决党争,他只能把这些烂事丢给崇祯,自己则计划着如何南下的事情。
........
近日来,朱慈烺收到辽东锦衣卫的密报,皇太极以再度南下征明为由,传令传蒙古诸部于十二月初会兵沈阳。
“再度南下?怎么可能!”朱慈烺眉头紧皱,上次已经把八旗打的够疼了,他们还拿什么南下?
朱慈烺在书房来回踱步,仔细的思索了一遍,又打开地图研究了一番。
调兵肯定是真的,建奴看来要真出兵了,不过肯定不是南下入关,入关南下的话鞑子没必要会师沈阳。
“皇太极不是进攻皮岛就是要打朝鲜!”朱慈烺断定道。
皮岛位于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枢纽处,是大明作为牵制后金的基地,位置十分重要,就像是大明抵在满清背后的一把刀,让皇太极坐立难安。
当初皮岛总兵毛文龙领着一帮兄弟开辟了皮岛,每当鞑子出兵征战,他就带人偷偷上岸在鞑子后院杀烧劫掠,绑票勒索,把鞑子恶心的不得了。
自从毛文龙被袁崇焕斩了,手下的弟兄散的散,反的反,后上岛的明军就没上一届那么大胆了,即便如此,皮岛上明军的存在还是让皇太极坐立不安。
至于朝鲜,更是对满清不对付,鞑子一直各种勒索朝鲜,天聪六年,后金对朝鲜的勒索比原额增加了十倍。
后金借口互市,低价强买朝鲜货物,而且每次派去互又索黄金百两、银千两、绵绅千匹、麻布千匹、细布万匹、豹皮百张、水獭皮四百张等。
朝鲜对于这种勒索早已无法忍强迫早就移受,双方矛盾非常的尖锐,在皇太极举行称帝登基大典时,朝鲜使臣拒绝下拜,坚持“兄弟之邦”的礼节,被满洲贵族拳打脚踢的赶出去了。
在上个月,皇太极向朝鲜下了最后通牒,要朝鲜国王在规定的限期之内送来王族子弟为质,否则即发兵征讨,朝鲜对于鞑子的威胁则是压根没当回事。
第157章
翅膀硬了
在回归的首次朝会上,朱慈烺上奏道:“请父皇下旨调辽东和蓟州二镇兵马齐聚锦州,同时命令东江总兵沈世魁修筑城台,广设炮药,收集兵船,以备随时出击!”
薛国观惊讶道:“殿下这是想主动进攻建奴吗?”
朱慈烺摇了摇头,道:“建奴将会在下个月进攻朝鲜和皮岛,此时聚兵锦州,可以对建奴造成威慑,以解除朝鲜危机。”
“鞑子攻打朝鲜?”一些大臣开始有些惊讶,开始议论纷纷。
“皮岛有我大明两万大军,与朝鲜互为犄角,建奴怕是难以攻破!”
“对,建奴有上次失败的教训,应该不会再对朝鲜出兵的,殿下有些杞人忧天了。”
一些朝臣虽然是反对,但语气温婉,明显不想得罪这位小杀星。
崇祯皱眉道:“朕并未收到前线的情报,你是如何知道的?”
朱慈烺自然不会告诉他是自己让锦衣卫去辽东打探情报的,连鞑子内部的情报都能探知,这种情报能力很容易让人害怕,遭受围攻。
朱慈烺道:“奴酋皇太极身怀雄心,他若是想入住中原,定然要拔掉朝鲜和皮岛这两个钉子,以保证后院安全,马上就要到腊月了,儿臣猜测皇太极会趁鸭绿江上合冰之际,大举进攻朝鲜!”
崇祯轻哼道:“如今户部困难,朕总不能因为你一个猜测而调动数万大军,耗费糜饷,以后别在提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了。”
朱慈烺叹了一口,极为的失望,他越发的想要的突破这个牢笼。
十二月初一日,蒙古各部兵会于沈阳,初二日,皇太极命令大军出征朝鲜。
清军左翼由多尔衮、豪格率领,由宽甸入长山口取道昌城,南下平壤,皇太极与代善亲率右翼,从东京大路经镇江进入朝鲜,三百名清军伪装成商人直奔朝鲜王京汉城,多铎亲率千人紧随其后。
十四日,清军大队已达安州,朝鲜国王才得知清朝出兵的消息,此时多铎部已兵临城下,清军里应外合,朝鲜国王往江华岛逃跑,寻求明军的庇护。
清军吸取了第一次征朝鲜之役的教训,早已截断了王京到江华岛的道路,朝鲜国王只好逃到了距王京仅四十里的汉江南岸的南汉山城。
朝鲜国王进入南汉山城以后,号召各道兵勤王,并派人飞速前往登州,向宗主国大明求援。
朝鲜求援信送往京师后,群臣哗然,没想到真如皇太子所言,建奴真的大举进攻朝鲜了。
朱慈烺步入文华殿中,崇祯正与内阁以及六部重臣商量着朝鲜之事。
内阁首辅薛国观笑着道:“殿下料事如神,臣等佩服!”
众臣也都纷纷附和,赞扬了几句,连崇祯也对朱慈烺再次高看了一眼,这小子的战略眼光真是毒辣啊。
朱慈烺眉头微皱:“藩属国王京被破,这还是什么值得庆贺的事情吗?本宫只想知道我大明将会如何应付!”
众人被他搞的有些没面子,薛国观脸皮不是一般的厚,他轻咳一声道:“我大明目前财政困难,辽饷尚且还未还清,加上西北剿寇,江南战事,朝廷现在无力派兵援朝......”
朱慈烺怒道:“皮岛的守军呢?辽东的守军呢?若是两部人马同时给建奴施压,即便不进攻也不会让鞑子这么快破了朝鲜王京吧?连一个最近的藩属国都保护不了的宗主国,还能让谁信服?”
朱慈烺异常的愤怒,关宁军虽兵强马壮却只是龟缩守城,不敢主动进攻牵制,皮岛就在朝鲜边上,两万名军更是在岛上坚守不出,眼看朝鲜全境一步步沦陷。
他还得到消息,青藏高原上的和硕特汗国的创建者固始汗,前段时间已经派遣使者前往盛京朝贡,表示愿意归顺满清。
这原本是大明的乌斯藏,现在却投向了敌人的怀抱,对藩属国的无力保护,意味着一个王朝渐渐的走向衰亡,历史上,满清也是在丢了朝鲜不久后灭亡了。
崇祯当即喝道:“放肆!”
吏部尚书谢升也道:“殿下慎言啊。”
朱慈烺扫了众人一圈,又看向崇祯,行了一礼,淡淡道:“儿臣身体不适,先行告退!”
这种毫无意义的议政让他丝毫提不起兴趣,当场走人,气的崇祯右手紧握,关节发白,暗骂逆子翅膀硬了!
得知父子二人关系再次闹僵,周皇后等宫中各人皆是焦虑。
恰逢新年将至,在刘太妃、懿安皇后的建议下,后宫举办了一场演出,邀请崇祯和朱慈烺以及所有后妃参加。
万历和天启皇帝就特别喜欢听戏,在宫中有专门的戏台,经常驾临懋勤殿、玉熙宫、旋磨台、无逸殿四处地方听曲。
自从崇祯登基后,国家内忧外患战争频繁,宫里就不再开锣唱戏了,坊间传:君王十载休歌舞,故使梨园尽白头。
到目前为止,宫中只演过一次戏,那是在崇祯五年周皇后生日的时候,当天召来的戏班演了五六出《西厢记》,当时后宫诸色人等几乎倾巢而出,崇帧帝也到场坐上一会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