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7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7/982


其他勋贵子弟更是惶惶不安,突然觉得参军不香了。
一位皇族宗室瞬间被处死,这种心理上的冲击力,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
随后,朱慈烺任命汉王朱和墿为东军都督府旅帅,接管朱盛治的五千人马。
又命各部副职,顶替被杀渎职的将官正职,徐明武被安排在了汉王的手下,当了一名副团总。
......
两日后,明军十万大军离开哈密,携带大量的军粮物资,继续西进,踏上了增援伊犁河谷的征途!
行至吐鲁番,朱慈烺见征西都护府倾巢而出伊犁,吐鲁番空虚,担心有敌军趁虚而入,于是留下两万人马驻守,余者尽数西进。
三月十八日,前线传来好消息,定国公周遇吉率五万征北军,将俄军和准噶尔部联军十万人马成功牵制在叶尼塞河。
夺下伊犁河谷的征西军大都护戚广阳,果断趁虚而入,派出三万人马横扫准噶尔部,力平叛乱!
三月二十五日,潜伏在哈萨克汗国的锦衣卫传来紧急军情,在沙皇的施压下,哈萨克汗国再度发兵十万,进军伊犁!
第1113章
俄军的噩梦
伊犁,得名于伊犁河,位于天山山脉西部,三面环山,处于亚欧板块中心位置,是中亚国家进入大明西北的北道要冲,也是大明西北最后的防线。
伊犁河谷,决定整个西域得失,因此,大明决不允许这块塞上江南丢失!
此时,大明征西军正与俄哈联军在伊犁对持,由于伊犁河谷降雨充沛,而中亚地区气候干旱,谁控制水源就占据了优势,俄哈联军为了重新夺回伊犁,跟疯狗一样不断增兵。
半月前,戚广阳派出三万人马突袭准噶尔部,如今驻守伊犁的只有两万征西军,而俄哈联军经过增兵后,人马已达十五万人!
明军处于明显劣势,采取了防守战略,等待关内十万大军驰援。
戚广阳以伊犁城为中心,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其中最为出彩的是一种钢筋水泥地堡!
随着万岁泥(水泥)在大明普及后,在各地相继出现了水泥厂,戚广阳针对伊犁河谷的特殊情况,构建了这种让俄军怒拍大腿的地堡防线。
这种地堡十分坚固,且具有良好的隐蔽性,任凭毛子的大炮狂轰,也岿然不动,稳如泰山!
明军的地堡表面看起来像是小土包,它们在伊犁城外连成一片,以土草掩盖,每个地堡内入驻一队士人的明军,皆配有武十步枪和武九迅雷铳。
进攻伊犁的俄哈联军主帅名为季诺维耶夫,他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亲自任命的大将,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
季诺维耶夫少年得志,今年只有三十六岁,就做到了联军主帅的位置,可谓是意气风发,他来到伊犁后,根本就部把明军放在眼里。
他觉得,明军的战斗力不过是东方人吹捧出来的,只能打打弱小国家和欺负人少的哥萨克探险队!
面对伟大沙皇陛下战无不胜的大军,这些自恃强大的明军完全不够看的!连提鞋都不配!
观察完明军的防御后,季诺维耶夫露出了轻蔑的笑容,对左右道:“难道他们想凭借小小的伊犁来阻止我们伟大军队前进的步伐吗?真是可笑!”
这一马平川的战场,明军的防御只有一些小土包,显然是防范自己的哥萨克骑兵的,让骑兵无法奔开。
他又道:“明人只知我哥萨克骑兵的强大,却不知,我不用哥萨克骑兵,也能照样轻松解决他们!”
身边一众毛子将领哈哈大笑数声,哈萨克汗国参战的几员大将,同样大笑附和。
十五万大军攻伐只有两万守军的伊犁,任谁都自信满满,躺着都能打赢。
装完逼,季诺维耶夫决定先给明军免费上一课!
俄军没有进行花里胡哨的试探性进攻,季诺维耶夫直接派出了一支五千人马发动了进攻。
原本哈萨克汗国的大将想要争一个头功,结果硬是没抢到出风头的机会,心中大为不满。
什么样的将军,带出什么样的士兵,主帅如此自信,俄军士兵们更是自信,傲视中亚的沙俄大军,显然没将大明的军队当回事。
长达三里的明军地堡防线上,五千俄军如同见到一群金发美妇,大刺刺地直接扑了上来,想要来个霸王硬上弓!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万分残酷的,明军的地堡群中,无数双眼睛如同饿狼般,死死盯着这群撒欢赶来送死的俄国兵,将他们当成了猎物。
就在俄军欢天喜地的进入地堡群后,好戏开始了!
这些不起眼的土包中,突然响起了一片密集的枪声,跑在前面的俄军士兵立时倒下一片,当场就被打懵了。
如果说开场只是小菜的话,接下来明军的行为,彻底颠覆了毛子的认知。
地堡的枪口出,悄然探出了十八根枪管箍在一起的武九迅雷铳!
“哒!哒!哒!哒......”
伴随着迅雷铳的火光闪耀,无数的子弹如同冰雹,在俄军中不停穿梭,瞬间扫灭了一大片。
突遭袭击,被打懵了的俄军进行胡乱的反击,根本不知道明军身处何地,只是朝着喷射火舌的地方放枪。
更多的俄军士兵第一时间选择趴在地上还击,还有的直接扭头往后回,他们很难理解,明军用的是什么武器,射速为何如此快?
武九迅雷铳,类似最初版的加特林机关枪,射速每分钟二百发,就像是一战中的坦克,就是一部绞肉机!
俄军面对明军武九迅雷铳的疯狂扫射,顿时被压得抬不起头来,人人满脸的惶恐,也没人嚣张呐喊着进攻了,一个个成了哑巴,埋头吃吐。
在后方兴致勃勃观战的季诺维耶夫同样傻眼了,被眼前的一幕完全惊呆:“怎么回事?”
“将军,明国的军队应该埋伏在土包之中.......”有眼尖的俄军军官小声提醒道。
“我知道!我问那是什么武器!怎会如此狠毒!”季诺维耶夫低声咆哮。
“应该是明军中的迅雷铳,可连发多弹!”
一名见多识广的哈萨克汗国将领回道,只是他的见识,还停留在六十年前的万历朝。
他们交谈间,俄军的伤亡在不断增加,地堡群中的火舌不停,很不客气的夺走俄军士兵的廉价生命。
被困地堡群的俄军彻底急了,他们用火枪队地堡进行设计,却丝毫没有卵用。
有五大三粗的俄军士兵像是疯了,拿着火枪直接干钢筋混泥土的地堡,不停得砸......
砸了半天,枪托都被砸折了,手也被震麻了,却只听‘啪’的一声响,土包上激起了一片尘土,真面目方才显露出来。
俄军士兵傻眼了,这些哪里是什么土包啊,这玩意坚固的就象是岩石!打毛线!
直到此时,俄军完全丧失了信心。
因为他们根本就打不到明军,只能对这些‘石堡’干瞪眼,时不时地被阴上几梭子,毫无办法!
大多俄军脑子中第一时间想到了‘撤退’这个词,但进来容易,想要出去可就不容易了。
数千急着立功的沙俄先锋军同围,到处都是枪声和乱飞的子弹。
这片不起眼的小土包,竟成了俄军的恶梦,无情的将他们留了下来!
第1114章
地堡阵
第二日,俄哈联军继续出兵攻打明军的地堡群。
经过昨日的惨败后,季诺维耶夫稍微乖巧了一些,不再让俄军给明军上课,然是命哈萨克汗国的军队开道。
哈萨克汗国是蒙古黄金家族后裔在十五世纪创建的国家,比大明建国晚八九十年。
作为中亚强国,哈萨克汗国土地广袤,资源丰富,总人口一百五十万。
按照蒙古人遗留的传统,哈萨克汗国的征兵标准是“五口一兵或三口一兵”,从定居居民和游牧民招募,整个汗国的总兵力理论上高达三十多万!
此次伐明,哈萨克汗国第一波先是出动了五万大军,随着俄国人的不专业指挥,导致唾手可得的伊犁河谷再度被明军夺去,哈萨克汗国再度派出了十万大军。
伊犁河谷在中亚的战略地位,以及堪比江南的优异环境,自不用说,因此,哈萨克汗国为了获取更好的生存环境,以及遏制大明西进,是铁了心的要夺下伊犁河谷!
哈萨克汗国的军队组织形式,和蒙古军队十分相似,由十人、百人、千人、万人的部队组成,万人是最大的作战单位,相当于大明的半个师,千人是次级作战单位相当于大明的一个团,百人和十人的单位相当于“佰”和“队”.......
联军主帅季诺维耶夫的命令下达后,哈萨克汗国派出了一支万人队,由一位埃米尔(突厥语,首领的意思)指挥,这位埃米尔名为额木,是汗王的大舅子,为人比较刚。
俄军攻堡失利,让额木打心眼里瞧不起这帮罗刹鬼,因此他得命后也不找借口推辞,风风火火的带着人马杀向明军的地堡群。
密密麻麻的哈萨克士兵,带着五花八门的装备,小心翼翼的摸向明军的堡垒。
他们的武器主要有火枪、标枪、马刀、长矛、骨朵和战斧,还有射程近三百米的复合弓,这玩意可击穿一百米处的实木靶子。
其中哈萨克兵的火器普及率很高,自十六世纪起,中亚列国纷纷更新火器装备,火器贸易更是红红火火,中亚的撒马尔罕和安集延等城市,都是知名的“军火重镇”。
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通过多次与大明征西军交战,以及贸易的手段,源源不断拿到精良装备,还有部分是俄国人提供的武器,可谓是中西结合的示范。
哈萨克汗国的军队,一贯以灵活机动的特点著称,擅长伏击、消耗战,包围战,不擅长正面硬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7/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