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7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6/982


朱慈烺看向朱和墿,语气温和道:“墿儿,你生在皇家,不知普通士兵的疾苦,需多到军中了解他们。”
他指着前面一个扛着军械的士兵,认真道:“一个人,即便再普通,也是有尊严的,尊严是骨子里的不屈不服,你善待他们,他们就会感恩,跟着你出生入死!”
“如果你仗着皇家的身份,欺压他们,他们也会反!张飞就是那样作死的!”
最后,朱慈烺拍了拍汉王的肩膀,感叹道:“我的孩子,你要记住,皇权没有永恒!”
汉王细细品味这番话,片刻后,忽然浑身一震,俯身行礼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跟在后面的孙致远、李尚勇等年轻小将,听了这番话后,心中猛的一缩,大感不妙。
徐明武缀在最后面,隐隐听到了皇帝父子的谈话,他一万个不理解,老皇帝既然已经立了太子,怎么还放权给汉王?还有意培养他掌兵?不怕翘腿后儿子们搞事情?
不过仔细想想,那位在京师监国的太子殿下,也不是省油的灯,身边还有众多潜力股战将,应该不会吃亏......
明军十万之众,连营一片,朱慈烺等人步行其中,权当散步。
没有上级的命令,各营士兵各忙各的,只有在朱慈烺路过时,才驻足行礼。
按照计划,明军在哈密休整几日后,便携带物资开赴伊犁,时间紧促,大家都很忙。
出了天武军的营寨,朱慈烺等人去了东军都督府安武军的营寨,在营门前,只听小哨兵大喝一声:“来者止步,出示口令!”
小哨兵十分的紧张,脸色潮红,其实他已经看出了来者是当今天子和汉王,他们的战袍跟其他人明显不同,身上挂着龙,近看一眼便知。
只是明军军令严明,进入营门必须要出示口令,任何人都不能豁免,哪怕是皇帝本人!
因为这规矩就是皇帝老子定的!
听闻数年前,一名司礼监太监前去中军都督府天武军大营传旨,营门哨兵见宫中来人,没问口令就放行了。
哪知天武皇帝得知后极为震怒,下旨把当值的三十名哨兵全部斩首,从哨总往上三级,全被夺职入狱!
今天遇到正主来了,守门的小哨兵如何不慌?只能憋红了脸,硬着头皮问口令。
汉王朱和墿清了清嗓门,喊出了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后面的徐明武险些喷出一口老血,暗骂这他妈的什么狗屁口令!
只见那小哨兵像是松了口气,挺直身板行了个军礼,搬开障碍放行。
“嗯,肃宁侯治军有方啊!”朱慈烺笑着赞了一声。
他口中的肃宁侯,是东军都督府大都督卢象坤,也就是卢象升的从弟,原本掌管北军都督府天雄军,后调任东府,接管了杨御蕃的安武军。
然而,刚走出一里地,朱慈烺便惨遭打脸。
靠近营门前的营帐倒是规规矩矩的,内中军士安静忙碌,有的在休息,然而到了里面,连排的营帐建的歪歪扭扭,里面不时传来士兵们的欢笑声,听内容似乎在赌斗什么。
徐明武跟在后面,却见前面几个人不走了,最前面的皇帝像是被谁施了法术定在那。
他心中默默哀悼:“完了,这帮家伙完犊子了!”
“父皇......”
汉王朱和墿看着脸色阴沉得父亲,轻呼了一声,没敢再说话。
朱慈烺只觉得老脸火辣辣的疼,刚夸了肃宁侯治军有方,结果来这么一出!
“吴忠,去传朕口谕,让肃宁侯滚过来!”
这句话似乎是从朱慈烺的牙缝里挤出来的。
第1112章
整肃军纪
哈密中军大帐,里面坐满了各军将领,人人低垂着目光。
朱慈烺坐于中军大帐主位,吴忠和曹明皓分站两侧,汉王朱和墿、九江侯李钰列于下首,他们偷偷瞥向中间跪着的肃宁侯卢象坤和镇国将军朱盛治。
东军都督府营寨不整,军纪涣散,引得皇帝震怒,下旨诏令各部旅帅级以上将领入帐,众人来时,看到了辕门外捆着上百号人,已猜到皇帝这是要准备杀人严肃军纪了!
因此,一个个噤若寒蝉,不敢轻易言语出声。
朱慈烺扫了一眼下方的军法部官员,淡淡道:“军法部,我大明军队,军纪涣散者该当何罪?”
军法部左侍郎潘集出列,大声回道:“回禀陛下,营寨不整,纪律涣散,扬声笑语,蔑视禁约,哓詈军门,此为轻军,犯者斩!”
朱慈烺又问:“牵连几人?”
潘集回道:“一人轻军,上官连坐,上官发现不告者,同斩!”
朱慈烺抬眼看向镇国将军朱盛治,冷然道:“你治下营寨不整,部下轻军,你可知道?”
朱盛治是东军都督府旅帅,也是楚王朱华奎的嫡孙,按照天武朝的爵位改革,藩王爵位世代递减,到了朱盛治这代,爵位变成了镇国将军。
他深知不立功子孙后代就要当白丁了,于是进了军事学院,参加入伍,因是宗室子弟,加之有镇国将军爵位,在东军都督府当了旅帅。
听天子盘问,朱盛治吓得伏在地上,低声回道:“回禀陛下,末将不知......扎营安寨,约束部将,都是下面的人在做......”
听他回答,朱慈烺怒而拍案而起,指着他喝道:“都是下面的人在做?身为一军旅帅,你是干什么吃的?”
“末将......末将......是末将失职!”
“认罪就好!”
朱慈烺一手叉腰,气得咬牙切齿,随即手指辕门处喝道:“将那五十个轻军士卒,包括他们的上官,佰总、营总、团总、旅帅,所有正职一并斩首示众!肃宁侯卢象坤杖四十军棍!”
“还有,当值的法务兵监管不力,全都处死!”
此言一出,帐中诸将皆大惊失色,纷纷出言请求。
徐明武面皮忍不住狂抖几下,暗道这波牵连好彻底啊,小兵犯事,直接牵连到一军主将了,连旅帅都连坐处死!
“陛下息怒啊!”
赞画部尚书赵士骧轻咳一声,奏道:“陛下,镇国将军身为宗室,一心报国,臣请陛下小惩大诫,饶他一命......”
朱慈烺面色一沉,看着他道:“你在教朕做事?”
“臣不敢......”老尚书抹了抹额头冷汗,退回队中......
朱慈烺冷然道:“兵制完备,令行禁止,定标准,重四艺,严军纪,重赏罚,可长保虎狼之师也!这是我大明军队的军魂,犯之必死!”
说着,他手一挥,立时有御林军将肃宁侯卢象坤和镇国将军朱盛治押走。
法度在前,罪不改刑,法外无恩,减刑溃法,朱慈烺一向秉承这项准则,谁说话都不顶用!
“陛下,饶命啊......”
“陛下,末将知错了,末将......”
朱盛治还未说完,就被拖出了中军大帐。
肃宁侯卢象坤则是一声不响,无话可说,完全认罪,被宗室子弟坑了,他能怎么办,只怪自己平时对宗室子弟太客气了,以至约束不利,招来祸事......
朱慈烺转过身去,暗叹了一口气,并非他想杀人,而是必须要杀人立威!
大明的军队,好不容易靠着铁一般的军纪有了一整套的军魂,铸就了一支钢铁之师,这是一种精神力量,会感染周围的所有人,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反之,如果这种精神力量被破坏,也会影响周围的人,军纪涣散,军队废弛。
想想历史上的满清八旗军,入关之时战力卓著,敢打敢拼,也能称得上令行禁止,然而在入关二十年后,腐化的极为迅速,八旗将领各种虚报功绩,侵吞军饷,索取贿赂,花天酒地,有的也玩起了养寇自重的恶劣行径。
大明出现过好几个盛世和中兴,在盛世时期,军队就是摆设,这个时候也是军队最容易腐败的时候。
天武朝,十年四海升平,长期不打仗的兵,很容易变成兵油子,军纪败坏的苗头已经出现。
防止军纪败坏,需从小事小节抓起,朱慈烺宁愿小题大做,也要防微杜渐,遏制这股风气!
大帐内,异常安静,忽听三声追魂炮响起,帐中的几名年轻将领,被吓得身体不自然的晃动了一下。
追魂炮,是杀人前放的炮,只要放炮了,就意味着人要没了!
果然,不多时,一名校官来报:“禀陛下,卢都督四十军棍杖刑已毕,一百一十八名轻军渎职将兵,已全部处决!”
“知道了。”
朱慈烺挥了挥手,看向帐中诸将,肃穆道:“宗室和勋贵子弟,并非特权,在军中更不能有特权!”
“军中无父子,朕希望,你们对待汉王,对待其他宗室子弟,都能做到一视同仁!若汉王违反军令,必依军法惩处,朕绝不追究!”
听了这番杀气腾腾的话,汉王朱和墿脸色一白,感觉头上被戴了道紧箍咒,浑身不得劲。
他相信,自己这皇帝老爹,绝对能干出这种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6/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