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3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9/982


十五世纪中叶的景泰年间起,明廷有不得不把大量的官营船厂合并裁撤,除了建造专用册封琉球的大型封舟,大船基本就不造了,也不准民间造远洋的大船了,从此船员只得在大运河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战船因搁置而烂掉。
自十六世纪开始,欧洲便进行了大航海,广造远洋海船,进行殖民世界,经过多年的战争,海战也越来越先进,越来越讲究了。
虽然在火炮用于海战出现在十四世纪未到十五世纪初,但由于当时火炮威力不强和海战的观念,一直到十六世纪中期,所进行的每场海战基本都是“海上陆战”,用船撞,用火烧,使敌船丧失战斗能力,再派步兵登上敌船去肉搏砍杀。
但自从1588年令西班牙无敌舰队全军覆没的格拉夫林海战之后,海战就开始由风帆战舰全面主宰,帆桨混合战舰基本退出了主流的行列,海战的模式结束了过去那种肉博战斗,开始依靠火炮和战舰的机动性。
崇祯十三年(1640年)起,欧洲正式进入了风帆战列舰重炮时代,以风帆为动力,所有作战军舰排成一线齐轰,武器是前膛装弹火炮,还有一系列战术。
朱慈烺皱了皱眉,道:“海战无他,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尔,现在荷兰人抢居台湾彭湖、西班牙人独霸马尼拉,沿海强敌环绕,无不对我大明虎视眈眈,万一真有那一天,进犯沿海,靠这样的小船,又如何取胜。”
沈寿崇虽然不知道太子为什么称红夷人为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但也知道太子说的是哪些国家,这让他暗自一叹,父亲沈有容驻守东南沿海二十余年,对东南沿海的防务和明朝的水师弊端是深有体会,奈何大明内忧外患,国势日渐衰弱,无力对红夷人进行彻底驱逐。
沈寿崇掌管浙江水师近两年,虽然没有经历过什么大型海战,但也见过几次荷兰人的大帆船,每次见到都让他震惊,同时心中悲叹,大明何时能再有这么大的战船驰骋海疆呢?
第482章
迎接世界大潮
朱慈烺清楚,以火炮为主要战斗武器的风帆战列舰时代将会持续二百年,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十九世纪后期,以蒸汽机为主的铁甲舰登场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朱慈烺的了解,18世纪时风帆战列舰大体上标准化为六个等级。
一级风帆战列舰有三层甲板,共配备一百门以上火炮,定员九百人。
崇祯九年时,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建了第一艘拥有三层统长甲板的大型战舰,排水量1680吨,水兵八百多人,装备了104门火炮,最大的炮弹净重60磅,是此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
二级风帆战列舰也是三层甲板,共配备约九十门火炮;
三级风帆战列舰也就是作战舰队中的载重舰,有两层甲板,共配备约七十门火炮;
四级风帆战列舰配备有五十门火炮,称为巡洋舰。
五级风帆战列舰配备火炮三十到四十门,所有火炮基本都设置在一层甲板上,五级战舰比大战舰更轻便,航速更快,欧洲人主要用于袭击海上商船,远洋巡航。
所有的等级舰,包括大战舰和巡洋舰,用地道的航海术语来说,均属于三桅横帆战舰。
崇祯十年那场发生在广州湾的明英海战中,英国人的五艘战船,其中三艘排水量在八百吨左右,还有两艘是四百十四吨。
朱慈烺专门派情报人员去广州调查过那五艘英国战船火力配备的资料,其中伊丽莎白号共三十八门炮,其中七门十八磅炮,二十门十二磅炮,十一门八磅炮。
慕思号共四十三门炮,四门十八磅炮,二十五门十二磅炮,八门八磅炮。
还有一艘锦衣卫情报人员叫不上名字的战船,同样也是八百吨排水量,装备着四十二门炮,配合和伊丽莎白号和慕思号差不多。
最小的两艘战船排水量四百四十吨,都装备着二十门炮,其中八门十二磅炮,十门八磅炮,两门四磅炮。
那五艘英国商船按照火力配备,属于五级风帆战列舰,(风帆战列舰分级是18世纪才提出的,经过百年的发展,排水量差异较大,这里只按火力配置算,火力配置变化不大。)
当时郑芝龙率领的福建水师大多是排水量一百吨的战船,所装备的火炮更是弱的可怜,最大的几艘主力战船上仅有八门十二磅到十八磅的红夷大炮、四十门佛朗机炮,火力远远不如英国战船,只能靠群狼战术围上去揍。
连海战能力最强的郑家战船都不如人家的小战船,可想而知大明水师的情况了。
好在现在是风帆战列舰时代刚起步的时候,朱慈烺完全有能力造出一支强大的大明海军赶上时代大潮。
朱慈烺又巡视了宁波府的造船厂,想要询问专业的造船工匠建造大型大船有什么困难,趁着南巡一并解决了,回南京后就正式成立海军部,整编大明水师。
“小人杨万里拜见太子殿下千岁!”
名叫杨万里的造船工匠头头匍匐在地,显得很紧张。
朱慈烺道:“起来说话。”
待杨万里爬起身来,朱慈烺这才看清面前这位被沈寿崇推崇有加的造船大师。
杨万里约莫四十岁,中等身材,皮色黝黑,留着三寸长的胡子,饱经风霜的脸上带着一丝局促。
朱慈烺问道:“听沈将军说你的造船技术是这一带最好的,是吗?”
杨万里连道:“回禀太子殿下,小人祖上八代都是造船工匠出身,定海卫的战船基本都是小人祖孙三代监工所造,无论是海船、福船、广船、沙船,小人都能造的出,不是小人自夸,在这宁波府还没有人比小人的造船技术好的了。”
朱慈烺微微一喜,道:“不错,两千料以上的战船你能造得出吗?红夷的那种三桅战船。”
见皇太子随和可亲,杨万里紧张的心情渐渐缓和,他说道:“殿下,实不相瞒,小人的父亲曾在出过海去过红夷的造船厂当过学徒,也参与过制造那种两千料的大船,小人自幼跟父亲学造船,也学习过红夷的造船之技,只是两千料以上的大船造法极为复杂,要是没有船图,造出来十分困难,红夷人狡猾,图纸保存及为严密。”
朱慈烺点点头,他知道在历史上1571年,西班牙占领了吕宋岛马尼拉之后,就开辟了一条由美州直达马尼拉的航线,进行美州与亚州之间的贸易,所用的帆船都是在马尼拉制造,还雇佣了大量马尼拉的华人劳工,万历年间马尼拉还发生了一起屠杀华人事件。
马尼拉造船厂所造的大帆船相当于中国的两千料,排水量在一千吨左右,载重量在三百至四百吨,如果大明能造出那种大帆船,便可以在船上安装五十门红夷大炮完全没问题。
现在大明水师的主力战船是福船,在速度和灵活度方面,已经大大落后了,当货船没问题,却不适合作为先进主力战船,朱慈烺想大规模的建造战船,自然不会选用福船。
朱慈烺看着他问道:“如果我有图纸,你确定能造的出来?”
杨万里身体一震,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道:“殿下真有红夷人的图纸?”
作为船匠,杨万里很清楚,朝廷实行海禁后,所有造船厂都不得制造双桅以上的船只,也不许私人造船,连三宝太监两千料以上的宝船图纸都绝迹了,太子殿下怎么会有红夷人的图纸?
朱慈烺笑道:“有!本宫不仅有红夷人的图纸,还有郑和大宝船的图纸,明日本宫就会派人送来。”
朝廷不准造船,并不代表没有图纸,郑和宝船的图纸大都收藏在宫中,作为大明皇太子,想搞到十分容易,至于红夷人的战船图纸,则是朱慈烺派人在在广东花重金,从英国人威德尔那购买的。
威德尔在崇祯十年与大明水师在广州湾干了一仗后,已经服软,并与大明签订了贸易条约,每年与大明进行贸易。
开始威德尔坚决不卖图纸,在锦衣卫暗谍怒砸了五万两银子后,这才屁颠屁颠将图纸双手奉上,还恬不知耻的请求继续交易,提供更大号的战船图纸。
威德尔是英国贵族,家族不少人在英国皇家海军任职,想搞到图纸轻而易举,在亚洲,他可以将白银换成黄金带回英国,潇洒一辈子。
第483章
建造战舰计划
杨万里的眼中立刻发出了狂热射光芒,显然传说中的郑和宝船图纸勾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看到了杨万里的表情,朱慈烺十分满意,看来这家伙是个十足的帆船控,不过他隐隐有些担心,要是他看到五千料以上的郑和大宝船图纸,会不会当场激动的休克过去?
杨万里为了表现自己的造船技艺,说道:“殿下所说的那种红夷大帆船,相比福船更为细长,前低后高,上宽下窄,而且船头尖状如刀,更善于破浪前进,速度也更快,但不如福船平稳,小人跟父亲学习造过一艘一千料的红夷战船,那艘战船两层甲板,至少为四桅,分船艏斜桅、前桅、主桅和后桅,艏斜桅挂单方帆,前桅和主桅均挂着三帆,后桅挂三角帆……”
“咳咳.......杨万里!”沈寿崇不满的看着他,连连咳嗽。
提起造船,杨万里说的唾沫横飞,有些入神了,当他听到沈将军的提醒后,这才身子一震,忙道:“殿下恕罪,小人失礼了......”
朱慈烺不仅没有怪罪他,还对其表扬了一番,这个杨万里说说的头头是道的,足见他对欧洲的大帆船下了一番苦心研究,是个人才。
中国民间从来就不缺技术人材,只是中国历代朝廷都不重视工匠技术,如明末著名的火枪制造专家赵士桢,完全就是自学成材,却能自行研究出十余种各式火铳,包括代表火铳发展趋势的挚电铳这样的后装弹式火铳,和雏形机关枪式的迅雷铳。
杨万里显然是个热衷于造船术的工匠,一谈造船的事情,立刻就进入状态,什么都忘了,这样的人也正是自己需要的。
朱慈烺笑道:“无妨,如果造一艘两千料的红夷战船,需要多少时间,又需要多少银子?”
杨万里立即道:“如果工料齐全,船坞就绪,工匠够多,从开工到完全造好下水组装完毕,一共要四个月的时间,大概需要两千五百两银子。”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英国战船海上君主号总造价是四万英磅(包括火炮),其中一半是付给造船匠的工钱,大明所造的封舟不过两千五百两。
朝廷废除下西洋后,就将郑和宝船改名为封舟,用于派往琉球册封琉球王,显示国威。
大明近一百年共出使五次琉球,每次都会重新造一座封舟,基本在长十五丈,宽三丈左右。
其中出使琉球最近一次的是在崇祯六年,使者杜三策,所乘封舟长二十丈,宽六丈(长66米,宽20米),比总长51米,宽14.7米的英国海上君王号还要大,造价两千五百两白银,只是大明所造的封舟用于出使,并非大规模列装火炮的战舰。
朱慈烺听闻造价不高,心中隐隐有些小激动,他要砸钱可劲的造!先来几百上千艘!
不过接下来杨万里的话让他感觉造这些战船并没有想象的简单。
杨万里说道:“殿下,小人听说红夷人造船使用的都是橡木或者柚木,这些木材多产自缅甸和暹罗国那边。”
根据杨万里的介绍,造船用到的木材种类很多,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优中选优,根据木材不同的特点和性能用在船舶不同的部位,常用的种类有杉木、松木、柏木、松木等。
用松木或杉木。船侧板和底板用二重或三重木板,并用桐油、石灰舱缝,可以防止漏水。每船一般分隔成十余个舱,即使有一、两舱漏水,也不致使全船沉没。
不过品质最好的还是橡木和柚木,红夷的风帆战舰,一开始绝大部分用材是橡木,有时为了节省橡木,水线下也用榆木。
朱慈烺也听说过,整个欧洲都没有热带雨林,欧洲人航行到非洲和亚洲后,才发现了比橡木更好的船用材料,这就是柚木。
柚木几乎是专门为航海而诞生的木材,柚木材质致密,比水比重轻,在日晒雨淋干湿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不翘不裂;耐水、耐火性强,能抗白蚁和不同海域的海虫蛀食,极耐腐,干燥性能良好,胶粘、油漆、上蜡性能好。
橡木和柚木做战舰木屑少,战舰一旦和敌国或者海盗开战,实心炮弹打到本船的木材上,产生的碎屑越少越好,碎屑太多容易伤人,等于后来的开花弹爆炸效果,很危险。
用以往的杉木或榆木制作的远洋风帆海船,使用年限最多五到七年就会存在被海水和海洋生物腐蚀透漏水沉没的风险。
而用柚木制作的海军战舰,却能使用三十到五十年,基本和现在钢材战舰的寿命相当,英国目前最大的海上君王号用了六十年,才在一场海战中被法国海军意外击沉。
朱慈烺笑道:“木材的问题你不用操心!”
暹罗是大明忠诚的藩属国,每年按时朝贡,可听话了,去买点木材还不小菜一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9/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