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1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1/982


周皇后看了之后非常喜欢,脸上笑容灿烂,两只美目都要眯到一起了,尽显小女人姿态,没有意思皇后的架子。
周皇后还不到三十岁,还有一丝少女未泯之心,难得一见喜爱之物会有这种姿态。
朱慈烺不忍打搅周皇后的好心情,在一旁欣赏着坤宁宫的陈设。
周皇后爱不释手的把玩了一阵,突然感觉到有些失态,俏脸微微一红。
朱慈烺微微一笑,又接着说道:“难得能讨母后开心,儿臣这里还为皇妹和三弟带了一些礼物,就请母后给他们吧,儿臣还为刘太妃和皇伯母带回来了一座自鸣钟,由于比较大,儿臣回来的比较匆忙,等过几天到了之后,再给母后送过来转交给他们,儿臣就先告退了,除夕和正旦再过来陪母后。”
朱慈烺与周皇后道别之后,又去了乾清宫溜达了一圈,崇祯还是不肯见他。
“不就是杀了个老阉奴吗?用得着这样吗?”
朱慈烺嘀咕了一句便回到了钟粹宫。
※※※※※※※※※※※※※
有人会怀疑,明朝时有怀表吗?我觉得应该有,社会上不广泛流通不代表没有,怀表貌似在19世纪才流行起来。
但这个“福满乾坤”怀表历史上是存在的,原型是康熙参与设计,当寿礼送给他母亲孝惠皇太后的,怀表很炫酷很精细,晚清时被外国佬抢走了。
按照书中的年头,顺治小老弟已经出生了,距离康熙贤侄出生还有十五年。
第302章
父子争吵
第二天上午早朝后,崇祯首先憋不住了,宣朱慈烺觐见。
朱慈烺来到乾清宫,规规矩矩的行完礼,两人开始了谈话。
崇祯不冷不热道:“你有什么想说的?”
朱慈烺将早已主播的奏章递了上去,道:“儿臣请父皇追谥孙承宗文正。”
“就这事?”崇祯有些意外。
“还有卢象升请辞回乡丁忧一事。”
“已经批了。”
早朝上,卢象升正式提出请辞,崇祯早已将他划分为太子党,当场痛快的批准了。
崇祯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热茶,抿了一口道:“还有吗?”
朱慈烺道:“儿臣请奏,让孙传庭继续镇守陕西,屯田安民,防止李自成东山再起。”
让孙传庭回去?你是怕朕的兵马多过你的天武军吧!
崇祯冷哼一声,道:“洪承畴和孙传庭不日就会抵达直隶,朕不仅不会让他们回去,还要让他们拱卫京师和辽东。”
崇祯又道:“孙承宗追谥一事,礼部早有定论,就不必说了。”
朱慈烺正色道:“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忠信接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危身利国曰忠,临患不反曰忠,事君尽节曰忠,杀身报国曰忠,死卫社稷曰忠,以德复君曰忠!”
“孙承宗是两朝帝师,奴贼多次劝降皆被其言辞拒绝,他阖家四十余口守城而亡,如此死卫社稷、以德复君之举,即便不能追谥文正,如何当不得文忠?”
崇祯心有怒气,却无法反驳,他久久才说道:“此事日后再议。”
朱慈烺怅然若失道:“父皇此举会寒了天下士人拳拳报国之心。”
崇祯勃然大怒:“放肆!”
朱慈烺心有怒意,道:“我大明立国近三百年,为抗击北方异族献身的文臣武将不计其数,光是这二十年来对付东虏鞑子就牺牲了上千名文武官员,他们是为了什么?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责任至重,对于这些为国效死者,理应给予应有的荣誉,而不是吝啬一个追谥!”
崇祯怒目如电,道:“你这是在指责朕吗?”
朱慈烺面不改色道:“儿臣身为储君,披肝沥胆,请执有犯无隐之义,为父皇陛下言之!”
崇祯愤恨道:“好你个披肝沥胆,这就是你杀巡抚,杀总兵,杀监军的理由吗?”
朱慈烺暗叹,原来还是因为高起潜的事情,一个无能还坏事的奴才而已,还把他当成宝了?
王承恩眉头一跳,见二人吵的厉害,轻轻挥手,示意所有宫女太监退出乾清宫。
朱慈烺肃声道:“儿臣所杀的这些人都是作奸犯科之辈,战时官员枉顾军令,拖欠粮草、总兵作战不力,监军临阵脱逃,致使城陷,按大明军纪就该斩首,以振军心!”
崇祯沉声道:“按我朝规定,斩杀四品以上官员需要上报于朕,你杀一个两个也就算了,可你杀了多少?光二品总兵就有八个!你不觉得自己太过放肆了吗?”
朱慈烺不语,心中却暗道,我杀刘良佐和左良玉时怎么没见你说不能杀的?大明的骄兵悍将被我杀了一大半,你才跳出来指责。
这些话他不能说,一旦说出来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让事情更糟,估计崇祯能当场掀桌,后面完全就是扯皮了。
崇祯见自己技高一筹,接着道:“数年前你南下之时,跟朕吹嘘过要对江南士绅动手收税,朕几次下旨催你征收南直隶欠缴赋税,你两年来却只多收上来二百万两银子?这就是你所谓的能力?”
朱慈烺平静道:“儿臣将江南匪患解决了,让长江以南再无战事,父皇觉得这不比赋税一事重要吗?”
崇祯嗤笑道:“狡辩之语。”
朱慈烺攒眉道:“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朝廷挥霍无度,官场贪墨横行,就说这近在咫尺的天子脚下,倒满大雪之中的百姓随处可见,皇城之下犹然如此,普天之下还有多少涂炭之生灵?”
朱慈烺声势铿锵道:“如今天下各地满目疮痍,民生艰难,尤以河南、陕西二地为甚,我大明再不整治,亡国之日不远,他们不言,儿臣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为我大明的天下苍生,独言之!”
崇祯一拍龙案,雷霆震喝道:“朕躬德薄,朕的这个位子干脆交给你来坐?”
朱慈烺摇头道:“儿臣并无此意。”
崇祯冷笑道:“就凭你读的那些高头讲章,学了一点理学讲义,就在朕面前妄谈天下大事,指点江山社稷?”
崇祯道:“你当朕不知官场贪墨之事?就独你能扬剑杀官?博得圣人名?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之水灌溉了数省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田地,你要朕独用长江而废用黄河吗?”
“这世上不光只有黄河之水会泛滥,长江之水同样会泛滥,人心似水,民动如烟,你懂这个为君之道吗?”
王承恩垂手而立,像是睡着了,他知道皇爷这是在给皇太子上课了,教他帝王平衡的道理。
朱慈烺内心震动,不愧是当过十几年的皇帝,跟文官集团过了十几年的招,这讲道理的本事一点都不比文官差,说得一套一套的。
不过朱慈烺目前对他这种帝王平衡不感兴趣,如今大明国事艰难,需要对废物使用平衡之术吗?直接砍了就是,太平时期玩这套还差不多。
崇祯忽然站起身来,负手而立,显露出一代君王的气势,高声道:“我大明有一万万人,上天把九州万方都交给了朕,朕就是天子,朕就是君父!”
“你无父无君,弃国弃家,随意妄杀总兵朝臣,乱的却是朕的江山!”
朱慈烺正肃道:“儿臣乱江山?莫非父皇要靠那群蛀虫替你守江山?”
朱慈烺又道:“孔子说过,治国靠足食足兵民信,百姓信任尤为重要,民不信则国不立,朝廷失了人心天下就会大乱,这些总兵所领兵马,所过之处,似是流寇,抢夺百姓口粮财物不说,甚至做出杀良冒功之事,如此官兵,他们代表的却是我大明朝廷!”
不等崇祯插嘴,朱慈烺接着道:“父皇躬行节约,君臣共治,儿臣杀这些败类,是不想父皇陛下留骂名于千秋万代!”
“你够了!”
.......
第303章
预言老歪脖树
乾清宫外,一群太监和宫女离的远远的,却依旧能听到大明天子的怒吼声,人人惊恐不安。
朱慈烺再度躬身行礼道:“儿臣此次上疏是为正君道,名臣职,如果父皇不愿听,儿臣也没有办法,父皇可以微服出宫去直隶各地看看,现在的大明王朝到底是何样子。”
崇祯气的不行,一听这个建议,心中忽然有些想法了,他自登基以来,只在每年祭祀太庙等重大活动时才出过皇宫,还从未出过皇城呢,更别说京师了,他当信王的时候都没出过京师。
在崇祯的印象中,京师的景象还停留在天启年间,现在到底什么样子了?
在他走神遐想之时,却听朱慈烺忽然叹息了一声,道:“父皇,儿臣在中都时时常做着同样一个梦。”
做梦?是做着玄武门之变当皇帝的梦吧!
崇祯有些疑惑,但没有开口询问。
朱慈烺道:“儿臣梦到了在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大明亡了。”
崇祯嗤笑道:“李自成早已败亡,连妻儿都被抓了,如何会攻入北京?”
朱慈烺没理他,继续道:“李自成几十万大军入京后,父皇命令母后和所有妃嫔自缢,亲手执剑砍杀了几位皇妹,派人将儿臣和三弟四弟送出宫,安排完后,父皇和王承恩步入万岁山,在一棵老歪脖树上上吊自杀了。”
崇祯身体剧震,喝道:“你......逆子!”
站在那“打瞌睡”的王承恩被吓了一机灵,急急道:“殿下,慎言!”
此时崇祯已经被气的不知所措了,想要拔剑砍了这逆子,不过灵光一闪,如果自己真做了亡国之君,这倒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法,宁可自杀也不做阶下囚,符合自己的气质!
“父皇自缢后,京中百官纷纷身穿囚服,跪伏在午门前向李自成献上贺表,请他称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1/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