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982


李廷表正色道:“锦衣卫对官员升职有一套严格的考核,李护他办事能力不足,还不具备升任总旗的资质。”
李护听父亲这么说,脸色并没有任何不满,很是冷静沉着,他心中也清楚,自己没那脑子搞情报,只能跟队抓抓人。
朱慈烺认真的打量了一下二人,这才开口道:“办事能力不足,不代表其他能力就差,比如说护驾.......李护,护驾有功,着升为锦衣卫千户,随驾本宫左右!”
李廷表连忙道:“殿下,总旗到千户连升四级,这太多了.......”
朱慈烺摆了摆手,道:“本宫凡事量才而用,只要能力足够,升几级无所谓。”
李护欣喜着跪下谢恩道:“谢殿下!”
“啪!”
正当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声火铳之声,朱慈烺身边的一个亲卫应声倒下。
“附近有火铳手,护驾!”徐盛猛的大吼一声。
徐盛话音还未落下,又是两道火铳之声传来,朱慈烺只觉得前面一道身影挡住了自己,紧接着这道身影猛的晃动了一下,随之慢慢倒下了。
徐盛通过火光立即判断出了位置,大吼道:“火铳手在五十步外的树上,快将他们拿下!”
朱慈烺平静的看着躺在地上为他挡了一枪的勇卫营亲卫,心中的冷意渐渐上升。
李廷表跪伏在地道:“是臣办事不力,没有及早察觉此事,让殿下陷入险地,还请殿下责罚。”
朱慈烺冷然道:“两日之内,查出背后指使之人!”
“是!”李廷表额头隐隐冒出虚汗。
之前的打斗声和火铳声惊醒了整个村子,村子中的里长带人匆忙赶来,人人手中拿着锄头铁锹等农具,很是彪悍。
朱慈烺进了院子,让李廷表去处理,李廷表往里长面前一站,锦衣卫的腰牌一亮,该村里长在磕了几个头后连忙带人离开了。
在进了院子中后,朱慈烺说道:“徐盛,这几名阵亡的亲卫你好好安排,不要让他们的家人心寒了。”
徐盛点了点头道:“是!”
不多久,李廷表带人回来了,几名亲卫也将两名火铳手拖了回来,这两人见跑不掉了,只好服毒自尽,其中一个因为怕死毒药在嘴中又吐了出来,最终被俘虏了,李廷表让几个锦衣卫将他关在单独房间里审讯。
李廷表又让人将一些刺客的尸体搬到院子中,多点了几个火把照明,仔细检查他们的尸身。
“这几个人身上有千米粒和饼屑,这两种东西是卫所兵常用的军粮。”
李廷表一边检查一边道:“这几个人内衬的麻衣袖口有微小的洞孔,是微小的火花所烫,应该是使用火绳枪时所产生的。”
他又捏了捏刺客的双臂和腰部,皱眉道:“不对,这人右臂比左臂粗壮有力,腰部肌肉僵硬,衣服上还有铁屑,应该是个铁匠!”
李廷表又检查了几十个黑衣刺客,最后得出结论道:“殿下,看来这些刺客来自不同职业的死士,臣可以肯定,其中一些人是卫所兵!”
朱慈烺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色。
经过半个时辰的折磨,那名火铳手终于什么都交代了,验证了李廷表的部分猜测。
为了防止火铳手栽赃嫁祸,李廷表仔细检查了一下这些刺客使用的武器来源,特别两支火铳,发现这些武器来源很是杂乱,但两把火铳确实是太平府卫所中产的。
李廷表连夜传讯给太平府的锦衣卫情报分处,让他们配合调查这些人的身份,同时监视各卫将官的举动。
吴忠怒道:“行刺皇太子,按律诛灭九族,这几个卫所的将官还真是疯了!”
李廷表道:“几世的荣华富贵要交出去,确实让他们疯了,只能铤而走险了,若是成功,富贵依旧在。”
徐盛悠悠道:“拿五百亩地和锦旗一面不好吗?非要作死!”
朱慈烺目光深邃,平静的说道:“传令孙应元,让他速速领军渡江,明日到达太平府!”
众人面色一凛,站直了身形,皇太子又要开始杀人了。
孙应元接到消息后,对皇太子的安危极为的担心,同时他怒火中烧,有人居然为了点土地就干刺杀皇太子,真是无法无天了!
第二日下午,太平府府治当涂县,数百名文武官员在城外迎驾,可他们等了半天却仍然没有发现皇太子的仪仗出现。
太平府知府皱眉道:“不是说皇太子的仪仗就在长江岸边吗?人呢?”
负责迎驾的官员道:“大人,他们上午就到了,一直在没动,听说还安营下寨了.......”
“这.......这是何意啊?”官员们开始议论纷纷。
太平府知府叹息道:“皇太子行事古怪,不好揣测,还是等吧.......”
几个卫所的将官对视了一眼,皆是发现对方眼中的不安。
........
又过了一个时辰,迎驾的官员们或是蹲在地上休息,或是几人围在一起聊天,让远远路过的人觉得很是怪异。
忽然间,远处出现一片旗云,随着旗云越来越近,众官都看到了大旗下的仪仗,特别是那些威武的铁甲大军,引得众人心里很不是滋味,皇太子出巡带这么多兵干嘛?
皇太子的仪仗出现后,城门前鼓乐齐鸣,鞭炮炸响,原本等待的无聊透顶的太平府各级官员纷纷列好了队伍迎来上来,脸上散发出迷人的笑容。
众官齐呼:“臣等恭迎皇太子殿下千岁!”
朱慈烺从龙辇中走出,看着眼前一群文武将官,不冷不热道:“等急了吗?”
太平府知府连忙道:“不急,不急,臣等君,天经地义!”
朱慈烺瞥了他一眼,道:“是不是臣弑君,也是天经地义啊?”
原本赔笑的知府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他惊慌道:“殿下,您这是何意啊?”
朱慈烺面无表情道:“本宫昨夜在太平府境内险些被人刺杀,刺杀之人还不是一两个,足有上百人之多!你这太平府知府不知道?”
紧接着,一群天武军的军士将那些刺客的尸体全部从麻袋中扔了出来,摆在了城门前。
众官看得一阵惊呼,眼中尽是骇然之色,真有刺客行刺皇太子,还这么多!
太平知府诚惶诚恐道:“臣不知啊,谁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
朱慈烺冷冷道:“你不知,本宫知道,拿人!”
天武军的一个营将城门封住,将身着卫所官府的一些武将拿下。
吴忠拿出一道令旨当场宣布道:“建阳卫指挥使汪范岗,指挥同知秦大又.......千户蒋黄石等十三人暗中派百名死士刺杀皇太子,以谋逆罪论处,诛三族!太平府各官员,自知府往下皆降职两级,以作惩处!”
建阳卫的十几个武将面若死灰,谁都没想到,原本天衣无缝的计划仅仅两天不到就败落了,如今还牵连到了家人。
太平府各官员在佩服建阳卫这些武将狗胆包天的同时,也是恨透了他们,混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爬到现在的位置,竟受到这群狗东西牵连被连撸了两级,真是晦气!
第191章
军工、军校
接下来的几天,太平府很是热闹,朱慈烺趁机对太平府建阳卫进行了大清查,顺手把建阳卫从头到尾全撸掉了。
在李廷表的带队下,锦衣卫对十三名武将进行了抄家、诛族,朱慈烺对这些毫无兴趣,他此行最在意的是太平府的矿山。
太平府就是后世的马鞍山,这里铁矿产量极高,朱慈烺早就计划在这里建立一座大型军工厂。
南直隶地区矿产十分丰富,凤阳府境内的宿州等地盛产煤矿,淮南等地盛产铁矿,储存量都极大,以亿吨为单位。
大明目前的产铁重心主要在湖北大冶,广东佛山在此之前也是冶铁中心,现在大明每年铁的产量超过千万公斤,大部分在南方或是岭南,甚至西南地区。
湖广的课铁占整个大明三分之一,不过大冶距离凤阳和南京稍远,在那建立军工厂暂时不利于保护,朱慈烺只能把计划放在距离南京和凤阳都近的太平府。
大明现在已经用焦炭炼铁,生铁经过高温煅烧直接成为熟铁,炼铁所需的焦炭极多,差不多炼一吨生铁就需要焦炭一吨,而按照大明现在的物价,每吨焦炭高大十两银子,普通的煤便宜些,大概几两银子。
军工厂炼铁的煤必须要用好的,不然制造出的武器就会变的垃圾,影响战争。
生铁一吨二十多两,加上炼铁所需焦炭,打造盔甲和火铳、火炮的成本就会很高。
朱慈烺曾经仔细算过这账,如果他要打造十万支火铳,以五斤熟铁炼化成一斤精铁汁,一支火铳大概需要七斤精铁,十万支火铳也就需要将近四百万斤熟铁。
还要打造盔甲,火炮,一副铁甲需要精铁三十多斤,一门火炮则是数千斤,所需要的熟铁更多。
这些仅仅是成本,还有工人打造的费用等等,想要装备十万大军,得花多少银子啊,还有粮草和兵饷,若是以后自己扩军到二十万,三十万,真不敢相信一年要花多少银子。
不过扩军是必须的,在这个世道,就算是皇帝,手里没真军队,到哪都遭人白眼,谁鸟你啊!
在得知太平府有矿后,朱慈烺迫不及待的来太平府,亲自视察矿场和军工厂的选址。
太平府就在长江边,可以利用水排和水力锤锻打造武器装备。
水排早在我国汉朝就有了,水排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冶金史上重大的技术革新,它不仅节省了人力、蓄力,而且推动了冶铁炉向大型发展,是机械工程史上的一大壮举,这项科技的发明与应用,比欧洲早了一千一百年。
在太平府巡视了三天后,朱慈烺选好了军工厂的位置,并起名为江南军器总局,认命吴忠为江南军器总局掌印太监,负责军器局的一切建设和操作,吴忠做过兵仗局的掌印太监,对这个还是比较在行的。
至于孙和鼎,朱慈烺任命他为军器总局总工兼管研究所,负责军器总局一切装备管理和研发工作,科研人员,还是做一些自己擅长的事情比较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