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982


杨廷麟道:“殿下,那点地完全不够啊,周围各府来的百姓们太多了,足有几十万人啊,都等着分地呢!”
朱慈烺道:“继续招募屯田兵,先招募登记下来,田地过段时间再分,凤阳府还有几百万亩的下等地没开垦,可以把他们变成民屯田,分给那些没有成为屯田兵的人家,每户四十亩,凤阳府的下等地先用着,还有那些没种庄稼被没收上来的地,也都分了!”
杨廷麟不解道:“那招募的屯田兵,他们分哪里的土地呢?”
朱慈烺笑道:“自然是周围其他各府的土地!”
各地卫所制度崩坏,七成以上的土地都被卫所军官侵占,这地不收回来不是浪费吗?至于剩下一些军户占有的土地,朱慈烺没打算动,那本来就是人家的。
收回来的土地,再分出去,不管是军屯还是民屯只有土地使用权,没有交易权,也就是不能卖,只能自己用,还得种粮食。
朱慈烺打算慢慢将土地国有化,想要避免土地兼并,也只能将土地国有化禁止买卖,由朝廷分配调控。
虽然这个难度很大,但也必须要做,土地兼并问题是一个王朝灭亡的重要因素,如果放任不管,不着手去解决,只会是掩耳盗铃。
朱慈烺叹息道:事情慢慢来吧,能收多少算多少,未来几年天灾更重,波及面积更广,想要扛过去,粮食产量必须提高。
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一旦遇到天灾粮食减产或是绝产,一年都能要人命,更别说明末的连续七八年旱灾,甚至陕西一些地方持续十几年的旱灾。
封建王朝的救灾制度主要分为灾前预防、灾中救助和灾后救济三个阶段,灾前预防就是兴修水利,其实主要的环节就是各地官府官仓事先屯粮,遇到天灾再开仓放粮食救济。
明末这个时候,许多地方持续了几年的天灾,各地官府的粮仓里连个老鼠都没有,哪里还有粮食赈灾,当官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百姓饿死,或是聚众造反抢大户。
杨廷麟离开皇城回到府衙后,立刻在各地张贴告示,招募预备屯田兵,不过这次名额仅限十万人,还得等待一段时间再分田。
※※※※※※※※※※※※※
北京紫禁城,文华殿中,崇祯皇帝正看着朱慈烺先后发来的几本奏疏。
先是关于凤阳八卫一所的事情,朱慈烺写的内容虽然不多,但所附带的证据十分的充足。
崇祯对朱慈烺在凤阳斩杀那么多文臣武将很是不满,暗道这逆子真是太大胆了,才刚到凤阳几天就搞出这么大的事情,杀了一千多个人,他怎么敢的?
内阁众臣也是心惊,这个小杀星还真不得了,宿州杀了几十个贪官没过几天,居然又在凤阳杀了几百个,幸好当初将他送走了.......
崇祯很想下旨训斥一番,当他看到朱慈烺在宿州和凤阳抄家所得物资时,忽然间大发雷霆道:“这些贪官污吏,真是国之蛀虫!一个小小的从五品知州居然就身家百万,比朕还富裕,真是该杀!”
崇祯的气还没完全消掉,又看到了勇卫营在蒙城大捷的消息,心里这才舒坦不少。
然而他还是不爽,这逆子查抄了那么多钱粮,居然不送一些给自己?光是汇报了,一两银子没见着!
崇祯心中暗道:“你多少送些来给我应应急啊,这算什么嘛!”
没过几天,江南各个御史的弹劾奏章如雪花般将文华殿的龙案淹没了,其内容几乎一致,都是弹劾朱慈烺这个五省总督,江南各省数百名官员甚至联名上奏请天子下旨让皇太子回京。
崇祯心想,回京?回来逼宫吗?
内阁几位阁老看过后,也在想,回京?回来杀人吗?
崇祯在文华殿思来想去,决定下一道圣旨送到凤阳,圣旨的大致内容是:朝廷缺钱了,南直隶拖欠多年的税尽快收上来。
经过内阁拍板后,和圣旨一起送往凤阳的还有一把崭新的尚方宝剑。
薛国观等几个阉党的内阁阁臣心中暗喜,江南是东林党的老巢,您尽管杀呗,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背后默默支持。
第189章
遇刺
凤阳府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朱慈烺决定去庐州府和太平府巡视一番,看看朱大典清查土地的差事办的怎么样。
五月初,朱慈烺令天武军皇家第二旅五千人马随驾南巡,协助朱大典强行收了庐州府和太平府的卫所土地,推行军屯,给新招募的十万预备屯田兵腾地方。
在经过几天的巡视和威慑,并杀了二十多个卫所将官后,庐州府各卫所纷纷服软,表示愿意归还侵占的军户土地。
朱慈烺为了表达对他们配合工作的谢意,每个将官额外奖励了五百亩田地和锦旗一面。
五月中旬,在巡视完庐州府后,朱慈烺继续领大军南下太平府,不过这次他改变了套路,决定微服出巡先行去太平府,大军紧随其后,隔着一天路程。
朱慈烺一是担心朱大典忽悠自己,二是想亲眼看看,亲耳听听,太平府各卫是什么反应,百姓是如何评论此事的。
朱慈烺带着李廷表、徐盛及二十名亲卫一起,快马加鞭向太平府方向飞驰而去。
朱慈烺一路取近道直奔太平府,当渡过长江到达太平府郊外之时,天色已晚。
李廷表说道:“殿下,距离太平府州城还有二十多里路,看来我们今天到州城城门也已经关闭了,前面不远处有一个村子,不如我们在此休息一晚,明日再赶路吧?”
朱慈烺看天色渐黑,照此速度确实如此,因此同意了在前面夜宿一晚,顺便和前面的农户打听一下太平府的情况。
进入村子之后,找了一个大户人家,使了点银子之后,众人吃了点东西,又找了当地人家了解了一下太平府的情况后,便早早的休息了,准备明日一早再赶路。
朱慈烺赶了一天的路,确实有些累了,躺下不多久就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朱慈烺睡的迷迷糊糊的,感觉犹如推自己,他睁眼一看,见李廷表不知何时来到了身边,他刚想询问,却见李廷表低声道:“殿下,外面情况有点不对劲,好像有大批刺客进村了。”
朱慈烺闻言,先是微微一惊,很快又冷静了下来,看来终于有人动手要杀自己了。
他拿出了左轮枪,并上好了子药,对李廷表道:“你去安排,尽量留些活口,本宫想知道谁这么迫不及待的自寻死路了!”
他话音刚落,只听外面已经响起了打斗声,还伴随着几道惨叫声,李廷表微微一躬身,急忙出去了。
徐盛拔出佩剑,紧紧站在朱慈烺的身旁,吴忠也是抄起了一把左轮枪别在身旁。
外面传来了一个亲卫的喝声:“你们是什么人?敢在此行凶?”
外面一个黑衣蒙面人冷笑道:“自然是要你们性命的人!”
这些人不再废话,开始与亲卫们战在一起,时不时的传来刀剑碰撞的声音和惨叫声。
朱慈烺此次出来,带了十名锦衣卫和十名勇卫营的亲卫,见自己人迟迟没有拿下对方,他忍不住出门看了看。
一出院门,只见足有上百个黑衣人围杀锦衣卫和亲卫,场面乱做了一团。
在一声啸响中,十名勇卫营的亲卫纷纷后退,拔出随身的左轮枪对着这群黑衣人一顿乱射。
研究所改进的左轮枪,虽然体积变小了,但发射时还需要自己用手转动火轮,打一发转一次,最主要的是,几颗子药打完之后若是想装填,得需要好几分钟的时间,很是麻烦。
因此,勇卫营的亲卫们不到危机的情况下是不会使用左轮枪的,更不会在远距离使用浪费子药。
现在双方距离的如此近,黑衣刺客们又扎推进攻,此时正是使用左轮枪的极佳机会。
在十名亲卫的火力打击下,这群黑衣刺客们瞬间倒下三十多人,也让他们吓了一跳,不过在经过短暂的恐惧后,这群黑衣人却并未退缩,依旧冲了上来,显然是一群死士。
黑衣人中传来一道冷漠的声音:“全部杀了,一个活口别留下!特别是小太子,不惜一切代价杀了!”
“是!”剩下的几十名黑衣人再度冲杀上来,完全是不要命的搏法。
锦衣卫和勇卫营的亲卫个个身手了得,虽然人少,是一打几的局面,却丝毫不落下风。
其中一个年轻的锦衣卫小旗表现最出彩,他手持绣春刀几乎是一刀一个,最多也是两刀就斩杀一个,他的刀法极快,面对三人的围攻毫无慌张,片刻间挥出七八刀就将三个黑衣人全部斩杀。
朱慈烺看得暗暗点头,同时心中在思索,会是谁想致自己于死地呢?卫所之人?南京勋贵?地主劣绅?这些人的利益受损,都有动手的动机。
看来这些人把自己盯得很紧啊,一有机会就出手了,不过朱慈烺丝毫不惧,他要走的道路注定是一片腥风血雨。
如果一个伟人的诞生,需要踏在无数的尸体上,那我宁愿多一些祸国殃民的凡夫俗子!
在思索间,场中的局面已经越来越有利于己方了,几名锦衣卫虽然动作渐渐迟缓,招架不住了,但身经百战的勇卫营亲卫们则是越杀越猛,伴随着一声声惨叫声,黑衣人一个接一个的倒下。
那名锦衣卫的年轻小旗非常的勇猛,在他的脚下已经躺了一地的黑衣尸体了,他手持快刀穿梭在几个黑衣刺客之间,应付起来游刃有余,时不时一刀下去带走一人,几个刚准备冲过防线攻向朱慈烺的黑衣刺客最终全部惨死在他的绣春刀下。
不多时,战局已经接近尾声了,在损失了四名锦衣卫和两名勇卫营亲卫的代价下,这群刺客死伤了大半。
黑衣首领一看情况不好,就嘬了一声口哨,意思是快撤,这群黑衣刺客撇开对手,就准备逃跑,其中几个腿脚不利索跑的慢的当场被擒下了。
朱慈烺道:“问问他们到底是谁派来的!”
李廷表刚想审问,几名被擒的刺客却已经咬碎了暗藏在牙齿后的毒药毒发身亡了。
第190章
诛三族!
朱慈烺问那名锦衣卫的年轻小旗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名使快刀的年轻锦衣卫单膝下跪道:“卑职锦衣卫小旗李护!”
“起来!”朱慈烺将他扶起,并仔细的打量了一番他,越来越眼熟。
打量了一会儿,朱慈烺又看向李廷表,意味深长的笑道:“我看你们两长得挺像啊!”
李廷表干笑道:“殿下,李护是臣的儿子......”
朱慈烺惊讶道:“你儿子这么大人了还只是个从七品的小旗?这是亲爹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9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