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89


闲适无事之人,镇日
[84]
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也。
古人有言:“扫地焚香,清福已具。其有福者,佐以读书;其无福者,便生他想。”旨哉斯言!
且从来拂意
[85]
之事,自不读书者见之,似为我所独遭,极其难堪。不知古人拂意之事,有百倍于此者,特不细心体验耳。即如东坡先生,殁后遭逢高孝,文字始出,而当时之忧谗畏讥,困顿转徙潮惠之间,且遭跣足
[86]
涉水,居近牛栏,是何如境界?
又如白香山之无嗣,陆放翁之忍饥,皆载在书卷。彼独非千载闻人?而所遇皆如此。诚一平心静观,则人间拂意之事,可以涣然冰释。若不读书,则但见我所遭甚苦,而无穷怨尤嗔忿之心,烧灼不静,其苦为何如耶。故读书为颐养第一事也
[87]

注释
[83]
圃翁:张英,号倦圃翁。
[84]
镇日:整天。
[85]
拂意:不顺心意。
[86]
跣(xiǎn)足:赤脚。
[87]
此段文字引自清代张英《聪训斋语》。
逆境中得快乐
吴下有石琢堂先生之城南老屋。
屋有五柳园,颇具泉石之胜。城市之中,而有郊野之观,诚养神之胜地也。有天然之声籁,抑扬顿挫,荡漾余之耳边。群鸟嘤鸣林间时,所发之断断续续声;微风振动树叶时,所发之沙沙簌簌声;和清溪细流流出时,所发之潺潺淙淙声。
余泰然仰卧于青葱可爱之草地上,眼望蔚蓝澄澈之穹苍
[88]
,真是一幅绝妙画图也。以视拙政园
[89]
,一喧一静,真远胜之。
吾人须于不快乐之中,寻一快乐之方法。先须认清快乐与不快乐之造成,固由于处境之如何,但其主要根苗,还从己心发长耳。同是一人,同处一样之境,甲却能战胜劣境,乙反为劣境所征服。能战胜劣境之人,视劣境所征服之人,较为快乐。所以不必歆羡他人之福,怨恨自己之命。是何异雪上加霜,愈以毁灭人生之一切也。无论如何处境之中,可以不必郁郁;须从郁郁之中,生出希望和快乐之精神。偶与琢堂道及,琢堂亦以为然。
注释
[88]
穹苍:天空。
[89]
拙政园:苏州园林。位于今苏州老城区东北街。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509年),园名取自晋代潘岳《闲居赋》中“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与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中国四大园林。
寄情诗画
家如残秋,身如昃晚
[90]
,情如剩烟,才如遣电,余不得已而游于画,而狎于诗,竖笔横墨,以自鸣其所喜。亦犹小草无聊,自矜其花;小鸟无奈,自矜其舌。
小春之月,一霞始晴,一峰始明,一禽始清,一梅始生,而一诗一画始成。与梅相悦,与禽相得,与峰相立,与霞相揖
[91]
,画虽拙而或以为工,诗虽苦而自以为甘。四壁已倾,一瓢已敝,无以损其愉悦之胸襟也。
圃翁拟一联,将悬之草堂中:
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
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
其语虽俚
[92]
,却有至理。
天下佳山胜水、名花美竹无限。大约富贵人役于名利,贫贱人役于饥寒,总鲜领略及此者。能知足,能得闲,斯为自得其乐,斯为善于摄生
[93]
也。
心无止息,百忧以感之,众虑以扰之,若风之吹水,使之时起波澜,非所以养寿也。大约从事静坐,初不能妄念尽捐,宜注一念,由一念至于无念,如水之不起波澜。寂定之余,觉有无穷恬淡之意味,愿与世人共之。
阳明先生
[94]
曰:只要良知真切,虽做举业,不为心累。且如读书时,知强记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欲速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夸多斗靡之心不是,即克去之。
如此,亦只是终日与圣贤印对,是个纯乎天理之心。任他读书,亦只调摄此心而已,何累之有?
录此以为读书之法。
注释
[90]
昃(zè)晚:傍晚。昃,太阳偏西。
[91]
相揖(yī):拱手致意。
[92]
俚(lǐ):乡野,村俗。
[93]
摄生:养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