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4/470

  之所以会主动进攻,薛永利也是基于一个最基本的军事定理:打仗的目标其实很简单,当敌军想要做什么的时候,你只要不让他做就行了。竟然清军不想恋战,那汝宁军就要缠住他,就是牺牲了自己也不让清军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此一来,皇太极可就坐蜡了。他根本没想到这支明军是如此难缠。要知道,现在皇太极的清军主力可是超过了九万,而薛永利率领的汝宁军却只剩下了三万五千多人,可就是这样,汝宁军还要主动进攻,清军遇上的简直就是一群亡命之徒嘛!
  可不理睬汝宁军也不行,皇太极只能打起精神,继续指挥清军,接连与汝宁军进行了一场场对攻战。
  在连续激战了七天之后,汝宁军终于坚持不住了。薛永利部的伤亡已经超过了万人,部队已经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于是汝宁军只能后撤,暂时退出了战斗。
  可是面对着汝宁军的后撤,清军也不敢掉以轻心,毕竟不知道对面的这群亡命之徒会做出什么反常的举动。于是清军在对峙了二、三天以后,发觉了汝宁军确实丧失了进攻能力,接着他们就留下了一万骑兵断后,而皇太极自己,就亲率着主力开始了渡黄河,继续自己的北上征程。
  而北上的吴世恭带兵七万,于五月二十七日来到凤阳,要调集凤阳驻军一万随同北上。没想到凤阳巡抚马士英是相当“热情”,他只留下了五千士卒留守,自己却亲自率领着凤阳二万大军,要随同吴世恭一起北上勤王。
  马士英的如意算盘打得是相当美妙。如果勤王成功,那他也算得上是首功。毕竟活人要比死人重要,如能救出了崇祯皇帝,就算是失去了凤阳的陵寝,那也是有功无过,朝廷也不会责怪于他的。
  如果真的京城失守,崇祯皇帝驾崩,那也是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而作为一支能够参与逐鹿天下的势力,汝宁军绝对是值得投注的。
  只要最终汝宁军收复了京城,无论吴世恭是建立新朝,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作为留在吴世恭身边的最高文官之一,马士英都能取得首倡之功。那么他在新朝的地位也绝对不会低。
  再说,马士英可是与阮大铖是一派的,他们的利益可是捆绑在一起的。而阮大铖也早已打上了汝宁军的标签。因此,马士英再投注他家,也不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反而会被天下人耻笑。如果那样的话,还不如把自己的全部筹码都押在吴世恭身上呢。
  而吴世恭就算是明白了马士英的小算盘,他也不会让马士英寒心。可是马士英却想要马屁拍到十足,所以他就要把凤阳府可以集中的驻军全部集中起来,并且带上能够带上的所有给养,因此,吴世恭就不得不在凤阳等待了好几天。
  所以等到大军再次出发时,时间已经进入到了六月。接着,吴世恭率军来到了徐州,又汇合了书墨等三个镇三万二千多人马,再加上从徐州征发了三千多民夫,于是汝宁军全军总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二万五千多人。
  六月中旬,汝宁军来到菏泽,汇合了薛永利三个镇二万五千多人马,全军暴涨到了十五万。接着,再北上至开封城黄河边,于六月下旬开始渡河。
  而到了此时,汝宁军粮草的压力也开始凸显了出来,于是吴世恭一边在开封府就地征募,一边就急令汝宁加急调运。等到粮草就绪,全军渡过黄河的时候,时间已经进入到了七月了。
  而在河南府的余子琏也一直在关心汝宁军的行动。当他了解到汝宁军在开封集结了大军开始渡河的时候,余子琏只在洛阳留下了二千驻军,他自己则率领着黑云军三万六千多人马,也开始渡河北上,要与汝宁军保持一致的行动。
  可是当两军刚渡过黄河,他们立刻遇上了田见秀所率领的南路二十三万大顺军。而田见秀一见官军大举得北上,也立刻展开了部队,要阻拦住汝宁军和黑云军。
  在大顺军的大将之中,田见秀的见识并不是出类拔萃的。但他有着二个很好的优点,一个是为人和气,相当关心士卒,所以田见秀所率领的部队就愿意为他卖命;另一个就是田见秀特别服从李自成的命令。因此,此次大顺的南路大军,李自成就点了田见秀为主帅。
  而南路大顺军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阻挡住渡河北上的官军,不让他们妨碍到大顺军的主力攻打北京城。所以田见秀一见汝宁军和黑云军,他就立刻摆出了架势,要与这两支军队决一死战。
  可这么一来,最东面的清军就没有了阻拦,他们是相当顺利地北上,将要威胁到刚进入北京城的大顺军了。
  
  第870章
切断内外城的通道
  
  杨如松骑在马上,匆匆地向迎上来的薛濂等人行了一礼,接着问道:“城中的情况怎么样?有多少贼军入了城?”
  “漫天盖地的都是闯逆啊!将军快些护着咱们跑吧……!”
  “听说宫中的人都跑出来了,皇上那里也大事不妙……!”
  “快些把贼人赶出去!快些把贼人杀干净!……”
  ……
  站在最前排的那群勋贵立刻是七嘴八舌起来,那声音是嘈杂得不得了,可一点有用的信息都没有。杨如松听得是头疼,还好,他一眼看到站在勋贵身后的李禄,于是就问道:“李总兵!情况怎么样?”
  “进城的人数不详。不过闯逆可能已经是打到了皇城。”李禄答道。
  “那么他们冲到了外城吗?”杨如松又问道。
  “就算有,也没几个。不过正阳门、崇文门都未关,可能很快就会冲进来。”李禄又回答道。
  “那好!李总兵!刘公公!你们带着你们的人收住外城,再想办法切断内外城的通道。外城内的局面你们也要控制住。还有,想办法多运些粮草和火药、弓箭什么的到外城,准备坚持到大人的到来。”
  “好!”
  “杨将军!刘总兵!你们随我杀入内城,一定要保证南城的三座城门关闭。”杨如松下令道。
  “是!”
  接着杨如松就抽出了马刀,横拍了自己的坐骑一下,令道:“走吧!汝宁军万胜!”
  “汝宁军万胜!”四周汝宁军的将士也异口同声地高呼道。接着都跟随着杨如松冲了出去。
  ……
  冲入北京城的杨如松发现京城的内城和皇城已经不保,所以就决定全力守住外城。
  而北京城的外城,并不是围绕着内城外围,修建的一道外城墙,而是在南城的正阳门外,单独地修造了一座城。这座外城,其实是因为北京的人口过多,城市扩大,大量的人口在南城外修建了民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座城外之城,所以朝廷索性在南城外修筑了一座“连体城”。因此可以这么说,外城其实也可以算是一座独立的城池。
  而北京的外城,有着七座城门,分别是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此外,还有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这三座是连接北京内外城交通的城门。
  所以现在问题就出来了,要切断内外城之间的通道,首先要堵住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这三座城门;其次要切断内外城城墙之间的通道;最后要切断登上南城内城城墙的阶梯,要不然,杨如松他们根本就没办法阻止住大顺军冲进京城外城。
  而这也是杨如松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像这样从“城外”防守住“城内”攻城的守城战,不说是绝无仅有的吧,也是极其罕见的。
  比如说: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这三座城门,身处外城的汝宁军根本没办法关闭城门,而只能用砂石把这三座城门封死。因为道理很简单,城门都是在城内关闭落闸的,从来也没听说过能从城外打开的城门。
  而内外城城墙之间的通道和南城内城城墙的阶梯也是同样的道理,因为城池都是防外不防内的,反而为了能迅速地调动城内的部队,城墙上的通道都很畅通,这就给杨如松他们带来了诸多困难。
  也亏得杨如松是京城里的土著,非常了解京城内外城的特点,所以他才能抓住守御外城的重点。要不然,换个不了解京城的将领,光是搞明白这一切都需要浪费很多时间,更不用说在三言两语间下令守外城的要诀了。
  于是杨如松、杨承祖和刘古迁他们就要带兵杀入内城,驱散靠近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的大顺军士兵,并且牢牢地护卫住这三座城门,直到外城的人用砂石封住这三座城门。
  而李禄和刘元斌的部队,除了一部分上外城城墙抵御大顺军的攀爬以外,其余的士兵就要用砂石封城门。并且还要炸毁连接内外城的城墙、炸毁上南城内城墙的阶梯,使得大顺军不能利用这些弱点突破进外城。
  所幸的是,因为接近王恭厂,李禄他们能搜集到京城内大部分的火药。再加上当时的逃亡队伍人数庞大,为了准备路途上使用,李禄他们也运送了大批粮草到了外城,所以现在的外城,火药和粮草也并不缺乏,足以支撑过去一段时间。
  到了此时,冲入京城内城的大顺军并不多,也只有一万多人。毕竟曹化淳的献城是临时起意的,在仓促之中,李自成也调动不了这么多的部队。不过随着城门失陷的消息传遍了整座大顺军军营,各支大顺军部队也纷纷行动起来,都涌向了失陷的西直门。
  而入城的各支大顺军部队也都把目标对准了皇城。毕竟谁抓住或者杀死了崇祯皇帝就是首功。再说皇城内有这么多的金银珠宝和美貌宫女,不能立首功,也能顺手牵羊一把,这种好事又有谁会放弃呢?
  而李自成也不会阻止先锋部队的行动,毕竟能当大顺军先锋的部队,都是李自成嫡系老营人马,让他们发些财也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李自成看中的是紫禁城内的那座龙椅。
  因此,冲入北京城的大顺军,是团结中又有竞争。毕竟大伙儿都想要跑得快一些,皇城中的好东西可是手快有、手慢无啊!
  “嘟——!”
  冲入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的汝宁军,他们的前排骑兵刚列完队,还不等后续兵马的到来,就吹起了铜哨,提马就向着前方冲杀而去。
  在黑夜中,铜哨声是相当瘆人。而京城宽阔的街道也使得马匹一下子提到了高速。
  杨如松带着骑兵冲在最前面,没奔驰一会儿,就遇上了一队外出“打野食”的大顺军,所有的汝宁军将士立刻向前平举着马刀,向着这队大顺军冲刺而去。
  “啊——!”面对着这支突然出现的,宛如死神般的官军。那队大顺军立刻嚎叫着想要四散而逃。但就在一转眼之间,汝宁军的骑兵已经冲到了他们的面前。
  
  第871章
内城血战
  
  从即将要到手的胜利,一下子转变为堕入地狱,这心情上的变化就可以让人崩溃。更不用说冲在最前排的汝宁军都是杨如松的亲兵,他们半身板甲,连面罩都放了下来,仿佛身上都散发着阴寒的气息。
  于是那些大顺军的士兵根本就没想要抵抗,他们就想要逃离这群“死神”,如能逃命,再招呼同伴回来“找回场子”。
  可是高速冲刺的汝宁军根本不会让他们如意。被战马踢飞的不说,就是躲避开的人,也躲不过骑在马上汝宁军骑兵的砍杀。这队大顺军立刻就变得稀稀拉拉了。
  于是后排的骑兵立刻是呼啸上前,他们用马刀往两侧一抹,就带去了一条条生命。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这队大顺军就被屠杀殆尽。
  在铜哨声中,汝宁军骑兵稍稍一整队,接着就向下一个目标冲锋而去。
  ……
  “杀得痛快!杀得痛快!”杨承祖兴奋地向杨如松高呼道。
  杨承祖和他的战马上已经溅满了星星点点的血点。今天的杨承祖可是和杨如松一样,冲杀在最前线。大顺军的士兵可被他砍杀了不少,甚至连他的马刀都豁开了几个缺口。可是一想到自己能让李自成吃瘪,杨承祖的心里就像六月暑夏吃了冰块一样舒坦。
  汝宁军冲锋的距离并不需要多远,因为他们只要护卫住三座城门就可以了。所以冲杀的各支部队就很容易相遇,而每次相遇,各支部队也趁机歇歇脚休息一下,恢复些体力,准备着下一次的冲杀。
  “轰——!”
  分割内外城的城墙上传来了一阵爆炸声。那是李禄他们正在炸毁上城头的阶梯和城墙上的通道呢。可这种爆炸,也仅仅是把阶梯和通道炸开几个缺口,毕竟李禄他们不可能掌握现代的定向爆破技术,万一火药的量放得过大,很可能连城墙都被炸塌,到了那个时候,可就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杨将军!真的可以把两座城炸开吗?”
  既然是休息,杨承祖也就顺便聊上几句。就是对李自成的仇恨再深,杨承祖首要考虑的还是自己的安全。
  “哪能呢?”杨如松笑着答道,“那城墙也就是炸上几个大坑,楼梯也最多炸掉一截,派上些死士就可以填埋掉。就是封住了城门,贼人难道不会挖开吗?也就是让他们麻烦一些,到时候还是需要咱们来挡住。”
  “那可不太妙,到时候就有些吃力了。”杨承祖也是笑道。
  “咱们也就是拖时间,等着大人的到来呗。不过有着这些儿郎,就算闯贼有百万雄狮,也能挡他个十来天。”杨如松说道。
  作为吴世恭以前的亲兵统领,杨如松的行为做派很多都是学吴世恭的。而吴世恭向来不怎么愿意蒙骗他人。一直以来,吴世恭向来都把困难放在明处,就是让他人来自己选择。不过这样的态度,也显示出吴世恭这些汝宁军高层都有着强大的自信。
  而现在的杨承祖也就吃这一套,他对杨如松这位本家的态度也就越发欣赏了。造反了这么多年,杨承祖也看淡了生死。可是当罗汝才被李自成杀害以后,杨承祖就特别敏感战友的背叛。所以见到了杨如松如此坦白,他心底里真是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个好东家。
  于是杨承祖就乐道:“呵呵!久闻吴将军的丰姿,只是憾于未得一见。不知老哥我还是否有这个荣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4/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