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4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5/470

  “一定有!”杨如松也微笑道,“也等不了几天了。大人说会来,那他就一定会来。咱们汝宁军可从来不做抛弃袍泽之事。”
  “那好!老哥我手又痒了,要出去再杀上几个贼人!”
  “那就……同去!?”
  “哈哈哈——!”
  深夜的北京街头,人不多,但也不少。有些是趁着兵祸趁火打劫的,但更多是那些官宦人家,他们就想要逃至外城来苟延残喘。
  任破军手持着长槊护卫着一群人在走。他是勇士营的一名带队营头,也是想要往外城而去。
  任破军当年是从蒙古南逃的一名汉民,一到边关,就被编入了边关的死士营。长年在边关作战,任破军也依功逐渐升为了一名千总,后来被边关的监军太监看中,把他调至了京城的勇士营。
  而勇士营,几乎都是南逃的汉民和蒙民所组成,他们也几乎全部都是单身一人,而且也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作为大明朝最强悍的御林军,勇士营的待遇极佳,粮饷补给就不用说了,盔甲、战马等也是全力供应。这个营其实就是御马监的私兵,也是大明皇帝的亲兵。
  所以当内城被大顺军突破,皇城受到威胁时,勇士营的将士还能全力以赴地赶去皇城救援。没想到半道听闻宫中巨变,这就使得勇士营的将士们立刻失去了战斗下去的勇气。
  成也皇帝,败也皇帝。这些忠心耿耿的将士,只要大明朝皇帝还在,他们就有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勇气。可是一旦没有了皇帝,他们就立刻失去了战斗的目标,于是拥有四千人马的勇士营一下子就变成了一盘散沙,全军立刻崩溃了。
  而在崩溃的时候,还有四百多人的士兵跟着任破军一起在逃。而这时候的任破军就想得很明白:匆忙之下,脱下盔甲、扔下兵器已经来不及了,就算是化妆成百姓,这四百多人也不可能化整为零地躲藏在民居中。所以就这么跑一刻是一刻吧!如果能跑到外城那个逃亡队伍那里,这些勇士营的兄弟怎么样也能够多支撑上一些时间。
  也不知是运气极佳,还是运气极差,在逃跑途中,任破军竟然遇上了四十几位化妆成平民的人。而任破军久与御马监的太监们打交道,所以他一眼就看出在这群人中,有许多人是化妆过的太监。
  而在那群太监中,也有人相识任破军。毕竟任破军是在勇士营排名前几位的营头。于是在短短的交谈之后,任破军就惊讶地得知了,那些太监正是护卫了几位太子、皇子、公主和宫中重要嫔妃在逃。
  没啥说的,任破军肯定是护卫着太子他们一起逃了,毕竟有了太子,也让这些勇士营的残军有了继续战斗的目标。而在逃跑的过程中,这支队伍也是越来越庞大,很多同样逃跑的官宦人家和百姓加入了队伍,可更多是溃逃的勇士营士兵又聚集了过来。
  那些勇士营的士兵也和任破军一样,重新有了战斗目标。也别说,在这宛如末世浩劫般的夜晚中,太子就宛如定海……稻草一般,被这些勇士营的士兵给牢牢地抓住了。于是,现在护卫这支逃跑的勇士营将士就超过了千人。
  可是人一多,那逃跑的速度肯定会慢上许多。而这支庞大的逃跑队伍也同样吸引住了大顺军,所以追兵也同样是越追越近。
  见到已经难以逃脱,任破军在心中长叹了一声,他停下了脚步,一挥手中的长槊,叫道:“愿意跟我断后的兄弟留下,其他的人护着太子向外城跑。”
  平日里任破军对营中的士卒还是比较亲厚的,所以听到了他的叫声,也有一百多人停下了脚步。可就在这时,身后也传来了“隆隆”的马蹄声。任破军的心一下子就沉到了谷底:“坏了!贼军前后夹攻,看样子这次可是跑不掉了。”
  任破军连忙安排太子他们依墙站立,接着把勇士营的士兵层层的布置在外围,要和大顺军做着最后的搏杀,来一个垂死挣扎。
  而在黑暗中,身后的骑兵也出现了,他们全身披甲,见到了任破军这群人,他们都高声呼叫道:“让开!让开!”
  一见身后的骑兵是官军打扮,人群中顿时爆发出阵阵的欢呼声:“救兵来了!救兵来了!”很多人都是喜极而泣。而勇士营的士兵也立刻让开了一条道,让着那些骑兵通过。
  那些骑兵立刻冲杀到了大顺军追兵之中,向着身下的敌兵是连续砍杀。见到了救兵的战斗,勇士营的将士也是热血沸腾。“啊——!”一声高喊,勇士营的士兵也尾随着杀了上去。在猝不及防之下,追赶的大顺军被杀得是连连后退。
  而紧随而来的骑兵也不断地投入到了战斗中,一些骑兵见难以再加入战团,他们从马背上抽下了火铳,接着就手持着火铳爬上了马背,挺身翻上街道旁的屋顶。随后,这些爬上屋顶的火铳手就向支援而来的大顺军不断地开火。而在上下两路的连续攻杀之下,大顺军的追兵终于被击溃了。
  见到追兵被击溃,任破军来到领军的骑兵将领前,躬身行礼道。“多谢将军!请问将军您是?”
  “哈哈哈——!任营头!难道你不认得我了吗?”那位骑兵将领立刻掀开了自己的面罩。
  “嗯!?您是?”任破军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将领的脸庞,有些似曾相识,但怎么也回想不起这个人的名字。
  
  第872章
遇上太子
  
  “任营头!你腰上的刀还是我家打得呢。”见到了京城的故人,杨如松的心情是十分愉快。所以他对任破军所说的话还是用的蒙语,就是要显出一些亲近。
  “哦!你是杨师傅家的老大!”任破军一下子想起来了,“你怎么会在这里?还带兵了。不是听说你全家搬出京城了吗?”
  任破军是满肚子疑问。当然,他也只知道杨狗蛋全家出了京城,并不了解当时是被吴世恭强行带至到了归德。不过现在的任破军,也对杨如松的身份倒是没有了任何怀疑。
  “我家大人是汝宁的吴将军。他命令我先来援京城,勤王的大军将会随后而到。”杨如松恢复了汉语,笑着对任破军说道。
  “那这位将军,请您救救父皇吧!”
  “对!您到皇城去救救皇上和皇后吧!”
  ……
  一听是勤王的军队到来,太子朱慈烺和他身边的太监们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这位是?”看着任破军身后的那位少年和随从在插话,杨如松就有些疑惑了。
  “这是太子殿下和两位皇子!我正护着几位殿下去外城呢。现在杨将军来了那正好,就要麻烦您派兵送他们过去了。”任破军很客气地说道。
  一听到这几位少年的身份,杨如松的脸立刻阴沉了下来。虽然杨如松还年轻,但他做了这么长时间的汝宁军高级将领了,再是政治小白,现在也有了政治敏感性。所以一得知那些少年是太子和皇子的身份,杨如松心中就油然升起了两个字——麻烦!
  我们已经知道,这次汝宁军救援京城的目的就是:救出薛呈麟以及吴世恭的家人。对于是否能保住京城和救出崇祯皇帝,汝宁军对此是不做要求。
  讲得再彻底一些,其实汝宁军最希望的是,明朝被推翻和崇祯皇帝全家被杀。这样一来,汝宁军下一步的行动就没有了挟制。
  到了那时候,吴世恭可以随便捧一个藩王,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更大的可能性,就是吴世恭索性披上龙袍,来个真正的改朝换代。
  但话说回来,吴世恭也不愿意崇祯皇帝全家死在自己的手上,有些天下物议还是需要考虑的。如果能减少一些改朝换代时候的残暴手段,那也可以让汝宁军统一天下的过程更顺利一些。
  所以现在的杨如松看到了太子朱慈烺等三位皇子,就感觉到看到了三个热滚滚的烫山芋,是管也不好,不管也不好。
  恰好在此时,后方一骑信使的到来,打破了此时的尴尬:“大人,门都封得差不多了,刘总兵要所有人都撤到外城去。”
  “知道了!那就一起走吧!”杨如松对任破军一说完,就驱马离开了太子他们,接着他就安排部队依次撤退去了。
  而任破军也感觉到了杨如松态度的改变。可他也只能故作不知,转身向太子朱慈烺行礼道:“太子殿下!咱们快些动身吧!”
  虽然年龄还小,但太子朱慈烺他们也感觉到有些不对了。不过现在的他们也都是刀俎下的鱼肉,所以他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躲藏到外城那里再说。至于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下落,也只能祝愿他们吉人自有天相了。
  当冲入内城的汝宁军都撤至外城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守在三座城门口的人立刻拉上了大门,并且落上了门闸。那些门闸都是连夜让工匠赶制的,虽然制作得很粗糙,但总能推延大顺军开城门的时间。接着工匠们依然在城门上“劈劈啪啪”地忙碌着,要为城门上多上几道门闸。而大批的民夫也开始在城门后堆垒砂石,要把这三座城门严严实实地堵塞起来。
  虽然已经是一夜未睡,可杨如松还不能休息。很显然大顺军将会很快地控制住内城和皇城,攻打外城也将是迫在眉睫,杨如松要尽快的安排好守城事宜。
  “其他三道城墙就有劳李总兵和刘公公了。杨将军、刘总兵和任副将,你们就与我的汝宁军一起,守住正阳门这道城墙。”杨如松吩咐道。
  “是!”
  “都把部队分成几队,轮流休息。城内的壮男也都要征调出来,编成队,协助守城。还有,把街道上的人全部安排进屋子里去,闲杂人等不得上街,防止有奸细混进来。这事就麻烦薛侯和张公爷了,周老指挥,您就协助两位大人做此事吧。”
  “好!”
  “把世子、太子和女眷们都集中到城中,沿着里面的街道再修筑一圈墙。万一城墙被攻破,咱们就撤到内墙防守。还有,要把粮草、火药和药材也集中到城中。”
  “是!”
  “把征调壮男的家人也都集中在一起。如有人投敌、退却,其家人全部诛杀。如有伤亡,在下在此承诺,必供养其家人一生。”
  “正该如此!”
  ……
  杨如松是有条不紊地发布着一条条命令。听到这些命令都是井井有条,旁听的那些勋贵和文武官员的心,也逐渐地安定了下来。
  此时逃到外城的京城军民已经有了三十六万多人,已经占了京城总人口的三成以上。而作战的军队,有杨如松率领的七千多汝宁军、杨承祖率领的三千投诚农民军、刘古迁率领的三千多汝州军。而这些部队基本上都是汝宁军绝对控制的,也是此时守城的核心。
  此外,外城中还有刘元斌率领的京营楚军三千余、任破军率领的勇士营兵卒一千多、李禄率领的勋贵护卫八千多人、外城原有的京营守军五千多、还有以周正坤为首的四城兵马司兵卒二千多人、逃至南城的京营溃兵近三千。
  这些兵卒,战斗力是参差不齐,而且都是倾向于汝宁军或者保持中立的,人心并不怎么齐。只是在城外大顺军攻城压力之下,这些部队才暂时聚合在了一起,并服从杨如松的命令。
  而且外城内的青壮也起码可以征调得出四、五万人。不过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青壮也根本来不及整合编组,所以作战的重担也只能落在杨如松这些核心部队的肩上了。
  
  第873章
关宁铁骑的犹豫
  
  “杨将军!杨将军!太子殿下召见!”
  正当杨如松在忙碌的时候,一位太监挤进了人群,要杨如松去拜见太子朱慈烺。
  杨如松立刻皱起了眉。他还年轻,还不怎么会掩饰自己的情绪,所以不耐烦的表情就立刻显露了出来。不过一想到召见的毕竟是太子,自己也不能做得太过分,杨如松又交待了几句之后,带着几名亲兵,跟随着那名太监而去。
  “……杨将军!你劳苦功高,等闯逆退去以后,孤必将禀明父皇,厚加封赏。……”
  听着太子朱慈烺干巴巴地说着一些废话,杨如松就有些不耐烦了。现在是千头万绪,恨不得让时间停止,可太子朱慈烺还要把时间浪费在客套话上,这让杨如松就有些耐不住性子了。
  “多谢太子殿下厚爱!如没什么事,那末将就去安排城防了。”杨如松终于忍耐不住,打断了太子朱慈烺的话。
  被意外打断话语的太子朱慈烺立刻是目瞪口呆。他仅仅是个未成年的少年,刚才的那番话也是身边几位文官和东宫太监教授的,所以一遇上意外,他就有些不知所措了。于是太子朱慈烺就用求助的目光看向了左右。
  “咳咳!”一见冷场,随侍在太子朱慈烺身边的最高文官——前次辅陈演只能出面了,“杨将军!太子殿下的意思就是,看你年轻有为,殿下视你为朝廷柱石。”
  其实此时的召见并不是太子朱慈烺的意思,而是陈演这些文官撺掇出来的。到了现在,陈演他们也明白了崇祯皇帝必然是凶多吉少,所以他们也要为太子继位做准备了。
  而现在太子朱慈烺身边,文官是多的冒泡,部队却屈指可数,所以陈演他们就要太子朱慈烺向杨如松示恩,最好杨如松能投靠过来。如不投靠,最不济也要维持一个良好的关系,以便于太子朱慈烺的顺利继位。
  可是陈演他们根本没想到,他们精心设计的一番话,简直就是对牛弹琴。杨如松根本对话中所包含的隐晦含义是茫然不知。反而感觉到都是些空话、套话。没办法,到最后陈演只能自己亲自赤膊上阵了,而且还把太子朱慈烺的意思明明白白地说了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5/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