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338

  林老爷依旧有些顾虑,迟疑半晌之后才躬身问道:“那,还要刺字吗?”
  赵桓顿时哈哈笑了起来,说道:“朕在汴京时就已经说过,以后我大宋军中的好男儿不许刺字,更是许了军中男儿见官不拜的特权。哪怕是个大兵头,见着当朝宰相也不用下拜行礼,至多一揖便罢。
  朕还说过,凡为大宋而战的好男儿,伤者朕给治,残者朕养之,亡者朕养其父母终老,养其妻儿十八年,这些承诺,不仅仅是对汴京的将士们而言,更是对我大宋所有的将士们所承诺。”
  说着说着,赵桓的谈兴也上来了,干脆一屁股坐在车帮上,说道:“当然,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想要成为定制,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
  不过,朕既然敢这么说,就意味着朕敢这么做,一如当初朕在汴京城时,说要拿金人的脑袋筑京观,朕就拿他们的脑袋筑了京观一样,需要的不过是时间以及过程罢了。”
  随手指了指城外,赵桓又接着说道:“知道京观是什么吧?除了汴京城外有一座,太原城外马上也会有一座,就是拿金兵的脑袋来筑京观。
  为什么要筑京观?因为朕要战捷陈尸,炫耀武功,震慑不臣,因为朕在汴京城时曾经说过,金兵杀我百姓一人,朕就要杀他十人,而且要拿他们的脑袋筑京观。
  朕是皇帝,按照民间的说法就是牙齿能当金子使,朕既然说了要拿他们的脑袋筑京观,就必须要拿他们的脑袋筑京观,谁也拦不住。
  朕还真就不信了,一座京观吓不住他们,两座京观吓不住他们,百十座京观还吓不住他们?朕就是要用京观震慑金人,震慑所有胆敢伤害我大宋百姓的宵小,让他们一有不臣之心,想要伤害我大宋百姓的时候,就会想到京观,然后好好掂量掂量,看看是他们的脑袋硬,还是朕的刀子更锋利!”
  “臣,愿为官家效死!”
  王禀早就已经激动的不能自已,此时听了赵桓这番话,顿时就更加的激动了。
  张孝纯心中微微叹息一声,同样躬身拜道:“臣,愿为官家效死!”
  张孝纯看的远比王禀看的更通透——
  自打今天之后,除非赵桓自己作大死,否则这世间就再没有谁能跟赵桓相抗衡,就算文彦博文相公复生,他也未必有胆子跟当今官家说一句“与士大夫共天下。
  “那成。”
  林老爷心中顾虑尽去,便向着赵桓拜道:“草民家中有六个儿子,个个都是有功夫在身的,回头草民就把他们都送到军中,为官家效力!”
  说完之后,林老爷又笑眯眯的道:“不过,草民还有一个不情之情,望官家能够应下。”
第33章
死战!死战!
  “老汉家中尚有一女,年方二八,虽蒲柳之资,倒也算得上贤良淑德,不知可否常伴君侧……”
  赵桓一脸懵逼的瞧着林老爷。
  合着你这是送完了儿子,顺手还要把女儿也送了?
  不是,你一个往好听了说叫士绅,往不好听了说叫土财主的老头儿,你哪儿来的这么多戏?
  “这个事儿吧,朕说了也不太算数。”
  大庭广众之下,赵桓也不好直接应下,更不好直接拒绝。
  直接应了,自己岂不是成了《杨八姐游春》里面那个被佘太君骂为骚神的仁宗皇帝?
  可要是直接拒了,这岂不是伤了百姓的一片心意?周围这么多百姓可都看着呢。
  但是可以肯定,跟蒲柳之姿无关,因为赵桓从不贪花好色。
  “宫中之事自有定制,有隆祐太后和皇后做主,朕也不便插手。”
  随随便便把锅往孟太后和朱皇后的身上一甩,赵桓的心情顿时舒坦了几分:“不过,林老爷和太原百姓们一片拳拳之心,朕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当然,光说记在心中,那都是虚的,朕不这么干,朕给大家来点儿实际的。”
  说完之后,赵桓又站起身来,高声道:“凡是捐钱捐粮者,无论多少,皆双倍还于百姓,凡从军助战者,赏钱十贯,一应军功、抚恤,皆按军中标准执行。
  此外,无论捐钱捐粮者,还是从军助战者,皆免五年徭役,赐光荣人家匾额一块,朕,御笔亲书!”
  林老爷顿时感觉有些遗憾。
  双倍返还捐出去的钱粮是好事儿,自家能有官家御笔亲书的“光荣人家”匾额更是好事儿之中的好事儿,但是自己这个心里就是有些空落落的,总是有些美中不足的感觉。
  眼看着林老爷还想开口再说些什么,张孝纯连忙插话道:“臣,请官家巡视太原,使太原百姓得睹天颜!”
  可别特么再说了,你家女儿的武力值高到能把她六个哥哥打成狗,能被她六个哥哥亲切的称为“胭脂虎”,以至于现在都还没嫁出去,这几天老夫可都听她六个哥哥说过好几回了!
  ……
  没有掷果盈车。
  倒春寒还没过去,整个太原城中除了一些存放时间长的干果蜜饯之外,便再没有什么新鲜的果子,所以赵桓游了一圈城,车上都没有一个果子。
  手帕之类的小玩意儿倒是收了不少。
  但是回到太原府衙的赵桓并没有感觉到多么开心,甚至吩咐无心把这些东西都拉去封存——
  谁能想到,宋朝的这些小娘子们会这么大胆,光大化日之下就敢往自己所在的车上扔手帕之类的玩意儿?
  扔手帕也就算了,谁家的彪悍婆娘把肚兜也给扔上来了?
  还特么不止一个两个!
  史书上会怎么记载?
  “靖康元年,帝亲征,大胜。巡幸太原,女子多掷手帕与肚兜,盈车不止……”
  气咻咻的瞧了一眼想笑又不敢笑的王禀和张孝纯,赵桓的脸色一沉,说道:“怎么,很好笑?”
  “臣等失礼!”
  王禀和张孝纯一起躬身请罪,但是肩膀一耸一耸的模样分明是在强忍着笑意——
  官家被红肚兜糊了一脸的模样是真的很好笑啊!
  赵桓也被气笑了。
  一开始的时候,整个太原城中的画风还是很正常的,宣布了对太原百姓的赏赐之后,整个太原城中一片欢呼,怎么看都是一副君民同乐的好景象。
  然而随着赵桓开始巡城,整个画风就突然变了——
  在螨清大兴理学之前,中原堂口的女子不仅可以正大光明的出门游玩,还能对自己喜欢的少年表达喜爱之意,南朝时宋国刘义庆就曾在《世说新语·容止》之中有记载。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笑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翻译一下就是,精神小伙儿潘安长得帅,出门时不光有一大片小迷妹过来牵他的手,还有年老的妇人往他车子里扔水果,往往出门一趟,就能带一车不花钱的水果回家。
  左太冲长得丑,出门的时候不仅没有迷妹,更没有水果,有的只是唾弃与口水,所以每次回家都很不开心。
  这就充分的说明了潜藏在人类基因之中的,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长得帅的小伙儿,从古到今都会有一大票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为之倾倒,没人为你倾倒只能说明你长得还不够帅。
  赵桓觉得自己还不如长得丑点儿呢,起码不会被大宋的这些小迷妹们当街扔手帕之类的玩意儿,也就不会出现今天被肚兜糊了一脸的破事儿。
  “说吧,完颜宗瀚大军已退,京观估计再有个两三天的时间就能筑好,卿等对于下一步,可有什么规划?”
  赵桓眼看着王禀和张孝纯忍笑忍得辛苦,只能开始转移话题。
  和王禀对视了一眼,张孝纯躬身道:“启奏官家,臣以为金兵虽退,但是完颜宗瀚定然不会甘心,更不会就此罢休,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卷土重来。
  因此,不光是太原,还有真定,河间等地,因为都是直面金兵的要冲,所以更应该加强防御,同时也应该做好战火起后,百姓没有收成的准备。”
  赵桓点了点头,望向张孝纯的目光有些诡异——
  你说你好好的没事儿笑什么?如果你丫的刚才不笑,就凭着你这几句话,朕都打算让你进入朝堂,甚至让你成为少宰,从此后往太宰培养?
  张孝纯被赵桓看得有些发毛,忍不住躬身道:“官家?”
  “百姓的收成不会受到影响,爱卿可以放心。”
  尽管张孝纯的业务能力比之李纲等人还要强上不少,尽管此人有宰辅之才,但是谁让他笑了呢?
  赵桓就是这么的宽宏大量,甚至没有追究张孝纯刚刚腹诽自己的罪过,而是接着研究起了完颜宗瀚。
  “该担心百姓没有收成的是他姓完的,不是朕。”
  见张孝纯和王禀都是一脸懵逼的模样,赵桓又笑着道:“寇可往,朕亦可往!
  他姓完的敢带兵来,朕如何不敢带兵去?到时候大军直奔析津府,战火起于金国,我大宋的百姓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王禀被赵桓的说法刺激得热血沸腾,当即便躬身拜道:“臣,请为官家前驱!”
  “官家三思!”
  张孝纯却躬身道:“析津府乃是金国南京,西去大同便是金国西京,过了滦河,便是金国的中京,再往北的临潢府更是其上京,一旦官家兵进析津府,便是个三面皆敌的局面。
  然而我大宋缺马,更缺能与金兵野战的骑兵,官家兵进析津府,粮道如何保证?纵然可以就粮于敌,可是箭矢与掌心雷等的补给又该如何保证?”
  “河间府可是我大宋之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