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338

  太原依旧不降。
  到了靖康元年的九月初三,太原彻底失守之后,王禀依然率领饥饿疲惫的士卒坚持巷战,背负着供奉于太原祠庙中的宋太宗御像突围出城,金兵全力追赶,身中数十枪的王禀投汾河自尽。
  金兵得到王禀的遗体后,完颜宗瀚破口大骂,命令士卒策马踏为肉泥以泄其愤。城破之后,太原三十余名当地官吏殉国,金兵屠城报复,在饥饿中幸存的太原百姓几乎被屠杀一空。
  张孝纯被俘后押往云中,四年后,金朝扶立的伪齐政权建立,身陷囹圄的张孝纯违心地接受了伪职,出任尚书右丞相。
  然后,张孝纯曾经投书完颜构,先是表明自己是迫不得已才出仕伪齐,接着又并透露了伪齐皇帝刘豫准备派遣刺客暗杀南宋君臣的计划。
  又过了八年,因为在与南宋的战争中屡屡失败,伪齐被金朝所废,张孝纯等人被遣返南宋之后,张孝纯为自己的失节而深感羞愧,自请致仕,病死于徐州。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曲阜鼎鼎有名的那一家,正是在这个时间彻底分裂成了南北二宗,甚至还出现过三个衍圣公并立的情况——
  金国一家衍圣公,伪齐一家衍圣公,南宋一家衍圣公……
  但是人家没有感到愧疚,更没有什么自请致仕的说法。
  为了圣人香火,为了圣人祖庙,为了圣人啥啥啥的屁话往那儿一摆,反正只要这天下学的还是论语和四书五经,就没人能把这一家怎么样。
  所以赵桓才没有直接杀掉张孝纯,甚至没有打压张孝纯的想法。
  跟那一家相比,被俘后还能主动当卧底的张孝纯绝对是个难得的忠臣。
  摇了摇头,努力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都甩出了又开始习惯性跑偏的脑海之后,赵桓才盯着张孝纯道:“以张爱卿之见,眼下的局面该当如何?”
  张孝纯躬身道:“启奏官家,眼下金兵溃退,完颜宗瀚纵有通天彻地之能,只怕也是回天乏术了。唯今之计,摆在完颜宗瀚面前的路只有一条,一是遣使议和,二是速速退兵回析津府,以图再战。”
  赵桓意味深长的嗯了一声,又接着问道:“那以爱卿之见,完颜宗瀚会选哪条路?”
  “两条路都选。”
  张孝纯躬身道:“若臣是完颜宗瀚,必然会先遣使议和,同时谋图退回析津府的后路,无论议和成功与否,都会在返回析津府后卷土重来,原因有三。
  相对于中原来说,析津府原为燕赵故地,更是一处绝佳的马场,我大宋得之,金国必如鲠在喉,坐卧难安,此其一。
  其二,若是立即卷土重来,还可打我大宋一个措手不及,纵然不能一雪前耻,也可给我大宋添一些麻烦,更能影响到我大宋的农时,使百姓来年收成受损,进而影响整个大宋。
  其三,完颜宗望久经战阵,必知官家大楯车的厉害,若是不早些卷土重来,只怕待到官家北伐之日,一切都悔之晚矣。
  臣以为,有此三点,完颜宗瀚无论议和与否,都会率兵返回析津府,然后整顿兵马之后再度南下。”
  “爱卿之言,与朕所思,皆不谋而合也。”
  赵桓笑眯眯的拍了拍手,望着张孝纯道:“那依张爱卿之见,朕该如何才能把完颜宗瀚和完颜宗望彻底留下?
  毕竟,死了的蛮子才是好蛮子,这是颠仆不破的真理。”
  张孝纯顿时一脸懵逼的望向了赵桓。
  张孝纯很认同死了的蛮子才是好蛮子这句话,但是张孝纯想不通的是,到底是谁给官家的自信,想把完颜宗瀚和完颜宗望都留在太原?
第31章
奉旨议和?
  原本完颜宗瀚和完颜宗望两兄弟所率领的马仔,绝大部分都是骑兵,只有签军和民夫才能算得上是步兵,因为这些人没有战马。
  但是在太原格勒保卫战之后,完颜宗瀚和完颜宗望手底下的签军已经或死或降,所剩不多的正军和铁浮都全部都是骑兵,而且是一人三骑的骑兵!
  在这种情况下,赵桓想要把完颜宗瀚和完颜宗望两兄弟全部留下,自然也就成了梦想——
  打不过,难道还跑不过?
  姓完的跟姓爱新觉罗的不一样,后者基本上都是忙着宫斗宫斗再宫斗,为了皇位或者为了一个送逼女能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根本没时间读书也根本不喜欢读书,所以那些建奴简直是一个比一个蠢,割地赔款也一个比一个大方,反正不是自家的东西就不知道心疼。
  但是人家姓完的不一样,本身熟读兵书不说,还常年打验,有着丰富的战场实战经验,难道人家还不知道打不过就跑,跑了再卷土重来的道理?
  人家姓完的能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完整的背下来!
  所以赵桓也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有些扯蛋。
  但是赵桓心里就是不舒服。
  正所谓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就越想越亏——
  凭什么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大宋不是你完家的城门,由不得你来去自如!
  “现在就看完颜宗瀚会不会如张卿所说的遣使来议和了。”
  赵桓斟酌着道:“倘若完颜宗瀚遣使来议和,张卿家以为又该如何?”
  张孝纯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刚刚还叫人家张爱卿,现在就成了张卿家……
  但是再怎么不是滋味,官家的问话也必须得回答,这是为人臣之道。
  而且不知怎么的,这官家就往椅子上那么一坐,似乎就是一位绝世帝王在俯视天下,不仅让人心中生不起一点儿反抗的念头,还让人心中有为其效死的冲动。
  “启奏官家,臣以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臂。”
  张孝纯躬身道:“彼辈蛮夷罔顾恩义,弱则卑服,强则盗寇,此天性也,纵然议和,也必然会再次南下,一如当初海上之盟。
  故而,臣以为可以效仿张觉故事,向完颜宗瀚强索完颜宗望的人头,若不能成,可退而求其次,改为娄室等人亦可。
  无论成与不成,皆能离间完颜宗瀚与完颜宗望之心,若成,更能伤金国其他宗室之心,远胜断其一臂,伏请官家三思。”
  难怪有人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你看这读书人的心要是黑起来,是真特么坏!
  皮笑肉不笑的点了点头,赵桓才开口道:“朕也是这么想的。”
  当然,想归想,这事儿到底能不能成,主要还是得看完颜宗瀚怎么选择。
  ……
  完颜宗瀚直接跑路了。
  找了半天也没找出个合适的出使人选,再加上赵桓曾经有杀使的黑记录,所以完颜宗瀚干脆选择了不派人议和,直接带着剩下的马仔们跑路了——
  万把人的骑兵虽然不少,但是放在整个太原府到析津府的地图上来看,万把人左右的骑兵跟百十人左右的骑兵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反正一路撤兵一路抢,不存在什么后勤补给之类的问题。
  甚至完颜宗瀚一路上都没做什么掩饰,明摆着一副老子打不过你家狗皇帝但是打你们就很轻松简单加愉快,现在老子要回家,识相的就赶紧给老子让开的鸟样。
  正在太原城中闲逛的赵桓也被完颜宗瀚的这波骚操作给秀得一脸懵逼。
  朕,堂堂大宋皇帝,在太原等你完颜宗瀚派人来议和,傻傻的等了一两天的时间,等来的却是你姓完的偷偷带人跑路的消息?
  这特么是让一个蛮子给晃点了?
  陪着赵桓一起在太原城中体察民情的张孝纯整个人落后在赵桓身后半步,低着头,连大气儿都不敢出,努力的想把自己变成个透明人——
  当初是自己信誓旦旦的跟官家说完颜宗瀚有可能会派人来议和,结果现在完颜宗瀚直接跑路,连个议和使臣的影子都没见到……
  但是吧,张孝纯想把自己变成透明人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他忘了自己还有一个猪队友王禀:“官家!完颜小儿跑了!”
  随着王禀这一嗓子官家,整条街上的百姓都将目光投向了赵桓。
  整个太原城似乎都陷入了定格——
  无数百姓错愕的瞧着年轻得过份、帅得过份的赵桓,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这就是大宋的官家。
  但是太原城中别的可能作假,王禀这个副都总管和张孝纯这个太原知府却是作不了假的。
  这也就意味着,那个帅得过份、年轻得过份的年轻人还真就是大宋官家!
  可是这大宋的官家什么时候有胆子亲征了?
  上一次亲征的官家不还是被寇老西扯破袖子的真宗皇帝来着?
  直到过了好大一会儿,整个太原城才重新变得鲜活越来。
  呼啦啦整条街附近的人全部围向了赵桓,随身护卫着赵桓的皇城司士卒们被吓得三魂七魄飞了一多半,各自抽刀在手之后便背对着赵桓,死死的将赵桓护在了中间。
  赵桓也是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声,心中却又在不停的暗赞王禀干得漂亮——
  刚刚解了太原之围时,因为当时乱七八糟的破事儿还有一大堆,所以赵桓根本就没有大张旗鼓的进城,以至于太原百姓知道是官家亲征才解了太原之危,却没有一个人见识过赵桓的真面目。
  等到安顿好了之后,赵桓有心让太原百姓认识自己这个皇帝,却总不能走到大街上高喊一声朕乃大宋官家吧?
  所以这事儿就拖了下来。
  然后赵桓想着再等一两天也没问题,无论是把那些死了的金兵签军正军筑京观的时候自己露个面,还是等到拔营回京的时候坐在御辇上露个面,总是能让太原的百姓认识自己这个皇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