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359


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朱要吃饼
李节还真猜对了,只见老朱似乎有些惆怅的叹了口气,随即再次向他问道:“你会做饼吗?”
“臣会!”李节闻言也是一愣道,怎么无缘无故的说到饼了?
“很好,朕让人带你去尚膳监,你做好饼带过来让朕尝一尝!”老朱十分随意的道。
李节听到这里再次一愣,这大过年的,老朱忽然提到要吃饼?
不过紧接着李节忽然想到一个故事,当初老朱刚马皇后不久,曾经因得罪郭子兴被关了起来,一连饿了几天都没吃的,幸好马皇后将饼藏在胸口给老朱送去,因为饼刚做好,几乎把马皇后的胸口都给烫伤了。
难道说老朱是想起了马皇后,所以才提出要吃饼?
“陛下,不知您想吃哪种饼?”李节犹豫了一下再次问道,他现在很想知道马皇后当初给老朱带的是什么饼。
“你会做多少就全都做出来!”老朱却没有解释,而是直接吩咐道。
这下李节也没有办法,只得答应一声,随后有小太监带他出了暖阁,然后来到尚膳监。皇帝的饮食也有着严格的规定,甚至涉及到三个衙门,比如一般都是由光禄寺拟好菜单,然后交由皇帝过目,皇帝同意后,再交给尚膳监烹饪,最后再由尚食局服侍皇帝吃饭。
所以民间所说的御厨,其实是属于尚膳监,尚膳监属于十二监之一,本来设有掌印太监一职,由宫中的内侍担任,不过现在的尚膳监却十分特殊,李节来到这里时,没有见到掌印太监,而是一个把胡子刮的十分干净的老头迎接了他。
“陛下让你为他做饭?”只见这个明显不是太监的老头见到李节也颇为惊讶的问道。
“李伴读,这位是尚膳监的总厨徐兴祖徐老,您有什么要求可以向他老人家提!”旁边的小太监立刻笑眯眯的为李节介绍道。
“原来是徐总厨,在下李节,粗通几手厨艺,陛下忽然说要吃饼,于是让我亲自做给他吃,等下还要有劳徐总厨帮忙啊!”李节也十分客气的向徐兴祖行礼道。
其实李节听说过这个徐兴祖,别看对方只是个厨子,但他却给老朱做了一辈子饭,老朱也只放心吃他做的饭,可以说光凭信任这一点,朝中的大臣都不及眼前这个厨子。
“陛下又要吃饼了!”徐兴祖闻言也皱紧眉头,刚才他只别人禀报说陛下派人来做饭,却没想到陛下要吃饼,这让十分了解老朱饮食习惯的他也再次担心起来。
看到徐兴祖的模样,李节也是心中一动,当即上前将对方拉到一边低声问道:“徐总厨,陛下吃饼是不是还有什么讲究?”
“这个……”只见徐兴祖犹豫了一下,随后这才低声道,“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陛下每次吃饼,心情都不太好,这些年我变着花样做了不少的饼,可陛下都不太满意,我伺候陛下几十年了,可到现在都不知道陛下喜欢吃什么饼。”
李节闻言也是脸色一苦,连徐兴祖都不知道老朱喜欢吃什么饼,自己就更别说了。
不过现在箭在弦上,也容不得他退缩,所以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当下李节让尚膳监的人给自己准备好食材,徐兴祖也饶有兴致的站在一旁观看,李节先是把食材都处理了一下,看到李节熟练的动作,徐兴祖也连连点头,因为这证明李节真的会做饭。
等到所有材料准备好后,李节也开始揉面做饼,最先做的饼名叫火烧,这是一种北方的小吃,需要把面揉开,再加上各种调料,最后还要将肥肉揉成面里,拍成扁圆形后,先将两面煎至焦黄,再放入烤炉里烤,这种饼最复杂也最花费时间,所以李节第一个做。
尚膳监本来就有做烤鸭的烤炉,刚好可以用来做火烧。然后李节又做了烙饼和煎饼,煎饼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后世十分常见的煎饼,里面夹上青菜和酱料,另一种则是菜煎饼,其实就是把萝卜之类的菜切成细丝加入面糊里,再倒入平底锅里煎成软饼,吃的时候不用加任何酱料,直接吃味道就相当不错。
等到烙饼和煎饼做好了,烤炉里的火烧也烤好了,当金黄色的火烧取出来时,一股焦香与油香立刻散发出来,引得徐兴祖也伸长了脖子观看,其它三种饼倒也罢了,这个烤出来的饼他却是第一次见,而且光是闻着味道就感觉相当不错。
李节之前多烤了几个,这时看到徐兴祖的模样,于是也将其中一个递给他道:“徐总厨,您尝尝这个火烧的味道如何?”
徐兴祖也不客气,接过火烧掰开,发现这火烧外焦里嫩,面里的肥肉被烧化后,加上葱花和胡椒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股奇特的香味。
“好吃!”徐辉祖一口下去,立刻也连声夸赞道,这个火烧他也是第一次吃,但的确味道很好,刚才李节做的方法他也记下来了,以后倒是可以经常做给陛下吃。
对于徐辉祖的夸奖,李节也是微微一笑,前世他最喜欢吃火烧了,可惜这种面食只在他老家一带有,外面很少能见到,而他偏偏远离家乡工作,想买都买不到,只能自己琢磨自己做,没想到现在倒是派上用处了。
李节把几种饼都放到食盒里,然后向徐辉祖告辞,这才提着食盒再次回到暖阁,这时天都已经黑了,一般人家恐怕都已经围在一起吃年夜饭,然后开始守岁了。
当李节进到暖阁时,发现老朱依然在批阅奏本,之前批完的已经让人撤下,现在是新换的一批,这让李节也有些无奈,老朱真是太拼了,以他这种操劳的程度,就算是铁打的身子恐怕也顶不住。
“陛下,饼做好了,等凉了就不好吃了!”李节这次没有再等候,而是直接上前提醒道。
老朱闻言也抬起头,随后站起身笑道:“打开来让我看看,你都做了什么饼?”
“是!”李节答应一声,然后将食盒打开,并且将四种饼依次拿了出来,因为时间短,所以每样饼都冒着热气。
老朱也一眼就看到了火烧,因为火烧经过烤制后,两面也鼓了起来,看起来就像是后世体育上用的那种铁饼一样,只不过色泽金黄,看起来更加诱人。
“这是……火烧?”没想到老朱一下子就叫出了火烧的名字。
“陛下认识?”李节也是一愣。
“何止认识,当年朕游历天下时,曾经渡过黄河,在黄河北边的一个小县城吃过这东西!”老朱这时颇为兴致的再次道,说完就拿起火烧咬了一口,果然和记忆中的味道一样,外焦里嫩、咸香鲜美。
“味道不错!”老朱似乎被火烧勾起了当年的记忆,竟然一口一口把火烧给吃完了,因为火烧有点干,李节也亲手给老朱倒上茶。
等到吃完火烧,老朱又品尝了一下其它的三种饼,虽然这三种饼的味道也不错,但老朱却只是微微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你辛苦了,坐下来也吃点吧!”老朱这时忽然一指桌子对面,示意李节坐下陪自己吃饼。
李节犹豫了一下也点头答应,然后坐到老朱对面,拿起火烧也吃了起来,他年轻牙口好,吃这种烤出来的饼最合适,几口下去一个火烧就进了肚子,随后他又吃了一整个烙饼和两个煎饼,这才把肚子给填饱了,毕竟他从出门到现在都一直没吃过东西。
看着李节吃的比自己都多,老朱也不禁感慨道:“年轻真好,想当初我能一口气吃二十个煎饼,可惜现在吃两个就吃不下去了。”
“陛下久坐不动,吃进去的食物难以消化,自然不容易感到饿,若是您像太子那样每天游泳两个时辰,肯定也能恢复当年的饭量!”李节闻言却是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劝道。
“你小子倒是会说话!”朱元璋闻言也是笑道,不过随即他却摇了摇头道,“朕老了,身边的人也一个个的走了,现在身边能说话的人也没几个了,再活下去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早点走,天上还有人在等着朕呢!”
老朱说到最后一句时,眼睛也一下子定住了,整个人也陷入到一种思念之中,至于他说那个等他的人,不用想也知道,肯定就是老朱的结发妻子马皇后了。
听到老朱提到马皇后,李节也一下子住嘴不敢再出声,因为他知道马皇后是老朱心中的一个禁忌,除了朱标外,外人最好不要在老朱面前提到马皇后,否则后果难料。
只见老朱沉思了好一会儿,这才忽然清醒过来,然后扭头打量了一下李节这才再次开口道:“李节,朕这一生见过无数的人,但若论博学多才,以及卓识远见,却无一人能与你相比,朕有一件事想要向你请教!”
“陛下言重了,臣定当知无不言!”李节听到老朱竟然用上“请教”这个词,当即也有些惶恐的道。
第一百九十三章
英雄迟暮
只见老朱眯起眼睛,似乎是在回忆着什么,过了片刻这才再次道:“朕驱逐鞑虏,开创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子孙后世也是殚精竭虑,想尽办法稳固大明的江山,可是朕最近却常常在想,我大明的江山能够延续到几时?”
李节听到老朱的问题却一下子沉默下来,他忽然感觉到老朱真的老了,人一老就喜欢回忆过去,怀念故人,甚至对自己这辈子所做的事产生怀疑,连一向自信的老朱,现在都已经产生了动摇,不知道自己打下来的江山能够传承多久?
“陛下想要传承多久?”李节沉默良久后,终于抬头看向老朱问道。
“朕当然想让大明的江山代代相传,永不更改!”老朱实话实说道,今天是新春佳节,他也很想找个人说说心里话,所以才把李节留了下来。
“这个……”李节闻言却是沉吟不语,似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怎么,你是不敢答还是不想答?”老朱看到李节犹豫的模样也是脸色一冷道。
“陛下想听实话还是假话?”李节再次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抬起头反问道。
“假话怎么讲,实话又怎么讲?”老朱再次问道。
“如果陛下想听假话,那臣肯定会回答,我大明江山永固,万世不改,如果陛下想听实话……”李节说到这里忽然再次露出犹豫的表情,最终还是一咬牙道,“如果陛下想听实话,当年始皇帝也和陛下想的一样!”
“你……”老朱听到李节最后的那句话却是气的眼睛一瞪,眉毛都立起来了,秦灭六国,赢政自称始皇帝,而且还幻想皇位可以二世、三世……,一直到千世万世的传下去,这种想法还真和老朱一模一样,只不过拿自己比做毁誉参半的秦始皇,老朱还是十分的恼火。
“陛下,这是您让我说的实话!”李节看到老朱生气的模样也急忙为自己辩解道,同时也做好闪避的准备,万一老年真的拿盘子砸他,他也好及时躲开。
幸好老朱没有动手的打算,反而慢慢的控制住了自己的怒火,脸色也冷静下来,随后长出了口气盯着李节道:“你小子觉得朕是秦始皇?”
“陛下有始皇帝之雄才大略,而无始皇帝之过!”李节急忙一个马屁拍过去道。
其实凭心而论,老朱和秦始皇还是很像的,两人都是雄才大略、气吞山河的人物,而且历史上对两人的评价都是有褒有毁,当然老朱的评价相对要好很多,毕竟老朱虽然杀了许多的功臣,但并不是一个公认的暴君。
另外秦号称三世而亡,但其实真正只传了两世。老朱也一样,他把皇位传给了孙子,结果孙子做了四年皇帝就被人推翻,虽然抢皇位的人是老朱的儿子,但从法理上来说,老朱的皇位传承也只传了两世,朱棣篡位其实已经开创了一个新的王朝。
对于李节的马屁,老朱却是冷哼一声再次追问道:“别和朕耍滑头,你觉得我大明的江山能够传承多久?”
“这个……”李节闻言也十分无奈,这个问题他当然知道,历史上的大明朝一共传承了十六代帝王,共两百七十六年,不过现在由于他的穿越,历史的走向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这个数字应该不准了,至于日后大明能传承多久,他也不知道。
“别有什么顾忌,朕今天只想听实话!”老朱再次开口道。
李节闻言也知道躲不过去了,于是只得回答道:“启禀陛下,若从秦朝开始算的话,最长的是东西两汉共四百多年的江山,第二则是南北两宋,约有三百多年的江山,再接下来就是唐朝两百八十九年的江山,汉与宋虽长,但却都分为两部分,所以真正算起来,唐朝应该统治最长的朝代了。”
“你的意思是说,满打满算的话,朕的大明恐怕也无法延续三百年了?”老朱闻言沉吟了片刻这才开口问道。
“陛下的这个问题臣其实也无法回答,按照历史的兴衰的确如此,但也非绝对,历史上有太多的偶然,谁也无法预判历史的走向,所以对于大明的未来,臣也只能用‘尽人事、听天命’这六个字来概括!”李节最后终于说出了心里话。
“尽人事,听天命!”老朱将这六个字仔细琢磨了几遍,脸上也露出几分迷茫的神色,他以前并不是一个信命的人,甚至认为命运只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却慢慢的发现,哪怕他做了皇帝,也依然有太多的事无法被他掌握在手中。
看到老朱迷茫的模样,李节心中也忽然涌上“英雄迟暮”这四个字,当年那个从草莽之中起兵,打败陈友谅等各个竞争者,一举将蒙元驱逐出中原的朱元璋的确老了,甚至他已经开始为自己的身后事而担忧了。
“陛下,虽然王朝的兴盛衰败是历史的规律,但也并非没有延长一个王朝寿命的办法。”李节想了想再次开口道,面对表现出衰老状态的老朱,他忽然也感到有些心软。
“什么办法?”老朱闻言精神一震问道。
“陛下可还记得,当初我曾经说过,您并没有真正的打败蒙古人吗?”李节开口反问道。
“当然记得,朕虽然驱逐了蒙元,但蒙元只是蒙古人的一部分,他们在西方还建立了不少的汗国,这些汗国依然由蒙古人统治,甚至有些还能威胁到大明的安全!”老朱点头道,这件事也让他打开眼界,第一次把目光投向中原以外的地区。
“不错,蒙古人的做法其实很明智,一来他们打下来的土地实在太多了,只能分而治之,二来他们分成数个汗国,哪怕其中一个或几个灭掉了,其它汗国依然还在,蒙古人的统治就不算灭亡,其实陛下可以参考一下这些蒙古人的做法。”李节再次开口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