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359


“哇~,竟然真的看到很远的地方!”当朱允熥通过望远镜看清远处的景色时,也是夸张的大叫一声,满脸都是不敢相信的神色,他没想到神话传说中的千里眼竟然真的可以实现。
“李伴读,我想看看皇城外的景色,可是好像被城墙挡住了!”朱允熥一手举着千里眼,一手拉住李节的袖子急切的道。
“那咱们只能去找个高一点的地方,正所谓站在高才能看的远。”李节再次一笑道,对于他来说,皇城外的景色根本没什么好看的,但对于从小长于深宫中的朱允熥来说,城外却是他最为向往的地方,虽然昨天朱标带他们去了军器局,但进出都在马车上,他顶多在军器局转了几圈。
“咱们去书楼,那里比较高,肯定能看到城外!”朱允熥闻言也立刻想到一个地方,随后拉着李节就往外跑。
所谓书楼,其实就是藏书楼,南京这边监着长江,水道纵横,导致空气比较潮湿,所以书籍也容易泛潮发霉,大本堂这里为了藏书,专门建造了几座高大的书楼,一共有三层,上面两层专门用来藏书,这样可以隔绝一些潮气。
两人快步登上书楼的三层,当朱允熥再次举起望远镜时,果然可以越过城墙看到城外的一些景色人物,特别是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虽然因为离的太远看不真切,但也足让他感到万分新奇了。
朱允熥看城外感觉什么都新鲜,过了好一会儿,他这才放下千里眼兴奋的向李节道:“先生,如果我们乘着热气球飞在天上,是不是看的会更清楚一些?”
“那是当然,飞在天上往下看时,整个京城都如同棋盘一般,人与车马就像是棋盘上的棋子,而这千里眼本是装备给军中的将领,让他们用来观察战场上的情况。”李节再次笑着回答道,只是话中似乎做了许多的暗示。
朱允熥很聪明,再加上昨天又刚看过火枪手的演练,现在听到李节这些充满暗示的话也露出沉思的神色,过了片刻他这才试探的问道:“先生,那如果在战场上,将领乘着热气球飞在天上,然后拿着千里眼,是不是就可以掌握战场上敌人的一举一动?”
“咦?对啊,没想到你竟然能想到这一点!”李节当即大喜过望的夸赞道。
“这很重要吗?”看到李节夸张的模样,朱允熥也有些不敢确定的问道。
“这是当然,热气球虽然是我发明的,但对于它的用途还在探索之中,现在只是由钦天监来乘着它上天,以便于观察天象与地理,除此之外我还没想到它其它的用途,可是经你这么一提醒,倒是让热气球多了一个在军事上的用途。”李节再次一脸喜色的夸赞道。
李节当然是在演戏,从昨天带朱允熥观看火枪手操练、参观热气球,再加上今天送他千里眼,以及刚才言语上的暗示,他做这些就是为了让朱允熥想到热气球在军事上的用途,毕竟他都已经提示的这么清楚了,如果朱允熥再想不到,那可就真的没救了。
“真的吗?”朱允熥并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什么特殊,但是看到李节这么高兴,又让他感觉自己好像真的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东西,这使得他心中也一下子涌出一股骄傲与自信,小身板都不由自主的挺直了。
“当然是真的,既然是殿下你想到的,不如你来写篇热气球在军事用途方面的文章,把自己想到的都写在上面,到时再交由太子殿下观看,我相信他肯定会十分高兴的!”李节再次兴奋的开口道,不过这次他干脆由暗示改为明示了。
“父亲真的会高兴?”朱允熥再次有点不敢相信的问道。
“当然会喜欢,你不要忘了,我可是凭着热气球和千里眼,才成为太子伴读,连我都没想到的问题,你竟然想到了,太子定然会对你刮目相看的!”李节再次鼓动道。
第六十五章
好深的算计
回家的路上,李节也是心情愉悦,朱允熥的调教计划进展顺利,一切都按照自己计划的那样向前发展,估计用不了多久,朱标就要对他的这个儿子刮目相看了。
为了娶朱标的那位准公主女儿,李节可是做了一整套的攻略,之前送玻璃镜子,其实只是在通知那位准公主,我李节要准备泡你了。
不过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恋爱自由,李节想要娶对方,就必须得到朱标的同意,而这件事的关键就在朱允熥身上,所以李节才会对朱允熥花费这么大的心思。
“老朱这么做难道是为了……”不过在冷静下来后,李节忽然又低声自语道,似乎想到了什么,只是说到一半却又露出犹豫的表情,好像有些不太肯定。
之前朱元璋明明拒绝了李节求娶公主,但却借助汤和的手指点他,让他把目标转向朱标的女儿,也就是他的亲孙女,对于这件事,李节一开始也想不明白,但现在随着与朱允熥等人的接触,他也慢慢的有了一些猜测。
史书上记载,朱元璋对朱允炆这个皇长孙十分喜爱,所以在朱标死后,立刻将他立为皇太孙,死后也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但现在随着李节与朱允炆的接触,他却对这种说法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老朱这个人眼里不揉沙子,看人是一看一个准,连李节的那点小心思都被他看的通透,在选择继承人这件事上,老朱肯定会更加谨慎,而且朱允炆又是他从小看到大的孙子,怎么会不知道他身上的巨大缺点?这根本就说不通!
所以李节现在越来越肯定,当初老朱之所以传位于朱允炆,其实是没得选择,培养多年的太子朱标意外去世,而当时朱标有四个儿子,但最小的两个儿子分别才七岁和一岁,只有朱允炆和朱允熥勉强成年。
本来朱允熥也算是嫡长子,但以他之前的表现,估计历史上的朱允熥也不会是什么人才,至少无法与朱允炆相比。
事实上朱允熥在原来的历史上也的确很平庸,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也很少,只说朱棣入京后将他贬为庶人,然后囚禁在中都凤阳,后来在三十多岁时不明不白的暴毙而亡。
所以看来看去,朱允炆就成了老朱唯一的选择,但老朱对朱允炆的缺点知之甚深,生怕他坐不稳江山,所以才在执政的最后几年大开杀戒,光一个蓝玉案就清洗一万多人,为的就是让朱允炆登基后少一些阻力,却没想到祸起萧墙,自己的儿子夺了孙子的江山,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老朱对朱允炆这个孙子并不放心,又看出朱允熥不成器,所以才放我进来,让我帮他培养孙子吗?”李节再次低声自语道,不过紧接着他又觉得这种说法说不通,老朱怎么知道自己有能力帮他培养孙子?
“不对,老朱根本不需要知道我没有能力,他只需要知道,我想要娶朱允熥的姐姐,就必须和他打好关系,而朱允熥又不受朱标的宠爱,所以我肯定会想办法改变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朱允熥,从而让朱标改变对朱允熥的看法,而只要我做到这些,哪怕不用朱标同意,老朱也会把孙女嫁给我!”
李节说到最后也眼睛发亮,他觉得自己已经猜透了朱元璋的心思,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有枣没枣打两杆子”,如果李节真的能改变朱允熥,朱元璋就有了一个出色的孙子,如果不能,对他来说也没有太大的损失,无非就是维持原状罢了。
想到上面这些,李节也不禁暗自咂舌,老朱的算计简直太深了,自己虽然比古人多出几百年的见识,但是在玩阴谋诡计方面,却连给对方提鞋都不配。
更让李节无语的是,明明自己被老朱算计,但他却偏偏没有丝毫生气的感觉,甚至还觉得颇为庆幸,好像是老朱特意给了他一条生路似的,难道自己就是传说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没实力就要甘心被算计,等到保住这条命后,老子立刻退出朝堂,养花遛鸟、平平淡淡过完下半生!”李节心中发狠的暗自道。
春和宫,朱玉宁依然按照自己的习惯练习着书法,她每日的生活十分规律,上午和下午只有一个时辰读书写字,剩下的时间要么陪着弟弟妹妹,要么自己去花园里发呆,这几天她又多了一个习惯,那就是照镜子,毕竟女孩子哪有不爱美的?
不过就在这时,只听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有人风风火火的闯进来,朱玉宁不用抬头也知道,肯定是弟弟朱允熥又来了。
“阿姐!你快帮我看看我的这篇文章怎么样?”朱允熥兴冲冲的来到朱玉宁面前,随即就把这篇墨迹还未干的文章塞到姐姐手中。
“《论热气球于军中所用》,这是你写的?”朱玉宁看到文章的题目也有些惊讶的抬头看着弟弟道,文章的好坏先不说,朱玉宁却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最讨厌写文章,有时还求自己代笔,可是他现在竟然主动写文章,这简直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对啊,今天我和李伴读闲聊,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鼓励我把想法写下来送给父亲,还说父亲肯定会喜欢。”朱允熥十分兴奋的道,他回来后立刻开始动笔,因为是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也感觉写的极为顺畅,这甚至是他写的最满意的一篇文章了。
听到又是那个李伴读的主意,朱玉宁也不禁俏脸一红,随后她这才把目光转向朱允熥写的文章,结果让她惊讶的是,整篇文章虽然谈不上文采,但却极为有条理,而且还设想将热气球用在军中,只是其中有几处名词她看不懂。
“小弟,何为手雷?又何谓千里眼?”朱玉宁指着文章中自己不懂的名词问道。
“手雷是一种火器,点燃扔到敌人中会爆炸杀敌,那天我和父亲一起去检阅火枪手时,见过他们用手雷,所以就在想,能不能把手雷也用在热气球上,到时热气球飞在敌人头上,再把手雷往下丢,岂不是更能杀敌?”朱允熥越说越兴奋道,这个想法是他与李节分别后才想到的,于是也写进了文章里。
朱玉宁虽然是个女孩子,但对这种打打杀杀的事并不排斥,反而还饶有兴趣的问了一些关于手雷的事,最后这才再次问道:“那千里眼呢,文章上说它可以帮助将领观测敌情,难不成真的像它的名字一样,可以看到千里远?”
“千里眼就是这个,阿姐你一看便知!”朱允熥说着把李节送给他的千里眼也拿了出来,并且教朱玉宁怎么用,结果当朱玉宁看到远处的情景后,也露出了赞叹的神色。
“原来如此,站的高看远,千里眼加上热气球,也就能观测敌情,使敌人的一举一动都尽入眼中,而装备了手雷又能杀敌,还不用担心敌人能攻击到热气球,这简直就是杀敌的利器!”朱玉宁说到最后也露出兴奋的神色。
朱玉宁的外公可是鼎鼎大名的常遇春,虽然常遇春死的时候她还没有出生,但她小时候也经常听母亲讲起外公的英雄事迹,朱玉宁虽是个女子,最崇拜的就是自己那位号称常十万的外公,对军中的事务也极感兴趣,朱允熥似乎也遗传了这一点。
“阿姐,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父亲看后会不会高兴?”朱允熥再次急切的问道,从小到大,他都没有受过父亲的夸奖,而偏偏朱允炆却经常被父亲夸奖,这让朱允熥也极其渴望证明自己,只是以前没有机会,甚至连他自己都快要放弃了。
“送给父亲?”朱玉宁听到弟弟的话却露出迟疑的表情,因为她知道,父亲之所以不喜欢朱允熥,并不仅仅是他不优秀,而是因为母亲因生朱允熥难产而死,这才导致父亲心中有疙瘩,仅仅靠一篇有见地的文章,恐怕很难改变父亲对朱允熥的看法。
想到这里,朱玉宁忽然神情坚定的道:“这篇文章不用给父亲看了!”
“那给谁看?”朱允熥闻言也是一愣。
“咱们去见皇爷爷!”朱玉宁说完拉着朱允熥就往外走,她深知相比父亲朱标,皇爷爷对朱允熥并没有什么偏见,而且皇爷爷可是有名的统帅,他也更能看出弟弟这篇文章的价值。
第六十六章
朱允熥要出宫
暖阁之中,朱玉宁与朱允熥有些紧张的站在一旁,朱元璋端坐在书案后,手中拿着孙子的文章正在仔细的观看,哪怕是在私下里,他身上依然带着一股帝王的威严,让人不敢亲近。
“不错不错!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过了好一会儿,朱元璋这才抬头看向朱允熥问道。
“启禀皇爷爷,这些都是孙儿自己想的!”朱允熥急忙上前道,他平时就胆小,对自己这位威严的祖父也有些畏惧,如果不是听到祖父的夸奖,他恐怕都不敢上前回答。
“和我说说,你为何会想到这些?”朱元璋脸上也终于露出几分温和的笑容问道。
看到祖父竟然对自己笑了,这让朱允熥也心中一松,当即再次回道:“这件还要从那天父亲带我们去观看火枪兵操练说起……”
其实朱允熥对热气球的构想并不算太高明,甚至只要是有一些军事素养的人,在见识了热气球和望远镜、手雷后,都可能会想到将他们组合在一起应用。
比如朱元璋自己,他在见到热气球后,就立刻意识到,这东西可以与千里眼一起使用,而且还能装备一些火器从空中投掷,当然这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比如热气球的可靠性,以及造价等细节问题。
不过朱元璋能想到并不稀奇,关键的是朱允熥还只是个十一岁的孩子,而且对热气球、火器和千里眼也只是见了一面,他就立刻意识到这些东西可以组合使用,这对于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已经十分的难得了。
听完朱允熥的讲述,朱元璋终于畅快的大笑一声,随后再次夸赞道:“允熥你年纪不大,以前也没有接触过军事,却能想到这些,实在是让我出乎意料,从你身上,我倒是看到了几分当年你外公的影子!”
听到祖父夸自己像外公常遇春,朱允熥也激动的全身发抖,不过旁边的朱玉宁却笑着上前道:“皇爷爷莫要太夸奖小弟了,免得他日后骄傲,可就不好管束了!”
“哈哈~,该夸还得夸,我不像你爹,教儿子只知道一味的严厉,允熥这么好的孩子,看被他教成了什么样子?”朱元璋却是大手一挥道,朱允熥的表现让他极为满意,这也是他最近最为开心的一件事了。
朱允熥听到祖父的话却是眼圈一红,心中即委屈又高兴,他以前只觉得皇爷爷严厉,但现在才发现,相比父亲,皇爷爷对自己好多了。
“允熥,你表现的不错,想让皇爷爷赏你什么?”朱元璋这时再次和蔼的向朱允熥问道。
朱允熥也是一愣,他来之前并没想到皇爷爷会赏赐自己,而且还让自己选,如果换作以前的他,恐怕这时也会显得手忙脚乱,但现在他却忽然涌出一个想法。
“启禀皇爷爷,孙儿有两件事想求皇爷爷!”朱允熥再次行礼道。
“哟~,我只说要赏赐你,结果你竟然求我两件事,你小子还真是贪心啊!”朱元璋闻言也再次笑道,“说吧,我今天心情好,你都有哪两件事要求我?”
“第一件事,孙儿想拜李伴读为师!”朱允熥说完有些忐忑的看了朱元璋一眼,似乎怕他不答应,于是再次补充道,“李伴读博学多才,孙儿与他相处这些天来,经他的点拨,有种醍醐灌顶之感,所以孙儿想拜他为师,请皇爷爷恩准!”
朱允熥虽然不像朱允炆那么聪明,也不傻,他也知道自己身上的这些变化,都与李节有关,而且他也能感觉到,李节是真的在帮助他,朱允熥自己也很喜欢身上的这些变化,所以他才想和李节的关系更进一层。
旁边的朱玉宁却是被弟弟的话吓了一跳,甚至觉得朱允熥有些冒失,因为身为皇孙,他的老师必须由祖父或父亲来指定,而不是他自己来选择。
“第二件事呢?”朱元璋听后却是不置可否,只是沉默了片刻就再次问道。
“第二件事,孙儿想请求皇爷爷恩准,让我能够经常出宫,上次我陪同父亲外出,这才发现许多东西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只有亲历亲为,才能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朱允熥长吸了口气再次道。
听完朱允熥的两个请求,朱元璋也再次沉默了良久,旁边的朱玉宁更是快要担心死了,因为弟弟的两个请求都有些过分,她也生怕因此惹怒了祖父。
最终朱元璋却忽然看着朱允熥一笑道:“李节的确是个人才,不过拜师还是太早了,毕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做皇孙的老师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