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359


朱允熥闻言也露出失望的神色,不过紧接着朱元璋就再次开口道:“虽然不能拜李节为师,不过你想经常出宫的请求我答应了,你爹读了那么多的书,却把自己读傻了,连教儿子都不会,当初我教他和他的那些兄弟们时,也经常将他们放养在外,否则怎么能体会民间疾苦?”
“谢皇爷爷!”朱允熥听到后面的话也是精神一震,当即拜谢道。
“先别急着高兴,你出宫可以,但也不能没有限制,而且学业也不能完全放弃,这样吧,以后你每天上午读书,下午就随你自己的安排,另外你不是喜欢李节吗,每次出宫就让他陪着你,你的行程也由他安排,若是你出了什么意外,朕拿他是问!”朱元璋最后又补充道。
“太好了,孙儿定然不会给皇爷爷闯祸!”朱允熥闻言当即大喜过望的叫道,虽然上午还要读书让他有些不喜,但下午却自由了,而且还能让李节陪着,肯定能学到不少的东西。
旁边的朱玉宁这时也悄悄的松了口气,特别是听到弟弟能够出宫,而且又有李节这样的人才陪着,这让她感觉整个人像是卸下了一个沉重的担子,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但随即她又眼圈一红,一股没来由的悲伤让她又感觉想痛痛快快的哭一场。
“阿姐,你……你怎么哭了?”欣喜的朱允熥却很快发现了姐姐的异常,当即关切的轻声问道。
“没什么,姐姐是在为你高兴!”朱玉宁含着眼泪勉强露出一个笑脸,随即又轻声道,“允熥你先回去,我有些话想和皇爷爷说!”
朱允熥不明所以,但他还是很听话,当即他向朱元璋再次行礼告别,然后迈步出了暖阁。
等到朱允熥离开后,只见朱玉宁立刻跪倒在朱元璋的面前行了大礼道:“谢皇爷爷!”
“你这丫头,命苦啊!”朱元璋看着自己的长孙女也露出爱怜的表情,“你娘不在了,你大哥也夭折了,只剩下你这丫头拉扯着弟弟妹妹,正所谓长姐如母,你的辛苦祖父都看在眼里,当初你皇祖母还在世时,说最心疼的就是你这个孙女!”
坚强如朱玉宁,这时也泪如雨下,最后更是伏地痛哭道:“孙女也想念皇祖母,想念母亲和大哥他们!”
朱玉宁似乎要把所有的委屈全都哭出来,母亲早逝,父亲又不喜欢弟弟,逼的她小小年纪就要承担起照顾弟弟的重任,这也使得她远比同龄人要成熟稳重的多,但做为一个女儿家,又有谁不希望能在父母的膝下撒娇示宠,可是朱玉宁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机会。
朱元璋也知道朱玉宁心中的委屈,所以也放任她痛哭发泄,等到朱玉宁哭的差不多了,他这才上前扶起孙女道:“玉宁,允炆和允熥都是朕的孙子,朕不会偏袒任何一人,日后如何,就要看他们自己的表现了!”
朱玉宁闻言也心中一震,祖父话中似乎另有深意,不过没等她深思,却见朱元璋再次吩咐道:“好了,你去把你爹叫来,有些事我是要和他好好的聊一聊了!”
第六十七章
胡狱再起
天色将晚,朱标一脸懵逼的来到东暖阁见朱元璋,他本来和吕氏正在吃晚饭,没想到女儿朱玉宁两眼红肿的跑来找自己,好像是大哭了一场似的,问她她也不说,只说父亲朱元璋要见他。
“参见父皇,玉宁她……”
朱标快步进到暖阁行礼,刚想问女儿为什么会哭,却被朱元璋打断道:“玉宁没事,你先来看看这篇文章!”
朱标闻言也更加不解,不过还是走上前接过文章,当看到题目也是一愣,随后把文章大概的看了一遍后,结果他却是眉头紧皱道:“父亲,这文章的想法虽然不错,但却有许多的问题没有解释,而且文章写的也平平无奇,实在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朱标说话时也在暗处奇怪,这天都快黑了,父亲竟然为了一篇毫无新意的文章将自己叫来,这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再仔细看看!”朱元璋却没好气的道,亏他还是个当爹的,竟然连自己儿子的文章都认不出来!
朱标看到老爹发火,心中也更加莫名其妙,当下再次仔细的看了一遍文章,这次他也终于发现了一些东西:“这个字迹……好像是允熥的吧?”
“你这个爹总算没白当,这就是允熥写的文章!”朱元璋再次没好气的道,这么久才认出儿子的笔迹,由此可知朱标平时对朱允熥的态度。
“允熥竟然还有这本事?不会是别人代写,他抄了一遍送上来的吧?”朱标却是一脸怀疑的道,虽然他刚才说这文章平平无奇,但那只是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对于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却实在太难得了,再加上平时朱允熥在朱标面前唯唯诺诺的模样,所以朱标也无法相信这是自己儿子写的。
“哼,自己的儿子都不信,你还能信谁?”朱元璋却再次恼火的道,对于朱标这个儿子,他大部分时候都还是满意的,唯独在教儿子这件事上,却让他十分恼火。
“父皇息怒,非是我怀疑允熥,只是这热气球才刚出来,用途还不明朗,允熥一个孩子竟然能想到这些,实在让我不敢相信,另外我记得他和李节走的很近,该不会是李节教给他的吧?”朱标急忙解释道。
“我早就问清楚了,李节的确是送给他一副千里眼,但文章上的内容都是允熥自己想的,现在你总该相信了吧?”朱元璋强忍着想要打人的冲动解释道。
“信!信!当然信!没想到允熥还有这种本事,说不定是开平王的在天之灵保佑,让允熥终于开窍了!”朱标也看出自己老爹在发飙的边缘,于是急忙点头道,再也不敢有丝毫的怀疑。
“那我来问你,允熥写出这样的文章,为何不给你看,反而跑来给我看?”朱元璋忽然再次问道,两只眼睛也死死的盯着朱标。
“这个……”朱标也一脸的尴尬之色,他当然知道原因,但却不好意思说出口。
“哼,看来你也知道,允熥是不敢把文章给你,因为他对你这个当爹的没信心;因为你平时只顾着允炆,而忽略了他;更因为你自己的心结,却把气撒在他一个孩子身上!”朱元璋越说越气,最后更是指着朱标的鼻子大骂。
朱标这时也满脸羞愧,父亲的话他没办法反驳,也没理由反驳,他心中对朱允熥的确是存着几分偏见,有时候他也控制不住自己,从而使得他对朱允熥的言行更加严厉一些。
看着儿子满脸羞愧的表情,朱元璋心中也不好受,虽然他经常骂朱标,但其实他对朱标的感情极为深厚,甚至他自己也同样偏心,因为他在朱标这个儿子身上花费的精力更多,相比之下,其它的儿子就没有这种待遇了。
“允熥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日后你对他也不要太苛刻了,免得让孩子心中产生愤怨!”最后朱元璋态度也软化下来,然后用一种比较柔和的声音劝道。
“是!儿臣知错!”朱标再次羞愧的道。
“知道错了就好,允熥与允炆不一样,教育的方法也要改一改,我已经答应了允熥,让他每天下午可以出宫,由李节陪着,你再想办法给他安排点事情,让他从实务开始锻炼自己!”朱元璋长出了口气,然后再次开口道。
“允熥出宫?”朱标闻言也是一愣,本想说这不合规矩,不过想到宫里的规矩本就是自己老爹定的,当然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最后也点头道,“是,儿臣回去后就去办这件事!”
看到儿子真心悔过,朱元璋也满意的点了点头,不过家事谈完了,却该谈国事了。
只见朱元璋伸手从书案上拿起一份奏本,神色凝重的交给朱标道:“这份密奏你看一下!”
朱标这时满脑子都是儿子的事,对这份奏本也不太在意,不过当他打开奏本时,眼睛却一下子瞪的老大,抓着奏本的双手也因太过用力而显得发白。
“父亲,这……这消息可靠吗?不会是诬告吧?”朱标语气也有些发颤的道,奏本上的消息实在太过震撼,而且还牵扯到他的一位至亲,所以他一时间也不敢相信。
“锦衣卫也已经查实了,万万没想到,朕信任的大都督,竟然也是胡惟庸的余党!”朱元璋说到最后时,脸上已经满是杀气。
听到连锦衣卫都已经查实了,朱标也再无怀疑,只是看着手中的奏本,他却是满脸的苦涩。
奏本上的内容不多,但却极为让人震惊,大都督于显,曾经与胡惟庸来往密切,而且参与了胡惟庸谋反,不过他做的十分隐密,哪怕胡惟庸被杀时,他也没有受牵连,却没想到最近有知情人举报于显,结果锦衣卫侦查之下,竟然真的找到于显与胡惟庸勾结的证据。
如果仅仅一个于显倒还没什么,关键于显有个女儿,就嫁给了朱标的弟弟朱梓做王妃,而且朱梓与于显这对翁婿也来往密切,如果于显参与了胡惟庸案,那朱梓恐怕也要受到牵连。
另外朱标也有些不忍心,因为胡惟庸案已经过去十年了,也有太多的人因受胡案的牵连而死,最近这几年好不容易消停下来了,他实在不忍再看到再有人被牵连到这件大案之中。
想到这里,朱标也有些忐忑的看向父亲道:“父亲,您打算怎么处置于显?”
“哼,朕杀了那么多人,没想到还有漏网之鱼,而且还成了朕的儿女亲家,真以为成了朕的亲戚,朕就不敢杀了他们了吗?”朱元璋杀气腾腾的再次道。
如果李节听到朱元璋的这些话,恐怕会吓的亡魂大冒,然后干脆躺下来等死算了。
第六十八章
老朱打人啦!
“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李节刚回到家,就被一脸狂喜的李祝拉到厢房里。
“什么好消息让父亲这么高兴?”李节一头雾水的问道。
“你祖父……你祖父他同意归乡养老了!”李祝狂喜到五官都有些扭曲了,他一向都是个稳重的人,这也是第一次在李节面前如此失态。
“真的?”李节闻言也大吃一惊,难道说自己的穿越改变了李善长的想法,如果他真的归乡的话,李家上下说不定可以逃过一劫,李节自己也不用这么煞费苦心的娶公主了。
“当然是真的,我今天去见了父亲,他亲口告诉我的,而且你五叔也证实了这件事,我……我……”李祝说到最后也哽咽失声,哪怕李善长对他再不好,那也是他的父亲,所以这段时间他也是吃不好睡不好,现在父亲终于想通了,他也总算可以放心了。
看到父亲激动的模样,李节也终于相信这件事应该是真的,这让他也感觉全身一松,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他也终于自由了。
另外不娶公主的话,也许他可以考虑一下那位胡小姐,虽然胡江是个无信小人,但那位胡小姐却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子,在他最落魄的时候也没有嫌弃他,娶这样的女子为妻,肯定不会让自己失望。
“那祖父什么时候离开京城?”李节想到一个关键问题再次问道,现在离五月已经不远了,再不走可就来不及了。
“韩国公府那么大一家子,想要一下子搬走也不容易,所以你祖父的意思是先派人把老家的祖宅修一下,等修好了就搬回去。”李祝笑呵呵的回答道。
“都什么时候了还修宅子?”李节却是心中一沉,以这个时代的效率,一座宅子修上半年也是常有的事,说不定没等老家的宅子修好,他们全家就已经人头落地了。
“放心吧,用不了多久的,你五叔说了,为了加快进度,你祖父还向信国公借了三百卫士,最快说不定两三个月就能修好。”李祝再次笑呵呵的道,他虽然知道李家大祸临头,但却不知道这场大祸就在两三个月后就要到来,到时宅子修好了,接着就要修他们全家的坟头了。
“还借了三百卫士,我……”李节差一点就口吐芳菲,他现在怀疑李善长是不是真的老糊涂了,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向汤和借兵,这简直就是在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啊!
其实若是放在以前,李善长向汤和借三百卫士修自家的宅子倒也没什么,可现在老朱对李善长的不满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他这时借兵,简直就是在撩拨老朱的神经,而且你要走就赶快走,还磨磨蹭蹭的修什么宅子,这把李节都要急死了。
李节感觉自己就像是站在一座眼看快倒塌的屋子里,拼命的向屋子里的其它人示警,可屋子里的人却还在睡大觉,好不容易把他们喊醒了,可是这帮人却又磨磨蹭蹭的找鞋穿,而且穿上鞋还要打包细软钱财,丝毫不知道房子马上就要塌了。
“节儿你怎么了,难道是觉得哪里不妥?”兴奋中的李祝这时也终于发现了李节的异常,当下也有些紧张的开口问道。
“没……没什么,我只是没想到祖父会想通。”李节犹豫了一下没有说实话。
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如果李善长只是磨磨蹭蹭的浪费时间,他倒是可以让父亲再去提醒,可李善长向汤和借兵这件事,却彻底的把这条路堵死了,哪怕李善长现在就离开京城,依然难以打消朱元璋的怀疑。
李善长死定了!李节心中暗叹一声道,这时的他也猛然想起来,历史上的李善长的确向汤和借过卫士修宅子,结果汤和这个老滑头转身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朱元璋,随即朱元璋再次借着胡惟庸案四处抓捕逆党,李善长也被牵扯其中,最后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没事就好,节儿你最近也太累了,要注意多休息!”李祝并没有怀疑李节的话,或者说他已经被喜悦冲晕了头脑,说完就去与李夫人分享自己的喜悦了。
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李节也长叹一声低声自语道:“看来公主还是要娶,只是不知道那位朱允熥的姐姐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希望不要长的太丑,哪怕脾气差一些我也认了!”
第二天一早,李节吃过早饭后,依然像往常一样来到大本堂,不过刚来到门口,却见朱允熥一脸焦急的站在门外,当看到他时,也立刻眼睛一亮,当即一个箭步冲上前道:“李伴读不好了,我爹……我爹他被皇爷爷打了!”
“什么?”李节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吓了一跳,这大清早就来这么一个劲爆的八卦,简直太刺激了。
“陛下为什么要打太子?”反应过来的李节也急忙将朱允熥拉到一边低声问道。
“我也不知道,不过我怀疑可能和我写的那篇热气球文章有关。”朱允熥这时都急哭了,虽然朱标有些偏心,但毕竟是他爹,得知父亲挨打后,他心里也不好受。
“你写的文章?不可能吧?”李节无语,不过是一篇和热气球有关的文章,竟然能引得朱元璋父子大打出手?
“这是真的,昨天我写完文章后给阿姐看,结果阿姐说给皇爷爷看更好一些,于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