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6/359

第六百四十二章
打败你的人
当北京城出现在眼前时,哈里勒彻底的震惊了,虽然之前他已经见到了兰州、开封等大城,但是当见到北京城时,他才真正的知道什么叫大城,无论撒马尔罕还是罗马人的君士但丁堡,都远无法与眼前这座规模宏大的雄城相比。
越是靠近北京城,哈里勒心中就越是震惊,他从来没想到,这世上竟然有这样一座伟大的城市,据说这里以前还是蒙古人的都城。
使团中的傅安与郭骥等人也十分兴奋,毕竟离开京城这么久了,期间又吃了那么多的苦,现在总算是回家了,接着他们又想到死在撒马尔罕的其它人,这让不少人也有些伤感。
很快使团来到城门前,这里也早有迎接他们的人等候,而当看清前来迎接的人时,傅安等人也吓了一跳,当即快步上前行礼道:“给事中傅安拜见驸马!”
“各位辛苦了,陛下体谅各位,所以特意派人代他前来迎接,同时陛下也在宫中设宴,亲自为各位接风洗尘!”李节这时也笑着上前还礼道。
本来像使团回京这种事,根本用不着李节亲自出来迎接,毕竟大明派往各国的使团也并不少见,一般都是由礼部的人充当,回来的时也只需要和礼部的人交接一下就行了。
不过傅安这些人却不一样,他们出使帖木儿帝国,几乎是九死一生,差点就全都死在了撒马尔罕,可是他们却靠自己的能力逃了回来,这番经历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传奇,所以朱允熥和李节也都对使团回来的人十分重视。
听到皇帝陛下竟然亲自设宴要给自己这些人接风,傅安等人也都是激动的热泪盈眶,当即也连称皇恩浩荡。
不过李节这时却把目光转向了队伍中的囚车中,只见他迈步来到走到囚车边,傅安等人也急忙跟上,随即就听李节笑着问道:“这些人中哪一个是哈里勒?”
“我是哈里勒!”没等别人回答,牢笼中的哈里勒就用生硬的汉语回答道,他本来就精通多种语言,这次东征前也特意学了汉语,再加上这段时间与傅安等人的相处,所以汉语也更加精通,只是发音还有些不太准。
李节闻言也走到哈里勒的牢笼前,然后上下打量了一下对方,最后这才开口道:“听说你是帖木儿最宠爱的孙子,甚至他有意培养你接替他的位置,可惜现在你成为阶下之囚,恐怕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你是谁?今天来见我就是为了嘲笑我吗?”哈里勒却是不为所动,两只眼睛也紧紧的盯着李节问道。
“哈里勒,这位是我大明的驸马,说起来你败于宋总兵之手,其实也是拜驸马所赐!”这时旁边的傅安开口替李节介绍道。
“他?”哈里勒闻言却是上下打量了一下李节,随后不屑的一笑道,“所谓驸马,不就是娶了皇帝女儿的人吗,看他白白净净的样子,估计连战场都没上过,宋晟打败我关他什么事?”
“大胆!”旁边的锦衣卫雷鸣却出声厉喝道,“哈里勒你真是糊涂,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败到谁的手里,不怕告诉你,打败你的热汽球,正是驸马亲手发明的,另外我大明军中的火器,也是驸马想办法改进的!”
听到雷鸣的话,哈里勒也终于露出震惊的神色,看向李节的目光中也多了几分凝重,做为与明军交手过的人,他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明军的火器,以及那种能够飞在天上的大圆球,当然他也是后来被俘后,才知道了热汽球这个名字,只是他也没想到竟然能见到发明热汽球的人,而且对方还是大明的驸马。
李节并不在意哈里勒的冒犯,只见他再次一笑开口问道:“帖木儿的东征出师不利,刚出征大军就染上瘟疫,所以不得不停留在讹答剌养病,现在天气转暖,他的病好像也好了,不过折损了你这支先锋军后,你觉得帖木儿他还会继续东征吗?”
帖木儿染上疫情的消息已经被锦衣卫得知,毕竟在讹答剌那边,暗中也有不少的锦衣卫,甚至李节还知道,本来帖木儿要病死了,却被大明使团带过去的金鸡纳树皮救活了,这让他也不得不感慨世事之神奇,自己的穿越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了。
“你什么意思,是想探一下我的口风?”哈里勒闻言却十分警惕的打量着李节问道,现在他已经不敢小瞧这位大明的驸马,所以在说话时也打起全部的精神。
“你不要误会,我只是想询问一下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毕竟你是帖木儿最宠爱的孙子,应该也最了解他的为人,遇到这么大的挫折,恐怕一般人都会选择退兵吧?”李节再次开口问道,他问这个问题的确只是出于好奇,并没有其它的想法。
只见哈里勒闻言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却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祖父他的心思谁也看不透,哪怕我也一样,所以我也不知道祖父会不会退兵?”
哈里勒说话时,表面上虽然看起来十分坦然,但他却撒谎了,因为他深知以祖父顽固的性格,只要他认定的事情,哪怕遇到再大的挫折,也无法让他放弃,所以东征这件事肯定会继续,只是为了不让大明从自己这里得到有用的情报,所以他才没有说实话。
李节也一直盯着哈里勒,只是对方的表情管理十分优秀,所以他也没能从对方脸上看出什么异常来。
不过最后李节却是忽然一笑道:“你不知道?但我却知道,以我对帖木儿的了解,他这个人极其固执,更何况东征还是大半辈子的心愿,为此他也准备了许多年,所以我敢打赌,他肯定不会轻易的放弃,甚至说不定他已经下令大军开拔,准备翻过天山山脉了。”
李节的话一出口,哈里勒也是脸色微变,尽管之前他已经知道眼前这个驸马不简单,可是现在他才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对方,他竟然连自己祖父的性格都了若指掌,大明有这样的人,恐怕他们这次东征也要危险了。
第六百四十三章
战后的利益
大殿之中,一场接风的宴会正在举行之中,朱允熥亲自坐在殿上,听着傅安等人讲述着他们在撒马尔罕的经历,当听到帖木儿忽然翻脸,派兵将使团全都抓了起来,反抗的人全都被杀时,朱允熥也露出愤怒的神色,毕竟使团就是他这个皇帝的代表,杀死使团成员,简直就是直接在践踏他这个大明皇帝的威严。
接着傅安又讲到自己这些人在奴隶营受到的屈辱,以及后来雷鸣帮他们逃脱的经过后,朱允熥胸中的怒火依然没有消减半分,毕竟帖木儿羞辱使团,就是完全不把他这个大明皇帝放在眼里,哪怕这次宋晟消灭了帖木儿的五万先锋军,也依然无法让朱允熥出气。
当然生气归生气,朱允熥身为帝王,并没有在臣子面前表现出来,反而还柔声安慰了一下傅安等人,另外还特意叫雷鸣起身,亲手赐他美酒,这让雷鸣也激动的全身发抖,毕竟身为锦衣卫,皇帝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前程和命运。
对于傅安这些死里逃生的使团成员,朱允熥当然也不吝赏赐,其中傅安本来是给事中,刚好鸿胪寺卿因年老乞退,于是朱允熥当即提拔傅安接替了鸿胪寺卿的位置,要知道鸿胪寺卿可是正四品的高官,掌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傅安几乎是连升几级。
其实历史上的傅安在中亚苦守十三年,好不容易回国后,得到的封赏更重,直接被赐一品,只是当时傅安年老,身体也不太好,于是就乞求回乡养老,朱棣几次挽留,但最后还是同意送他归乡。
至于郭骥等人,也都是各有封赏,至于死在撒马尔罕的人,同样也会得到国家的抚恤,甚至连他们的子女,也会得到朝廷的照顾,这也引得傅安等人含泪向朱允熥道谢。
至于雷鸣这个锦衣卫,他这次的表现尤其出色,毕竟若不是他在撒马尔罕的洗劫,傅安这些人根本没机会逃出来,所以这次雷鸣也是首功,不过锦衣卫与普通的官员不同,所以对雷鸣的封赏并没有公布,不过可以肯定,日后他肯定会成为锦衣卫中的重要人物,毕竟只要入了皇帝的法眼,锦衣卫就不用担心升迁的事。
等到宴会结束,傅安等人回去休息之后,回到暖阁的朱允熥也不再掩饰心中的怒火,重重的一拍桌子怒道:“好一个帖木儿,就算他不东征,朕也要发兵找他要个说法!”
“陛下不必因此生气,帖木儿这种人,可没有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对于他们而言,为了战争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是出尔反尔也是常有的事,所以陛下日后与境外诸国打交道,万不可将他们承诺当真,嘴上说什么都是虚的,只有实力才是真的!”李节却是笑着上前道。
“不错,当初祖父说过,无论是蒙元还是其它胡人,全都是畏威而不怀德,只有用拳头将他们打服了,他们才会好好的听我们说话,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朱允熥闻言也是点头道。
“正是如此,现在国内商业繁荣,有不少各地的胡人来大明做生意,对于这些人的管理,一定要更加严格,绝对不能让泉州蒲氏的事重演!”李节这时也顺势建议道。
听到李节提到蒲氏家族,朱允熥也是脸色一黑,蒲氏本是西域人,在宋朝时来到泉州一带做生意,甚至还成为了朝廷的官员,掌管着泉州的市舶司,可是后来南宋灭亡时,蒲氏却将南宋皇族一网打尽,投靠了蒙古人,简直无耻之尤,后来老朱打下天下,将蒲氏一族贬为奴隶,永世不得为官。
“我明白了,姐夫,帖木儿出师不利,连哈里勒的先锋军都折在我们手里,你说他会不会吓的退兵?”朱允熥先是点了点头,然后问出一个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在听完使团经历的遭遇后,朱允熥现在也是一肚子火,脑子里只想着给帖木儿一个狠狠的教训,只是五万先锋军也根本不能让他出气,所以他现在也十分担心帖木儿会退兵,到时他想出气都找不到人了。
“陛下放心吧,我研究过帖木儿此人的性格,说好听点,他性格坚韧,绝不会因一时的困难而退缩,说难听点,其实就是顽固不化,不撞南墙不回头,更何况东征是他多年的夙愿,所以他绝不可能轻易的放弃。”李节却是信心十足的道。
想要阻止帖木儿东征,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帖木儿死亡,历史上的帖木儿就是死在东征的路上,而现在帖木儿却阴差阳错的被大明使团送去的药物治好了,这点连李节也没想到,所以只要帖木儿还活着,绝对不可能放弃东征。
“那可太好了,朕还真怕他不来,只要他敢来,四叔他们定然会给他一个迎头痛击,让他明白谁才是这个世界的主人!”朱允熥闻言也握紧拳头道。
大明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身为大明的皇帝,朱允熥也将自己视为世界的主人,这并不是狂妄,而是一种帝国的自信,所以对于敢于挑战自己的帖木儿,朱允熥自然想给对方一个狠狠的教训,从而威慑其它潜在的敌人。
当然最重要的是,宋晟以五万兵力,灭掉了哈里勒的五万先锋军,这也给了朱允熥更大的信心,毕竟在没打之前,他也不知道帖木儿的军队实力如何,现在看来却不过如此,所以现在他有绝对的信心,让帖木儿的四十万大军葬身西北。
“陛下,您的目光要放长远一些,区区一个帖木儿,只要他敢来,定然会让他付出沉重的代价,不过打完这场仗之后,却才是一个新的开始,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世界的格局。”李节这时却神情凝重的再次道。
战术上要重视敌人,但是在战略上,却要藐视敌人,所以李节现在已经在考虑战后的事情,只有这样,大明才能从这场战争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战前夕
哈密城,这里本是哈密国的国都,虽然他们早就成为了大明的臣属,但以前还是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不过随着明军主力大军的到来,整个哈密城也变成了一座军城,城池内外全都是大明的军队,城市的管理也被大明接管。
原来的王宫现在也被改成帅府,傅友德与朱棣都住在这里,至于哈密国王,则搬到城外的别院暂居,而且这还是他自愿的,毕竟相比他这个藩邦小王,朱棣可是实打实的亲王,他的王宫其实也就是个大一点的城主府。
“锦衣卫可有新的消息传来?”朱棣一边对着沙盘小心的制定着预想中的作战计划,一边随口对身边的人开口问道。
“启禀王爷,最新的消息还没有报上来,不过最迟今晚,我派去的人就会回来复命,到时肯定会有新的消息!”旁边一个锦衣卫打扮的军官这时也急忙上前禀报道。
这个锦衣卫名叫封保,在锦衣卫中担任指挥同知一职,之前就专门负责对西域的情报与渗透等事宜,雷鸣就是他的直属下属之一,这次他也随同朱棣一起出征,专门负责为大军提供帖木儿那边的动向。
“动作快一点,我们已经将大军推进到哈密这边,只要帖木儿翻过天山,就是我们与他决战之时,所以必须要把握好时机!”朱棣这时扭头撇了封保一眼吩咐道。
之前朱棣与傅友德率领大军驻扎在宁夏一带,不过随着宋晟剿灭了哈里勒的先锋军后,他们就将大军推进到哈密,毕竟他们已经了解到帖木儿手下精锐的实力,完全有信心将对方挡在国门之外。
“王爷放心,属下必定会督促手下,务必将帖木儿大军的一举一动都报回军中!”封保面对朱棣也是吓的大气都不敢出一声,毕竟眼前这位王爷可是杀人不眨眼,别说他了,就算是锦衣卫的三大都指挥使来了,也全都要看朱棣的眼色行事。
“前几天你们探到的情报说,帖木儿已经调动大军准备要离开讹答剌,虽然动向不明,但估计会继续东征,按此推算的话,估计他也快要翻过天山了。”这时旁边的傅友德也直起腰身道,他年纪大了,腰也不太好,弯腰看沙盘也有些吃力,过一会儿就要直起来活动一下。
“按照我们的估计,帖木儿说不定已经进入到天山了,只是天山中地形复杂,我们的人想要传递消息也十分困难,所以才会耽搁时间。”封保再次回答道。
傅友德闻言点了点头,随后他就向朱棣道:“殿下,军中准备的怎么样了,哈密这座小城肯定无法让两军展开决战,到时恐怕也需要在野外对决,你可有把握战胜帖木儿的大军?”
傅友德虽然是大军的主帅,但他的年纪大了,精力和体力都有些跟不上,所以来到军中之后,军中的许多事务也都交给朱棣处理,他只需要做好监督的事务就可以了,这也是他来之前,朱允熥私下里叮嘱过他的。
“将军放心,我已经将帖木儿到来后的各种可能都做了应对之策,只要他敢来,我必能让他有来无回!”朱棣这时则是信心十足的道,对于这场仗,他可是期待已久,毕竟帖木儿这样的对手可是太难找了,甚至这可能是他这辈子打的最过瘾的一场仗了。
“很好,让全军做好迎敌的准备,同时派出更多游骑监视天山的各个通道,绝不能发生任何的意外!”傅友德闻言也立刻吩咐道,情报收集不能只靠锦衣卫,做为一个统帅,他需要多个信息渠道,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敌人的动向。
朱棣闻言也立刻答应一声,其实早在之前他就已经派出不少的探马,监视着天山各个方向的动向,以及帖木儿悄悄杀来,不过现在战事临近,肯定需要更多的人手监控各地,避免出现任何的意外。
与此同时,帖木儿的大军也终于从讹答剌开拔,然后沿着之前哈里勒翻过天山的道路,缓缓的穿过崎岖的山路,一点点的逼近大明的边境。
虽然同样是天山,但帖木儿他们走的这条路却要平坦安全的多,再加上现在是春天,冰雪早已经融化,再加上之前哈里勒也已经对道路进行了一些修整,所以大军的物资与马匹等都可以通过,只是速度要慢一些。
帖木儿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思考着东征的策略,哈里勒这支先锋军的失去,不但严重打击了东征军的士气,同时也让帖木儿失去了眼睛和耳朵,这也导致他现在对大明那边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这种影响可比士气还要严重。
不过就算没有大明那边的情报,帖木儿也几乎可以猜到,明军的主力肯定已经到达了天山脚下,以逸待劳等着他们东征军的到来。
对于这种不利的局面,要说帖木儿完全不担心,那肯定是胡扯,事实上帖木儿虽然固执,但他并不愚蠢,对于大明这个敌人,他也极其的重视,甚至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思考着接下来的战略计划。
另外开局虽然对自己不利,但帖木儿依然有着足够的信心,因为在他看来,自己了东征大明,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准备,这次更是调集全国之力,足足征调了四十万大军东征。
相比之下,大明在事前并没有准备,哪怕帖木儿因病耽搁了一冬天的时间,但大明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调集兵力,所以在兵力上,帖木儿应该占据着优势,损失了一支先锋军,同样也无法打消帖木儿在兵力上的优势。
这点帖木儿倒是猜对了,西北距离大明实在太远了,所以朱允熥最后也只调集了二十五万大军,对上帖木儿的四十万大军,兵力上的确是很吃亏。
只不过帖木儿并不知道,他要面对的却是一支已经完成热开口替换的军队,相比之下,依然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他,哪怕兵力占优,对上明军也依然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这也是帖木儿最大的失误。
第六百四十五章
前哨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6/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