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7/359


“杀~”
狭窄的峡谷中,明军的探马与帖木儿的探子狭路相逢,根本没有任何的言语,双方直接抽出兵刃冲杀上前,一阵惨烈的厮杀后,明军的探马利用手雷反杀人数占优的帖木儿探子,不过就算是这样,五个一队的明军探马也只活下来两人。
“撤~”仅存的两个明军根本没时间给同伴收尸,更没时间处理身上的伤口,当即调转马头飞奔而逃,因为他们知道,在敌方探子的背后,很可能会有大军前来,他们必须要将这个有价值的情报带回去。
然而两个明军的探子刚跑出去没多远,忽然背后马蹄声大作,原来又有一伙帖木儿的探子杀来,看到他们逃跑的身影也立刻射箭,结果其中一人中箭落马,另一个探马却是看都没看,直接飞奔而去,毕竟做探马的第一天他们就知道,情报远比自己的命更加重要。
上面的厮杀并不是一个孤例,在这段时间里,整个天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到处都在上演着相似的一幕,这主要是随着帖木儿的逼近,他也派出大明的探子,一是打听明军的情况,二来也是为了探明道路,防止中了明军的埋伏。
在这种情况下,傅友德与朱棣也毫不退让,同样派出众多的探马,与帖木儿打起了前哨战,双方的探马你来我往,各展神通,在天山脚下展开一场又一场的歼灭或遭遇战,可谓是精彩纷呈。
探马可是军中最精锐的士卒,相当于后世的特种兵,精通各种技能,甚至连个人武力都十分强悍,一般士卒根本没有资格做探马,当然探马的伤亡率也是极高,比如现在,双方的探马齐出,导致伤亡居高不小,但就算是这样,探马的交战依然没有停歇。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帖木儿的大军也终于出现在天山东侧,傅友德立刻下令,派了一支军队前去试探的进攻了几次,双方各有胜负,谁也没有占到便宜。
本来按照傅友德的设想,是想把帖木儿的大军堵到山里,使得对方的兵力优势发挥不出来,毕竟山路狭窄,帖木儿的四十万大军根本不可能一下子飞过来。
但是等到探子实地探测后,傅友德却很快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天山的地形太过复杂,在山里帖木儿的大军无法展开,但同样也会限制明军的行动,换句话说,山间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打仗。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明军在试探了几次进攻后,也终于决定退出三十里,因为如果明军如果不退,帖木儿的大军也不敢过来,双方只能用小股部队在山间争斗,无论输赢都没什么大的影响。
其实如果没有把握的话,明军倒是可以用这种小规模交战的方法,把帖木儿的大军堵在天山之中,让对方没办法过来,更无法发挥兵力上的优势。
不过现在傅友德与朱棣已经不想再拖下去了,毕竟帖木儿为了东征冷充足,据说光是物资就足够七年之用,所以拖得了一时却拖不了一世。
相比之下,明军这边的大军数量虽然少一些,但后勤的压力却更大,毕竟明军的火器更加仰仗后勤的供应,而他们现在远在哈密,后方的物资运输也并不方便,所以再拖下去的话,说不定帖木儿那边没事,反倒是他们自己要撑不下去了。
帖木儿也很快察觉到了明军的后退,刚开始他还十分谨慎,派出小股的队伍试探了一下明军,确定对方真的退出去三十里后,这才终于放下心,率领着大军从山中杀出,然后依山建造了一座临时的营寨。
“父亲,明军退出三十里,难道说他们真的要与咱们在野外一决死战?”大营之中,沙哈鲁一边整理着各路探子收集来的情报,一边向帖木儿询问道。
虽然哈里勒的先锋军折损在明军手中,但因为情报缺乏,所以到现在帖木儿父子都不知道明军是怎么打败哈里勒的,这让他们对明军的战斗力也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另外帖木儿的探子也已经探明,明军的兵力应该在二十万左右,远不及他们的四十万大军,所以对于明军退让出战场,准备光明正大的决战这件事,沙哈鲁还是有些不敢相信,甚至怀疑明军是不是暗藏着什么阴谋?
“我们不了解明军,但明军全歼了哈里勒的军队后,肯定对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但在明知我们兵力占优的情况下,明军依然敢退让出战场与我们决战,显然他们对自己有着极大的信心!”帖木儿这时却目光凝重的开口道。
“他们的兵力比我们少了将近一半,哪怕占据着地利的优势,恐怕总体上也处于劣势吧,怎么可能会有信心打败我们的四十万大军?”沙哈鲁闻言却皱起眉头,再次怀疑的问道。
“通过这段时间的试探,我倒是发现明军的火器极为犀利,远不是我们的火器可比,难道说他们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信心,就是仰仗着火器之利?”帖木儿再次开口分析道。
其实帖木儿不知道,这段时间明军的试探交战,虽然也动用了一些火器,但傅友德和朱棣却暗中吩咐,减少了火器在战场上的应用,为的就是麻痹帖木儿,让他们摸不清明军的虚实,等真正到了战场上,再给帖木儿一个惊喜。
不过精明过人的帖木儿还是发现明军的火器犀利,虽然他无法想像热武器部队的威力,但凭着一个军人的直觉,还是让帖木儿注意到火器。
然而相比帖木儿,沙哈鲁却没有这样的直觉,所以他很快回道:“明军的火器的确不错,但火器毕竟是火器,缺点也有很大,比如怕风怕雨,天山这边春天多雨,我们只需要选在一个雨天出击,完全不用担心明军的火器。”
沙哈鲁的回答,帖木儿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因为在他的认知中,火器最怕的就是下雨,只是他们父子做梦都不会想到,明军的火器早就解决了雨天点火的问题,否则也不会大规模的装备军中。
第六百四十六章
虚实
明军在东,帖木儿在西,双方的大军对峙,数十万的大军交战,绝不是一两场战争就能决出胜负的,事实上这段时间双方都各派军队,在这片大地上展开了惨烈的厮杀,虽然各有胜负,但总的来说,帖木儿一方竟然是胜多败少,毕竟他们占据着人数优势。
明军的大营之中,朱棣与傅友德并没有因为战局不利而沮丧,反而兴致勃勃的站在战场的沙盘前讨论着接下来的计划。
“大将军,示敌以弱之计已经起到了效果,这段时间帖木儿的用兵越来越大胆,甚至已经有了决战之势,看来我们的计划已经成功了!”朱棣这时拍着沙盘的边角兴奋的道。
所谓示敌以弱,就是利用帖木儿对明军火器不了解的情况下,在两军对敌时,尽量减少火器的使用,或者是房间的降低火器的威力,以此来让帖木儿对火器产生错误的判断,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判断,对于主将来说,哪怕是一小点的误判,都可能左右一场战役的胜负。
“从最近帖木儿的用兵来看,的确是大胆了许多,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最近他依然在四处派出游骑,劫掠附近的西域人,估计还是想打探我们军中的情况,由此可知,帖木儿还是没有放松警惕。”傅友德戴着眼睛,一边观察着沙盘上各种大军的走向一边说道。
“让他尽管去抓,咱们军中的变化这么大,别说这边的西域人了,就算大明国内,对军中的一些变化都不太了解,所以他问了也是白问!”朱棣却是毫不在意的一笑道。
信息都是有滞后性的,大明军队虽然很早就装备了火器,但以前的火器威力小,缺点多,所以只能用于一些特定的战场。
但随着火器的改进,大明军中才开始大规模的装备火器,这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所以除了军中的人外,外界人其实是很难察觉到的,甚至连大明国内的人,只要不是特意去留意,大部分人对军队的印象恐怕还是以冷兵器为主。
朱棣和傅友德正是知道上面这些,所以才决定示敌以弱,让帖木儿识判火器的威力,虽然前期让明军多吃了几场败仗,甚至遭到了一些损失,但是为将军,自然要懂得取舍,今日的这些小损失,为的则是将来更大的收益。
“报~”正在这时,忽然只听外面一骑探马飞奔而来,随即冲进帐篷高声道,“启禀将军,帖木儿派出两路大军,各有五万左右,向我左右两翼杀来!”
“竟然还敢分兵?”傅友德闻言也露出惊讶的神色,要知道之前的几次交锋,帖木儿可都十分谨慎,每次都只派出一部分兵力试探,大部分兵力在后方坐镇,结果这次倒好,竟然分兵杀向两翼,而且各有五万大军,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战。
“传我命令,命宋晟率军迎战左边的来敌,至于右翼。”傅友德说到这里也看向朱棣。
“好,右翼就由我亲自率兵迎敌,不过这次该怎么打,还是要示之以弱吗?”朱棣当即会意,主动请缨道。
“示弱肯定是要示弱的,但也不能一味示弱。”傅友德这时沉思了片刻后,当即一拍巴掌道,“把火炮拉出去一部分,毕竟帖木儿肯定察觉到咱们的火器犀利,之前一直没有动用火炮,现在这么大规模的战争,如果火炮不上场的话,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明白了,我这就去办!”朱棣当即领命道,随即就亲自清点大军迎敌。
十数里外,沙哈鲁率领着五万骑兵杀向明军的右翼大营,这次他们兵分两路,后方还有主力大军整军待发,如此一来,明军的主力肯定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用左右两翼的军队迎战。
按照帖木儿的计划,如果明军两翼挡不住他们的骑兵,到时只能动用主力支援,而只要明军的主力一动,后方的帖木儿就可以立刻率军杀出,到时明军首尾难顾,必然会一溃千里。
所以这一战其实也是试探明军的实力,之前的几次交战,虽然让帖木儿占据了上风,但帖木儿心中依然有些怀疑,感觉这并不是明军的真正实力,毕竟之前哈里勒的五万大军全军覆没,这件事给帖木儿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帖木儿才想试探出明军真正的实力,之前交战的军队数量太少,明军可能会隐藏实力,而现在他出动了十万大军,而明军一共也才二十多万,所以肯定能逼得明军全力以赴。
想到出征前父亲对自己的叮嘱,沙哈鲁脸上也闪过几分愤怒,因为帖木儿叮嘱他,如果能打败明军的话,要他尽量的多抓一些俘虏,特别是一些明军中的将领。
虽然帖木儿没说为什么要抓俘虏,但沙哈鲁却一下子就猜到了帖木儿的用意,因为哈里勒还在大明手中,所以他才想让自己多抓些俘虏,只有这样,才有筹码换回被俘的哈里勒。
一想到这里,沙哈鲁就无比的恼火,明明自己才是父亲的儿子,而且在大哥二哥死后,哈里勒的父亲又是个残疾,所以在沙哈鲁看来,父亲的位置无论如何都应该属于自己,而不是哈里勒这个孙子。
可是现在帖木儿的表现却打破了沙哈鲁的幻想,对方显然是铁了心要把皇位留给哈里勒,哪怕哈里勒有战败被俘的耻辱,也依然无法改变帖木儿的决心,这让沙哈鲁即愤怒又失望。
就在沙哈鲁胡思乱想之时,他的大军也终于杀到明军的右翼,数十万大军驻扎在一起,帐篷连成一片,简直就像是一座城池一般。
明军这时也出营迎敌,朱棣亲自率领三万大军,另外还出动了一直休整的火炮部队,不过数量并不多,大概只有五六十门火炮,毕竟他们还不能让敌军发现自己真正的实力,这次的目标也只需要打退敌军,而不是歼灭对方。
第六百四十七章
决战(上)
“轰轰轰~”两军刚一交战,明军的火炮也开始发威,毕竟双方加在一起将近十万人交战,谁也不敢有任何的大意。
“果然有所保留!”沙哈鲁看着威力强大的火炮也不禁低声自语道,前面的几次交战,明军都没有动用火炮,现在这种威力强大的火器一出,几乎立刻就将自己的骑兵打乱,简直就是骑兵天生的克星。
对面的朱棣也在打量着帖木儿骑兵,在他眼中,自己一方的火炮虽然犀利,但炮声却显得稀稀拉拉,这也是他特意吩咐的,毕竟想要发挥火炮真正的威力,就只有齐射,如果只是稀稀拉拉开炮,那火炮的威力就会大为减弱。
不过就算是这样,火炮依然发挥出可怕的杀伤力,向前冲锋的帖木儿骑兵被打的措手不及,一时间乱成一团。
不过沙哈鲁很快就发现了火炮的弱点,当即下令让骑兵分散,这样虽然分散了骑兵的冲击力,但也减小了伤亡,毕竟对于火炮来说,敌军越是密集,它的杀伤力也就越强。
朱棣看着对面的骑兵很快就调整了队形,要知道这可是在高速冲锋之时,这代表着对方的骑兵不但骑术精湛,而且令行禁止,绝对是一支精锐之师。
“难怪帖木儿能够横行西域,果然有几分本事!”朱棣眯着眼睛自语道。
说起来这也是朱棣第一次带兵与帖木儿的骑兵交手,之前的几次试探,因为规模比较小,所以他也只是在后方观战,与亲身指挥作战完全不同。
“火枪兵准备!”看着越来越近的骑兵,朱棣也再次发出命令,虽然按照他和傅友德的计划,要尽量示敌以弱,减少火器的应用,但并不是完全不用,毕竟这里可是战场,示弱也是有底线的。
随着朱棣的一声令下,前军的火枪兵也齐齐上前,当对方的骑兵进入到射程之后,朱棣也立刻下令射击,这也导致帖木儿的骑兵一排排倒下,整个骑兵就像是撞到一堵看不见的铁幕上一般,速度也一下子慢了下来。
“骑兵出击!”面色严肃的朱棣再次下达了命令,战场上的机会稍纵即逝,而做为一个优秀的将领,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把握住战场上的任何机会。
随着大明骑兵的出动,这场战争的走向就已经明朗起来,朱棣本就擅长骑兵作战,所以他对骑兵出击的战机把握也极为准确,在帖木儿骑兵被火炮和火枪打乱队形时,大明的骑兵就像是一柄尖刀一般,一下子将帖木儿骑兵截成两段。
沙哈鲁看到明军的骑兵出击时,就感觉到到不妙,当即也让自己留守的后军出动,想要挡住明军骑兵的冲锋,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明军骑兵精锐无比,竟然生生的将他的骑兵凿穿,随即又回身杀了回去,造成了更大的混乱。
眼看着战局不利,沙哈鲁也只能下令撤兵,毕竟现在还不是与明军决一死战的时候,而且他也达到了自己的战略目的,那就是试探出明军真正的实力,除了犀利的火炮外,他发现明军的骑兵也极其精锐,这些也足够他回去向父亲交待了。
随着沙哈鲁的撤退,朱棣也并没有下令追赶,毕竟他也只是在战场上占据了一点优势,想要靠着这点优势彻底的打败敌军,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沙哈鲁背后还有帖木儿的主力大军,如果战败,对方的主力杀来,到时可能就会将决战提前,而这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朱棣这边的战争可以说一触即分,双方都没有用尽全力,退兵时也十分的克制,相比之下,左翼那边却打的十分胶着,双方都没能分出胜负,最后直到天黑时,这才各自收兵。
沙哈鲁回营之后,也立刻来见帖木儿,然后将自己对火炮和明军骑兵的见解讲了一遍,最后这才总结道:“明军的火器的确犀利,但还是有应对的办法,不过相比火器,我觉得更应该注意一下明军的骑兵,他们的骑兵不但训练有素,使用的铠甲武器也极其精良,今日我手下的骑兵也吃了个小亏。”
帖木儿听后也是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道:“明军的骑兵的确精锐,这点我之前也注意到了,至于这次新出现的火炮,也不能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毕竟火枪都被他们改进的那么厉害,火炮肯定也不会太差。”
帖木儿军中也有火器,毕竟他可是继续了蒙古人在中亚的力量,而蒙古人西征时,也将中原发明的火器传到了中亚与西亚,只是帖木儿以前并不怎么重视火器,毕竟火器的威力有限,缺点又太多,远不及手中的弯刀和弓箭好用。
所以帖木儿也并没有将火器放在心上,哪怕这次东征要攻打火器的故乡,可是现在却让他因火器而大为头疼,他以前做梦也不会想到,区区火器竟然被明军玩出这么多的花样。
“父亲,现在连火炮都被用出来了,估计明军也没什么底牌了,而且通过这段时间的试探,可以发现明军的实力虽强,但也并非不可战胜,毕竟咱们占据着兵力的优势,完全可以一战而定!”沙哈鲁看到帖木儿犹豫不决,于是再次开口劝道。
听到沙哈鲁的话,帖木儿却还是有些犹豫,不过就在这时,左路军的将军也回来复命,相比吃了亏的沙哈鲁,这位将军与明军打的有声有色,谁都没有占到便宜,这让他也更加得意,毕竟自己可比帖木儿的儿子还要强。
当然面对帖木儿,这位将军也很快收敛起来,然后将自己交战的经过讲了一遍,同时也将自己的观察与想法也全都讲了出来,而他得出的结论与沙哈鲁差不多,不过他倒是比沙哈鲁更重视火炮,毕竟左路明军的骑兵不如朱棣的骑兵精锐,所以对他造成的影响也不及火炮。
听完这些情报之后,帖木儿也再次陷入到沉思之中,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似乎都已经到了决战的时机,毕竟他准备的物资再怎么充足,也不可能让大军一直拖延下去,只是对于这场决战,他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7/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