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359


对于兰州这种大城,哈里勒也倍感兴趣,自从进城就看个不停,走的时候也一直回头,最后直到高大的城墙都看不到了,他才安静下来,默默的坐在牢笼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而在过了兰州与平凉等大城之后,道路也越发的平坦,甚至有些地方都出现了硬化的路面,哪怕下雨也不影响走路,这也让使团的速度再次加快,一路上也路过了更多大城,比如西安、洛阳等。
这天下午,使团他们也终于来到了开封,从这里就可以走水路了进入运河了,到时直接到达京城附近,可以说又快又便捷,当然最重要的是,水路可比陆路舒服多了。
晚上使团众人就住在开封城中的驿站中,傅安等人晚饭时品尝了一下开封有名的灌汤包子,配上酸辣爽口的肚丝汤,又开胃又过瘾。
不过在晚饭过后,看守哈里勒的人却忽然跑来找到傅安禀报道:“大人,那个哈里勒说要见您!”
“见我?他肯开口了?”傅安听到这里也露出惊讶的神色,这段时间哈里勒的身体虽然恢复了一些,但比之前还是十分瘦弱,而且平时也闭口不言,谁和他说话他都不搭理。
“属下也不知道,晚饭后他忽然开口说要见您。”禀报的人再次回答道。
“这倒是奇了,难道这小子转性了?”郭骥这时也凑过来好奇的道,他就坐在旁边,刚才的话当然也听到了。
“傅兄,哈里勒身份特殊,还是我们陪你一起去见他吧!”这时另一边的雷鸣也站起来道,哈里勒虽然被俘,但他毕竟是帖木儿的孙子,现在帖木儿率兵来攻,所以哈里勒的身份也十分敏感,一般的官员也不宜和他有太多的接触。
“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傅安也赞同雷鸣的意见,于是三人一起来到后院,哪怕是在驿站里,哈里勒等人依然被关在牢笼里,旁边有专门的人看守,免得他们逃脱。
傅安三人来到哈里勒的牢笼前,只见对方正在狼吞虎咽的吃着晚饭,做为最重要的俘虏,哈里勒的晚饭和傅安三人一样,都是开封的灌汤包子。
哈里勒也看到傅安三人,但却没有停下吃饭,而是把最后一个包子塞到肚子里,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别的不说,大明的美食的确让他流连忘返。
看着一脸回味的哈里勒,傅安忽然想到,帖木儿一家好像都信奉某种宗教,在饮食上有些忌讳,比如这种灌汤包子,对方似乎就不能吃,不过看对方一脸满足的模样,他也没有出言点破。
“小别吉找我可有什么事情?”傅安看到哈里勒吃完饭,这才开口问道。
没想到哈里勒听到傅安的话后,却是用一种警惕的目光打量着他们三人,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问道:“你们是不是在骗我?”
“骗你?这……这话从何说起?”傅安闻言也是一头雾水,旁边的雷鸣和郭骥更是瞪大眼睛,实在不明白哈里勒这话是什么意思?
“哼,这一路上已经路过十几个大城,虽然只是匆匆而过,但以这些大城的规模来看,似乎每一个都不比撒马尔罕小,难道这些都不是你们大明的都城?”哈里勒说到最后时,也露出一脸的怀疑。
第一次见到大明的城市时,哈里勒只是感到震撼,但是后来见的多了,特别是许多大城都不比撒马尔罕差,甚至犹有过之,这让他也开始慢慢起了疑心。
毕竟在哈里看来,这些繁华的城市每一个都可以做为都城,特别是今天到达的这座名叫开封的城市,城中人口众多,商业也极为繁华,可以说是他进到大明后见到的最繁华的城市了,但这依然不是大明传说中的都城北京,这让他也不禁怀疑,傅安他们是不是在故意耍自己?
听到哈里勒的话,傅安三人也是面面相觑,最后更是大笑起来,结果这也让哈里勒更加生气,虽然他不知道对方发笑的原因,但他却感觉到自己似乎受到了某种冒犯?
第六百四十章
开春
哈里勒很快就知道自己闹出很大的笑话,不过就算如此,他还是强撑着不肯认错,而是一口咬定傅安等人在耍他,这让傅安他们也懒的再解释,只是告诉对方,离开开封再走上半个月左右,应该就可以抵达北京城了。
得知了上面这些,哈里勒虽然嘴上不说,但心中还是有些羞惭,本来他是帖木儿的孙子,自问也是见多识广,可是来到大明后他才发现,在他眼中富饶强大的帖木儿帝国,与大明相比却是相差太多了。
“难怪当初祖父年轻的时候要向大明称臣!”哈里勒最后也不禁低声自语道。
做为帖木儿最宠爱的孙子,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祖父,虽然帖木儿灭国无数,征服了无数的国家和民族,可是在帖木儿心中,却一直有件事让他耿耿于怀,那就是他当初迫于形势,不得不向大明称臣,以此换取与大明贸易的机会,从而增强自己的实力。
帖木儿是个极为高傲的人,哪怕有时他可能会迫于形势而做出一些低下的举动,但事后他肯定会百倍千倍的还回去,所以帖木儿这次东征,其实更多的是想洗刷掉当年向大明称臣的耻辱,当然这件事外人不可能知道,只有哈里勒个最受宠爱的孙子,才亲耳听祖父提起过。
只是以前的哈里勒一直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英明神武的祖父,要向远在千里之外的大明称臣?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他很多年,甚至直到东征之前他都想不明白。
然而现在哈里勒变成了大明的阶下之囚,并且因此见识到了大明的繁华与强盛,这让他也终于明白,相比自己祖父征服的帝国,大明这个帝国简直太强大了,哪怕它什么都不做,也依然是个让人颤栗的庞然大物。
想到祖父当初大势未成,前方有太多的敌人,身后却又有大明这个让人恐惧的强大帝国,哈里勒也终于理解了祖父的决定,如果换做是他的话,恐怕也要尽量与大明交好,哪怕是暂时称臣也是值得的。
“尽起全国之兵,集结四十万大军,祖父您觉得真的能够打败大明吗?”哈里勒最后也不禁再次自语道,只是个问题他自己也没办法回答。
当初帖木儿想要起兵东征时,哈里勒是其中最支持的人,在他看来,祖父亲率四十多万大军,几乎可以横扫整个世界。
另外哈里勒还年轻,哪怕祖父最宠爱他,但他也需要更多的功劳来证明自己,所以他将东征看做是自己立功的机会,最后更是抢过了先锋军的指挥大权,然而最终却落得现在的下场。
在亲眼见识到大明军队的强大,特别是各种新式武器层出不穷后,哈里勒对这场东征也失去了信心,毕竟明军是主场做战,战斗力也远强于他们,所以无论从哪方面看,大明都占据着优势。
另外更让哈里勒没想到的是,大明国土的辽阔远超他的想像,从进入大明国境走到现在,却才只是来到大明的中部,距离大明的国都还需要走上半个月。
换句话说,大明有着足够的战略纵深,哪怕他们东征的大军能够在初期打败明军,大明也可以从容的组织兵力反扑,所以大明根本不是一次东征就能征服的。
“不!当年蒙古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一样能做到!”哈里勒忽然又挣扎着给自己打气道,因为他不敢想像东征失败的后果,所以只能用这种办法来催眠自己。
不过哈里勒也清楚的知道,蒙古人与他们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蒙古人本来就起源自大明北方,他们与大明本就是宿敌,双方都是知根知底,距离也足够的近。
而且就算是强大如蒙古人,当初也不是一下子就灭掉了中原的王朝,而是转道西征,灭亡了无数的国家,抢夺了无数的财富与人才,这才回头灭掉当时的南宋,但就算是南宋这样的小朝廷,蒙古人也花了几十年才灭掉。
相比之下,现在的大明国力鼎盛,根本不是一个小小的南宁可比,甚至连强大的蒙古人,也被他们赶回草原上,听说大明现在甚至开始征服草原,日后说不定连蒙古人的祖地都要成为大明的领土。
想到上面这些,哈里勒也变得更加沮丧,如果说之前他战败被俘,当时他心中还存着几分希望,觉得日后祖父的大军杀到,肯定能大败明军,从而逼大明将自己送回去,可是现在他却彻底的死了这条心。
当天晚上,哈里勒几乎一夜没睡,第二天早饭也没心情吃了,不过使团的行程不能耽误,依然像往常一样启程出了开封。
路上走了几个月,现在已经是开春了,河流也已经解冻了,所以使团他们也弃车登船,刚开始倒还没什么,不过当进到运河的主干道时,使团却换了一种新船,这种船不用人力和风帆,却可以飞速前行,速度远超一般的船只。
其实傅安他们也是第一次坐蒸汽船,毕竟当初他们离开大明时,蒸汽船才刚刚研制成功,而且只在海上航行,现在却已经可以在运河中行驶了,这让使团众人也十分好奇,上船后也是里里外外的看了好几遍。
如果放在之前,哈里勒肯定也会对脚下这条会吞吐烟雾的船十分好奇,可是现在他满心的沮丧,而且对大明的各种新事物,他也见到太多了,所以这时竟然有一种麻木之感,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也就在使团沿着运河北上,马上就要抵达京城时,远在讹答剌的帖木儿也终于休整完毕,之前的疫情也早已经过去,浮动的军心经过一冬天的休养,也终于安定下来。
最重要的是,被寒冬大雪封锁的天山山脉,也终于解冻,使得大军可以通行。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雄心勃勃的帖木儿也再次重整旗鼓,准备再次开启自己的东征之路,然而还没等他下令出发,哈里勒兵败的消息就传回了讹答剌,给了帖木儿重重的一击。
第六百四十一章
帖木儿的决心
讹答剌城主府,帖木儿像是一头愤怒的狮子坐在那里,整个大厅中鸦雀无声,谁也不敢开口,毕竟帖木儿正在气头上,万一在这个时候触到了他的霉头,那可是要死人的。
旁边的沙哈鲁也是心中复杂,本来他一直将哈里勒视为自己最大的威胁,现在对方兵败,甚至自己也成为大明的俘虏,他应该感到高兴才对,毕竟他最大的威胁已经没有了。
但是现在沙哈鲁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随着哈里勒的被俘,也让这次东征蒙上了一层阴影,要知道这次帖木儿可是举国来征,几乎没有回头的可能。
甚至如果他们大败而回的话,恐怕整个帝国都有崩溃的危险,毕竟国内的不少贵族都有自己的私心,只是以前畏于帖木儿的实力,所以他们才不得不顺从,但如果帖木儿手中的实力衰弱,到时肯定有不少人会落井下石。
其实这也是游牧民族建立国家的一大弊端,无论是蒙古人还是突厥人,包括帖木儿这个突厥化的蒙古人,他们对国家的掌控都十分粗糙,特别是国土面积太大时,中央无法掌控这么大的国土,只能将一些国土分封为各个贵族。
这点与中原历史上的周朝分封诸侯一样,当中央强大时,国内的诸侯国自然会听中央的话,但如果中央的实力衰弱,立刻就会变成诸侯争霸。
相比之下,中原王朝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就算是中原王朝发展到现在,对地方的统治也只能达到县一级,再往下也需要乡间的士绅帮着维持,当然现在李节将小吏也纳入帝国的官员体系中,这也让中央对地方的掌控进一步加强,使大明成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国家。
沙哈鲁虽然不知道大明的情况,但他却深知自己国家的情况,而且他还知道,自己的父亲已经被架到火堆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而大厅中的这些贵族将领也是面色各异,刚才帖木儿召集他们来商议对策,结果这些人好像商量好了,对这件事并没有发表什么有用的意见,一切都推给帖木儿,让他自己做决定,这也让帖木儿更加恼火,因为决定是他做的,日后有什么问题,自然也要他自己负责。
“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这时帖木儿扫视了一下在场的众人,一双鹰眼中也满是杀气和怒火。
结果下面还是一阵沉默,有些人是不敢开口,有些人则是不愿开口,最后气的帖木儿也一挥手道:“都给我滚出去!”
帖木儿的话却让这些人如蒙大赦,眨眼间全都退出了大厅,只剩下的沙哈鲁没有离开,他这时也上前劝道:“父亲不要生气,谁也没想到哈里勒会败的这么惨,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您再怎么生气也改变不了现在的局面。”
“我生气不是哈里勒战败,而是生这些人的气,之前东征时,这些一个个叫嚣着要亲率大军灭掉大明,可是现在战事刚一受挫,这些人立刻就改变了风向,简直就是一帮墙头草!”帖木儿指着门外恨声怒骂道。
“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墙头草,还是有些人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毕竟这件事发生的太过突然,谁也没想到哈里勒的五万大军就这么没了。”沙哈鲁再次耐心的劝道。
其实对于哈里勒的战败,帖木儿他们并非完全没有准备,毕竟之前他们本来是要在年前就翻过天山山脉,到达大明的边境与哈里勒会合的。
可是因为疫病的原因,特别是帖木儿自己也差点病死,导致整个大军的行程被拖延,原来的计划也被打破,于是就导致了哈里勒的五万大军孤悬于大明边境,与后方的大军失去了联系,所以帖木儿也预料到大明可能会对哈里勒的先锋军动手。
不过在帖木儿的预料中,就算哈里勒不敌明军,也应该可以支撑到开春,毕竟哈里勒的先锋军都是精锐,而且又有五万之众,这支军队拉到西亚的战场上,几乎可以扫荡诸国,也只有少数几个大国才能挡住这支军队。
然而事实却出乎帖木儿的预料,哈里勒不但败了,而且还全军覆没,连他自己都成了大明的俘虏,这让帖木儿即恼火又担心,毕竟哈里勒是他最宠爱的孙子,现在落入到大明手中,天知道明人会怎么对付他?
“父亲,这次东征从一开始就十分不顺利,特别是去年军中的疫病,更是来的十分突然,现在连哈里勒的先锋军也败的如此之惨,所以我觉得是不是……”
沙哈鲁的话刚说到一半,就被帖木儿粗暴的打断道:“住口,我以前说过,你再说这种话我就杀了你,不要以为你是我儿子,我就会一再的容忍你!”
“父亲息怒,儿子知错了!”沙哈鲁也吓的全身一颤,当即向帖木儿认错道。
帖木儿虽然嘴上说的严厉,但他也不可能真的杀了自己的儿子,所以这时也狠狠的瞪了沙哈鲁一眼道:“记住我的话,我可以原谅你一次两次,但绝不会有第三次!”
“是,儿子记住了!”沙哈鲁悄悄的擦了一下额头的冷汗再次道,说到这里他也有些后悔,刚才他就该跟着别人一起出去,这样也不用承受父亲的怒火了。
“哈里勒被俘,五万大军惨败,这件事绝不能就这么轻易的算了,而且东征开始后,就不可能再停下,哪怕是为了救出哈里勒,我也要继续东征!”帖木儿当即做出决定道,无论有多少人反对,都无法打消他对东征的决心。
听到父亲的话,沙哈鲁却是心中一沉,因为他发现父亲为了救回哈里勒,竟然不惜冒着失败的风险继续东征,由此可见,哈里勒在他心中的地位。
甚至沙哈鲁几乎可以肯定,父亲已经将哈里勒当做继续人在培养,所以才会如此的看重哈里勒,哪怕这次哈里勒战败,父亲依然没有放弃他,这让沙哈鲁忽然生出一种愤怒和无力,难道自己真的比不上哈里勒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