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3/359


李节告退离开暖阁后,也没有在宫中停留,而是直接回家休息,毕竟这一天他也挺累的,而朱棣与朱允熥他们叔侄,可能要聊一整晚才会出结果,所以他也没必要等候。
朱玉宁也早为李节准备了晚饭,夫妻这么多年,只要李节能回家,她都会陪着李节一起吃晚饭,这已经是他们夫妻间的习惯了。
“夫君,你说四叔和允熥能谈成吗?”朱玉宁给李节挟了块鱼肉开口问道。
李节请朱棣来北京这件事,朱玉宁也知道的很清楚,因为本来就是朱雪晴提议的,她们姐妹间无话不说,所以朱玉宁也早就知道,因为这件事关系到自己的两个亲人,所以朱玉宁也格外的关心。
“现在还不好说,不过以我对四叔的了解,他应该会认真的考虑陛下的提议,到时就算不会全部答应,也有商量的余地。”李节笑着回答道。
“那就最好,只是四叔若是答应,日后想见他们恐怕就更难了。”朱玉宁说到最后也叹息一声,身为皇族,他们虽然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有时却也身不由已。
“玉宁你不必伤心,无论何时何地,我和孩子都会陪着你的!”李节看妻子有些伤感,当即也轻轻的握住她的手安慰道。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还没亮,李节就被宫中派来的人叫醒了,然后他匆匆忙忙乘着马车进宫,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
当李节来到暖阁时,只见朱棣与朱允熥都在这里,两人都是眼睛发红,看样子一整晚都没睡,而在两人的面前,则摆放着一幅巨大的地图,将大明、高丽、倭国,甚至是大半个太平洋都囊括其中。
“参见陛下!”李节上前行礼,随后又笑着向朱棣道,“四叔辛苦了,您和陛下谈的可还愉快?”
“愉快个屁,早知道你们打的是这个主意,我就应该多带点人来!”朱棣却是瞪了李节一眼道,他现在后悔把姚广孝留在高丽了,如果把他带在身边,至少他也有个可以商量的人,不像现在只能自己做决定。
“听四叔话中的意思,您和陛下应该是谈妥了吧?”李节闻言却是哈哈一笑,他之所以没有提前告诉朱棣,其实就是不想让朱棣有太多时间思考,因为有些事情考虑越多,反而越不容易做出决定,现在快刀斩乱麻反而更好一些。
“姐夫你说的不错,昨晚我和四叔虽然有些小的争执,但大的方面还是达成一致,这也要多谢四叔对我和姐夫的信任!”朱允熥这时也笑眯眯的开口道,看他的表情就能知道,这次与朱棣的交谈达到了他的目的,甚至解决了他的一块心病。
“你们两个啊,我现在可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给你们手上了!”朱棣这时白了李节和朱允熥一眼再次道,不过话是这么说,但他并没有半点愤怒的样子。
“四叔您这次的确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也并非一无所得,至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您会得到大明的倾力相助,至于美洲大陆则任由您去驰骋!”李节这时也再次笑道。
“不错,四叔您也不必担心我这边,既然我已经答应了您,就绝不会反悔,只要我在位一天,朝廷就会给你提供最大的便利,至少上百万的人口、各种物资与人才,都会分批送到你那里!”朱允熥这时面色严肃的道。
“好,有陛下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大哥的在天之灵都在看着我们,今日的约定也是在他的见证下达成,若违此誓,当天地厌弃!”朱棣这时也站起来立誓,说完也伸出一只手掌。
朱允熥也明白朱棣的意思,当即也站起来道:“若违此誓,当天地厌弃!”
朱允熥话音刚落,就与朱棣击掌三下,这个誓言在朱标的在天之灵,以及李节的目光下终于达成,而李节也深信,这个誓言将会影响到未来整个世界的走向。
朱允熥与朱棣商谈的内容其实也并不复杂,总的来说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朱棣放弃对高丽的掌控,以此来换取大明对他的全力支持,让他在美洲重新立国。
表面上看,似乎是朱棣吃了大亏,毕竟他打下高丽后,也花费了不少的心思,现在高丽被他经营的相当不错,在海外独立成国,不像其它的藩王那样受大明的管制。
现在要朱棣把高丽交给大明,哪怕换来大明支持他在美洲重新立国,但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想要在美洲建立一个不输于高丽的国家,还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但换个角度想一想,高丽三面环海,唯一接壤的就是大明,海洋上又被倭国挡住,几乎没有什么发展的潜力,如果朱棣是个保守的人,那么他窝在高丽倒也不错。
可惜朱棣是个积极进取的人,区区一个高丽,根本无法填满他的野心,这也是当初他为什么积极寻找美洲的原因,毕竟只有那里,才是更适合他的天地。
所以朱棣在经过一整晚的考虑后,终于还是决定同意这个交换,他本来就是个极为果断的人,对于高丽,他虽然有不舍,但也觉得高丽实在太狭小了,更何况当初他之所以来高丽,本就是李节调他去的,算是捡了一个便宜,现在还给朝廷也理所应当。
誓言立下了,但这么大的事情,光靠一份誓言肯定无法让人信服,所以还必须要一份详细的盟约,这也就是朱棣和朱允熥聊了一整晚的原因,因为这份盟约的内容需要规定的比较详细,而有些细节上的分歧,才导致花费了这么多的时间。
不过现在大体上的事情都谈的差不多了,所以朱允熥和朱棣干脆亲自执笔,然后将两人之前谈妥的条件一条条的写下来,李节则在一旁帮着他们参谋一下,免得有什么纰漏。
等到这份盟约写好之后,双方也都没有了异议,于是在李节的见证之下,朱棣与朱允熥分别在盟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并且盖上印玺,这份盟约也算是彻底达成,这让旁边的李节也终于松了口气。
第六百零七章
参观
北京火车站,做为第一座开建的火车站,整个车站的占地面积极大,而且整个车站分为前后两部分,其中前面也就是普通人见到的车站,可以在车站中买票、等候,火车也会在这里停靠,供人们上下车。
不过车站的后半部分却是不对外公开的,因为这里更像是一座工厂,火车的车头与车厢就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能够在这里工作的人,要么是顶尖的工匠,要么是求真书院出来的机械人才。
“四叔你看,这里全都是大明最顶尖的人才,他们在这里并不仅仅是为了生产火车,同时也是为了研究火车的性能,发现问题加以改进,毕竟火车现在才刚开始运行,经常会发现一些问题,这些也全都要靠他们来解决。”李节在宽敞的工厂里一边走一边向身边的朱棣介绍道。
朱棣看着眼前这些复杂的机械,心中也不禁暗自赞叹,虽然完全看不懂,但他却知道这些东西组装起来后,就变成了自己之前乘坐的火车,跑起来丝毫不输于快马,而且还不知疲倦,只不出问题,甚至可以一直跑下去。
朱棣在和朱允熥签订了盟约后,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准备在京城呆上几天,毕竟他难得来京城一次,而且盟约虽然签订,但后续的施行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所以完全不用着急。
其实朱棣与朱允熥签订的那个交换盟约,完全是一个大纲样的东西,只规定了一些大概的东西,接下来还会一个更加详细的细则,不过这些就需要慢慢的去商定了,而且具体实施的时间,恐怕也要以年来计,甚至朱棣这辈子可能都无法将这个盟约完成,到时就需要传来朱高炽去做了。
“火车好是好,就是太贵了!”最后朱棣来到一辆已经组装完毕的火车头面前,随即又摇头感叹道,铁道的价格已经是天价了,甚至就像他眼前的这个火车头,光是造价也需要十万两以上。
“其实现在火车的造价已经降下许多了,毕竟现在随着技术的改进,许多成本都在下降,日后若是形成标准,成本可能还会再下降一些。”李节笑着解释道。
现在火车还在改进之中,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建造标准,所以成本也是居高不下,不过没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总归会慢慢解决的。
“再降价还是贵,当然最贵的还是这些人才,如果我去了美洲,天知道什么时候我手下的人才能造出这种火车来?”朱棣这时却忽然又感慨的道,大明最让他羡慕的不是土地广阔,也不是物产丰富,而是各种各样的人才都不缺,这才是他最想要的。
“肯定会有的,您和陛下签订的盟约上不是写了吗,要迁移百万人口过去,而且还包括各方面的人才,现在求真书院的招生越来越多,总会有一些人喜欢冒险,到时您再许以重利,肯定会有人愿意随您迁过去的!”李节再次笑道。
“但愿如此吧!”朱棣却有些忐忑的道。
虽然盟约已经签订了,但对于这件事,朱棣心中也没有底,毕竟这次的交换实在牵扯太大了,普通人搬个家都是大张旗鼓,更别说朱棣这种掌控一个国家的人要搬家,牵扯就更复杂了,估计几十年可能还搬不干净。
看到朱棣的担忧,李节也能理解他的心情,于是想了想再次笑道:“四叔,其实火车对您的帮助,远不如蒸汽船的帮助大,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建议您还是多关注一下蒸汽船,若是日后能将蒸汽船推广起来,到时大明与美洲之间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
果然,听到李节提到蒸汽船,朱棣也立刻来了兴趣,当即一把抓住李节问道:“那个蒸汽船我来的时候见到了,的确是又快又灵活,那东西在哪造的,快带我去看看!”
“您现在可看不到!”李节闻言却无奈的双手一摊道。
“为什么?”朱棣不解的追问道。
“因为蒸汽船是南京求真书院研制出来的,所以这种船也是在南京造的,不过最近已经在松江那边专门建造了一座蒸汽船作坊,日后会量产这种船,所以您要是想看,就得去松江一趟了。”李节开口解释道。
“去!必须得去,而且我还要订几艘船,我现在是看出来了,这种船绝对会取代现在的风帆船,必须尽管的让手下熟悉它们!”朱棣当即决定道。
李节最佩服的就是朱棣这一点,别看朱棣平时脾气暴躁冲动,似乎和一般的武夫没什么两样,
但他却有一种天生的直觉,让他能够在复杂的形势中做出最正确的判断,估计这也是历史上他能选择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好,四叔您要是想去的话,我立刻让人安排,到时我陪您亲自走一趟!”李节也做出决定道,说起来蒸汽船出世之后,他也一直想去看看它的建造过程。
“好,有你陪着那就更好了!”朱棣当即点头道,对于盟约的事,他也有许多事情想和李节聊一聊,毕竟这件事他实在心中没底,多听听李节的也能让他对这件事有更大的把握。
“时间还早,四叔您还有什么想看的吗,只要您开口,我立刻让人安排。”李节再次笑着问道,朱棣这么久不回来,京城这边也是发展极快,特别是一些新技术的使用,使得许多东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想看的东西很多,不过我现在最想看的就是那个求真书院,蒸汽船和火车都出自那里,之前我虽然去过,但这么久没来,也不知道书院那边又搞出什么新东西来?”朱棣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几分感慨,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真想把书院整个搬到自己那边。
“书院那边的新东西倒是不少,我想想啊……”李节说着沉思了片刻,随即就一拍巴掌兴奋的道,“有一样东西四叔您肯定感兴趣,刚好现在还有时间,我带您去看看!”
第六百零八章
枪管
求真书院机械学院,这里其实属于求真书院的分校区,原来的机械系整个搬到这里,成立了机械学院,专门从事机械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毕竟随着蒸汽机的研制成功,机械已经成为书院的一大热门学科。
机械学院同样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的部分用于教学,而后面的部分则用于研究各种机械,之前火车的研制就是由这些人完成的,火车站那边留守的各种工匠与学者,也都是出自机械学院。
李节带着朱棣来到机械学院的后半部分,这里其实更像是一座大工厂,里面各种各样的机械和工具都十分齐全,虽然在后世人看来,这里的机械和工具都还很粗笨、原始,但对于这个时代而言,这些却已经是最先进的机械和工具了。
如果说机械学院的后半部分像是一座大工厂,那么它的内部就分成大大小小上百个的车间,每个车间的人数不等,他们都有各自的研究方向,比如有人研究纺织机,有人则研制抽水机,当然这些机器都是由蒸汽机驱动的。
事实上随着蒸汽机的面世,针对它的应用也一直在研制之中,火车和蒸汽船只是其中的代表,暗中还有无数的机械也在研制,甚至其中的纺织机已经开始实用,江南一带就有不少纺织作坊开始采用这种蒸汽机带动的纺织机了。
“你带我来就是为了看这些?”朱棣一路上也看到了不少新奇的机械,但最终还是有些不满意的道,毕竟这些机械虽然很神奇,但对于朱棣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当然不是这些,我带您来的真正目的,是见一种更加神奇的机械!”李节说话时,也将朱棣带到一个独立的院落后,然后迈步走了进去。
朱棣心生好奇,当即迈步跟上,这个院落和机械学院的其它院落似乎没什么两样,院子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零件,连个下脚的地方都不好找。
好不容易穿过前面的院子,李节和朱棣也终于来到后面的一座工棚中,只见里面放着一架高大的机器,朱棣一眼就看到了旁边正在轰鸣的蒸汽机,然后由蒸汽机的动力带动着这架机器正在高速的运转之中。
两个学者模样的人,正在指挥着几个工匠干活,只见他们将一根实心的铁棒固定在机器上,然后一根长长的钻头压下,坚硬的铁棒竟然像是木头一样,被钻出一条笔直的通道,变成了一根铁管。
等到铁管钻好后,工匠取下这根滚烫的铁管,然后放入水中冷却了一下,这才交给两位学者,结果只见两位学者拿出一件奇怪的工具测量了一下铁管,又讨论了一下,最后都有些失望的将铁管扔到一旁,那里已经堆放着不少铁管了。
“怎么,还是不合格吗?”李节笑着上前对两位学者问道,这里他也经常来,所以和两位学者也十分熟悉。
“不行,前后的孔径还是有点偏差,得再调试一下。”只见右边那个年纪大一点的学者回答道,这个学者名叫周学海,旁边的则是他的弟弟周无涯,两兄弟都是机械方面的天才,从求真书院毕业后,就一心扑在机械的研究上,之前蒸汽机的研制也有他们的功劳。
“那你们忙吧,我带人四处转转!”李节闻言点头道,这种事上他也帮不上忙,毕竟他在机械方面的造诣恐怕还不如这两人,他所擅长的只是多了几百年的见识,从而可以给这些指明一个研究的方向,具体的技术难题还是要靠他们自己。
“好的,驸马请随意!”周氏兄弟说完也不再理会李节和朱棣,两人再次来到那台打孔的机器旁,埋头研究着什么。
朱棣这时也走了过来,他捡起起周氏兄弟刚才扔掉的那根铁管,刚开始还没怎么在意,但是看了几眼后,他却是脸色一变,随即上下左右仔细的观察了一遍,甚至还用手大概量了一下铁管的长度。
“这……这东西可以用来做枪管?”很快朱棣就脸色凝重的向李节问道。
做为一个武将,朱棣对火枪当然再熟悉不过了,特别是大明这几年对火枪极为重视,甚至军队中的火器已经占据了主流,毕竟火枪被改进后,不但威力更大,而且操作容易简单,哪怕是一个书生,只需要训练上几个月,就可以成为合格的士兵。
而对于火枪来说,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枪管,同时枪管也最容易损坏,因为它要承受火药爆炸的威力,而如果枪管质量不过关,很容易会发生炸膛的事故。
而且就算是合格的枪管,使用一段时间后,也会需要报废掉,毕竟金属也会疲劳,为此大明的火枪在设计时,枪管都可以随时更换。
不过枪管的制作却十分麻烦,以前火枪的威力小,枪管还可以用铁皮卷成铁管来应付,但随着火枪的威力越来越大,射程也越来越远,这种卷成的枪管根本不能用,否则肯定会炸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3/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