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2/359


只见姚广孝这时也是眉头紧锁,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道:“不好说,驸马在信上并没有说请王爷回去商谈什么,虽然应该是和海军学校的事有关,但我总感觉这其中还有其它的意味。”
“你说会不会是……”朱棣这时忽然沉声道,但话到一半却又停了下来。
“是什么啊父亲,您怎么说话只说一半?”朱高炽这时却不明所以的问道,不是他太笨,而是他实在不明白父亲和姚广孝到底在打什么哑谜?
不过姚广孝却明白朱棣的意思,只见再次沉思了许久后,这才缓缓的开口道:“虽然不能确定,但也不得不防,毕竟站在陛下的角度,王爷你们这些兄弟都是威胁!”
朱棣闻言,双手扶着沙盘沉默良久,最后忽然长叹一声道:“大哥啊!你死的实在太早了!”
朱棣的一声长叹,也让姚广孝是感同身受,如果朱标没有死的话,以朱标和朱棣他们兄弟间的感情,恐怕在十年内都不会对朱棣他们产生什么猜忌,而趁着这段时间,他们也可以从大明得到更多的支持,使得自身的实力得到飞速的增长。
朱棣和姚广孝都是绝顶聪明的人,他们虽然不知道朱允熥早在登基没多久就考虑过削藩的事,但就算按照常理推测,也能猜到一些,毕竟换做他们是朱允熥,看到身边有这么多手握实权的叔叔,恐怕也会难以心安。
事实上这次朱棣上书请求朱允熥,帮助他建造海军学校的事,也未尝没有试探朱允熥的意思,毕竟对于他来说,削藩这件事也同样像是一把悬着的砍刀一般,天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来?
朱高炽本来一头的雾水,但是听到父亲和姚广孝之间的对话,再加上父亲最后又忽然提到死去的大伯,这让他也隐约间猜到了一些东西,当即也不敢再乱说话了。
“王爷,为了安全起见,我建议您这次最好不要去,毕竟陛下的态度谁也不知道,万一……”姚广孝说到这里也忽然停下,不过后面的话也很清楚了,万一朱允熥扣压了朱棣,那到时可就糟糕了。
朱棣闻言也露出焦躁的神色,他也有同样的担心,虽然信是李节写的,但李节也在信上写的很清楚,是朱允熥邀请他去北京城面谈,所以朱棣现在对李节也产生了怀疑,毕竟他和李节的关系再近,也近不过对方和朱允熥,如果他和朱允熥发生冲突,对方肯定会站在朱允熥那边。
不过朱棣很快就强制自己冷静下来,随即就开口道:“若是不去,那岂不是告诉朝廷那边我心虚了吗,到时恐怕只会让朝廷更加忌惮,甚至直接让局面更加恶化。”
朱棣虽然独掌高丽一国,但与大明之间的联系却十分紧密,甚至他还从大明得到许多的支持,比如造船、钢铁等等关键的技术和物资,如果朱允熥断掉这些支援,那么将对朱棣产生沉重的打击,甚至连他探索美洲的脚步都可能因此停下来。
“的确如此,但相比王爷您的安全,这些完全是值得的!”姚广孝立刻说道,在他看来,朱棣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至于其它都可以舍弃。
“不行,陛下只是让李节写信让我回京城商谈,并不是一定会将我扣压,说不定真的只是商谈海军学校的事,如果我不去,不但错失这个机会,而且还会付出沉重的代价,那可就太不值了!”朱棣却忽然摇头道。
高丽能有现在的局面,也是朱棣这么多年的心血,特别是探索美洲的事,更是绝不能停下,所以如果不去京城的话,付出的代价对他而言实在太大了。
“父王三思啊,高丽这边可离不开您,母亲和孩儿同样也离不开您啊!”朱高炽这时也完全搞清楚了整个事情,于是这时也担心的叫道。
“高炽,你和陛下同年,也是时候替为父担起责任了,这次我进京,广孝就留下来辅佐你,到时你也要向他多多请教!”朱棣这时神情和蔼的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
其实朱高炽在成年之后,也负担起不少的事务,只不过朱棣精力充沛,许多事情都喜欢亲历亲为,这点和老朱一模一样,所以朱高炽也没有太多的机会学习处理一国的政务。
“父亲我……”
朱高炽本还想再说什么,但却被朱棣挥手打断,随后他又扭头对姚广孝叮嘱道:“广孝,我去京城之后,这边的事情就麻烦你了,你这边也要做好两手准备,万一我回不来了,你就全力扶持高炽,该怎么做等下咱们再详谈!”
“王爷,您……”姚广孝也想劝说,但是当与朱棣四目相对时,也看出对方去意已定,这让他也只得无奈的叹息一声,随即点头道,“属下遵命!”
第六百零四章
朱棣与蒸汽船
一只打着燕王旗号的海军船队行驶在海面上,朱棣站在船头,打量着这一望无际的大海,胸中也不禁涌起一股无比的豪情,如果可能的话,他真的想彻底征服这片广阔的海洋!
其实朱棣自己也不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他就差一步就可以征服整个海洋,可惜他派人七下西洋,建造了在那个时代最为庞大的舰队,可除了武力炫耀一番外,却最终什么都没做,反而最终让整个舰队停靠在港口里慢慢的腐烂掉了。
如果现在的朱棣知道历史上自己的做为,恐怕会活活把自己掐死,毕竟他现在绝不会做这种蠢事,因为历史上的朱棣从来没有亲自下过海,更不知道海外的富饶,而下西洋虽然带回不少的财物,但依然无法弥补出海的损耗,所以最终只能停下。
但现在却完全不同,朱棣亲眼见识到海外的富饶,更知道美洲大陆的广阔,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他能拥有历史上下西洋的舰队,恐怕朱棣会高兴的当场跳起来。
然而朱棣的豪情并没有维持太久,因为他很快又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心情也立刻变得沉重起来,现在他依然猜不透朱允熥要自己回京城的目的是什么,最糟糕的情况,恐怕他一到太津就会被扣押下来。
想到自己可能面临的局面,朱棣也不禁叹了口气,虽然明知此行要冒很大的风险,但他却不得不去,毕竟如果不去的话,虽然他安全了,但可能要失去更多的东西。
“还真是让人头疼的局面啊,不过现在也没有其它办法,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李节的身上了!”朱棣最后低语一声道。
相比朱允熥这个侄子,朱棣反倒是更相信李节,毕竟他和李节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这点和朱允熥完全不同,而请他来的信又是李节写的,所以朱棣现在也只能把最后的希望放在李节身上,希望他不是帮着朱允熥坑自己。
朱棣的船队一路向西北而行,绕过大明的登州港,很快就来到了渤海湾,而这里也是北方沿海最热闹的区域,只见海面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船队,上面装满了来自各地的物资,这些船队的进出也带动了沿海的港口,登州港和太津港都是北方有名的大港。
朱棣看着眼前繁华的景象,特别是远处那些繁忙的港口,眼中也不禁露出羡慕的神色,虽然济州港也算是一座相当繁华的港口,但那也只能在高丽称雄,与大明这边的港口一比,立刻就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
“同样都是父皇的儿孙,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朱棣这时也不禁低声嘀咕一声,面对大明的江山,如果说朱棣心中没有一点想法,那肯定是骗人,甚至当初朱标忽然去世时,他在悲痛之余,心中也闪过一些其它的念头。
不过朱棣是个聪明人,知道有些东西虽然看着让人眼红,但不该伸手的时候绝不能伸手,当然了,如果真给他一个机会,那他也绝不会手软。
就在朱棣沉思之时,船队也进入到渤海之中,太津港也近在眼前,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听“呜~”的一声长鸣,将沉思中的朱棣也惊醒过来。
只见朱棣闻声望去,结果发现就在他的右前方,一条十分奇怪的船吐着黑烟飞速驶来,虽然船上没有风帆,但这条船却跑的飞快,将身边一条条的船只都甩在身后,海面上都被它劈开一条白色的痕迹。
“这就是蒸汽船!”朱棣看着这条飞速而来的船只也立刻猜到了它的身份,毕竟没有船帆又能跑的这么快,恐怕也只有传说中的蒸汽船了。
蒸汽船的速度奇快,眨眼间就来到朱棣的船队附近,这时朱棣才发现,蒸汽船的甲板上也站满了人,穿的衣服各式各样,甚至还有一些女人,估计都是坐船的客人,而他们也都一脸兴奋的打量着周围的景色,估计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坐这种船。
蒸汽船似乎也看到了朱棣这边,特别是当看到船上燕王的旗号时,这条船估计也吓了一跳,所以根本没敢靠近,在朱棣船队前面特意转了个小弯避开了。
看着速度又快又灵活的蒸汽船,朱棣也不禁露出羡慕的神色,难怪之前李节特意给自己写信,告诉他蒸汽船日后必将取代风帆船,只是现在的蒸汽船还不太稳定,需要时间来改进,不过现在看来,蒸汽船的性能已经相当优越了,旁边的风帆船与它一比,简直就像是老太太一般。
“如果这次能顺利回去,一定要早点把蒸汽船引进过来!”朱棣当即在心中暗自发誓道,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在亲眼见识到蒸汽船的性能后,他就再也看不上老旧的风帆船了。
目送着蒸汽船远去后,朱棣他们的船队也终于缓缓的驶进了太津港的范围,港口的官员早就接到了消息,所以这时也有专门的官员迎接,引着他们的船进到港口停靠。
船还没有停稳时,站在船头的朱棣就看到了港口上迎接自己的李节,这让他也是心中一松,如果是别人来迎接,那情况可能不太妙,毕竟朱允熥如果对自己动手,可能会支开李节,但现在李节亲自来了,说明情况还不算太糟糕。
李节也笑呵呵的看着朱棣的船只停下,然后朱棣迈步下船,他也急忙上前迎接道:“四叔您一路辛苦了!”
朱棣这时却打量了一下李节,随后这才笑道:“辛苦谈不上,只不过我一路上都在想,你们叫我来京城到底要商谈什么事情?”
“这个等下您见到陛下亲自和他聊吧,我就不多嘴了!”李节却是卖了个关子道。
“等下?陛下他也在太津?”朱棣闻言也露出惊讶的神色问道,现在已经快中午了,而且他又刚到太津,肯定来不及去京城了,所以在他看来,最快也要等到明天才能见到朱允熥。
第六百零五章
叔侄密谈(上)
朱棣很快就知道李节说的“等下”是什么意思了,在火车轰隆隆的前进声中,朱棣坐在华丽的车厢中,面前摆放着一桌丰盛的酒宴,虽然车子行动的速度很快,但并不怎么颠簸,至少正常进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这车子也是用那个蒸汽机带动的?”朱棣在经过最初的震撼过后,很快也反应过了,当即一脸震惊的问道,铁路和火车毕竟才刚修好,他又孤居海外,自然也没有得到消息。
“不错,和蒸汽船一样,这东西名叫蒸汽机车,不过现在百姓们更愿意称它为火车,以它的速度,傍晚之前咱们就可以回到京城。”李节笑着回答道。
“火车?”朱棣重复了一下这个陌生的名字,他现在还不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不过想到蒸汽机的确需要燃料来驱动,倒也可以理解。
“对了,刚才我看这车子是在两根铁轨上跑,想来修建这么一条铁路的造价肯定也不低吧?”朱棣忽然又想到车子下的铁轨,于是再次关切的问道,他现在对这个火车和铁路也动心了,只是不知道造价自己能否承担?
“这个……”李节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叹了口气道,“不瞒四叔,火车的造价虽然昂贵,但最贵的其实是脚下的铁路,而为了修建这条铁路,不但朝廷出了银子,而且银行还出面集资,最后算下来,估计能够和倭国一年白银的产量相比了。”
“这么多!”朱棣听到这个回答也不由得惊叫出声,虽然他猜到铁路的造价不菲,但也没想到竟然这么贵,毕竟倭国一年的白银产量最少也有几百万两,这么多的银子,以高丽的国力恐怕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拼凑出来。
“毕竟是第一条铁路,前期没有任何的经验,所以花费当然要大一些,随着技术的成熟,日后修建铁路的成本肯定会下降许多,但依然不会是个小数目。”李节再次解释道。
别看北京到太津的距离并不算太远,但毕竟是第一次修建铁路,需要克服不少的难题,有时出了问题,甚至还要拆了重建,所以才导致花费巨大,这也就是有朱允熥的全力支持,否则换一个人做皇帝的话,这条铁路肯定修不起来。
“这哪是铁路啊,简直就是拿白银在铺路,这么贵我可修不起!”朱棣闻言也不禁报怨道,他本来还想在高丽,甚至是美洲也搞一段铁路的,可是现在看来,自己根本修不起。
“其实铁路之所以贵,主要是现在的铁价太贵了,毕竟咱们大明的钢铁产量有限,铁路消耗的又这么大,所以铁价当然不会便宜,但如果能大量的生产钢铁的话,让铁价降下来,那铁路的成本可能就会节省几倍。”李节再次道。
大明的钢铁产量虽然一直在增加,但还是无法与后世的相比,主要是大明境内大都是贫铁矿,冶炼钢铁很困难,再加上这个时代的技术限制,所以大明的钢铁产量虽然在增加,但速度并不快,远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
“听你这么说,我倒是想起来了,高丽西边好像发现不少大铁矿,而且矿石的品质很高,只是高丽并不缺铁,所以开采的量也不大,如果能开采出来,应该能让铁价下降不少。”朱棣闻言也不禁自语道,如果高丽有足够的铁,倒是可以与大明交易,以此换来铁路的技术。
“高丽那边的确盛产煤和铁,不过这件事还是等见到陛下再说吧。”李节微微一笑道,然后就招呼朱棣坐下吃菜,并没有过多的解释。
朱棣本来想再问一下李节,朱允熥见自己到底要谈什么,但看到李节似乎不愿意聊这个话题,最终他也没多问,干脆和李节一起边吃边闲聊,等到吃完饭他还躺下睡了一会。
等到朱棣再醒来时,火车也正在缓缓的开进北京站,等到车子停下之后,李节也请朱棣下车,这时天色将晚,按说应该给朱棣安排住处,休息一下再去见朱允熥。
但朱棣在车上睡了一觉,之前也是吃饱喝足,所以完全不累,而且他也急着要见朱允熥问清楚情况,否则根本安不下心来,所以在他的要求下,李节也只能带他直接进宫。
其实对于朱棣心中的想法,李节也能猜到,毕竟这次忽然叫他回来,他心中肯定会乱想,但李节依然不打算解释,毕竟有些事情他不方便开口,还是让他和朱允熥去谈吧,毕竟他们叔侄之间更方便一些,自己这个朱家的女婿,算起来依然是个外人。
朱允熥似乎也早知道朱棣会来见自己,所以一直在暖阁中等候,当李节两人进宫后,他也亲自来到宫门前迎接,叔侄二人见面后也都是十分亲热,完全看不出彼此有什么心结。
朱允熥将朱棣迎到暖阁,然后挥手让其它人退下,朱棣本以为李节应该会留下,却没想到李节这时也告退离开,这让他皱起眉头,如此一来,整个暖阁中也只剩下他和朱允熥两人了。
“四叔请座,您这一路肯定十分辛苦,我本来是想请您休息一晚再和您详谈,不过您既然执意要见我,那不如今晚咱们叔侄二人就彻底长谈!”朱允熥拉着朱棣坐下,并且亲手给对方倒了杯茶水道。
“陛下客气了,咱们有话就直说吧,这次陛下召我入京到底所为何事?”朱棣也没有客气,伸手将茶一饮而尽,然后就直接开口问道。
“这个……”只见朱允熥迟疑了片刻,似乎有些不好开口,不过最终还是正色道,“好吧,我知道四叔您是个直爽人,所以我也就不绕弯子了,您之前提出想建海军学校,我其实很犹豫,四叔您应该知道我在犹豫什么吧?”
“能猜到一些,不过陛下放心,我大力发展海军,主要目的是要将日后的重点放在美洲那里,绝不可能威胁到大明的安全!”朱棣再次直接道,他这时也终于明白李节为什么要离开了,这些话的确不方便让外人听到。
第六百零六章
叔侄密谈(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2/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