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359


想到这里,李节又询问了一下王叔英,大多是关于杨士奇的,王叔英也都做了回答,但却没有太多的价值,最后李节让人把王叔英带下去,随后这才向黄化问道:“你怎么看,王叔英的话可信吗?”
第五百八十七章
抵达京城
“不好说,王叔英说的可能是实话,毕竟我也没发现他话中有什么破绽,不过也可能是为了报复杨士奇而撒了谎,而且他撒谎时也不必全说假话,只需要在十句真话中夹杂一句假话,我们也根本分辨不出来。”黄化也十分谨慎的回答道。
“我倒觉得王叔英的话比较可信,杨士奇这个人出现的太过突然,我也一直看不透他,甚至我怀疑他之前借着报信,其实就是想利用这件事接近我。”李节摸着下巴的短须再次道。
“那他这么做的理由呢?王叔英他不是说过,杨士奇将驸马视为大敌,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借机除掉驸马,这样不是更加省心吗?”黄化犹豫了一下再次问道。
“这也是我想不通的地方,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借此接近我,应该有更大的图谋,只是现在我们还想不明白他的用意罢了。”李节说到最后时,也不禁叹息一声,如果可能的话,他倒是很希望能够将杨士奇留在身边,为自己所用,可是现在看来,却不得不防备他了。
“驸马,要不要我……”黄化说到最后时,用手做出一个杀人的动作,现在他们还没有进京,而且船上又都是锦衣卫,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干掉杨士奇,到时再找一个意外的借口,绝对不会让任何人察觉。
“不必,杨士奇只是一个小人物,我怀疑他背后还有隐藏更深的人,想要把这个人引出来,就不能动杨士奇,所以还是将计就计,我倒是要看看杨士奇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来?”李节立刻摆手道。
历史上的杨士奇是号称名相,但现在他却是一个不名一文的小人物,哪怕救了李节这样的功劳,也依然上不得台面,所以李节才会怀疑他背后有人指使,只是这个人到底是谁,李节还没有任何的头绪。
“我明白了,日后我会派人日夜盯着他的!”黄化闻言也当即醒悟道。
几天之后,李节他们的船也终于抵达运河的终点,也就是北京旁边的通州,本来靠近北京这一段的河道早在元朝时就已经堵塞了,后来迁都之时,老朱就让人早早的疏通运河,使得运河的终点抵达了通州,已经算是进入京城地界了。
李节他们在通州上岸,而就在他们刚下船,立刻就有一队人上前迎接,为首一人正是李节的老熟人郭正林,他见到李节也大笑着上前迎道:“李兄,这一路辛苦了,陛下命我前来迎接!”
“有劳郭兄了,铁路修建的怎么样了,现在修建到哪了?”李节也急忙上前问道,他没想到郭正林竟然亲自来迎接,不过这也刚巧让他能询问一下铁路的事情,如果不是因为南京的事,肯定是由他亲自主持修建铁路。
“李兄不必着急,咱们回去的路上慢慢说,不过我可是听说你这次在南京可是十分的凶险,陛下本来是想亲自来迎接的,但却被大臣们劝住了,刚巧我今天没事,于是就主动请缨前来迎接。”郭正林也再次笑道。
“有劳陛下和郭兄你们担心了,不过总算是有惊无险,现在犯人也全都抓捕归案,等回京后就能将他们问罪。”李节也笑着解释道。
郭正林对李节这一路的经历也十分好奇,不过他还是先请李节上了马车,然后两人边走边聊,通州毕竟就在京城边上,而且现在天色还早,也用不着停留。
当然最重要的是,朱允熥还在皇宫中等着李节,所以他们也不能让对方等急了。
路上郭正林这才向李节询问他的经历,李节也大概的讲了一遍,本来刚开始的太仓失窃大案,就已经够复杂的了,毕竟不但连死了两个高官,而且还牵连到南京官场的数个高层,甚至最后更是牵连出一条巨大的利益链,上百个官员都参与其中,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惊天大案。
不过等到李节讲到自己遇袭的事情时,却让郭正林完全忘了之前的案子,一直都在为李节的安全担忧,特别是当听到凤阳城门处都被设下陷阱时,更让他出了一身的冷汗,直到最后李节安全的抵达皇陵,这才让他松了口气。
“这次真是多亏了那个杨士奇,若非此人在最后关头弃暗投明,恐怕李兄你就要危险了!”最后郭正林也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说道。
“是啊,所以我也将杨士奇带在身边,这次回京也要向陛下禀明他的功劳,到时必有重赏!”李节也点头道,他并没有告诉郭正林关于杨士奇的事,并不是不信任对方,而是这种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王叔英这个人我以前好像还见过几面,没想到竟然暗中做出如此无法无天之事,简直是胆大妄为之极!”郭正林随即又有些恼火的道。
“王叔英虽然可恶,但他在无意中也帮了我一个忙。”李节这时却再次一笑道。
“帮忙?他能帮你什么忙?”郭正林闻言一头雾水的问道。
“哈哈~,郭兄你还真是不理窗外事,我在江南搞出那么大的动静,朝堂上肯定是吵翻了天,要将我拿下问罪了吧?”李节当即大笑一声道。
“你不说我都快忘了,前段时间的确有不少人吵着要将你问罪,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好像都消停下来了。”郭正林说到最后也再次皱起眉头,他以前在司天监,后来又去了书院,虽然还挂着官职,但其实已经游离于朝堂之外,所以他对朝堂上的争斗其实也不怎么了解。
“就是因为我遇到了袭击,所以那些人才不敢再吵着要将我问罪,毕竟他们也怕我把脏水泼到自己身上,自然也全都消停下来了。”李节再次哈哈一笑道,正所谓福祸相依,任何事都有好坏两面,所以才需要辩证的去看待问题。
李节与郭正林一路闲聊,马车也疾速飞奔,等到下午的时候,他们也终于来到京城,李节也没时间进家,只能先派人去给朱玉宁报个平安,然后就被马车拉进宫中。
第五百八十八章
修铁路去吧
“姐夫你可算是回来了!”朱允熥早就在暖阁的门口等候,当看到李节时,他也快步上前,一把拉住李节关切的道,这段时间他可是担心坏了,在没有见到李节之前,根本无法完全放下心来。
“有劳陛下担心了!”李节则是笑着回道,回想这一路遇到的风险,他也不禁有些感慨。
朱允熥伸手将李节一把抓住,然后拉着他进暖阁坐下,随即就询问起李节遇袭的事,本来李节刚对郭正林讲过一遍,现在只能再讲一遍了。
朱允熥也听的十分认真,时不时还询问几句,而当听到凤阳城门处也有埋伏时,脸上更是露出愤怒的神色,可惜那个守将顾维已经自杀了,否则他非得将对方碎尸万段不可。
等到愤怒过后,朱允熥也立刻对杨士奇的弃暗投明大加赞赏,甚至立刻就要召见对方,毕竟杨士奇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他当然要重重的赏赐对方。
不过李节却急忙阻止道:“陛下赏赐杨士奇没问题,但有件事我必须要提醒你一下!”
“什么事?”正在兴头上的朱允熥也愣了一下问道。
“这个杨士奇的来历恐怕不简单,甚至我怀疑他救我的动机不纯,而是借这件事接近我……”
李节将自己的怀疑详细的讲了一遍,包括他和黄化审问王叔英的过程,以及王叔英对杨士奇的描述等等。
刚开始朱允熥还觉得李节太多疑,但是听完李节讲的这些后,他也慢慢的感觉到几分不对,毕竟这个杨士奇出现的确有些蹊跷,而且那个王叔英的话似乎也更加可信?
“姐夫你是打算将计就计,留下这个杨士奇,慢慢的将他背后的人给引出来?”朱允熥听完李节的话后,也很快明白了他的意图。
“正是如此,区区一个杨士奇,哪怕留在身边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平时再多派一些人盯着他,看他与谁来往的更加密切,迟早会查清楚他的来历!”李节点头道。
“我明白了,那今天就先不见他,等明天将王叔英等人定罪之后,再见他也不迟,不过姐夫你觉得该怎么赏赐他好?”朱允熥说到最后也皱起眉头,如果杨士奇没有问题,那肯定是要重赏,但现在就要多加考虑了。
只见李节沉思了片刻这才开口道:“刚才在路上时,我听郭正林说铁路的修建进展的不错,不过还需要大量的人手?”
“不错,姐夫你不在,铁路的事就交给郭正林和解缙了,他们两人倒是尽心尽力,再加上我的支持,所以铁路的进展也很顺利,只是到处都需要人手,毕竟修建铁路的工程量可是相当的大。”朱允熥点头回答道。
北京到太津的这条铁路,不但是大明的第一条铁路,同时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条铁路,根本没有任何的经验能够借鉴,一切全都从头开始摸索,尽管事先已经尽量做好了准备,但等到真正的开工后,还是发现准备不足,特别是有经验的官员,工部那边已经把能用的人全都用上了。
“那就这样,把他安排到工部去,参与铁路的修建事宜,不懂就让他跟着别人去学,以他的聪明,学这些东西应该难不倒他。”李节再次笑道,修建铁路可是个辛苦活,杨士奇这种送上门的劳力不用白不用。
“好办法,铁路的事肯定需要姐夫你费心,把杨士奇安排到铁路上,离姐夫你不远也不近!”朱允熥闻言也抚掌赞同道。
商定了对杨士奇的安排,李节也终于有时间讲起他去南京的主要目的,也就是太仓的粮食失窃案,进而引发后来的一系列事情,特别是吏转官这件事,更是他讲述的重点,严格来说,这件事比他遇袭还要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大明日后的政治结构。
朱允熥对吏转官的事十分关心,听的时候极为认真,虽然这件事李节早就请示过他,而且他也同意了,但是对于这件事他还是心中没底,哪怕李节后来送信说事情办成了,他还是有些担心,必须亲耳听李节讲解一下才能放心。
等到李节把吏转官的事情讲完之后,朱允熥这才长出了口气道:“幸亏这次是姐夫我亲自去了南京,若没有你坐镇,恐怕江南那边也很难搞成吏转官。”
“陛下这边肯定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吧,毕竟朝中的大臣知道这件事后,肯定会把我骂的狗血淋头。”李节闻言也哈哈一笑道。
“这倒是真的,吏转官的事传回京城后,我每次上朝都像是打仗一样,而且还是一个人面对整个朝堂的官员,后来还是皇后提醒了我,这才让人想到装病不上朝的办法,结果后来发生了姐夫你遇袭的事,这才让他们消停下来。”
朱允熥说到最后也暗自摇头,他现在总算是体会到皇帝的不容易了,那种被百官逼宫的感觉可真不好受,甚至他现在十分理解自己的皇爷爷,难怪当初皇爷爷动不动就拿百官开刀,这帮官员可恨起来,他也想拿刀子把这帮人全都给宰了。
“大势已成,这帮人闹就闹吧,反正他们再怎么闹,也改变不了未来的局势走向!”李节这时冷笑一声道,其实这些官员之所以敢这么闹,主要还是朱允熥的威望不足,如果换成是老朱在位时,借他们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话是如此,可这帮人也不是吃素的,这次吏转官之所以能搞成,主要还是姐夫你以快打慢,趁他们没有任何防备时,直接把生米做成熟饭,不过这帮人肯定已经有了防备,日后再想把吏转官的范围扩大时,肯定会遭到这些人强烈反对啊。”
朱允熥这时也再次皱起眉头,江南的吏转官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事要做,比如如何让吏转官形成常制,以及提高胥吏的能力与素质,使他们能够胜任官职等等,这些才是最困难的。
第五百八十九章
巡视铁路
北京通往太津的官道不远处,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工人将地基打牢,然后铺上厚重的枕木,一车车的铁轨被运送到工地上,然后由几个工人合力,才能将一根铁轨抬下来,然后固定在枕木上。
李节站在高处打量着这个繁忙的工地,看着铁轨一点点的向前延伸,心中也满是感慨,自己努力了这么多年,终于要实现长久以来的愿望了。
距离李节回来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这段时间他也好好的休息了一下,主要是陪伴了一下家人,而在这段时间里,杜正与王叔英等犯官也分别被判罪,其中杜正犯下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等数条重罪,最后被判斩首。
其实像杜正这种贪官,当初老朱都是直接剥皮实草,以此来警示天下的官员,让他们不敢伸手,朱允熥其实也想将杜正等人处以剥皮之刑,不过却被百官劝阻,毕竟这种刑罚实在太过残忍,当初老朱就因此受到不少的非议。
对于百官的劝阻,朱允熥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于是就和李节商量,李节对剥皮实草这种酷刑的看法其实有些矛盾,一方面他觉得那些贪官污吏极为可恨,一刀杀了他们实在太便宜了,另一方面他也觉得剥皮有些残忍,而且酷刑也无法禁绝官员去贪污。
就比如老朱剥了不少官员的皮,但等到他一死,大明官员的贪污受贿数量猛增,甚至成为历史上贪污最为严重的王朝之一,所以酷刑对官员的威慑力其实是有限的。
于是李节给朱允熥的建议,就是让他自己做决定,而朱允熥在慎重的考虑后,还是决定暂停剥皮这种酷刑,选择将杜正等人斩首示众,此举也得到不少官员的称赞。
不过相比杜正,王叔英犯的罪行更重,毕竟他谋划刺杀李节这种重臣,几乎与谋反无异,于是最后被判处凌迟之刑,另外所有参与案件的官员,也大都被斩首示众,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被判处流放之刑。
可以说王叔英的这件案子,虽然比不上当初的胡惟庸案,但也算是大明立国以来有数的大案了,不过对于这件案子,绝大部分大臣都不敢发声,毕竟他们知道王叔英触到了朱允熥的逆鳞,袭击李节其实和袭击朱允熥没什么区别。
说来也巧,就在李节想到王叔英时,忽然两个官员快步走来,其中一人见到他也立刻行礼道:“下官杨寓拜见驸马!”
“士奇不必多礼,你来京城也有些日子了,在这里可还习惯?”李节十分亲切的行礼的年轻官员问道,这个人正是救了他一命的杨士奇。
杨士奇被安排到工部任职,随即就派到这里协助修建铁路,当然他没什么经验,所以就跟着另一个官员一起来的,也就是他旁边的这个工部官员,对方看到李节对杨士奇如此亲切,也不禁暗自羡慕,自己这个同僚能攀上驸马,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多谢驸马关心,下官一切都好,特别是跟着鲁主事,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杨士奇十分客气的回道,顺便还把身边的鲁主事也介绍给李节,这让鲁主事也是心花怒放,当即对杨士奇也好感倍增。
李节闻言也扭头看向鲁主事,随即也是和蔼的一笑道:“士奇是我的救命恩人,日后就有劳鲁主事多加照顾了!”
“驸马太客气了,杨主事博学多才,聪慧过人,在下也向他学习了不少东西!”鲁主事也急忙谦虚的道,当然他说的也是实话,杨士奇的确很有才华,只是初来工部,对官场上的事不太熟悉,需要他多加提点。
李节自然懂得花花轿子人人抬的道理,于是就与鲁主事又客气了几句,随后就让杨士奇带自己参观一下工程的进度,鲁主事也十分知趣的退了下去。
“驸马请看,只要划定了路线,铁路的修建进度还是很快的,毕竟各种材料供应充足,陛下也十分支持……”杨士奇边走边向李节介绍着眼前的整个工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