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359


其实铁路的修建只要保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修建的进度还是很快的,但关键是路线的选择,在遇到一些复杂的地形时,还要考虑到地基的沉降等问道,所以前期的路线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
整个铁路虽然是由郭正林和解缙负责主持的,但前期的规划也是由李节来完成的,比如铁路实行双轨制,因为北京与太津之间的交流极为频繁,单轨的铁路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另外现在虽然只修了北京到太津的铁路,但这条铁路还要留扩展的空间,毕竟日后铁路会修到全国各地去,所以这条铁路也需要与其它铁路接轨,而这些也都需要提前做好规划,而这些都是李节前期需要考虑的。
所以在李节眼中,这条修建中的铁路即熟悉又陌生,他知道这条铁路在大方向上的规划,但是在一些细节的完成上,却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与汗水。
“太津那边的工程进度怎么样,能不能保证成功合拢?”李节听完杨士奇的介绍后,考虑了片刻再次问道。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铁路是从北京与太津两边同时修建的,到时会在中间合拢,这样可以节省一半的工期。
“我们与太津那边也经常沟通,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他们那边的进展也很快,以现在的速度估计,最迟一个月左右,我们双方就能合拢了。”杨士奇再次回答道。
“速度快是好事,但质量也一定要严加把关,毕竟日后铁路上要行驶数十万斤,甚至上百万斤的铁家伙,如果质量不行可是要死人的!”李节这时也脸色严肃的警告道,后世火车只要出现事故,一般都不会是小事故。
“驸马放心,我们这些官员在来之前,都去书院见过蒸汽机,也知道铁路是用来干什么的,所以绝不敢大意。”杨士奇也面色严肃的回答道。
第五百九十章
与杨士奇的交谈
李节与杨士奇沿着修好的铁路边走边聊,不得不说杨士奇也的确是个能力出众的人,来到铁路还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将整个工程摸的清清楚楚,无论李节问什么,他都能回答得上来,难怪历史上的他能够成为名相。
不过就在这时,李节忽然话题一转,当即笑着向杨士奇问道:“士奇,吏转官的事你肯定知道吧,对这件事你怎么看?”
“这个……”毫无准备的杨士奇也被这个问题问的一愣,只见他犹豫了片刻这才谨慎的道,“其实下官也看不透驸马为何非要坚持吏转官,毕竟这件事会触动太多人的利益,甚至当初王叔英之所以下决心袭击驸马,这件事正是直接诱因。”
杨士奇并没有发表自己对这件事的明确看法,不过从他话中的意思也能看出来,他对李节坚持吏转官的事并不怎么支持,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反应,毕竟除了李节和朱允熥外,很少有人能体会到这件事的必要性。
“你不理解也很正常,甚至可能在一些看来,我根本就是无理取闹,故意打压那些读书人,可惜这些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的一些行为,已经对国家造成了什么样的危害。”李节颇为沉重的叹了口气道。
如果有可能的话,李节也想过一些轻松的生活,甚至你好我好大家好,可现实就是现实,一部分人的利益,却需要从另一部分人身上剥削出来,偏偏剥削者还认为理所当然,古往今来这种人实在太多了。
“读书人能对国家造成什么危险,士农工商各司其职,一个国家才能兴盛,读书人也不过是其中之一,正是有了读书人为官,才能帮助君王管理天下万民,这难道有错吗?”杨士奇再次不解的追问道,这时他说话时,目光中也多了几分别的东西。
“士农工商各司其职当然没错,不过你摸着自己的良心告诉我,你们这些读书人真的看得起农夫、工匠与商人吗?”李节撇了杨士奇一眼反问道。
“我……”杨士奇本能的想要争辩,但刚一张口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者说他在李节的目光下,也不敢用以前糊弄别人的话来糊弄李节。
士农工商最早出自管子,只是后来被读书人强加了许多的理念,比如工匠和商人一向被视为贱业,特别是商人,地位极其低下,哪怕你再有钱,但低下的社会地位也让他们大受打压,甚至不得不攀附权贵,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下来。
至于农夫,就更不要提了,虽然士人天天喊着以农立国,天下无粮不稳,当然农业对国家的确极为重要,但农夫的地位却同样低下,甚至成为士人主要的剥削对象。
比如许多读书人都喜欢标榜自己家族耕读传家,好像他们可以一边耕地一边读书,但其实这些人根本就是地主出身,读书的是他们,但耕地的却是依附于他们的佃户,佃户其实就是没地的农夫,他们的地位甚至比工匠和商人还要不如。
看到杨士奇不说话,李节也并没有挖苦他,而是忽然叹了口气道:“我所求的,并不是什么个人的荣华富贵,否则我早就该辞官不做,与公主双宿双飞了,但有些事情看在眼里,却让我不得不去做,哪怕因此留下无尽的骂名,我也不在乎!”
李节说上面这些话时,语气显得十分平静,但是听在杨士奇的耳中,却像是雷鸣大鼓一般,他相信李节说的是实话,毕竟以李节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选择一条更平坦的道路。
“你们这些读书人啊,最大的毛病就是自命不凡,以为自己可以代表天下万民,其实你们只能代表你们自己,根本代表不了其它人!”李节说到这里时,也伸手拍了拍杨士奇的肩膀道。
其实李节并不喜欢用这种话去说教别人,不过面对杨士奇这个来历不明的人,他也是有感而发,所以也就多说了些,可能他自己都没有发现,其实他还是希望将杨士奇争取过来,让他为自己效力的。
只见杨士奇也沉默良久,最后这才抬起头看向李节问道:“驸马您对读书人似乎颇有成见,我承认,读书人身上的确有不少的毛病,但国家需要官员,而官员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驸马以吏转官,其实也只能算是权宜之计,日后肯定会暴露出这些人能力不足的问题!”
“呵呵,吏转官是不是能力不足,光凭你我的一张嘴也说了不算,日后自然会有事实来证明,更何况读书多并不意味着能力强,那些光会读书而不会做事的书呆子,想必你也见过不少吧?”李节并没有与杨士奇争辩这个问题,并不是怕争不过他,而是懒得争罢了。
杨士奇也没有再争论下去,因为李节的话也对他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特别是李节对吏转官似乎有更长远的打算,这让他也产生了几分好奇。
就在李节和杨士奇说话之时,前方的铁路上却忽然出现一辆奇怪的车子,车上有两个人不停的压着一个跷跷板样的东西,从而带动车子前行,而在车上还有几个官员,其中两人看到李节时,也立刻高声叫道:“李兄你可算来了,我们也正要找你呢!”
说话的人正是解缙和郭正林,李节见到车上的两人也十分高兴,当即快步上前打招呼,他们坐的这种车子叫压路车,也叫手摇车,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铁路用的车辆。
“郭兄、解兄,你们不是在安装蒸汽机车吗,怎么有空跑这里来了?”李节与解缙两人客气了几句后,也立刻开口问道。
解缙和郭正林主持着铁路的修建,不过在规划过路线后,具体的事务也交给工部的官员负责,他们两人刚好有时间负责将蒸汽机车在铁路上组装起来,毕竟这么笨重的家伙,只能在铁路上直接组装,否则根本上不去铁路。
第五百九十一章
试行
北京南城外,一座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这里正是刚刚修建完成的北京车站,铁路的源头也就在这里,而在车站中的轨道上,一辆蒸汽机车静静的立在那里,后面还拖着几长厚重的车厢,看起来像是一头卧在铁轨上的巨兽一般。
李节随同解缙和郭正林一起来到这座已经组装完毕的蒸汽机车前,看着这座代表着这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脸上也不禁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解兄,你们点火了吗?”李节好不容易才平复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随即就向旁边的解缙问道。
之前解缙和郭正林其实是特意找他的,为的就是让他来看一看已经组装完毕的蒸汽机车。
“还没有,这不就是想请李兄你来亲自点火吗?”解缙哈哈一笑向李节回道,他和郭正林也是得知李节来铁路上的消息,所以才特意把这个有纪念意义的事留给李节。
“那我就不客气了!”李节闻言也不禁手痒道,为第一辆正式运行的火车点火,这么重要的事情他可不想错过。
于是李节与解缙他们一起登上车头,来到火车中最核心的区域,也就是烧锅炉的地方,这里相当于整个火车的心脏,整辆火车的动力都将由这里输出。
锅炉里已经放好了引火用的木炭,上面还浇了油脂,以便更容易引燃,解缙取来一个燃烧的火把交给李节,然后示意他把锅炉点燃。
李节手握火把也再次激动起来,当即迈步上前,然后用火把引燃锅炉里的木炭,只听“蓬”的一声轻响,锅炉里立刻燃烧起来。
随着李节的点火,解缙与郭正林也拿着铁锹上前,铲起旁边的黑煤扔到锅炉之中,毕竟煤才是蒸汽机车的主要燃料。
随着锅炉的燃烧,锅炉里的水也很快沸腾起来,随后蒸汽机也慢慢的开始被带动,机头上的烟囱也喷出一股股的黑色烟雾。
李节他们来到前面的驾驶室,一个司机早就坐在这里等候,随着解缙的一声令下,司机也开始驾驶着蒸汽机车缓缓前行,虽然铁路还没有修好,但蒸汽机车组装好后,肯定需要试验一下。
“哐当哐当~”随着火车与铁轨的撞击,蒸汽机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不过现在蒸汽机的动力有限,再加上为了试验,车头后面也拉上了车厢,所以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再也无法加速了,这也是火车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这速度好像也就和骑马差不多啊?”郭正林将头探出窗外,估量了一下他们的速度这才有些失望的道。
本来在他们的计算中,速度应该比现在要快一些,而且现在还只是拉了几节车厢,车厢里并没有坐人和拉货,所以实际的速度肯定比现在还要慢一些。
“这也很正常,计算出的速度总归要比实际的慢一些,毕竟我们在计算时,忽略掉了许多影响速度的因素。”解缙在旁边也开口道,不过说话时他也有些失望。
“能跑出奔马的速度已经相当不错了,要知道一匹马可是价值不菲,相比之下,而且拉的货物也有限,相比之下,咱们的火车只需要消耗一些燃料,就能拉动海量的货物与人,简直比马匹划算太多了!”李节这时笑着安慰道。
李节记得在后世时,第一辆火车的速度甚至还不如马跑起来快,甚至人快步走的时候,都能与火车并驾齐驱,所以相比起来,他们建造的这辆蒸汽机车还算是比较快的。
第一次试驾蒸汽机车十分成功,这也很正常,毕竟蒸汽机车之前就已经做过多次的实验,特别是做为核心的蒸汽机,更是精益求精,所以只要蒸汽机不出问题,整个蒸汽机车的问题就不大。
铁路还是太短了,所以蒸汽机车在跑出去数里后,就停了下来,顺便还试验了一下车子的刹车系统。
不过火车跑出来倒是容易,但现在要回去却遇到了麻烦,因为火车没有倒挡,而前面的铁路又是断的,所以根本不能让火车自己开回去。
这个问题解缙和郭正林之前都没有考虑到,所以当他们把车停下时,一个个也都是面面相觑,最后还是李节提议,派人去找来马匹,把火车给拉回去。
不过因为火车太重了,不可能整个拉回去,只能把车厢解开,然后一节节的拉回去,车头最重,最后也是折腾到天黑,才算是把车头拖了回去。
虽然归程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这次的试验还是十分成功的,特别是当蒸汽机车跑起来的那一刻,不但车上的李节他们激动,那些参与铁路修建的官员与工匠们也同样十分激动,许多人都是直到这一刻才知道,原来他们造的铁路就是为了让这个大家伙跑起来的。
回到车站之后,解缙他们不顾劳累,将蒸汽机车从里到外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的问题也全都记录下来,毕竟蒸汽机车虽然跑了起来,但并非万事大吉,有些地方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一些零件出现了断裂的危险,这些都需要逐步改进。
李节也没有回去,而是陪着解缙他们找出问题,并且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不知不觉中,一整晚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但李节却并没有感觉到太累。
事实上相比其它的事情,李节更喜欢与解缙他们一起钻研这些机械上的问题,毕竟这些问题明明白白的摆在他的面前,他只需要想出解决的办法就行了,而不需要像他在南京时那样,就算是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还需要考虑一些利益的得失,各方面的反响等等,简直太累人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节也整天泡在车站里,与解缙他们一起改进蒸汽机车的性能,铁路也在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着,终于在一个月后,铁路也成功的合拢,这条连接着京城与太津的铁路总算是完工了,蒸汽机车也同样达到了最佳状态,随时都可以开始它的首次出行。
第五百九十二章
首航(上)
北京南城外的火车站,今天这里也是人山人海,因为北京到太津的铁路也终于修建完成,今日就是火车正式通行的日子。
对于火车这件新生事物,早就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毕竟修建铁路的动静实在太大了,不但抽调了大批的物资和官员,还动用了无数的工匠,光是在南城门外修建这么大的车站,就足以吸引无数人的目光了。
更何况之前蒸汽机车试验之时,每次出行都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刚开始有不少人见到蒸汽机车时,还以为是什么会吞云吐雾的妖怪,后来消息传出,这才让他们明白,原来这只是一种朝廷研制的出行工具。
可以说蒸汽机车在面世之前,就已经赚足了眼球,所以铁路修通的消息传出去后,特别是有消息说,连陛下也要率文武百官前去车站观礼时,更加吸引了大批的百姓赶来看热闹。
李节陪着朱允熥站在车站的站台上,面前是一辆崭新的蒸汽机车,其实也就是之前他们试验的那辆,只不过经过他们的改进,现在蒸汽机车在性能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虽然速度还是提不上去,但在安全性和续航性等方面已经比当初强多了。
而在李节和朱允熥的身边,则着不少的文武大臣,这些人也都是被朱允熥带过来观礼的,虽然这些人都是位高权重,但是现在看到眼前这辆钢铁巨兽般的蒸汽机车时,也一个个都露出了震憾之色。
其实在这些大臣中,有些人在蒸汽机开始研制时,就通过一些途径见过蒸汽机,当时蒸汽机的轰鸣声就让他们大受震动,不过现在这辆蒸汽机车比之蒸汽机还要巨大数十倍,给人的视觉冲击力自然也更强。
“真漂亮,比我想像的还要壮观,等到它跑起来时,肯定更加的震憾!”朱允熥这时也一脸迷醉的打量着这辆蒸汽机车,嘴巴中也满是赞叹。
朱允熥深受李节的影响,对于蒸汽机车也早就渴望以久,只可惜以前只能在图纸上想像,现在第一次见到实物,也让他大受震动,在他眼中,蒸汽机车的每一处,都闪耀着一种特殊的美感,这种美感恐怕也只有像他这种具备一定机械知识的人才能感受到。
朱允熥打量了蒸汽机车好半天,最后这才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然后向李节问道:“姐夫,你们是不是已经试乘过蒸汽机车了,感觉怎么样?”
“之前为了改进它的性能,倒是试乘了几次,至于感觉嘛……”李节摸着下巴考虑了片刻,随后这才一笑道,“感觉这东西也不太好说,等下你亲自感受一下就知道了,反正很让人兴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