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3/359


听到朱标让自己与李节一起查案,谢旺也有些疑惑的看了旁边的李节一眼,随后这才再次问道:“不知是什么案子需要劳动驸马参与?”
“谢少卿有所不知,这次其实是我向殿下报案,因为这桩案子发生在我们银行!”李节笑着解释道,他看出来这个谢旺不希望让别人插手案子,毕竟这是大理寺的职权,不过这次牵扯到银行,所以他也有插手的理由。
“银行!”谢旺听到这里也更加惊讶,对于银行他当然不陌生,做为一个新生事物,银行早就成为北京城的焦点之一,如果银行有什么案子的话,应该早就传遍京城了,可为何他没有听到任何的风声?
“是这样的,昨晚我们按照平时的规定去巡视银库时,发现银库的一面墙有些异常……”
李节当下把案情详细的讲了一遍,谢旺听后虽然惊讶,但却一直保持着冷静,毕竟像银行那种地方,发生这种事似乎也并不奇怪,等到李节讲完后,他也立刻开口道:“驸马,这么大的案子,我怀疑有你们银行的人做内应!”
第三百六十三章
银行疑案(中)
冬天的夜晚总是来的比较早,雪也越下越大,街道上的行人也在傍晚时分急骤减少,正阳门外的银行却依然灯火通明,不过里面的客人也显得有些焦急,一个个都想着早点办完事情回家。
银行位于正阳门外,属于南城的范围,不过南城现在还没有完全建好,并没有纳入北京城的范围,所以晚上也没有宵禁,以前银行都是一天十二个时辰营业,无论什么时间,只要有人来办业务,都可以随时办理。
不过现在随着银行的业务稳定下来后,再加上冬天的晚上也没什么客人,所以到了晚上时,银行也会暂停营业,主要是从二更到五更这段时间休息,以后如果南城有了宵禁后,银行也会和其它衙门一样,白天开门晚上休息。
银行侧对着的一座高楼之上,李节抱着被子坐在窗前,从窗户缝里一直打量着不远处的银行,因为怕别人发现这里的异常,所以这里不但没有点灯,而且连取暖的火炉都没有,房间里也黑乎乎一片,什么都看不清。
“驸马,你觉得那帮贼人如果挖地洞的话,最可能从哪个位置挖掘?”旁边的大理少卿谢旺这时也低声向李节问道。
“银行右侧就是正阳门,这个方向可以排除,毕竟他们不可能从城墙另一侧挖过来,而正面是大路,当初修路时地基打的极牢,所以正面也不可能,唯一可能的就是左侧与后面!”
李节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分析道:“不过左侧全都是商铺,平时人来人往并不容易隐藏,所以最有可能的就是银行的后面,那里是一片居民区,有七八户人家,距离银行也都很近,等下银行如果发信号,那里将是排查的重点!”
银行的位置是李节一手挑选的,所以这里的地形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这也是他亲自参加这次行动的原因之一,现在楼上除了他和谢旺外,楼下和周围还有不少的禁卫,只要李节一声令下,就会将银行周围的一些关键位置全都封锁,任何人不得进出。
“驸马果然厉害!”谢旺听完李节的分析也赞叹道,他以前虽然认识李节,但也只是见过几面,平时并没有打过交道,只是听说李节这个驸马不简单,当然做为李善长的孙子,他能在李家灭门时存活下来,就已经说明李节的特殊之处了。
“谢少卿客气了,现在时间还早,银行还要半个时辰才关门,关门前会清点一下银库,所以那些贼人肯定不敢在这时动手。”李节微微一笑道。
“是啊,那些贼人在开凿墙壁时,肯定会有声音,如果清点时开凿,恐怕早就被人发现了,所以他们应该十分清楚银行内部的安排,这也是我断定他们在银行中有内鬼的原因!”谢旺闻言也再次道。
听到谢旺提到银行的内鬼,李节的脸色也是一沉道:“这个内鬼的身份应该还不低,因为银库是银行的核心机密,一般只有特定的几个人能进去,而且进出的时间都是固定的,知道这个时间安排的人也不多,所以这个内鬼的身份至少也是个正式的官员!”
银行的全称是银行司,隶属于户部,下面办事的也都是官吏,当然有官身的官员比较少,大部分都属于小吏,比如银行大厅里办事的人员,都属于小吏,上面有官员管理,也只有官员才有资格接触到银库这种核心机密。
“那就奇怪了,就算是品级再低,那也是朝廷的命官,怎么会与贼人为伍呢?”这时谢旺再次疑惑的低语道。
虽然老朱对大明的官员十分苛刻,但官员毕竟是官员,官与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哪怕官员的品级再低,甚至俸禄也十分拮据,但只要有官身,那就高人一等,当然官员也许会贪污受贿,但却很少有官员与贼人偷盗的事发生,毕竟身为官员,如果想要发财,完全可以用其它更安全的手段。
“这件事我也想不通,不过银行里的官员并不多,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倒是可以把他们一个个调查清楚,可惜现在没有时间,只能先把人抓了再审问了!”李节这时也摇了摇头道。
“这倒也是,我办案这么多年,遇到稀奇古怪的案子也是多不胜数,比如今年那个连陛下都惊动的江伯儿杀子案,我们大理寺也是参与其中。”因为时间还早,所以谢旺也就和李节闲聊起来。
“江伯儿杀子案!”李节听到这个案子先是一愣,随即这才想了起来,这让他也立刻关切的问道,“那个江伯儿最后怎么样了,陛下没真的表彰他的孝行吧?”
所谓江伯杀子案,是明初历史上一件十分有名的案子,这件案子本身倒是很简单,就是一个名叫江伯儿的人,因为自己的母亲病重,于是就把自己三岁的儿子杀了祭祀泰山,祈求上天保佑自己的母亲。
本来这就是一件封建迷信造成的惨案,可是泰山当地的官员却觉得江伯儿这个人孝心感动天地,竟然还把他的事迹上报朝廷,请求朝廷将其当做典型表彰。
结果老朱知道这件事后,气的大骂江伯儿灭绝人性,将他杖打一百并且流放到海南戍边去了,那些上报的官员也因此被罢官。
本来老朱做的很对,可是事后老朱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竟然觉得江伯儿杀子虽然是灭绝人性,但孝心也是真的,于是想要继续表彰这种孝心,为此也在朝堂上引发了极大的争议,这些消息都是从金陵那边传过来的,当时李节的注意力都在银行上,也没有关注后来的事。
“没有,陛下虽然下旨想要表彰江伯儿的孝心,但却被礼部尚书任亨泰给劝阻住,所以后来表彰之事也就作罢了!”谢旺再次笑着解释道。
就在李节与谢旺两人聊天之时,忽然只见大路对面的银行开始熄灯,显然到了关门休息的时间,这让两人也全都停下聊天,将注意力放在对面的银行上,等着银行中的人给他们发信号。
第三百六十四章
银行疑案(下)
夜已经深了,鹅毛般的大雪依然下个不停,虽然雪花看起来轻飘飘的,但其实也是有重量的,当夜深人静之时,甚至可以听到雪花“扑~扑~”落下的声音。
李节与大理少卿谢旺各自裹着被子坐在窗前,盯着斜对面的银行,现在二更天已经过去了一半,银行那边却还是没有任何的动静,这让两人也都有些焦躁。
不过就在李节怀疑这帮匪徒是不是今天休息的时候,却忽然只见银行最右侧的一个窗子亮了起来,随后又暗了下去,接连三次之后,这让李节也立刻大声道:“信号来了,行动!”
随着李节的一声令下,楼下已经冻了半夜的禁卫也立刻轰然领命,随即就如潮水般冲到大街之上,银行周围的各个交通要道全都被封锁,任何人不许进出。
本来只是抓一伙盗匪,根本用不着这么大的阵仗,不过现在主要是不知道那些盗匪是从哪挖的洞,万一他们这边刚开始抓人,那边就从地洞的另一边逃跑了,到时想抓都没办法抓,因为根本没有人见过盗匪的模样。
事实上李节的担心也是对的,就在他们这边刚出头,只见银行门口就有一道火箭冲天而起,带着尖利的啸声,显然是有人在报信。
这让李节也立刻带人来到发信号的地方,却发现这里是一伙乞丐的聚居地,他们白天在银行避寒,晚上就躺在银行的墙角下苦挨着,反正只要等几个时辰银行就会再次开门,只要中间自己不被冻死就行了。
时间紧急,李节也来不及争辩刚才是谁发的信号,所以干脆让人把所有乞丐都看管起来,随后就亲自带人来到了银行后面,这里有七八户人家,距离银行又近,所以盗匪很可能会从这里开始挖掘,毕竟一条地道不可能挖太长,一来有塌方的危险,二来挖出来的泥土也不好处理。
所以李节与谢旺也分别带人,挨个搜查这七八户人家,李节从左向右搜查,而谢旺则从右向左搜查,刚开始两家还没什么问题。
不过在李节查到第三家时,禁卫上前敲门,可是院子里却没有半点动静,这让李节也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当即让人把门踹开,随即一行人就闯了进来。
刚进院子,李节就明显脚下不对劲,因为脚下的地面竟然比外面高出许多,而当他用脚把地面的积雪踢开时,发现地面上全都是新鲜的泥土,似乎刚从地里面挖出来不久。
“找到你们了,给我仔细搜!”李节冷笑一声再次命令道,同时派人去通知谢旺,让他带来把整个院子周围也封锁起来,免得有人逃脱。
果然,就在禁卫刚冲进院子,就有人趁着黑夜的掩护想要跳墙逃跑,可惜白色的雪地根本无法掩藏他的身形,所以很快被几个禁卫追上按倒在地。
紧接着有禁卫冲进正房,却没想到里面竟然有人反抗,而且还有禁卫受伤,这下李节也大为恼火,当即命令禁卫放箭,整个正房都被射成了蜂窝,随后这才派人冲进正厅,很快就从里面拖出两个受伤的人。
不过这还不算完,因为禁卫向李节禀报,说是在正房的地面上发现一个大洞,之前反抗的盗匪藏到了洞里,而且负隅顽抗不肯出来。
“放火,把他们熏出来!”李节也再次下令,这时谢旺也带人赶了过来,当即也帮着一起升火,然后扔到地洞中,很快洞中就开始浓烟滚滚,甚至整个正房都在向外冒烟,看起来像是着火了一下。
这下里面的盗匪也终于顶不住了,很快有人咳嗽着从洞里爬了出来,守在洞口的禁卫当即将人捆绑起来,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
最后地道中一共出来五个盗匪,加上之前被抓的三个,一共是八个人,不过他们在银行中也有眼线,所以肯定不止这点人。
等到地道中的盗匪都出来后,李节又派人全副武装的下地道查看,免得有人藏在地道中没有出来,另外他也想看看这帮人挖到什么程度了。
下去的人消失在地道中后,李节他们也在上面等了好久,最后他还不放心,又派了几个人下去,结果很快有人回来禀报说,下面的地道十分狭窄,只能弯着腰通过,不过中间有一个宽大的耳室,里面甚至还有一些生活用品。
而当地道走到尽头时,就是银库的水泥外墙,不过现在已经被凿开了一个大坑,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凿通。
李节听到这里也十分好奇,确定了下面的地道并没有危险后,于是他和谢旺也一起下到地道,北京的土质比较干燥,地下水也较深,不过就算是这样,地道中还是有些潮湿。
不过地道中却颇为温暖,外面虽然下着大雪,但地道却有些闷热,别看地表的土层都已经被冻上,但在冻土下的土壤却不受影响,挖掘起来也容易,而且表层的土壤冻上后,也更不容易塌方,保证了地道的安全。
李节下到地道中才发现,整个地道修建的颇为坚固,甚至地道两侧还用了木桩子固定,使得地道更加稳固,墙壁两侧也都是铲子挖掘的痕迹,一铲一铲的极为工整,看得出来,这帮人在挖掘地道方面应该很专业。
李节与谢旺两人弯着腰穿过前面的地道,在中间位置果然见到一座耳室,整个耳室也不大,但也能让四五个人平躺着休息,地面上还有一被褥、水壶和工具。
更让李节惊讶的是,在耳室中还有几根打通的竹子通向地面,竹子连在一台类似风箱的东西上,李节试了一下,发现可以把上面的新鲜空气吸下来,使得地道中不至于太憋闷。
“这帮盗匪到底是什么出身,光是这个地道可就需要花费不少的精力啊!”谢旺在耳室里看了一圈也极为震惊的道,他办案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大手笔的犯人,光是这个地道就足以看出这帮盗匪绝非寻常之辈。
李节心中也有同样的疑问,当下他迈步继续向里走,打算看看这帮人到底把银库的外墙搞成什么样子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
聪明的犯人
李节弯着腰穿过地道的后半段,大概有几十米的距离,最后终于来到了地道的末端,前面被一堵坚固的水泥墙挡住。
这里的空间再次变大了一些,地面上散落着不少的工具,看得出来这些人应该是在十分慌乱的情况下,丢下工具逃出去的。
李节一眼就看到了放在水泥墙下的一个大火炉,里面放着燃烧过的木炭,不过炉子上湿淋淋的,显然之前被人用火烧灭了。
“奇怪,这些人放个火炉在这里干嘛,这地道里十分暖和,也用不着取暖吧?”谢旺这时走过来也看着火炉一脸疑惑的问道。
李节却走上前,伸手摸了一下墙壁,结果却被烫了一下,这面水泥墙已经被凿出一个大坑,而火炉就在这个坑下面。
“那就是了,这帮盗匪还真是聪明,竟然想出这个办法来凿开墙壁!”李节这时也再次一笑道,其实之前他被朱雪晴叫到银库时,就发现了银库墙壁的异常,当时就有了一个猜想,现在也只是证明了他当初的猜想罢了。
谢旺刚开始还不明白,可是听到李节的话也忽然醒悟过来,当即一拍脑门道:“原来如此,驸马你是说这些盗匪先是用炭火烤墙壁,然后用冷水泼墙,从而使得墙壁更加易于开凿,当初我曾经见过一些石匠用这种办法凿开巨石,没想到还能这么用!”
“不错,这帮盗匪中有聪明人,刚才在那个耳室有风箱,可以把空气引下来,估计也并不仅仅是为了呼吸,也更是为了让炭火能够燃烧,否则在密封的地道里烧炭,简直是自寻死路!”李节也再次笑着解释道。
其实这些盗匪的聪明还不止如此,比如在处理挖地道的泥土时,他们就把泥土铺在院子里,虽然会让院子高出一截,但一般人却根本不会注意到,特别是有些院子的地基本来就打的比较高。
“有这么聪明的脑子,干点什么不行,偏偏跑来偷银库,简直是胆大包天!”谢旺这时也气的一拍墙壁怒道,像这么聪明的盗匪,他也极少遇到,以前他还为这些盗匪感到可惜,可是现在却只剩下愤怒,因为越聪明的盗匪,造成的损失就越大。
李节这时也在细细的观察着水泥墙上的坑洞,这帮盗匪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封面破坏的很严重,墙上的坑最少也有三十多厘米,也就是说,如果他们再挖十几厘米,就可能挖穿银库,哪怕只有一晚上的时间,他们也能将银库中的财物转移出去不少。
想到这里,李节也万分恼火,当即让人守在这里,自己则和谢旺一起出去,准备提审一下犯人,另外银行那边也需要通知一下,让银行中的所有官吏随时待命等候传唤,毕竟在银行里肯定有他们的内应。
不过就在李节刚出地道,却只见立刻有人上前禀报道:“驸马,我们在旁边的厢房中有发现!”
“带我过去!”李节闻言也立刻吩咐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3/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