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359


“姐夫,你还真是厉害,仅仅编了一个故事就把咱们银行的名气打出去了,一下子吸引了这么多的存款!”朱雪晴说着对李节举起酒杯。
今天是李节和朱玉宁乔迁新居的日子,之前他们一直都住在紫禁城,不过现在公主府修好了,所以两人也搬了出来,朱雪晴和朱允熥也来祝贺他们乔迁。
“这可不是编故事,而是我花钱向衙门买了一个故事,功劳还是他们的,只需要他们顺着咱们银行的口径就行了!”李节微微一笑道。
那个一溜烟的确被抓了,不过还是人家衙门里的捕头抓住的,李节听说这件事后灵机一动,于是就有了那个一溜烟在银行落马的故事,当然他也给了相关人员不少的赏赐,那些人得了实惠,自然也愿意帮着银行撒个小谎。
“买的故事还是假的,夫君就不怕日后被人戳穿?”旁边的朱玉宁这时也笑着开口道。
“没事,反正那个一溜烟注定是死罪,衙门那边也不会承认撒谎,而且从理论上来说,我们银行的确可以做到这种事,只不过我让可能发生的事提前宣传出去了而已。”李节再次一笑道,有时候做官就是这样,该用的手段也必须要用。
“我倒是觉得姐夫的做法挺对的,毕竟大丈夫不拘小节,只要目的达到了就好!”这时朱允熥也笑着开口道,他现在也在北京推行着专利司的事,所以对银行并没有参与。
“我可没说夫君错了,倒是允熥你,听说你的专利司遇到一些麻烦?”朱玉宁再次一笑道。
“也不算是麻烦,只是一点小问题,我自己能解决。”朱允熥则是十分自信的一摆手道。
不过就在朱允熥的话音刚落,忽然只见有人飞奔而来,然后向他们禀报道:“宫中派人来了,召驸马与郡王火速进宫!”
第三百五十四章
老朱重病
李节四人正在闲聊,却忽然接被朱标火速召进宫中,这让他和朱允熥也都是有些惊讶,不过宫里人催的很急,而且他也不知道朱标为何召他们进宫,所以两人也不敢耽搁,坐上马车也飞奔入宫。
等到两人来到宫中见到朱标时,却发现朱棣也在这里,不过两人都是神情悲痛,特别是朱标两眼通红,似乎是刚刚痛哭过,这让朱允熥也急忙上前问道:“父亲、四叔,发生了什么事?”
“刚刚传来的消息,父皇病重,我……我……”朱标看到儿子和女婿也露出激动的神色,只是话说一半,眼泪却又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朱标是老朱最宠爱的儿子,父子间的感情极深,之前朱标生病,老朱甚至吓的不敢让朱标离开自己的视线,现在却轮到老朱生病,而朱标却远在千里之外,根本无法在床前尽孝,所以朱标才会如此悲痛。
“皇爷爷病重!这……这怎么可能?”朱允熥听到这里也呆愣在那里,一时间根本无法接受,在他的印象里,老朱一向都是伟岸如山,一人扛起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身体更是壮的像头老虎一样,从来没想过他竟然也会生病?
相比之下,李节虽然心中一沉,但对这个消息也并不感到意外,毕竟老朱已经六十多了,身体早已经不复当年的状态,再加上他又把军政大权一把抓,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就算他精力过人,但也不能不服老。
“殿下,陛下的病情怎么样了,有没有御医的诊断?”李节立刻上前一步询问道。
“你自己看吧!”朱标说着指了指案头的一份书信,李节也立刻上前,拿起书信仔细的看了一遍。
这封书信竟然是老朱的亲笔信,不过信上的字迹凌乱,显然老朱写信时也有些力不从心,不过老朱在信上也并没有隐瞒自己的病情,只是说自己在批阅公文时忽然发病,一度昏迷不醒,后来经过御医的诊治醒来后,也立刻下旨封锁了消息,并且第一时间给朱标写信,让他做好应对的准备。
估计老朱也是担心自己有什么万一,怕大明的江山出什么问题,所以信上也把自己的后事交待了一下,比如迁都的事,以及日后对北方草原政策,甚至还提到了海外的重要性,这点也可以看出老朱思想上的转变,在李节的不懈努力下,他也终于开始重视海洋。
等到看完了书信后,李节却是长出了口气,当即向朱标行礼道:“殿下不必担心,在我看来,陛下这次的病虽然来的突然,但日后定然会好转的!”
“你怎么知道?”正在默默流泪的朱标听到李节的话也是愣住了,甚至怀疑李节是不是在安慰自己。
“殿下请看,这封信是陛下醒来后亲自写的,虽然字迹潦草,但思路却十分清晰,由此可知,陛下只是身体上的病,并没有伤到神智,而陛下的身体一向强健,再加上有御医诊治,病情好转也只是迟早的事!”李节再次开口道。
当然李节敢这么下判断,除了自己的分析外,主要还是知道老朱可是活到了七十才去世,现在老朱才六十多岁,远没到去世的时候。
“对对对!我觉得李节分析的有道理,大哥咱们是关心则乱,父皇的身体一定会好转的!”这时一直没有开口的朱棣也猛然一拍巴掌道。
朱标父子听到这里也是精神一震,的确,老朱的身体一向强健,至少比朱标强多了,之前朱标自己多次生病都挺过来了,更别说老朱了。
“不错,父皇的身体定然会好转起来的,都怪我失了方寸,竟然没想到这一点!”朱标这时也给自己打气道,不过无论如何,他总算是振作了几分,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
“李节,你觉得接下来该怎么办?”朱标这时再次向李节问道,虽然他振作了几分,但脑子中还是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陛下那边既然封锁了消息,而且连这封信都是陛下亲手写的,想来也没有几个人知道陛下生病的消息,殿下这边其实也不需要做什么,只要一切如常,等到陛下的身体好转就行了!”李节再次开口道,他最怕的还是朱标因悲痛过度而露出马脚,当然最遭的还是朱标也因悲痛而生病的话,到时可就要天下大乱了。
“我明白了!”朱标当即擦了一下眼泪坐直身子,随即就向旁边的朱棣吩咐道,“四弟,你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回高丽,不必在这里陪着我!”
“大哥,现在这种时候我还是找个借口留在京城陪你吧!”朱棣却还是不放心的道,那些懂天文的犹太人已经送到北京了,他也打算这两天就回高丽,毕竟他在北京已经呆了很长时间了,却没想到竟然遇到父亲生病的事。
“没事,这边有李节和允熥他们陪着我呢,而且你回高丽的计划已经公布出去了,下面也早就做好了准备,现在忽然留下来,恐怕会引人怀疑。”朱标却再次开口道。
“这……好吧!”朱棣终于还是点头道。
朱标之前只是失了方寸,现在振作起来后,也很快意识到自己要做的事情,虽然李节说他什么都不用做,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召集了北京这边的大臣,暗中做了一些调度和应对,如果老朱那边真的有什么不测,他这边就要扛起大明的江山。
两天后,朱棣也按照原来的计划离京,朱标与李节、朱允熥等人前去相送,本来朱标计划是把朱棣送到太津,亲自看着他登船离开的,不过现在担心老朱的情况,朱标也不敢擅自离开北京城,所以也只能把朱棣送出京城,然后由李节和朱允熥代他送朱棣去太津。
李节也是第二次来太津,上次他来这里时,这里还叫大直沽,因为朱棣的提议才改名太津,当时的太津虽然已经开始发展,海贸也开始兴盛起来,不过这里依然主要还是一座军港,民用的港口也比较凌乱。
不过当李节再次来到太津时,却发现这里的变化极大,特别是港口这边,竟然重修了整个码头,而且码头上还铺了坚固平坦的水泥路。
码头的内侧,原来这里有一个自发聚居起来的村镇,不过现在已经重新规划,有商业区和居住区,里面的房屋也变得规整起来,居民的人数也比之前增加了数倍,毕竟北京成为国都后,太津这里也是水涨船高,这里不但是北京的出海口,甚至连运河日后也会经过这里。
李节与朱允熥送朱棣来到太津时,天色已经不早了,今天肯定不能出海,于是一行人就在太津住了一晚,不过就在当天晚上,朱棣却找到李节闲聊,刚开始还主要是聊一些出海的事,毕竟他把目光转向海洋后,也希望对海洋有更多的了解。
不过很快朱棣就话锋一转,看着李节低声问道:“李节,你真的觉得父皇的身体能够恢复?”
“那是当然,陛下的身体我清楚,绝不会被一场病击垮!”李节十分肯定的点头道。
“那就好,我还想找到美洲后,将美洲的特产做为礼物送给父皇!”朱棣闻言也长出了口气,不过紧接着他又再次感慨的道,“父皇这一病,也让我想到大哥的身体,虽然他现在强健了许多,但之前的身体也不太好,我真怕他会出什么意外啊!”
李节听到这里却是微微一笑再次道:“殿下放心吧,有我和允熥在照顾,太子殿下的身体肯定会没问题的!”
李节提到“朱允熥”时,也特意加重了一下语气,这让朱棣也似有所觉,当即也干咳一声再次道:“不错,允熥也都已经成年了,虽然还有些稚嫩,但也能独挡一面了,相比之下,允炆就差了一些,有他在大哥身边,我也就放心了!”
朱棣说完也不再聊这个话题,而是再次把话题转移到海洋上,李节也装做什么都不知道,继续和朱棣聊着海洋上的事,不过相比之前,两人间的气氛却总感觉有些不太对劲。
最后直到快三更天时,朱棣这才起身告辞,李节也笑呵呵的送他离开,不过朱棣刚一走,朱允熥就立刻来到李节的房间问道:“姐夫,四叔都和你聊了些什么?”
“没什么,只是聊了些海上的事,毕竟四叔他现在把兴趣转移到海洋上,自然也要多了解一些!”李节笑着解释道。
“原来如此,看来四叔也真是对海洋上心了。”朱允熥闻言也点了点头道,随后又和李节聊了几句这才离开。
送走朱允熥后,李节关上房门这才出了口气,皇权的诱惑真是太大了,偏偏又遇到老朱重病的事,恐怕朱棣也会动一些不该动的心思,不过幸好现在有自己在,想必朱棣也知道,哪怕就算老朱和朱标都没了,他也没有任何机会,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去开拓海外吧!
第三百五十五章
公主有喜了
老朱病重,虽然消息被封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难免传出一些风声,毕竟他可是天子,天下间有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他,但凡有点风吹草动,一些精明的人肯定会有所察觉。
朱标这边更是心急,毕竟北京离金陵实在太远了,光是消息传递可能就需要十几天,万一金陵那边有什么变故,他在北京这边可能都来不及反应,所以他也只能暗自做好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情况。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北京城也是外松内紧,甚至朱标还想把西北的蓝玉也调回北京坐镇,毕竟想要保持大明的稳定,兵权肯定要抓在手里,而蓝玉又是朱标最信任的人,以蓝玉在军中的地位,只要他回来坐镇,就不用担心北京这边出什么问题。
不过李节却劝住了朱标,毕竟现在老朱那边的情况不明,而且之前他就判断老朱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贸然把蓝玉调回来,不但动静太大,而且可能会引发其它的问题。
对于老朱病重的消息,李节刚开始并没有告诉朱玉宁,主要是怕她担心,不过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玉宁也察觉到不对劲,于是再三追问下,李节也只能将实情告诉了她,结果朱玉宁也担心的茶饭不思,整个人都瘦的几圈。
幸好就在十天之后,金陵那边再次送来老朱的消息,这次不再是书信,而是公开的消息,老朱告诉朱标自己的的病情好转,现在已经可以正常上朝处理公务,这也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不过这场风波并没有因此而散去,老朱的这次发病,已经让人看到他的衰老,这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都将是一次巨大的影响,毕竟整个大明都是老朱一手打下来的,也是他撑起了整个帝国,现在老朱的身体终于顶不住了,也就意味着大明即将迎来第一次皇位的更替。
无论在哪个王朝,皇位的更替都充斥着各种风险,甚至引发剧烈的动荡,更有王朝因此而亡国,虽然朱标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太子,在朝野也都深得民心,但面临真正的继位,对他来说依然是个巨大的考验。
“陛下的病情好转,不过身体应该还有些虚弱,那明年的迁移应该要推移一下时间吧?”紫禁城中,李节与朱标、朱允熥父子也正在商议着事情。
现在已经进入冬天了,本来按照原来的计划,明年初老朱也会动身,带领着南京留守的官员一起搬来北京,到时也就完成了整个迁都的事宜,不过现在老朱这一病,却可能将整个计划打乱。
“没有,随同公文来的还有父亲的亲笔书信,他在信上说一切按计划行事,我担心父亲是怕再出什么意外,所以想早点来到北京与我们汇合在一起。”朱标这时却皱起眉头道。
朱标还是担心老朱的身体,万一明年老朱的身体还是没有恢复,以他的性格,肯定会强撑着带人来北京,万一路上再出什么事情,那可就不好办了。
“皇爷爷的脾气咱们都知道,他决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所以现在咱们写信劝说恐怕也没什么用啊!”朱允熥这时也有些无奈的道。
李节闻言也赞同的点了点头,老朱的臭脾气的确是个问题,于是他最后想了想再次提议道:“要不这样吧,我现在就回金陵,看看陛下的身体怎么样,如果明年陛下的身体还很虚弱,那我就尽量的劝陛下推迟一下动身的时间,如果陛下的身体没问题,一路上我也能亲自照顾一下陛下的身体!”
“这个办法好!除了父亲外,也就只有姐夫你的话,皇爷爷才能听进去一些!”朱允熥立刻点头赞同道。
“这……”朱标闻言还有些犹豫,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可这也让你太辛苦了!”
“没事,反正我也是坐船回去,一路上也没什么辛苦的,另外我爹娘也准备明年来北京,刚才也陪他们一起动身,只是玉宁这边就需要殿下代我照顾了!”李节再次一笑道,他现在也是有家的人了,所以出门也要考虑一下朱玉宁,当然以朱玉宁的性格,肯定不会拦着他的。
“姐夫放心吧,大姐这边有我呢!”没等朱标回答,旁边的朱允熥就拍着胸脯保证道。
然而就在朱允熥的话音刚落,忽然就见一个内侍一脸喜色的飞奔而来大叫道:“启禀太子殿下,公主府派人来报喜!”
“报什么喜?”朱标闻言一愣,而且还看了一下旁边的李节,不过李节这时也一脸的懵逼,他今早上出门时,家里好像也没什么喜事啊?
“公主……公主殿下有喜了!”内侍一脸喜色的禀报道。
“什么?”朱标与李节、朱允熥三人全都站了起来,特别是李节,更是一脸的不敢相信,他和朱玉宁成婚的时间也不短了,可是双方一直没有儿女,虽然李节不在乎,但难免会有一些流言蜚语,为此朱玉宁也感觉有些压力。
“这……这个消息确定吗?”李节这时忽然醒悟过来,随即再次追问道。
“确定,是公主亲自派人送来消息,说是府中的御医诊断出来的!”内侍立刻回答道。
“快!让人备马,我要回府!”李节闻言也欣喜的大叫一声,当即迈步就往外跑,朱标和朱允熥这时也醒悟过来,当即让人备车,他们也要亲自去探望朱玉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