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359


李节骑着马一路飞奔出了紫禁城,现在的他满脑子都在想着妻子怀孕的事,难怪这段时间朱玉宁茶饭不思,本来李节还以为她只是为老朱担心,现在看来,很可能就是怀孕的前期反应,估计朱玉宁自己也没有注意到。
当李节一路飞奔回到府上,府中也全都是一片喜气洋洋,胡盈玉也正在前殿给府中上下派发赏钱,毕竟这么大的喜事,当然也要让府中上下都沾点喜气。
见到李节回来,胡盈玉也立刻迎上前,然后陪他去见朱玉宁,路上李节也询问了一下朱玉宁怀孕的事。
原来今早李节离开府中后,朱雪晴来找朱玉宁,姐妹二人像平时一样聊天下棋,不过就在这时,朱玉宁忽然感觉身体不适,当时她以为是因为这段时间太过担忧金陵那边的情况,所以也没太在意,想着休息一下就没事了。
不过朱雪晴却不放心,于是让人召来御医诊治,结果这才发现朱玉宁竟然已经怀有身孕,这把朱玉宁也吓了一跳,惊喜过后这才想起来给宫中的李节报信。
说话之时,李节也终于来到两人的卧室,当他进到房间时,只见朱玉宁正半躺在床上,朱雪晴拉着她的手正在聊天,见到李节进来时,朱雪晴也第一个开口道:“姐夫,这次你可得谢谢我,如果不是我的话,你和姐姐恐怕现在还不知道怀孕的事呢!”
“没问题,等下给你包个大红包!”李节大笑一声,随即快步来到朱玉宁面前,一把握住了她的双手道,“玉宁,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看到李节关切的模样,朱玉宁却不禁捂嘴笑道:“夫君不要太紧张了,这才刚查出怀孕,我也没什么感觉,就是这段时间一直不思茶饭,现在看来还是因为怀孕。”
“对对,我倒是糊涂了,不过玉宁你现在怀着身孕,吃饭更要注意,你想吃什么,这段时间我亲自下厨给你做!”李节也立刻一拍脑门再次道,他现在只想着时刻陪在妻子身边,却完全忘了之前说要回金陵探望老朱的事。
第三百五十六章
我替姐夫去吧
李节这边正激动的拉着朱玉宁的手说话,朱标与朱允熥父子也终于赶到了,其中朱标也十分激动,毕竟女儿怀孕了,也意味着他要做外公了,现在儿子还没成婚,孙子肯定就不要想了,不过有个外孙也能解解馋。
所以朱标来了之后也是对朱玉宁嘘寒问暖,随后又吩咐人准备了不少的补品,并且还把身边的御医也派到朱玉宁身边,时刻注意她的身体情况。
最后朱标更是把李节拉到一边低声道:“玉宁既然已经有了身孕,你就不便再去金陵了,还是呆在家里好好的照顾玉宁吧!”
“这……”李节这时才猛然想到要去金陵的事,一时间也露出纠结的神色,从本心来说,他的确不想离开朱玉宁,但想到老朱的情况,他又觉得自己应该去一趟。
“姐夫,不如这样吧,你在北京陪着大姐,我替你去探望皇爷爷,虽然我的话皇爷爷未必会听,但至少也能在他身边贴身照顾。”这时朱允熥忽然凑过来低声说道。
“这个办法不错,允熥怎么说也是父亲的孙子,现在父亲生病,我这个做儿子的不能去,由允熥代我去照看父亲也更合适!”朱标听到这里也立刻点头道。
“也好,那就只能让允熥走一趟了!”李节这时也点了点头道,他也考虑到朱允熥也成年了,的确也该让他多经历些事情,另外让朱允熥与老朱多接触一些,加深一下祖孙间的感情,对他日后也有好处。
李节三人在一边商量,朱玉宁也看在眼里,不过当时她也并没有询问,直到后来朱标父子离开后,朱玉宁这才问三人在商量什么,李节想了想也没有隐瞒,于是就把事情讲了一遍。
朱玉宁听后也露出沉思的神色,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允熥去金陵也好,一来我也舍不得让夫君离开,二来允熥也能和皇爷爷加深一下感情。”
“哈哈,我也是这么想的!”李节闻言也不禁笑道,说着他伸手抚摸了一下朱玉宁平坦的小腹,一想到里面有一个小生命正在孕育,李节心中也是万分的激动,甚至都想早点看到自己的孩子降生的那一天。
感受到丈夫的温情,朱玉宁也不禁温柔的一笑,然后轻轻的伏在李节的胸口低声道:“夫君,你觉得我们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男女都一样,只要能健健康康的就好!”李节也轻轻的抱住妻子道,做为一个后世人,他早就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想法,这点在这个时代也极为少见。
“我倒希望是个男孩!”朱玉宁却忽然开口道。
“为什么,你不觉得有个贴心的女儿也挺不错的吗?”李节惊讶的问道。
“女儿很好,可是这个世道对于女子来说,却实在太不容易了,哪怕如雪晴那般有才华,可也只能隐于幕后,我深知女子的苦楚,所以才想要个男孩,这样日后可以跟着夫君学习,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才华!”朱玉宁轻声回答道。
李节听到这里也是心中一酸,对于朱玉宁这些女子的遭遇,他也都看在眼里,朱雪晴现在还能帮着他在幕后出谋划策,可是朱玉宁嫁给自己后,却只能将全部精心投入到家庭之中,虽然两人婚后的感情很好,生活也很幸福,但有时他也会朱玉宁感到可惜。
“放心吧,就算是女儿,我也会为她开创一个新的世界,毕竟风气也并非一成不变的,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女子也能像男子一样,能做官、能经商、能做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李节再次轻声说道,虽然后世也有种种的不堪,但相比这个时代还是强太多了。
“嗯,我相信夫君!”朱玉宁也轻声回答道,她以前一直是个很坚强独立的女子,可是自从成婚后,她就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李节,这种被人保护的感觉让她十分的安心,这也是她甘心把精力投入家庭的主要原因。
李节也享受着夫妻间默默的温情,过了也不知道多久,当他低头时才发现,朱玉宁竟然在自己怀里睡着了,这让他也露出一个温馨的笑容,随后轻轻的将她放在床上躺好,并且为她盖好被子后,这才去了厨房,准备亲自下厨为朱玉宁做几样她喜欢的小菜。
三天之后,朱允熥也准备好了去金陵的事宜,朱标和李节亲自送他离开,走的时候,两人也分别拉着朱允熥叮嘱了好一会儿,最后这才依依不舍的送朱允熥上马车离开。
朱允熥离开并没有大张旗鼓,反而被朱标尽量的封锁了消息,毕竟因为老朱生病的事,大明内部也有些动荡,朱允熥现在回金陵,其实也是冒着一定的风险,所以朱允熥走的时候也带了两千人的护卫,以免路上出什么意外。
就在朱允熥离开的第二天,李节在家里陪着朱玉宁吃了早饭,刚巧朱雪晴也来了,于是三人就坐到一起闲聊,而李节这时却面色郑重的对朱雪晴道:“雪晴,允熥离开了,专利司的事情无人接管,所以太子想让我代管一下,如此一来,银行那边就需要你多多操心了!”
“我自己?”朱雪晴闻言也有些意外的道,虽然她在银行上也花费了不少的心血,但主要还是协助李节,许多事情都是由李节出面才行,很少由她直接处理。
“不错,其实在银行的设立上,你出的力并不比我小多少,甚至有些事情都是你亲自筹划的,现在我没有时间,所以由你来接管也最合适!”李节再次笑道。
“可是……”朱雪晴这时还有些犹豫,倒不是怀疑自己的能力,而是有其它的顾虑。
“我知道你在担心朝廷那边,不过你放心,昨天我已经和太子殿下商量过了,殿下对此也没有异议,所以你放心大胆的去做吧!”李节笑着鼓励道。
听到大伯也同意这件事,朱雪晴也再无顾虑,当即点头道:“好,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不过我以女子的身份管理银行有些不方便,以后就化名朱蒲城吧!”
“雪晴你以封号为名,
这倒是让我想起来了,以后孩子出生后叫什么名字呢?”朱玉宁这时也忽然开口道,说到最后也看向了李节。
“取名字?”李节却是露出为难的神色,过了片刻他这才开口道,“现在连男女都不知道,取名字是不是有点太早了,要不等孩子出生后再决定吧?”
“那可不行,名字是一个人的门面,绝不可轻忽,所以越早考虑越好,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到时还可以更改!”朱雪晴这时也拍手赞同朱玉宁的话。
“不错,夫君你既然把银行的事交给雪晴,专利司那边也早就走上正轨,刚巧有时间多想一想咱们孩子的名字,虽然男女还不确定,不过夫君可以把男女的名字都想一想,反正日后也都能用上!”朱玉宁这时再次开口道。
“这……好吧,那我好好的想一想!”李节无奈只得点头道。
其实对于取名这件事,在得知朱玉宁怀孕的那一刻起,李节就已经开始考虑了,不过以前他真不知道给孩子取名字竟然这么麻烦,不但要好听,而且还要有寓意,为此他也翻了无数的书,想了无数的名字,可每一个都不满意。
“实在不行的话,不如写信给父亲,或者是请太子殿下赐个名字似乎也不错。”李节最后在心中暗想,他现在已经对取名感到绝望了,所以只能把这个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了。
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许复立丞相
北京专利司,其实就是将金陵的专利司一分为二,朱允熥将这一半人带到北京重建了专利司,司中的一切事宜都与金陵无宜,之前李节也曾经帮朱允熥处理过专利司的事,所以对专利司也并不陌生。
现在朱允熥去金陵了,专利司也由李节接手,毕竟除了朱允熥外,就数他对专利司最熟悉,现在也只有北京和金陵设了专利司,不过相比金陵那边,北京这边的专利司事务并不多,毕竟北方的经济受到战乱的破坏太大了,到现在都没有恢复。
不过北方也有不少特殊的技艺,这些都可以申请专利,不过因为专利司才刚在北京开设,所以这边的人对专利的概念还比较陌生,许多人都不愿意申请,毕竟把自己吃饭的手艺交给别人,总会让他们有些担心。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李节也把主要精力放在专利的宣传上,特别是金陵专利司那边一些成功的案例,也被拿出来做宣传,虽然短时间内可能效果有限,但迟早会让专利的概念深入人心。
朱允熥离开北京后,陆续也送回一些书信,主要是讲了一些他在路上的见闻,顺便也报一下平安,免得李节他们担心,特别是朱玉宁,她现在怀着身孕,唯一的弟弟独自回金陵,说不担心肯定是假的。
除了专利司的事外,李节也把主要精力放在朱玉宁身上,毕竟这可是两人的第一个孩子,虽然取名字的事让他十分头疼,但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尽量的呆在家里,甚至连朱玉宁的一日三餐都是他亲手准备的。
就在朱允熥离开北京不到一个月,金陵那边再次传来好消息,老朱的身体初愈,已经没什么问题了,这让朱标也总算松了口气。
不过随同上面这个消息一起送来的,还有另外一些朝中的情况,而朱标也立刻把李节召来商议,主要是其中一件政务十分重要。
“你觉得怎么样,父皇现在正式下达这个政令是不是有些太苛刻了?”朱标对正在看一份文书的李节开口询问道。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及时劾奏,处以重刑。”
李节轻声将这份敕谕读了出来,最后也不禁叹了口气道:“陛下的用心虽然是好的,但我感觉却不太可能实现!”
老朱的这份敕谕是在不久前,在奉天门召见文武百官时,当众宣读出来的,主要就是正式确立了废除丞相之位的决定,而且还规定以后的皇帝也不许立丞相,甚至连大臣都不许提这件事。
以前老朱杀胡惟庸时,老朱已经不打算立丞相了,但并没有明文规定废除丞相之职,只是不再让官员担任丞相,可是现在却立下规矩,甚至连后世子孙都不许立丞相,这算是彻底的封死了大明出现丞相的路子
“我也觉得如此,父皇对大臣总是抱着一种警惕之心,绝不允许相权威胁到皇权,所以才决定废除丞相之职,可是自秦汉立丞相,后世各朝也都设立丞相之职,主要就是治理一个国家的事务太过繁杂,必须有人帮着皇帝分担一些事务!”朱标也赞同的点头道,他的脑子还是十分清醒的,而且对大臣也不像老朱那么警惕。
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很简单,主要就是老朱和朱标的成长环境不同,对于老朱来说,他自幼就父母双亡,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长大,看到的全都是人性中的丑恶,所以也让他养成了怀疑一切的心态,可以说老朱的疑心病比传说中的曹操都要强上几倍。
也多亏了老朱自己能力太强,所以才能打下整个帝国,否则以他的疑心病,恐怕大明早就乱套了,而随着年纪的增长,老朱的疑心病也越来越重,手握大权的文武百官更是首当其冲,所以李善长等人也就一个接一个倒下了。
相比之下,朱标的成长环境就好多了,他出生时,老朱已经手握重兵成为一方豪强,后来老朱的势力越来越大,朱标的生活自然也越来越好,哪怕曾经体会到民间的疾苦,但身份地位上的差别,依然让他从小就如同众星捧月一般,所以他看到的更多是人性中的美好,也更愿意信任别人。
这也是为什么朱标在朝野间的评价超过老朱的原因,大臣们也都愿意和朱标相比,这点连李节也一样,毕竟老朱的臭脾气实在太难伺候了。
“可是现在父皇执意要忘掉丞相一职,甚至严禁任何人劝说,连我也不好开口,难道日后我大明真的再无丞相之位了吗?”这时朱标也再次低语道。
以前老朱没有明文规定废除丞相之位,朱标在心中还暗自想过,觉得自己日后继位后,可以想办法恢复丞相之位,可是现在这条政令一出,相当于老朱给自己的儿孙立了个不可更改的规矩,对此他也没有办法。
“殿下也不必担心,陛下废除的丞相之职,但丞相之权却是废不掉的,所以日后肯定会出现类似丞相职权的官职,可能名字不叫丞相,但权力却是一样的!”李节这时也是再次笑道。
熟知明朝历史的李节自然知道,老朱废除丞相也只撑了他这一朝,朱允炆倒的太快,倒是没有再设丞相,但等到朱棣继位时,就开始加大内阁学士的权力,于是后来的内阁大学士,其实也就成了丞相的代名词。
“这倒也是,只是可惜了父皇的一番算计,日后恐怕只能落到空处啊!”朱标先是点头,随后也有些感慨的低声道。
就在李节与朱标聊着废除丞相的事宜时,远在高丽的朱棣却乘船出海,不过这次并不是回大明,而是准备去九州岛上见张定边,
双方合作的远洋船队已经准备齐备,随时都可以出发。
相比大明国内的藩王,身在高丽的朱棣其实要自由的多,比如老朱给藩王立下不少的规矩,其中有一条就是藩王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封地,曾经周王等人就因为这一条而受到处罚。
不过朱棣却不受这些规矩的管辖,毕竟他身在海外,而且封地也是自己打下的,这点朱樉也是一样,可以说他们兄弟是众多藩王中最自由的人了。
这次朱棣去九州,主要就是亲自送远洋船队出海,毕竟为了这支船队,他也是出人出力,而且对于美洲,他也十分的向往,如果船队能够找到美洲的话,那么他也不必再困守于高丽这个弹丸之地了。
高丽与九州岛本来就很近,不过朱棣从开城乘船出发,中间也需要花费几天的时间,而且在到达济州岛时,他的船队也特意在济州岛停靠了一下,主要是朱棣想视察一下济州岛,这个岛可是高丽最有名的产马地,现在他军中的战马有近半都产自这里。
也正是济州岛的重要性,所以朱棣在到达济州岛的第二天,就立刻率队来到岛上的马场,岛中是一片平原,现在已经全都种上了牧草,从中原运来的马匹在草原上纵横驰骋,四周也有牧人小心的看管。
不过就在朱棣视察之时,却忽然有一个牧人飞奔而来,随即“噗通”一声跪倒在朱棣的队伍前面,拦住了整个队伍的去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