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359


大内义弘这时却已经吓的面色惨白,他一向自负勇武,以他的健壮高大的身材,如果再披上重甲的话,面对矮小的倭人几乎所向无敌,这也是他为何能带领大内氏飞速崛起的主要原因。
然而眼前的这一幕却将大内义弘的骄傲击的粉碎,哪怕他穿上重甲,恐怕也难以在火枪的射击下保住性命,更别说这只是五十人的轮射,若是数千人一起射击,恐怕就算他把大内氏的兵力全都拉到战场上,也难以抵挡如此猛烈的攻击。
“大内守护觉得如何?”沐晟这时笑呵呵的向旁边的大内义弘问道,对于大内义弘现在的表现,他也十分满意,这次的演武说是表演,其实就是一个双方表现各自武力的手段。
大内义弘闻言这才醒悟过来,当即露出一个十分勉强的笑容道:“没想到铁炮竟然还能这样用,不过我听说铁炮的造价极高,恐怕也只有大明才能装备得起铁炮。”
“火枪的造价的确不便宜,但火枪的操作简单,不像弓箭,如果没有几年的训练,根本就上不了战场。”沐晟再次微微一笑道。
“沐指挥使,不知大明能够向我们出售一些火枪?”大内义弘这时忽然眼睛一亮再次问道,既然敌人强大,那就学习敌人的长处,这也是他们倭人一惯的传统。
“这个可就不是我能做主的了,不过我可以向燕王殿下请示一下,再由燕王上书朝廷,毕竟像火枪这种国之重器,一般是不会轻易向外售卖的。”沐晟闻言也立刻回答道,不过他的话虽然委婉,但其实已经拒绝了大内义弘。
大内义弘也知道想要让大明同意出售火枪十分困难,所以他也没有强求,不过刚才的三段击也让他看清了大明强悍的实力,难怪高丽那么快就落到大明手中,面对装备火枪的明军,他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演武结束,沐晟又让人摆下酒宴,亲自招待大内义弘,而在吃饭的时候,沐晟也绝口不提之前谈判的事,反倒是大内义弘时不时露出焦躁的神色。
通过这几天的谈判,双方也都把自己的条件列了出来,大明这边主要是向大内义弘索要石见国的所有权,这个条件可相当苛刻,大内义弘一共才掌管了六国,如果失去了石见国,整体实力也会下降许多。
另外相比石见国的土地与人口,他把国土交给大明这个外来者的影响更加恶劣,毕竟他和足利义满就算真的撕破脸皮,那也是倭国内部的争斗,哪怕大内氏一向号称是渡来人,但他们在倭国生活多年,早就融入到倭国之中了。
可若是引入大明控制石见,就相当于他们舍弃了倭国的身份,投靠了大明这个外人,如果大明成功在倭国站稳脚根当然最好,他背后就多了一个强力的靠山,可若是大明日后被赶出倭国,那他们大内氏在倭国也将再无立足之地。
当然了,大明开出的条件对大内义弘也十分有吸引力,若是他交出石见国,大明将为他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武器物资的支援,最重要的是,大明还会与他开通贸易,使他成为大明在倭国唯一的代理。
对于大明开出的条件,大内义弘考虑再三后,也觉得可以拼一把,毕竟他了解足利义满,自己的存在已经威胁到足利家,所以对方肯定不会放过自己,如果他反抗失败,大内氏肯定会面临着幕府的清算,相比之下,投靠大明反抗的机会更大一些。
其实大内义弘之所以有上面的想法,除了他个人的野心外,也和大内氏本身有关,他们一向不认为自己是倭人,所以对倭国也谈不上什么忠诚,现在大明势大,所以他们对投靠大明也没有什么排斥心理,这点与其它的大名完全不同。
“沐指挥使,其它的条件我都没有意见,但对于大明划分给我们的交易区域,我觉得还是对马岛这里更加合适!”等到酒宴刚一结束,大内义弘就有些迫不及待的开口道。
现在双方争议的焦点就是大明拿来与大内义弘交易的土地位置上,这点沐晟听从姚广孝的安排,一直坚持要把高丽海阳道南部的一部分区域划分出来,用来与大内义弘交换石见国,另外这片区域也将成为大明与大内义弘的交易区。
不过大内义弘却想要对马岛,因为对马岛离他的封地更近,更容易被他掌控,而且这里是海岛,也不容易受大明的影响,双方在这一点上一直谈不垄。
“对马岛肯定不行,如果你们对海阳道那里不满意,可以换个其它地方!”沐晟也十分果断的道。
如果是放在之前,大内义弘肯定会软硬兼施,咬死了就要对马岛,不过今天他却犹豫了一下后,终于开口道:“海阳道距离我们有点远,来往实在不方便,如果你们不愿意拿对马岛交换,那我就要这里!”
大内义弘说着伸手指向对马岛正南的高丽领土,这里属于巨济郡,不但距离对马岛很近,距离大内义弘的封地也不远,而且掌握了这里后,大内义弘的领土就相当于夹着对马岛,虽然不能说威胁对马岛的安全,但也有一定的威慑。
“大内守护还真是会挑地方!”沐晟看着巨济郡的位置也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片刻这才抬头道,“这件事我需要和人商议一下,大内守护你稍候!”
沐晟说着向大内义弘一拱手,然后就转身离开,大内义弘也并不感到意外,事实上通过这几天的谈判,他发现沐晟只是个表面上与自己接触的人,他背后应该还有一个更厉害的人帮他拿主意,甚至他都怀疑这个幕后的人可能就是大明的那位燕王殿下,不过想想又不太可能,如果朱棣真的来了,应该直接会和自己见面,而不会像现在这样藏头露尾?
沐晟离开了好一会儿,最后一脸笑容的回到客厅,然后对大内义弘再次拱手道:“我们已经商议过了,可以答应大内守护的条件!”
“好!沐指挥使果然是个爽快人!”大内义弘闻言也露出笑容道,虽然最终他还是退让了一步,但至少他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随后沐晟让人把双方的条件一书两份,然后双方分别签字画押,而沐晟更是直接拿出朱棣的印信盖了上去,这个印信是朱棣走之前交给姚广孝掌管的,现在刚好可以用来签定这份条约。
“沐指挥使,现在约定既然达成,那大明什么时候能兑现承诺?”大内义弘小心的将自己的这份条约收好,这才向沐晟问道,想要让他交出石见,大明首先就要表明自己的随意,否则光靠一纸条约根本不可能拿走石见国的所有权。
“很快,我们回去后,就会将第一批支援的武器、物资给你送来,以此来表达我们的诚意,另外还会有朝廷对你的正式封赏,这个可能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定下来,最后就是双方互派驻军,接管交换的区域。”沐晟再次微笑道。
不过说到这里时,沐晟忽然想到了李节,以他对李节的了解,等到他们在倭国站稳脚根后,也许就不需要大内义弘了,到时双方的条件肯定还会发生一些变化。
第两百二十五章
朱棣一家
燕王府正殿之中,李节一脸尴尬的坐在椅子上,对面的贵妇一边说话一边抹着眼泪,旁边的蒲城郡主则看着李节尴尬的模样捂嘴偷笑,在她们背后的屏风处,还有几个大小不一的女孩伸出脑瓜偷看。
“常姐姐早早的扔下几个孩子走了,玉宁这丫头也是命苦,小小年纪就要担起长姐的担子照顾弟弟妹妹,现在总算是苦尽甘来,日后玉宁就拜托你来照顾了,千万不要让她受了委屈。”贵妇这时再次抹着眼泪向李节叮嘱道。
这个贵妇正是朱棣的王妃徐氏,也就是徐达的女儿,历史上的仁孝皇后,她和朱玉宁的母亲从小一起长大,两人本就是感情很好的闺蜜,后来更是一起被马皇后召入宫中,分别嫁给了朱标和朱棣兄弟。
成为妯娌后,徐氏与常氏感情更好,当初常氏去世时,徐氏甚至还亲自照顾过朱玉宁姐弟一段时间,只是那时朱玉宁姐弟几人的年纪都很小,最大的朱玉宁也不过才三岁,所以对徐氏也没什么记忆,徐氏每年也都会给他们姐弟送一些礼物。
“王妃放心,我定然会好好照顾公主的!”李节闻言也立刻站起来行礼道,今天他本来准备和朱标一起外出的,却没想到被王妃叫到这里,说是要见一见玉宁未来的夫君,虽然对方的关怀让李节很感动,但还是有些尴尬,感觉有点像女婿见丈母娘似的。
“你的人品我是信的过的,蒲城这丫头更命苦,不过她来之后却说了你不少的好话,玉宁能有你这样有情有义的夫君,也是有福气了!”徐氏这时也露出欣慰的笑容道。
李节听到这里也有些惊讶的看了看旁边的蒲城郡主,结果对方却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的一扭头,目光也不敢与他对视。
正在这时,只见殿外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紧接着就见朱棣大步走了进来,看到徐氏也立刻大大咧咧的道:“王妃你觉得这小子怎么样,能不能配得上咱侄女?”
“王爷又乱说,李伴读年纪轻轻就已经封伯,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当然能配得上玉宁!”徐氏闻言却是白了朱棣一眼,顺便又夸了李节一句道。
只见朱棣一屁股在徐氏身边坐下,随即再次开口道:“我早就说了,这小子是个百年难遇的人才,否则咱爹也不会那么喜欢他,现在你总该相信了吧?”
徐氏之所以要特意召见李节,其实就是不放心,哪怕朱棣和蒲城郡主都对李节赞不绝口,她依然坚持要亲眼见一见李节,想要替早逝的常氏把把关,结果这一见也是越看越喜欢。
朱棣说到这里忽然向屏风后面招了招手,那个最大的女孩会意,虽然有些害羞,但还是十分乖巧的走了过来,这个女孩大概十二三岁的模样,长的和徐氏有点像,应该是朱棣与徐氏的女儿。
女孩走到朱棣面前,结果朱棣却一把拉过她指着李节道:“玉英,你看到没有,以后要找丈夫,就照着这样的找!”
朱棣的话一出口,脸皮薄的女孩也一下子羞的满脸通红,本能的躲到了母亲徐氏的背后不敢见人,徐氏更是气的一拍朱棣的胳膊道:“别胡说,玉英还小呢,你还有没有一个当爹的样子?”
“小啥啊,玉英再过两年也要考虑嫁人的事了,如果不是咱爹下手的早,把玉宁许配给李节,我都想把他抢过来做女婿了!”朱棣却再次大大咧咧的道,自从见过李节后,他就一直后悔认识李节太晚,结果让大哥捷足先登了。
李节听到这里也有些无语,朱棣的家教还真是与众不同。不过这时朱玉英虽然躲到母亲身后,却还禁不住偷偷的露出眼睛打量李节,惹得旁边的蒲城郡主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结果朱玉英又羞又急,竟然和蒲城郡主打闹起来。
听到朱棣这些毫无体统的话,再加上女儿和蒲城嘻嘻哈哈的打闹着,徐氏也有些头疼,感觉自己对家庭的管教实在有些失败,不但管不住丈夫,连儿女都没有管教好。
不过李节却觉得朱棣家中的气氛很不错,相比其它的兄弟,朱棣家中的气氛更加轻松,朱樉就不说了,哪怕朱标家里,也有各种问题。
相比之下,朱棣家中就好多了,当然这也和朱棣与徐氏的感情深厚有关,而且朱棣现在所有儿女都是徐氏所生,也不存在什么嫡庶之分。
另外徐氏也是历史上的一代贤后,甚至可以和马皇后相媲美,可惜她也和马皇后一样不长寿,而她的去世也对朱棣造成了严重的打击,朱棣执政后期的残暴,也与徐氏的去世有很大的关系,从这一点来看,朱棣和老朱几乎是一模一样。
临近中午,徐氏让人设宴,与朱棣一起款待李节,宴上也聊了不少的家常,等到酒宴结束,李节这才终于有机会离开大殿,这让他长长的出了口气,虽然朱棣的家庭氛围很好,但他一个外人总感觉有些拘束。
时间还早,李节迈步来到朱标的住处,想和他商议一下巡视北平府的计划,不过却没想到朱标这里竟然有客人,这让李节也十分惊讶。
“拜见殿下,这位是……”李节打量着朱标的这位客人也十分惊讶,只见对方竟然是个白白胖胖的少年,如果朱标没减肥的话,与这个少年站在一起简直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甚至李节都怀疑对方是不是朱标的私生子了?
“李节你来的正好,这是四弟的长子高炽!”朱标这时拉着胖少年的手向李节介绍道。
“高炽拜见姐夫!”只见朱高炽这时也十分有礼貌的向李节行礼道。
“原来是世子殿下,在下失礼了!”李节听到对方的名字也是暗自惊讶,当即也回礼道,这个朱高炽就是历史上的明仁宗,虽然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但史书对他的评价却相当不错。
“来来来,你们两个都坐下,咱们好好的聊一聊!”朱标这时拉着两人坐到自己的左右,随即又对李节道,“刚才我和高炽聊了一下,发现这孩子即稳重又有才学,四弟真是教出一个好儿子啊!”
“大伯您可别这么夸我,父王一直说您的学识过人,远超他和各位叔伯,所以我也早就想向大伯您请教了,至于姐夫,更是以博学多才闻名于天下,让我倾慕不已啊!”朱高炽小小年纪却很会说话,竟然把朱标和李节都捧了一把。
“你这孩子真是会说话,和你爹可完全不一样!”朱标闻言更是喜形于色道,他倒不是在乎朱高炽的几句夸奖,而是朱高炽的性情和他很像,刚才他们两人就聊的很投机。
李节这时也微笑以对,不过看向朱高炽的目光却有些诡异,因为他也感觉朱高炽和朱标实在太像了,不但体型像,连性情都很像,之前见到朱有炖时,他曾经怀疑如果朱标没有儿子,可能会把朱有炖过继过去,不过现在看来,似乎朱高炽更有机会,这小子简直就是个缩小版的朱标。
朱高炽十分好学,这点十分得朱标的喜欢,而且他还找机会向李节请教了一下热气球之类的问题,李节也帮他做了解答,结果朱高炽竟然也能举一返三,聪明才智似乎不比朱有炖差多少,由此看来老朱传下来的基因还真不错。
不过聊到最后时,朱高炽似乎犹豫了一下,最后终于还是开口道:“大伯,有件事我想向您请教一下!”
“你这孩子又客气了,有什么事情尽管说,大伯一定知无不言!”朱标拍着胸脯保证道,他越看朱高炽胖乎乎的大脸就越是喜欢,怎么看都感觉十分顺眼。其实也不奇怪,毕竟朱标照着镜子看了几十年了,现在看到朱高炽这张胖脸自然感觉亲切。
“是这样的!”朱高炽似乎还有些不好意思,“我听说大伯以前也很胖,可是现在一见,您却瘦了下来,不知道您是怎么减掉身上的肥肉的?”
听到朱高炽竟然是向自己请教减肥的问题,朱标也不禁哑然失笑,当即一指旁边的李节道:“这个你可问错人了,减肥的事你得问李节,因为就是他帮我减肥的!”
“请姐夫教我!”朱高炽闻言也立刻向李节再次行礼道。
“殿下为何想要减肥?”李节这时却皱起眉头道,虽然肥胖会带来一些健康问题,但朱高炽现在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一般来说,这个年纪是不建议减肥的,主要是怕影响到他的生长发育,从而对身体造成一些不逆的影响。
“我……我……”朱高炽听到李节问起减肥的原因,一张小脸却涨的通红,吞吞吐吐好半天也没能说出个理由来。
“高炽,你有什么话就尽管说,有大伯在,你还有什么不好说的?”朱标也看出朱高炽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当即也露出郑重的表情鼓励道。
第两百二十六章
巾帼不让须眉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别人看来,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早早的就被立为世子,可以说他出生的起点,就是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终点。
但朱高炽也有自己的烦恼,只见他面对朱标和李节犹豫再三后,终于还是开口道:“我……我之所以想减肥,是因为父王觉得我太笨拙,不像二弟他们可以骑马射箭,习武强身。”
朱高炽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羞愧的神色,李节和朱标闻言对视一眼,同时也都叹了口气,朱棣自己是个勇猛的武将,对儿子的偏好也有些不同,朱高炽虽然聪明好学,但因为身体肥胖,显得就有些蠢笨,当然也无法习武。
相比之下,朱高炽的两个弟弟却都身体健壮,特别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更是和朱棣长的十分相似,小小年纪就已经能够骑马射箭,所以朱棣也更喜欢朱高煦。
“咳,世子你想减肥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以你现在的年纪,其实并不适合减肥,毕竟你还在长身体。”李节犹豫了一下最终实话实说道。
“可我也想和二弟他们一样,跟着父王习武骑马。”朱高炽这时也目光殷切的看着李节道,他虽然小,但已经感觉到父亲对二弟他们的偏爱,这让他对自己肥胖的身材也更加痛恨,所以在见到朱标瘦下来后,这才冒昧的前来请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