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359


不过说到这里时,朱标却忽然又皱起眉头道:“不过类似占城稻这种高产的作物,应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天下这么大,我们从哪里找到更多高产的作物呢?”
“极东之地的美洲就有!”李节再次回答道,无论是土豆还是红薯,甚至是玉米都原产于美洲,而且那里盛产黄金和白银,想想都让人羡慕,如此富饶的土地,若是放任别人占据的话,简直就是天大的罪过!
“美洲?”朱标闻言先是一愣,随即这才想起来,在李节制作的地球仪上,大明往东越过茫茫的大海,就会到达两片连接起来的庞大陆地,每一片陆地都要比大明还在大上几倍,而且李节还标注说那里盛产金银,可没想到那里竟然还有高产的作物?
“你确定?”朱标有些怀疑的看向李节,虽然他相信李节,但美洲距离大明实在太远了,李节怎么会知道的这么详细?
“十分确定,美洲那边有数种十分高产的作物,另外还有各种香料、药物等,只要能运回大明,定然会对大明产生巨大的影响!”李节这时也一脸认真的道,本来这件事他并不打算太早说出来,主要是老朱疑心太大,他担心老朱会不相信,所以现在他只告诉朱标美洲有高产作物,但却没说高产到什么程度。
“那我们能不能派出船队去美洲取回来?”朱标闻言也终于有些心动的道。
“殿下,美洲实在太远了,光是从大明到美洲,可能就要走上几个月的时间,一来一回就要一年有余,这一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危险,比如海上的风浪,以及补给的消耗等等,也许随便一个小问题,就可能让整支船队倾覆于海上,所以这件事绝对不能操之过急!”
李节却是开口劝道,他比任何人都想去美洲,但在这个时代,出海的风险实在太大了,就算是拿人命去填,李节也没有任何把握能到达美洲。
“这倒也是,难怪你一直支持向海外发展,甚至还想让朝廷彻底的开放海禁,估计也是为去美洲做准备吧?”朱标先是点头,随即又向李节笑道。
“殿下英明,我的目标的确是美洲,不过到达美洲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那里有着更加广阔的土地,就算是我华夏百姓拼命的生,恐怕在几百年内,都不用担心人口过盛的问题。”李节也点头承认道,发展海贸,提高航海技术,的确是为将来殖民美洲做准备的。
“你啊,野心还真是不小!”朱标闻言也拍了拍李节的肩膀感慨道,有时候和李节聊的太多,他都感觉自己有些老了,都跟不上这些年轻人的想法了。
“梦想总归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李节再次搬出后世的一句常用语道,他说过朱樉与朱棣等人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其实他也一样,如果不给自己立一个远大的目标,他也会感觉生活无趣,而且万一他要是疯起来,造成的破坏只会比朱樉等人更大。
又是一天枯燥的行程后,第二天上午时,朱标他们的队伍也终于来到了北平府城外,几乎和上次去西安一样,他们距离城门还有十数里的距离,就见一队人马飞奔而来,为首的正是刚从高丽赶回北平府的朱棣。
“大哥!”朱棣一马当先直接闯进朱标的队伍,来到朱标的马车前直接就从马上跳到车上,而这时朱标也打开车门走了出来,看到朱棣也兴奋的叫道,“四弟,好久不见!”
不过朱棣看到朱标却先是一愣,随即上下打量他几眼,似乎是一脸不敢相信的问道:“大哥,咱爹不给你饭吃吗,怎么把你饿的这么瘦?”
“你个臭小子,竟然敢在背后编排起父皇来了!”朱标闻言也不由得大笑一声,之前心中的那些担心也一下子抛九宵云外,至少朱棣还是老样子,当初他们兄弟凑到一起,可没少在背后说老朱的坏话。
朱棣也是哈哈一笑,竟然上前一把抱住朱标,而且还用力掂量了几下,似乎是想试一试朱标的体重,随后这才松开他道:“大哥你可真瘦了不少,到底怎么回事,难道是这一路上累的?”
“还不是全怪这个小子!”朱标说着一指马车旁边笑呵呵的李节道,“他说太胖了对身体不好,父皇听从他的建议后逼我减肥,在离京之前我可是减掉了一百多斤,不过来的路上又胖了几斤。”
“拜见四叔!”李节也微笑着上前向朱棣行礼道。
“呦~,原来是女婿逼着老丈人减肥,那可不行!”朱棣看到李节却眉毛一挑,随即再次扭头对朱标道,“大哥,这种女婿不要也罢,不如给我吧,你大侄女虽然小了点,但过两年也能嫁人了!”
“呸~!你小子真是没脸没皮,连我女婿都要抢,这话要是让玉宁知道,信不信她不认你这个四叔?”朱标闻言也不禁笑骂道,不过朱棣越是这样,他反倒觉得越是轻松,至少这证明他们兄弟间的感情并没有变。
开了几句玩笑后,朱标也拉着朱棣一同进马车详谈,朱棣却非要让李节也一起来,他和许多与高丽有关的事情还想和李节聊一下,所以李节也只能跟着进了车厢。
朱标刚开始拉着朱棣聊了不少的家常,也打听了一下朱棣在高丽的情况,朱棣也没有任何隐瞒,当即将自己在高丽如何用兵,如何打败李成桂父子的事讲了一遍,李节也听的十分认真。
最后朱棣又道:“虽然李成桂父子败于我手,但这两人也的确是个人才,可惜野心太大,我也不敢用他们,所以暂时只能将他们流放到济州岛安置,接下来我就准备打着高丽王的旗号,对高丽内部进行整合,只要时机成熟,就可以废掉高丽王,彻底的让高丽成为大明的领土!”
“李节你觉得呢?”朱标闻言点了点头,随后又询问了李节的看法。
“四叔的计划十分周密,我也觉得没问题,不过接下来就要筹备倭国石见银矿的事了,不知四叔您那边有没有准备?”李节再次向朱棣问道。
“你小子当初的嘴巴还真严,竟然瞒了我那么久,直到后来沐晟去了高丽,我知道父皇真正的图谋竟然是在倭国!”
朱棣闻言也白了李节一眼,当初姚广孝就提醒他,朝廷对高丽的投入太大,收益却很小,背后肯定另有原因,结果李节就是不说,没想到竟然是因为倭国有那么大的一座银矿。
“四叔息怒,不是我不说,而是陛下要求保密,我也不敢说啊!”李节两手一摊无奈的道。
“这个我可以作证,当初倭国银矿的事只有父皇、我和李节三人知道,沐晟是第四个,主要是让他给你带个口信,免得传出去生出事端。”朱标这时也替李节说话道。
“好吧,我相信大哥你们的话,不过因为我知道这件事太晚,所以现在也只是刚开始着手准备,不过在我回来之前,已经按照父皇的想法,派人去倭国暗中联络那个大内义弘,估计很快就会有消息传回来了。”
第两百二十一章
约见大内义弘
对马岛其实并不是一座岛,而是有两座主岛,以及周围上百个属岛组成的的群岛,其中两座主岛分别叫上岛与下岛,面积也并不算小,只不过岛上多山,粮食的产量很少,根本不能养活多少人,所以只能靠着与外界的贸易来获取物资。
以前倭国占据对马岛时,这里即是倭寇的大本营,同时也是倭国与高丽的海贸中心,两国交好时,双方都会运送货物到这里交易,而关系变差时,这里就是海盗的聚集地,当然经大部分时间两国的关系都不太好。
本来对马岛一直都掌握在倭国手中,不过当年蒙古人攻打倭国时,曾经两度派兵占据了对马岛,而且还将岛上的倭人屠杀一空,可惜后来蒙古人的船队被风暴所毁,导致他们也打消了东征倭国的想法,对马岛也再次回到倭国手中。
前段时间张定边他们在大明的支持下,十分顺利的打下了对马岛,做为交易,他们把对马岛又交给大明,现在岛上驻扎着一支大明的水军,拥有十几条战船,虽然数量不多,但也足以威慑倭人不敢派人登岛。
不过今天的对马岛却有些不一样,天还没亮的时候,就有数条战船从外海进到港口,然后整个码头也开始忙碌起来。
“大师,你觉得那个大内义弘真的会来吗?”港口边的一座瞭望楼上,沐晟一手拿着望远镜打量着远处的海面,一边向旁边的姚广孝问道。
沐晟与姚广孝本来都在高丽,帮着朱棣处理高丽的事宜,不过几天前他们却忽然放下手中的事务,然后一起乘船来到了对马岛,为的就是要见一见大内义弘。
“我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来,不过据我们派去的人回来禀报,这个大内义弘颇有胆量,而且在听完我们的提议后,也十分感兴趣,现在我约他来这里见面详谈,就是要试探一下他,看他有没有诚意?”姚广孝这时微微一笑道,他无论身处哪里,都是穿着一身黑色僧袍,阴郁的五官再配上一双三角眼,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好人。
“可是四叔他让咱们守在高丽,现在咱们却忽然离开高丽来到这里,如果高丽不出事当然最好,万一真出了事,恐怕咱们不好向四叔交待啊?”沐晟这时还是有些担心的道。
联络大内义弘这件事是朱棣亲口吩咐下来的,但却没让他们擅自接触对方,再加上现在高丽才刚刚平定,内部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处理,他们两人一文一武,本来可以把高丽镇守的稳如泰山,可是现在却全都离开了高丽,这让沐晟也有些担心。
“放心吧,殿下在走之前,曾经和我说过朝廷要我们联络大内义弘的原因,现在大内义弘传来消息,燕王殿下却又去了北平府,根本来不及通知他,正所谓事急从权,所以我们也只能自己见机行事,绝不能因此而耽误了时机!”姚广孝说到朱棣时,还特意看了沐晟一眼。
“四叔已经告诉你了?”沐晟闻言也惊讶看向姚广孝,倭国有银矿的事本来就是他告诉朱棣的,不过当初老朱让他转述这件事时,还特意叮嘱过他,让朱棣也要保密,不能将这个消息轻易外传。
“那是当然,否则殿下怎么可能放心的离开高丽?”姚广孝再次一笑道,不过这时他心中却是暗自叹息一声,当初他就被这件事困扰了很久,可李节就是不说,直到朱棣告诉他银矿的事他,他才恍然大悟,之前朝廷一系列的举动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了。
“那太好了,既然你也知道了,我也就有了个商量的人了!”沐晟闻言也松了口气道。
“商量肯定是要商量的,毕竟那个大内义弘还需要你出面去应付,据我调查到的情况,这个人是倭国有名的武将,甚至可以称得上一个枭雄,想要对付这种人可不容易!”姚广孝再次道,他虽然是朱棣的首席谋士,但对外毕竟只是个和尚,也并没有什么正式的官职,所以才需要沐晟出面。
“我知道这个大内义弘,当初我来高丽之前,李兄就给我讲了许多关于高丽和倭国的情况,其中也着重提到大内义弘这个人,现在石见国就掌握在他手中,不过这个人面临着幕府将军的压力,想要说服他应该并不是一件难事!”沐晟闻言却是自信十足的道。
“你有信心就好,我们这边的条件就是石见国,只要大内义弘愿意交出石见国,那我们就可以答应给他一定的支持,甚至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做为日后通商之用,想必他肯定会十分动心!”姚广孝再次道。
“这个条件倒是十分优厚,我觉得这座对马岛就不错,这里本来就是倭国与高丽经常交易的地方,而且又位于两国中间,拿去换石见正合适。”沐晟当即提议道。
“不行,对马岛绝对不行!”没想到姚广孝却十分果断的摇头拒绝道。
“为何?”沐晟不解。
“对马岛是高丽与倭国之间的交通要道,位置十分重要,日后就算石见银矿开采出来,也需要经过这里,所以这座岛极其重要,绝不能落入到外人手中!”姚广孝耐心的解释道,沐晟打仗倒是把好手,可在战略眼光上就差了些,当然这主要还是他太年轻的原因。
沐晟闻言也立刻醒悟过来,当即赞同的点了点头,随后两人又商讨了一些细节问题。
正在这时,忽然旁边有人禀报,东边的海面有倭人的船只出现,这让两人也立刻举起望远镜,果然在海面上看到了倭人的小船,说是小船,其实相对一般倭人的船只还要大一些,只是和大明的战船相比就小多了。
看到倭人的战船出现,港口中的大明战船也立刻出港迎了上去,双方接触后确定了对方的身份,这才引着倭人的小船进到港口,沐晟与姚广孝也来到码头迎接。
其中最大的一艘倭国战船在码头停靠下来后,很快有一群倭人下了船,而姚广孝与沐晟一眼就看到了大内义弘,并不是他们认识大内义弘,而是大内义弘实在太好认了,周围一圈的倭人都很矮,偏偏为首的大内义弘比周围人高出两头,简直就是个侏儒中的巨人一般。
其实大内义弘的个子也并不是真的很高,关键是那些倭人实在太矮了,华夏一直叫他们倭人就是因为他们的个头太小,这即有人种的原因,也和倭国禁食肉类有关。
据说在公元七世纪的时候,当时的天皇就颁布了《禁止肉食之诏》,后来的天皇也曾经多次强调不许吃肉,蛋白质摄入不足之下,这些倭人能长高才叫见鬼,直到后来明治维新才开始吃肉,整个倭国在此之前已经吃了一千多年的素。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不吃肉,事实上一些武士和大名也会吃肉,毕竟这些人要上战场,不吃肉可没力气打仗,比如眼前的大内义弘,这家伙绝对也是个吃肉的人,否则不可能比普通倭人长那么高。
“来人可是大内守护?”只见沐晟这时上前几步拱手问道。大内义弘在倭国南北朝的争斗中左右逢源,再加上自己的本事,现在成为了周防、长门、丰前、石见、和泉、纪伊六国守护,成为倭国首屈一指的权臣,也早就引起了将军足利义满的猜疑。
“在下正是,不知将军如何称呼?”只见那个“巨人”般的大内义弘也上前两步行礼道,他说的汉语也有些别扭,但还是能听懂。
“在下沐晟,现任铁册军副指挥使一职,辅助燕王殿下镇守高丽,这次奉命前来与大内守护商谈!”沐晟再次回答道,说话时他也在打量着对方,只见大内义弘比他高出小半头,身上穿着倭人的铠甲,看起来极其健壮魁梧。
“原来是沐指挥使,失敬!”大内义弘闻言再次行礼道,说话时他也在打量着沐晟,虽然沐晟年轻的让他惊讶,但他却发现沐晟英姿勃勃,虽然年轻却身上自有一股将领特有的杀气,让人不敢小视。
“大内守护也是好胆量,竟然敢单刀赴会,实在让沐某感到佩服!”沐晟再次笑道,说完就做出一个请的手式,然后亲自引着对方走向码头后面的军营。
大内义弘也丝毫不惧,直接迈步就跟了上去,事实上大内义弘之前见到朱棣派去的使节时,一开始也有些怀疑,甚至他身边的不少人都劝他不想轻易冒险,毕竟大明之前才刚刚派人攻入九州岛,甚至还炮轰了他们的港口,这让不少倭人都对大明心存怀疑。
不过大内义弘却是力排众议,决定亲自来见一见明人,一来他也感觉到足利义满对他的怀疑,幕府那边已经对他有了防备,甚至很可能会对他动手,他也不想坐以待毙,而大明则是一个绝佳的靠山,只要他们愿意提供帮助,他也就有了与幕府叫板的底气。
另外大内义弘也敏锐的感觉到,大明十分罕见的派人杀进九州,而且还与自己接触,显然这背后似乎有一个巨大的阴谋,这让他也感觉十分的不安,所以今天冒险前来,也是想试探一下明人的虚实。
第两百二十二章
雄姿英发的朱棣
北平燕王府中,朱棣让人在大殿中设下丰盛的酒宴,为朱标带来的大臣与将官接风洗尘,不过他自己却在内殿单独设了一桌酒宴,兄弟二人边吃边聊,旁边也只有李节坐陪,毕竟他们兄弟多年未见,不想让外人打扰,至于李节,他们都没把他当成外人。
“对了,大哥你怎么把二哥的女儿带来了?”朱棣聊了几句忽然向朱标问道,之前他出城迎接时,蒲城郡主也找机会向他行礼,这让他也十分奇怪,只不过当时人太多,他也不好多问。
“这个……”朱标这时还有些迟疑,不过最终还是长叹了口气道,“老二的变化很大,我以前只是知道他们夫妻的感情不好,却没想到他会那么对待弟妹……”
朱标说着就把朱樉家中的情况,以及自己把蒲城郡主母女带出西安的原因详细的讲了一遍,朱棣听到最后也是气的一拍桌子怒道:“二哥也太不像话了,我非得给父皇写信告他一状不可!”
别看朱棣脾气暴躁,甚至在历史上杀人如麻,但人家朱棣却是个好丈夫,他的妻子姓徐,是大将军徐达的女儿,也就是后来的仁孝皇后。
而朱棣与徐氏在十二岁时就订婚,那时徐氏就被召入宫中受马皇后教导,与朱棣也时常相伴,所以两人是真正的少年夫妻,感情极为深厚,甚至朱棣一生有九个儿女,其中七个都是徐氏所生,由此可知两人的感情之深,所以朱标对朱樉囚禁妻子的事也十分看不惯。
“不用你写信,我已经派人将二弟的所做所为禀报给了父皇,现在弟妹暂时安置在老五府上,蒲城则和我十分投缘,所以我就将她带在身边,等日后回京我再给她寻个好人家,免得再受老二的气!”朱标说到最后也再次叹了口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