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359


“原来如此!”李节闻言也是一拍脑门,他竟然忘了这个,朱樉的表现实在让朱标太过失望,甚至已经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这让朱标对那些分别多年的兄弟也都产生了怀疑,担心他们也都像朱樉一样,变成自己完全不认识的模样。
“多谢!”醒悟过来的李节也立刻向蒲城郡主行礼道。
“不必客气,其实就算你不问,我也打算告诉你,因为这件事在大伯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疙瘩,我又不方便帮他排解,还是你最合适。”蒲城郡主再次微笑道。
李节闻言也叹了口气道:“是啊,秦王犯下的罪行累累,偏偏殿下又太过顾念兄弟之情,不忍心把他的罪行禀报给陛下,结果这件事就成为压在他心中的大石,时间拖的越久,恐怕对他的影响越大!”
“那你有没有想到帮大伯解开心结的办法?”蒲城郡主这时好奇的问道。
“有!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殿下改变主意,把你父亲的罪行如实禀报给陛下!”李节面色凝重的道,这件事给朱标带来的影响太大了,光是心理方面的阴影,就让他有点不敢见朱棣,更别说还有其它方面的影响,万一被人利用,可能会对朱标的声望造成很大的打击。
“这的确是个治根的办法,可是以我对大伯的了解,他恐怕很难同意!”蒲城郡主闻言却是摇了摇头道。
李节听后也皱起眉头,事实上他也有同样的担忧,于是再次向蒲城郡主问道:“那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大伯是个外柔内刚的人,只要他认定的事,就绝不会轻易的改变,不过既然要见四叔了,我觉得你可以从四叔身上想想办法。”蒲城郡主再次道。
她对朱标的评价倒是十分准确,朱标表面看起来随和,但其实也是个一根筋,只要他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否则当初他也不会和老朱发生那么多的冲突,甚至多次气的老朱动手打人。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把秦王的事告诉燕王,然后让燕王劝说太子改变主意?”李节这时也眼睛一亮道,不得不说,蒲城郡主的这个办法相当不错,自己的话朱标也许不会听,但朱棣也许可以劝动朱标。
“不错,我听说你和四叔的关系不错,到时你可以利用一下这个关系,说动四叔去劝大伯!”蒲城郡主点了点头道。
“咦?你似乎很希望看到你父王倒霉啊?”李节这时忽然颇为玩味的看向蒲城郡主问道。
对于李节半是认真半是调侃的话,蒲城郡主却面色郑重的道:“你说的不错,我的确很希望他倒霉,虽然他是我的父亲,但于私来说,他根本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甚至让我极其的痛恨,而于公来说,他在西安胡作非为,惹得民怨沸腾,所以于公于私来说,他都十分该死!”
蒲城郡主说到最后时,本来柔和的小脸也变得有些狰狞,也许这才是她对朱樉的真正看法,只不过平时她习惯了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藏在心底,从来不会在外人面前展露。
“你放心吧,我定然会让秦王受到应有的惩罚!”李节这时也长长的呼出口气,然后一脸郑重的向蒲城郡主保证道。
“多谢姐夫!”蒲城郡主这时也终于收起脸上的憎恶,然后双眼微红的向李节行了一礼,身为女儿,她如果不是对朱樉恨到极致,也不会生出弑父的想法,只是之前被李节阻拦,她也不得不放弃,不过她相信李节肯定会说到做到!
第二天一早,李节他们的队伍再次启程,不过这时他们距离北平府城已经不远了,估计再走上一天,明天上午应该就能到了,只是这也朱标的心情也更加的忐忑。
李节找了个机会钻进朱标的车厢中,并且还送上自己亲手泡的茶,随后这才开口笑道:“殿下,燕王这次在高丽立下赫赫的战功,成功的将高丽掌握在手中,等到明天见到他,我可得好好的和燕王殿下聊一聊!”
“四弟的确不错。”朱标再次心不在焉的道,有本事并不代表人品好,就像朱樉也能打仗,可也并不妨碍他在西安欺男霸女。
“殿下是不是在担心什么?”李节看到这里,也干脆不再绕弯子,当即单刀直入道。
第两百一十九章
烦恼之源
李节单刀直入的询问朱标是不是有心事,不过朱标却是摇了摇头道:“没事,我可能是出来的时间久了,所以有点想念父皇他们。”
看到朱标不愿意说,李节本想再次追问,但他看出朱标似乎真的不愿意谈这件事,于是就改变了想法,当下坐到朱标面前再次道:“殿下,您有没有想过,人的烦恼都是从哪里来的?”
听到李节这个奇特的问题,朱标也终于被吸引了注意力,当下抬头看了他一眼道:“这个问题可太大了,我还从来没想过,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人的烦恼源于想要的太多!”李节微微一笑回答道,其实说白了就是贪心,而且一个人懂的越多,想要的东西就越多,所以古人也有“人生烦恼识字始的说法”,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想要的太多?”朱标闻言也露出沉思的表情,而且越是琢磨越是感觉这句话十分有道理。
“那你觉得天下间最大的烦恼是什么?”朱标忽然抬头看向李节问道,他的注意力也终于从自己的烦恼转移到这个有趣的问题上。人的烦恼多种多样,每个人想要的东西也不同,想要评出一个最大的烦恼也真不容易。
“天下间最大的烦恼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穷!”李节十分肯定的回答道。
“穷?”朱标闻言再次露出惊讶的表情,他没想到李节竟然会说出一个这么俗气的回答。
“不错,天下间的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穷人一种是富人,而富人只是少数,对于这绝大多数的穷人来说,他们的烦恼九成九都能用钱来解决,所以我才断定天下间最大的烦恼就是穷!”
李节前世也是个穷人,所以深知穷人生活的不易,至于这一世,哪怕他们一家被赶出家门,身无分文时,他也没脸说自己是穷人,因为他的出身注定了他不可能受穷。
“这个……好像还真是如此!”朱标闻言也愣了好一会儿,虽然他也没有穷过,无法亲身体验穷人的烦恼,不过从他多年来的阅历来看,李节说的也并没有错。
“那富人又有哪些烦恼?”朱标这时再次好奇的问道,他已经完全被这个问题所吸引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属于富人中的一种。
“相比穷人的烦恼,富人的烦恼更加多样,不过总的来说只有两种,第一种是感情上的需求,因为富人不用担心温饱的问题,自身的安全也有一定的保障,如此一来,他们就需要亲情、友情等等,许多富人的烦恼都是因此而起。”
“那第二种呢?”朱标听的津津有味,当即再次追问道。
“第二种则是尊重的需要,仅仅有钱有感情还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别人的尊重,使得自己的能力得到别人的认同。”李节再次回答道。
“按你的说法,如果这个人即有钱,又满足了感情与尊重的需要,那么他就没有烦恼了吗?”朱标想了想也再次追问道。
“怎么可能?”李节却是微笑着摇了摇头,“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哪怕是拥有了上面这些,但他还会有更高的需求,那就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比如殿下,您现在就处于这种情况。”
朱标也没想到李节会拿自己举例,当即也再次一愣,但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他是太子,最大的追求就是继承皇位成为一代明君,可是因为二弟朱樉的事,给他带来很大的烦恼,甚至都有些不敢见四弟朱棣,生怕他也变成朱樉那样。
“殿下,其实不仅你有这样的烦恼,我敢打赌,你的那些兄弟们,肯定也都有同样的烦恼!”李节看到朱标似有所思,于是就把话题往藩王身上引道。
“此话怎讲?”朱标抬头盯着李节问道。
“他们生下来就是皇子,根本没有机会体会穷人的艰辛,至于感情与尊重,只要他们愿意,绝大部分都可以满足,哪怕不能满足的,也可以找到替代品,所以他们与殿下一样,都只剩下追求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但这世间还有什么东西能让他们去追求的呢?”李节说到最后也看向朱标,他知道朱标肯定明白他在说什么。
果然,朱标闻言也皱起眉头,他也是皇子,对于他们这些皇子来说,人生中唯一的追求,恐怕也就只剩下皇位了,可是皇位只有一个,而且自己身为大哥已经抢走了这个资格,偏偏他这个大哥表现的还不错,其它兄弟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如此一来,他们也就失去了唯一的希望。
“人生最可悲的事,就是失去希望,而人一旦没有了希望,那他很可能会做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比如漠视生命、放纵自己、追求更加虚无缥缈的幻想等等,甚至最严重的,他们可能会放手一搏,以更加残酷的手段追求本来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李节说到最后时,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你的意思是说,二弟之所以发生那么大的改变,就是因为他失去了希望?”朱标是个聪明人,这时也听出了李节的话中所指。
“殿下,我并不仅仅是在说秦王,包括周王、燕王等藩王,甚至还有他们的后世子孙们,日后他们都会面临着同样的烦恼,而这些人一旦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定然会对身边的人造成巨大的伤害!”李节最后也露出凝重的表情,藩王绝对是大明一个大问题。
其实李节的话有离间朱标兄弟间感情的嫌疑,不过他主要是从大而化的方面开始讲起,所以并没有引起朱标的反感,反而让他再次陷入到沉思之中。
朱标从小受到严格的皇家教育,当然也熟读历朝历代的史书,对于皇家的那点破事当然更是门清,不过可能是他性格使然,再加上他又不想重复历史上的悲剧,所以他和各个兄弟间的感情都很好,这点在历史上也算是十分少见了。
不过李节的话还是提醒了他,就算他对各个兄弟的感情再好,也不能忽视皇家历来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分封到各地的藩王,他们出身尊贵、手握兵权,甚至能干预当地的行政事务,如此一来,他们简直就是地方上的土皇帝,如果真想作恶的话,根本无人敢拦,朱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想到这里,朱标也缓缓的长出了口气道:“其实之前也有人暗中劝过我,让我考虑一下日后削藩的事宜,不过我并没有在意,现在看来,这个问题还是不能忽视啊!”
朱标说到这里也再次看向李节问道:“你觉得若是削藩的话,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不能!”出乎朱标意料的是,李节竟然再次摇头道。
“你给我讲了这么多,难道不是为了让我削藩吗?”朱标闻言也是一愣,他本以为李节拐弯抹角的讲了这么多,主要的目的还是让他制约藩王的权力,免得让他们走上朱樉的老路,可没想到李节竟然摇头否认。
“殿下请想,就算是削藩,也只能收回藩王手中的权力,可他们依然顶着藩王的爵位,光凭自己皇家的出身,就足以保证无人敢招惹他们,甚至他们欺压百姓时,百姓也只能忍辱偷生,就算是地方上的官员,恐怕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李节可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朱棣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继续削藩,而且也成功了,藩王手中的权力被收回,连军队都交出去了,再加上对藩王的一系列限制,使得藩王成了大明养的猪。
可就算是这样,依然没能制止藩王作恶,纵观整个明朝,因藩王引发的问题几乎数不胜数,后来李自成更是把福王宰了当成下酒菜,由此可见当时百姓对藩王的痛恨。
另外藩王一代代繁衍下去,人数越来越多,这些人都需要大明朝廷发钱养活,甚至后世还有人说藩王吃空了明朝的财政,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但大明要养活那么多的皇亲国戚,的确是一件沉重的财政包袱。
“按你这么说,藩王的问题根本就无解了?”朱标再次皱紧眉头道,连削藩都不能解决问题,他也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了。
“也不能说完全无解,其实还有一个办法!”李节再次笑道。
“什么办法?”朱标闻言也急切的问道,现在这件事已经不仅仅关系到他的那些兄弟们,甚至还关系到他们的后世子孙,以及大明江山的稳定了。
“他们没有了希望,那朝廷就引导他们,给他们再建立起新的希望,其实说白了,就是让他们有事情可做,免得闲下来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李节一脸成竹在胸的道。
“建立新的希望?怎么建立?”朱标不解。
“有些人根本不需要朝廷来引导,他们自己就会给自己找事情做,比如给自己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无论是书画还是酒色,虽然有高下之分,但只要沉迷进去,其实效果都差不多,不过真正能做到这些的人其实并不多,而剩下的人就需要朝廷给他们立一个目标!”
李节说到这里故意停下来看向朱标,因为这件事他之前和朱标曾经提起过,就是不知道朱标是否还记得?
第两百二十章
又见朱棣
“你不会又想说那个开源节流的事吧?”朱标果然明白李节的意思,当即也有些无语的看着他道。
当初他们两人讨论人口过盛的可能时,李节曾经告诉他,有三种办法可以解决人口过盛的问题,其中第一是控制人口,也就是节流,第二种则是向外扩张,也就是开源,至于第三种,因为朱标当时陷入到沉思之中,所以也没来得及问李节。
“殿下,这个问题我现在可以不回答,等明天您见到燕王殿下,我想您应该就会明白了!”李节却微微一笑颇为神秘的道。
朱标本性是个温和善良的人,对于武力扩张虽然说不上排挤,但也不是很赞成,所以当初的讨论并没有结果,不过朱棣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在已经打下高丽的朱棣,应该会给朱标一个答案。
“好!那我就等明天见一见四弟再说!”朱标闻言也点头道,当初李节就以朱棣举例,告诉他向外扩张的种种好处,甚至可以把高丽做为一个所谓的殖民地,将日后多余的人口迁移过去,现在又告诉他这种扩张对朱棣这些兄弟也有好处,这让他还是有些怀疑。
“对了,对于解决人口过盛的问道,你不是说有三个办法吗,最后一个办法是什么?”朱标这时终于有机会向李节问出了第三个办法。
“最后一个办法我怕说出来殿下您不信。”李节却是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道。
“离谱的话你说的还少吗,有哪次我没有相信的?”朱标闻言却是笑反问道。
李节闻言也嘿嘿一笑,随后这才说道:“其实第三个办法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如果不能控制人口,又不想向外扩张,那就只能想办法增加粮食产量了,比如引进或培育一些高产的粮食作物,使得粮食的亩产量增加,这样也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我想起来了,据史书上记载,前宋时曾经从占城引进一种占城稻,据说产量很高,而且能一年三熟,如果能找到更多这种高产的作物,的确可以大大的提高粮食产量!”朱标不愧是个博学的人,竟然连占城稻的事都知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